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教学目标:

1.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概括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

3.了解当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具有争议的几个理论问题。 4.理解并学会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几种类型。 5.明确认识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儿童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什么是发展与儿童发展

发展的含义: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发展包含三个要素:发展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连续稳定的;发展最后导致结构性改变。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心理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一般的解释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首先,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例如,当你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空间位置和房间里的家什肯定地变化了,但你本人并没有得到发展。因为空间变化纯粹是外部的。即使是非空间变化,凡属于外部的关系也不够成发展。例如,当儿童入学后,他们的父母成了学生家长。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家长发展了。

其次,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才会发生过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类似的情况还有女性的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以上我们列举的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一概称为发展。例如,一个三岁儿童会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并不说明这孩子懂得了数的序列。一个四岁儿童会背乘法口诀,也并不说明这孩子懂得了数的组成。所有这些内部的、持久的、稳定的变化,只是靠模仿和强化,一种机械的学习积累,并没有进入意义的理解水平。只有当儿童把所学习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变化,才可称的上是发展。例如,当儿童懂得了数的序列和组成的法则,就会懂得3的前面是什么数,3的后面是什么数,懂得3就是1+1+1,而9则是3+3+3,并且懂得9/3=3等等关系。儿童从数学的结构上理解了这些关系,懂得了要素之间的基本规则后,表明了他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儿童发展 :是研究儿童心理与生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有很多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生理心理学(揭示心理现象与生理过程的规律与关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等。目前心理学的分支达100个左右。随着社会发展,会有新的分支不断出现。

2.发展心理学:

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 (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心理的个体发展。研究人、动物的生命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状态和机制的成长、变化的规律。其目的是探索生命体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

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探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毕生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人的学前时期的心理发展就成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科学的重要内容。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出生到青年前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探明其一般的心理和规律的同时,还探究学前儿童的认知、情绪、自我意识、艺术以及社会化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特殊领域与一般发展规律间的相互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问题: 儿童发展、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儿童发展研究的对象

对象:儿童心理与生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每一门科学都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是属于前者的研究学科;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以及一般的发展心理学都是属于后者的研究学科。其中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部分。

就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统称为儿童期(这是指广义的儿童期,至于狭义的儿童期是指少年期以前的儿童。儿童发展心理学指的是前者)。这一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时期,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对于这个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如皮亚杰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就被认为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普遍模式。

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或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特征。

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动作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动作的发展遵循以下三个规律:

从上到下。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最先学会抬头和转头,然后是翻身和坐,接着是使用臂和手,最后才学会腿和足的运动,能直立、行走、跑跳。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的。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

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由粗到细。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例如,

4、5个月的婴儿想要拿面前的玩具时,往往不是用手,而是用手臂甚至整个身体,更谈不上用手指去拿玩具了。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加之儿童的自发性练习,动作逐渐分化,儿童能逐步控制身体各个部位小肌肉的动作。儿童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写字,往往要到

6、7岁才能做到。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主要回答或研究引起儿童心理变化发展的原因。这两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第一个任务是必要的,而第二个任务是根本的。因为我们不仅应该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条件,以便有效的促进其心理的发展。

例1:对儿童语言获得而言,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

三、四年内,就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模仿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巨大作用。

例2: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机制的揭示就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儿童思维过程的认识。他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依据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的机制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如感知动作阶段的儿童,思维离不开动作的参与,动作是思维的来源与过程;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备了运算的性质,但运算的对象只停留在具体的对象上;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机制就是可摆脱具体的事物而进行抽象的运演。

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每个儿童发展经历的阶段,或发展变化的模式是相同的,但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发展最后达到的水平、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特点并不相同。如何测定这些个别差异,也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

例1:气质特征、智力、个性等方面差异

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如何造成?这些差异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地解释儿童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

例:小虎,不满9周岁,但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1岁半起就非常喜欢识汉字、认图形,从1数到100时才23个月。3岁时,自己就会读小人书了。幼儿园小班没呆多久就去了大班。在大班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就随同班的孩子一起进了小学,当时只有5周岁。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孩子特聪明,学习成绩也好,已经跳过两次级了。最近,班主任老师还建议让他提前去读中学。

小虎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

知识面很宽,显示出对外在世界的广泛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对数字及语词都甚为敏感,接受能力强,计算反应快而准,语言理解深刻且表达丰富;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智力测验项目上反应平平,有些方面不如一般儿童。

综合言语与操作两方面的评价,他的智商水平是中上。 孩子性格评估的结果显示,他比较缄默孤独,易出现情绪反复,较任性散漫,难与大集体同步,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感。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儿童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类型(完整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凝聚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等,对不同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社区环境方面,邻里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社会支持体系等是较为重要的环境变量。

就目前而言,普遍得到关心的环境因素通常涉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环境影响因素、寄宿制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网络化社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因素对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例如,通过对儿童早期依恋现象的探讨,可以提出有助于儿童形成安全依恋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学龄初期儿童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探讨,可以提出培养儿童注意力集中、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从而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

通过与普通心理学的比较可以发现,普通心理学是从一个“横切面”上研究正常成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而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从“纵剖面”上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序列特征,并追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因此这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上来分析,不难看出它处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面上,其研究的结果既能深化我们对心理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解决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新近的研究趋向

1、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转向对因果关系的揭示

2、从研究单一的心理机能转向对儿童整体发展的研究

3、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研究占据重要地位

4、研究过程和资料分析过程中,大量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应用

5、研究中的生态化运动

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

(1)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才能揭示心理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2)减少研究的人为性,提高研究效度

(3)脱胎于生态学理论,实质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 生态化运动的基本观点:

A.人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共同演进。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

B.心理活动不是孤立的,既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C.心理发展的研究应在家庭、学校、社会等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以揭示真实自然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规律。

D.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在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个体对环境的双向积极适应。

四、学习与研究儿童发展的意义

意义:

1、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案例1:当孩子被激怒的时候(郭亨杰《童年期发展心理学》p.129)

案例2:荣辱之间(岳晓东《少年我心》p.39)

(儿童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郭7)

2、儿童教育心理研究提供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3、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4、对医学、文艺、社会工作等实践领域具有很大意义

第二节

关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本节将讨论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二是关于发展的规律问题。本节的教学,首先使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成果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既使学生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时,使学生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第二节以讲授为主,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讲授总括,使学生取得一致的认识。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

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他的一句名言是对绝对环境论的极好写照:“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各族和职业。”

2、共同决定论

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的影响。

幅合论—— 斯腾

幅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衷广义的发展观。

遗传于化境的作用论——鲁克森伯格 成熟优势论——格赛尔

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格塞尔的观点源自于他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1929年,他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据此,格塞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在成熟论看来,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格塞尔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十分广泛。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归纳,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图1-4是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结果。

格赛尔提出了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他认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处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为学习准备的“准备过程”。格赛尔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度表,它与一定年龄相对应。所以,他特别重视“行为的年龄值与年龄的行为值”,制订出了婴儿的“行为发育常模”(《发育诊断学》,1941)。

3、相互作用论

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和前苏联的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皮亚杰既是一个结构论者,又是一个建构论者。他认为,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在他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曾引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一些行为依赖生理结构和神经通路的作用。他认为,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借助成熟,个体可以获得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并且,儿童的年龄渐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

2、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它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物理经验,它是主体的个别动作作用于客体所产生的有关客体位置、运动和性质的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是有关客体本身的,如物体大小、轻重、软硬、颜色等。物理经验的本质特征是起源于物体本身,即使主体不去作用它,它的性质也依然存在。 二是数理逻辑经验,它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类经验本质上不是客体的,如果没有主体对客体的反复动作,数理逻辑经验也就不存在。例如,儿童从玩耍鹅卵石的过程中发现,无论石子如何排列,其总数保持不变。这一经验并不是石子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而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计数动作与动作的协调而获得的。

3、社会经验。指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对人的影响比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要大得多。在他看来,教育作为社会经验的一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认知发展。但教育并不能使儿童逾越某一认知发展的阶段,不能改变发展的阶段顺序,因而教育对发展的影响也是有条件的。

4、平衡化。皮亚杰认为,认识或者说思维既不是单纯来自于客体,也并非单纯来自于主体,而是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格式(scheme)、同化(a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平衡(equilibrium)来说明适应过程。

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最初是先天无条件反射)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即形成格式。格式的复杂水平直接决定了思维水平的高低。格式类似于其他学者所认为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

同化与顺应的例子:从加法到乘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不停地遇到外来刺激,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机体的格式从相对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平衡的建立,个体的心理水平也相应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某一水平的平衡是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平衡不是一种静止的、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持续地追求更好状态的连续的过程。

同化与顺应———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可以归结为: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连续性:指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总是在前一时期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发生,后一阶段的发展也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

2、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平稳的、细微的变化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旧质要素而占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发展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即阶段性。

心理活动与世界上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于是新质就代替了旧质而跃上优势地位,量变引起了质变,发展出现了连续中的中断,新的阶段开始形成。从图1-5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着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性。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

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作如下划分: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8)青年期(18岁-30岁); (9)中年期(30岁-60岁); (10) 老年期(60岁-死亡)。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两种不同的儿童观: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自身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被动的机体,其行为主要是由环境中的外部力量塑造。

在儿童发展理论上,无论是环境论者、遗传论者或成熟论者,都未把儿童当作一个能动的主体。儿童或者是受外部环境所驱使,或者是被内部生物学因子所规定,唯独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

将儿童看成是个主动的个体,就必然要尊重儿童,将儿童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是强调儿童稳定的心理特性的发展,还是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塑造作用? 这又归结到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孰轻孰重的问题,一些理论家强调稳定性——儿童们天资有高有低(如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而天资是终生不变的。这些理论家格外强调遗传的作用。如果他们视环境为关键,那么通常会认为早年经历是建立人类终身行为模式的基础,他们认为,早年的重大挫折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能完全被儿童后来所经历的积极事件的影响所消除。另一些理论家则要乐观得多。他们认为只要有新的经历为其提供支持,这种变化是可能的。

早期的行为是否可以预示以后的行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时还要看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

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特征或性格指导一个人的行为,还是情境指导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是一定情境下特有的,还是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和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物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

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劳化兹发现鹅、鸭、雁之类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后,让其接触其它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记一样,故称“印刻”。劳伦兹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处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与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早期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复演说 这个时期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 (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

(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十年代中期

(1)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 (2)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3)偏爱实验室研究。

3、60年代中期到现在

(1)重新发展了皮亚杰理论。皮亚杰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建立了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或发生认识论。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作为认知发展的特殊领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成熟和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把儿童看成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无须成人直接的指导或对环境的安排,儿童会自己去寻找刺激,组织自己的经验。他的观念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基本看法。

(2)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 (3)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 (4)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在本世界20年代,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就被介绍到我国来。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儿童心理学也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了很大发展。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这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 (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第四节

儿童发展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原则,也是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尤其在研究心理时要特别注意。因为研究与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以致不能反映人心理本来的面貌。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实践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研究工作对学前儿童心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因此研究者必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从设计研究方案、安排时间到研究者的举止行为,都必须考虑到对婴幼儿的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曾有心理学家为研究遗传、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孤儿院找了一些儿童,使其处于与人隔离、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该研究严重影响了这些儿童的发展。虽然他的研究课题很重要,研究材料也是独一无二,但由于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而遭到了强烈的谴责。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二、研究类型

(一)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1、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横断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因此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

其不足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cohort effect,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不足: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的社会时代对音乐的兴趣变化有关。

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60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纵向研究的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还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

纵向研究体现出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故被试的数量往往受到局限。 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

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 纵向研究:儿童行为问题

1984至1995年间,在南京开展了针对同一群体儿童的追踪调查研究。1984年初次调查了697名学前儿童,平均年龄5.7岁,其后分别于1988年(平均9.7岁)、1990年(平均11.7岁)、1994年(平均15.7岁)对这些儿童作追踪调查。调查均用父母报告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纵向研究:男孩行为问题

纵向研究:女孩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提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别只有少许,且发展到青少年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失的趋势,“行为改善”更多地见于男孩而非女孩。

纵向研究:例

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D.Magnuon, 1993)的个体发展与适应(IDA)研究:目的是弄清楚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支配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特别感兴趣的是构成社会适应不良(如酒精中毒、犯罪、心理障碍)基础的发展过程。

研究开始时的对象是

3、

6、8年级的学生,约有1400人。研究的资料大多是通过测验、观察、调查、访谈等从被试本人获得的信息,此外也有来自父母、教师、同伴及公共记录(如犯罪、精神病学诊断记录)等方面的信息。

在研究中,马格纳森考察了女孩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生理发展的差异与在家里(如出走)、学校(如旷课)、业余生活(如吸毒或喝酒)中的问题行为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追踪研究发现,15岁时在这些问题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有更多的问题:早熟女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得多。

尽管15岁时这些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到成年时,早熟和晚熟的被试在问题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是说,早熟女孩的问题行为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期。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优点:心理发展连续和阶段性的资料;纵向研究可以对儿童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揭露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

缺点:在于被试的代表性问题。

为了避免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的缺点,又能取两者所长,人们设计了几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1、整体研究: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2、分析研究:有较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1、差异研究: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的实验类型。

2、相关研究: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一致性的研究。

3、因果研究: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1、双生子研究: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一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比较。如何使不同的文化跨文化方法,是对属于几个不同文化集团的成员进性意识、行为和心理发展的比较,从而找出人类的普遍性规律和发现各个文化集团的特殊性的研究方法。如何使不同的文化群体具有可比性?马尔帕斯和布汀格提出了三种文化等值性:机能等值: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概念等值: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特定的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测量等值:从不同的文化教育中获得得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的特征呈现出一种可比较的模式。 跨文化研究的好处主要能更好地形成理论的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跨文化研究的具体例子:华东师大的周念丽老师1996年以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和日本的母亲,对自己的4-5岁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发展所持的期待及采取的行动。结果是中**亲要比日本母亲对孩子的智力期待高得多。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马尔帕斯(Malpa,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二是概念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

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会的宁静淡泊所致。

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

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无所适从。

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H.W.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童高。为了探查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

“青少年社会支配性的可能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评价量表,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发现:

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的社会支配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其社会支配性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在美国青少年中,运动能力与社会支配性的相关最高。

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主位——客位”的研究取向。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是指站在主位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使用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即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这是本土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从定义上看,这不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

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是指站在外部客位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文化上比较各种有关行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跨文化研究方法,是由所涉及的有关文化的心理学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来展开研究工作。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方法

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研究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下面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观察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它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这种方法就称为观察法。

1、实验观察法:根据研究目的对有些条件进行控制,设置一种特殊场面,让学前儿童有所表现,从而对他们的行动进行系统观察。在实验室观察法里,有两个具体方法,即场面分析法、实验性特殊场景观察法。

2、自然观察法: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场面中活动,观察他们的自然行动的方法。

①纯自然观察法 ②系统观察法 ③参与观察法 观察时应注意:

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才较为客观可靠。

避免观察者的偏见,即观察要客观、真实,观察者不应受儿童其它心理特征的影响。

准备观察单(checklist),并及时做好记录。

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且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 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同时,研究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发生。

观察法常常被用来作为发现问题的一种前期研究方法。

随着实验室实验和测量法的兴起,观察法曾长时间受到冷落。但是,近年来由于实验室实验固有的缺陷日益明显,加之习性学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观察法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大量运用。观察法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五:

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击了对心理学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

2、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3、避免了实验室实验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

4、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如录像带可以重播、慢放,可以对被观察的行为事件进行仔细、准确的编码分析等。

5、新的统计方法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所获的数据做出因果推断。

(二)实验法

是通过控制某些条件来引发某种行为,从而确定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即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即因变量。实验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1、实验室实验法:是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以确定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希克斯实验案例)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将心理学研究与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研究在一定的教育因素影响下儿童心理行为所发生的变化。(奥登的实验案例)

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通过实验法可以实现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行为等科学研究的目的。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现有的儿童心理测验包括动作技能测验、智力测验、语言能力测验、个性测验等等。测验大多采用纸――笔方法,也有一些采用操作或投射方法。

(四)调查法

1、调查访问法

调查法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一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由研究人员事先拟好问卷,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由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 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为了进行科学的调查,得出恰当的解释,必须有经过预先检验过的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

调查法与观察法一样,只能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因此,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如实验法)来弥补其不足。

2、问卷法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因此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试验进行。 活动产品分析法:例

1)一段30厘米长的塑料绳;2)2根一粗一细的汽水吸管;3)2张一红一黄的绉纸(18厘米*10厘米);4)4枚回形针;5)4根棉签,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 任务是把这些材料用双面胶做成一幅剪贴画。

主题的新颖程度:图画所选的主题是否有创意,包括是否有社会意义;

材料的利用程度:材料利用的充分性、合理性,包括色彩的搭配等等;

材料利用的独创程度:有没有考虑某些材料的独特而合理的用途;

图画的精致程度:有没有注重细节加工,整体的美感如何。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往往采取综合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课题,以及研究的具体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补充阅读资料

生态学方法,是一种把学前儿童心理和发展置于现时的自然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生态学方法的核心观点:把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置身于多种系统的有机结合的结构之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的;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应从宏观系统到微观系统的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进行。

生态学方法模式:微观系统、交叉系统、间接系统、宏观系统、

生态学方法的研究方法:准实验室设计方法、自然观察法、多因素分析。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案

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教案

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教案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