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行政管理学B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3:10: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行政管理学》B卷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观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是(

) A.最直接的

B.决定性的 C.间接的

D.较直接的 2.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政治环

D.文化环境

3.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的是(

) A.行政计划

B.行政领导 C.行政职能

D.机关管理 4.下列不属于行政组织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 A.机构设置

B.人员构成 C.法规制度

D.资本有机构成

5.以各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来划分,行政组织可分为职能制与( A.层级制

B.分权制

C.集权制

D.首长制 6.公务员之称各国并不一致,在美国称之为(

) A.公务员

B.文官

C.政府雇员

D.文职人员 7.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是(

) A.功绩制

B.政党分肥制

C.绅士政府

D.彭德尔顿法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制度基本原则的是(

) A.分类管理原则

B.适才适用与扬长避短原则 C.德才兼备与注重功绩原则

D.学而优则仕原则

9.在完成高度保密和紧急任务时往往不适用的领导方式是(

) A.强制方式

B.说服方式

C.激励方式

D.示范方式 10.下列制度中,上下级领导之间联系的制度是(

) A.通报评议制度

B.通报征询制度

)

C.办公会议制度

D.咨询会制度 11.办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是(

) A.政策性

B.综合性

C.辅助性

D.服务性 12.在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部门预算

B.中央预算

C.地方预算

D.单位预算

13.对多种目标和多个可行方案做全面权衡,选出效益最大、可靠性最大、弊病最少的方案。这是(

) A.信息原则的要求

B.预测原则的要求 C.可行原则的要求

D.择优原则的要求 14.使原决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是(

) A.行政决策

B.行政咨询C.行政执行

D.行政反馈 15.紧急协调方式也称(

) A.说服式协调方式

B.突发性协调方式 C.律令式协调方式

D.建议协调方式 16.下列属于心理行为方式的是(

) A.法律方法

B.政治方法 C.经济方法

D.思想教育方法 17.评价与测定行政效率,必须以(

) A.数量的比率为前提

B.投入与产出之比为前提 C.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的关系为前提

D.行政管理活动方向正确为前提 18.下列关于行政效率的效益要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从效益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工作在于改善行政产出的质量 B.行政决策的数量也是效益要素的内容

C.行政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是行政效率的主要内容

D.各项行政工作的质量是效益要素,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务的数量则不是 19.下列各项是中间管理层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的是(

) A.方向标准B.有无严格的工作程序标准

C.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D.工作成果是否符合计划要求

20.提出“还政于州”的口号,给州政府更多的自主权的美国总统是(

) A.里根

B.布什

C.克林顿

D.卡特 21.信息的使用和价值对时间的依赖性称为(

) A.信息的广泛性

B.信息的可转换性 C.信息的时效性

D.信息的可传递性

22.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两种。其中,主管监察的是(

) A.太尉

B.奉常

C.御史大夫

D.郎中令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 A.行政决策组织

B.统一战线组织C.咨询组织

D.行政监察组织

24.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任免机关对公务员本人提出书面辞职申请的审查批准时限为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25.经济方法的根本特征是(

) A.利益性

B.有偿性

C.间接性

D.多样性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共15分)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B

4、D

5、A

6、C

7、C

8、A

9、D

10、B

11、C

12、B

13、D

14、B

15、B

16、D

17、D

18、A

19、D

20、A

21、C

22、A

23、B

24、C

25、A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⑴上述案例中县政府的做法不正确,乡镇长必须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⑵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正确,按照宪法规定,它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行政管理学A试卷及答案

5221行政管理学(A)(B答案)

行政管理学B复习题

《行政管理学》试卷3答案要点

行政管理学试卷

行政管理学试卷

行政管理学试卷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考试试卷及答案(A,B)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B试卷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B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