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与绩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与绩效评价(提纲)

李社宁

[背景材料] 1.财政收支规模扩大。1999年10862.58亿元。2003年20017.31亿元。2006年34804.35亿元。2007年45621.97亿元。2008年54223.79亿元。2010年83030亿元,2011年103740亿元

2.财政职能强化。监督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3.财政影响深入。经济-社会-环境 4.财政环境复杂。经济危机

一、科学化、精细化的基本要求

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过程。财政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效果。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必须大力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工作规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岗责体系,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把握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精确、细致、深入地实施管理,并把公开透明体现在各项财政工作中,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符合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做好财税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1.尊重规律 2.理性管理 3.公共理念

(二)精细化的基本要求 1.目标化 2.程序化 3.公开化 4.绩效化

二、我国财政绩效管理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财政部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制度建设,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合理应用评价结果。通过几年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树立了重产出和结果的绩效理念,增强了部门和单位的责任意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2010年,财政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专门在预算司设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处,负责组织、指导全国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二是稳步推进中央部门绩效评价试点工作。2010年共批复确定115个中央部门的200个绩效评价项目,比2009年增加21个部门、33个项目。确定中央部门2011年绩效评价项目242个,涉及149个部门,比2010年增加34个部门、42个项目,除部分绝密部门、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单位外,绝大多数中央一级部门已纳入绩效评价的范围。三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工作扎实起步。2010年将“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纳入绩效评价的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2011年增加“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9个转移支付项目作为绩效评价试点。四是建章立制,规范绩效评价管理。制订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411号)和《财政部关于开展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424号)两个绩效评价办法,指导、规范了2010年两个转移支付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五是加大培训,扩大宣传等。组织17个中央部门、31个地方厅局从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52位同志,参加了我部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绩效评价培训班,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及时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扩大了影响,交流了经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绩效理念;建立健全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流程;扩大试点范围,规范试点项目;拓展结果应用,增强绩效约束。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向导,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三、财政绩效管理的依据

(一)财政职能

(二)政府职能

(三)社会需要

(四)公共利益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

(二)对比分析法

(三)公共选择法

(四)最小费用法

(五)逻辑分析法

(六)指标评价法

五、指标评价法的运用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指标涵义的界定

(三)指标权重的划分

(四)指标分值的计算

(五)指标结论的确定

六、评价报告的撰写

(一) 规范性。文件规定,撰写规范

(二) 一致性。前后对应

(三)准确性。

评审报告填写各类数字要准确,评审报告文字表述要准确,结论意见要准确,要符合实际情况。

(四)完整性。报告格式、报告内容以及报告附件等,都要注意它的完整性。

【主讲教师简介】

李社宁,1985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财政学专业,现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附】新中国历任财政部长 薄一波(234部长)

1949年10月19日至1953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实事求是部长)

1953年9月18日至1954年6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李先念(稳健部长)

1954年6月19日至1975年1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张劲夫(拨乱反正部长)

1975年1月17日至1979年8月17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吴波(过渡部长)

1979年8月17日至1980年8月6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分灶部长)

1980年8月6日至1983年6月20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1983年6月20日至1992年9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任财政部部长 刘仲藜(秘书部长)

1992年9月4日至1998年3月18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项怀诚(分税部长)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税务部长)

2003年3月17日至2007年8月30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精细部长)

2007年8月30至2013年3月15日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昔日少壮派,功能部长) 2013年3月16日至今

09 云梦县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探索与思考

科学化精细化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坚定财政“大监督”理念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关于我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建议(闫惠如)

六规范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

管理精细化 思维科学化

转发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

四项措施扎实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

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业务辅导

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与绩效评价
《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与绩效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