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1:10: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陇东中学 田玉清)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主要以“为”作为主线贯穿全课内容。设计的层次由“生活中的智慧”——“学哲学”——“用哲学”构成,可谓层层深入,教学中以“问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感悟哲学道理。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哲学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于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认识,体现了作为青年学生要有“为”,必须学好、用好哲学,这既符合学生由知——行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题包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

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两个目。第一目中包含主次矛盾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含义及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及关系等内容。围绕内容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领会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第二目包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围绕内容亦设计了一个活动、一个情境。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对自身的反思中感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作用,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一个情境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涵。两目所涉及的内容均是重点和难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

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重要内容,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培养学生注

重反思、发展自我的人本精神。

教学重点: 1.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教学方法:“五字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学生预习和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探究一: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二以来,困扰你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问题?

学生回答:学习与休息、身体健康与否、人际关系问题(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心情的好坏、理想与现实、学与玩、感情问题亲近与疏远、得与失、学习进步与退步 。 教师总结:青春期的你们要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学习上的,心理上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等,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学习的进步与退步问题。哲学上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板书设计)

教师提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其中在事物的发展中占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复杂事物的诸多矛盾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我们称之为主要矛盾,反之,则为次要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进入高中以后主要矛盾是学习的进步与退步问题,其他问题则是次要矛盾,那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学习是主要问题,当然要集中精力学习,其他问题也不能忽视。

教师总结: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既要抓主要的,又不能忽视次要的。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注意:1.“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做法从哲学角度看,错在哪里? 2.主次矛盾如何转化?请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引导、提示) 教师总结: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由于二者地

位作用不同,因此必须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第一,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第二,有的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再比如:在学校有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的中心是教学工作,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各学校都必须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抓好;但各种次要矛盾也要处理好,否则,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再如,在一个班级中,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要任务、主要矛盾,这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前途,也是评价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志。但班级中的纪律、卫生、班风等,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学习有重要影响,因而,也必须抓好。

课件展示: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求我们要怎么做?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在认识复杂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 统筹兼顾.说说下列观点蕴含什么哲理?课件展示练习题。

问题探究二:

下面请大家再看这样一个例子:

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刻在希腊北部小镇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这句铭文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信条。它告诉人们,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认知情怀。 师问: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评价自己或别人?

生答:当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不足,评价自己也同样如此。

师:我们说,年轻学生,一要看到自身的优点,不能妄自菲薄,要寻求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妄自尊大,要谦逊,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

即使是被后人尊为圣人的孔子,清朝著名的戏曲作家李渔曾经这样评价过: 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

师:这说明孔子及其儒学也并非完美无缺,也有不足。 师反问:那孔子为什么又能被称为是圣人呢?

师总结:这就说明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矛盾的双方中主要的一方所规定的。 我们就把这样的方面称之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体中的另一方称之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老师:同学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学生举例,课件展示“猫和老鼠、鸡”之间的关系,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以及对事物性质的认定。)

课件展示: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师:主要方面主要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呢?我们能否忽视?孔子是如何对待自身不足的?

生答:“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师:说明也不可忽视自身哪怕是次要的不足,为什么呢?

【展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杀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师:这句话又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感悟?

生答:(略)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会发生转化,当矛盾双方转化以后,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改变了。所以,我们也绝不可忽视我们自身存在的哪怕是细微的不足。

【板书】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投影展示内容】:见课件: 师:请大家赏析一句话:

这句话是我所敬仰的一位老师最为欣赏的一句话,当然对我的触动也很大。

投影展示:二十年后,你会因为没有做的事而后悔,也会因为做过的事而后悔,但前者往往会多于后者。

师问:那位同学起来分析一下这句话 生答:

师总结:做得多,少后悔;做得少,多后悔。后悔的多还是少是由做的多少决定的。我们年轻人应积极而为。因此。我们要运用这一原理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正确判断,去理性而“为”。

教师总结: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两个关系中好像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有的同学已经感觉到了,能不能总结一下:

生答: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板书】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师:认识自己是为了走出自己,发展自己。

【学生参与】建立在对自身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呢? 学生回答:

师:我这里也总结了两点,和大家共勉:

一、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要以他人为鉴,注重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总结:很明显,从刚才大家发言中,我们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不同情况,只有对我们自身作出不同的具体的分析,才能够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同样,对待不同的优点和缺陷,也只有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它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板书】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师: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具体而为。

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分析法。我们借助这一方法,也给大家简单地谈了谈如何“为”的问题。我们说,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如何“为”的智慧,有时侯更需要我们有正确处理好“为”的关系的勇气和决心。

【用哲学】:如何看待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问题?并简要阐述理由。 生答:

师总结:对待中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上,我们学校、老师、家长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应以疏导为主,实现“无为而治”;而我们学生本人应在违反校纪校规和会严重干扰学习的问题上坚决不为,从而在自身发展的重点学业水平提升上大有作为。

祝在坐的每位同学,都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处理好为与不为,如何为的关系,创造自己的无悔人生。谢谢!

教学反思:

1.在讲解过程中说得还是比较多,学生说得相对还是较少。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思维训练的时候即问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对于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启发较少,而直接给出答案的较多。

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启发是有所欠缺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好地贯彻在课堂中,总是自认为学生可以轻易回答,就忽略了针对性提问以检测学生对哲学原理的掌握程度,还是过于大包大揽。另外,针对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在获得有价值的回答方面存在不足,这都需要我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2.整堂课略显平淡,缺乏亮点

整体看来,虽然整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性高。但是还是有些平淡,缺乏亮点。选用的事例都是书本中例子,我是想充分挖掘书本资源,却有点老套,学生对此分析热情不是很高涨,使得整节课没有高潮的巅峰。

3.设计讨论问题不充分

为了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自觉生成知识,我设计了“如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讨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考虑不足,学生对此问题讨论不充分,知识生成也欠缺,没有深入区分,这凸显了在备课方面准备不足。

4.课时训练有点少了

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太大,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书本的重点知识强调的多,而针对书本的重难点知识训练的少,比如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只做了四道选择题,要是再做一些练习就更好了,这在下节课评讲学案中应重点强调一下,尤其要通过练习把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区别一下,达到巩固重难点的目的。

新课程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开展必要的活动。由于高中生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政治课要在保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的基础上,重视思想政治课育人的功能。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反思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材料)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