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教育教案第一章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4: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性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每个人出生时都带有明显的自然属性,比如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比如,本章开头提出来的,小宝宝出生后饿了就哭,小便时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等,都是出于本能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其行为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或者是民族特性,文化背景的影响,完全是自然属性的自然流露。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扩大交往活动的范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与他周围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时候,儿童就会逐渐感到关爱、约束和控制,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他的社会性也就发展了起来。这个实验再一次表明了社会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且说明,社会性的发展会因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人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情感,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来产生的。

婴儿基本上是物我不分的。1岁以后,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眼睛、鼻子、嘴、手、脚等器官的名称,也开始感觉到手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游戏。2岁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自己的符号,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同称呼其他的物体,不能分清主客体,;2岁半到3岁之间,婴儿开始逐渐使用“我”来取代自称名字,使其自我意识的一大飞跃。然后,孩子们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几岁了,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感受,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与父母及其周围的关系等,并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意识,到5岁左右,幼儿形成比较明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认知,比如对同伴意见、成人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等,对家庭,幼儿院,社区等环境的认识、评价等

社会情感;婴儿很早就开始表现出兴趣、悲伤、厌恶、惊讶、害怕等原始情感反应,他们对妈妈欢乐的面孔反应更积极,对有快乐的面孔注视时间更长,表现得更高兴。大约在3个月左右,婴儿人际交往中开始出现对人的偏爱现象,出现依恋的萌芽.5、6个月后开始出现认生现象,出现较为稳定的母子依恋.;1岁左右,部分婴儿或有明显的嫉妒行为。但是幼儿能够表达和谈论自己的感受时,一般要到3岁以后。

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往的技能,非言语交往技能,合作、解决冲突等技能。

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盾冲突情境的能力。

个性,有其独特的稳定性,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存在,是人格特性的表现。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例如,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常常获得成功,自信心就会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进而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而活泼开朗的性格又能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可以为个体发展提供必需的生理基础。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遗传素质对于儿童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的影响,但其实遗传因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幼儿天生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意抑郁质为主要气质类型的幼儿能够在活动中都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虽然,教育者要通过各种影响培养她活泼开朗的性格,但不可否认的事,他更加适应独自安静的活动方式。

还有的孤独症有二,造成特们不能与周围环境的人相互交往的原因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了对胎儿神经系统不良影响的药物。狼孩虽然在狼群中长大,但一旦回到人类社会,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人的心理与行为,就是由于它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在依恋范围上,幼儿依恋突破早期的亲子关系,建立更为复杂得多重依恋,即不仅对家庭主要照看者产生一脸,而且对幼儿园教师产生一连,这种多重依恋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质量,有其影响着幼儿情绪生活的健康。如果,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不能摆脱对家庭找看者的依附,迅速建立起新型的依恋关系,那么就会导致适应困难。可以说,多重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幼儿情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和情绪和谐的主要保证。

角色是戏剧中借用的一个概念,个体生来就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就儿童扮演的角色而言,首先是先赋角色,其后,不断获取后继角色,最后形成“角色群”,即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于是儿童的社会关系不断复杂化。正是个体角色从单一性发展到复合性,儿童的角色社会化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物质环境

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社会性因此也带有地理因素\\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深印记.例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人们能歌善舞,大胆泼辣;而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就更加内敛一些,含蓄一些;南方人多精明、细腻;北方人多淳朴\\粗犷,这与其生活环境中的地理、气候不无关系,生活在其中的幼儿也因此形成带有一定地域特征的社会行为特征、交往态度和方式等.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最初场所.个体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与此形成的社会性特征,都受到家庭极大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过程和质量,影响幼儿的社会认知,并将长期影响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挂你,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母亲的态度、情感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是关键性的。母亲是宽容的、民主的,孩子多是合作的、独立的\\顺从的\\人际关系比较好的;母亲如果专制,冷漠,孩子多是攻击的、依赖的、情绪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困难的.母亲是干涉的\\支配的,孩子多是胆小的、幼稚的\\神经质的、被动的.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为了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仅仅有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家园工作.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对人的社会性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方式等也表现出明显差异.比如,长期居住在单元楼的幼儿,其中很多人的交往能力比”四合院”长大的幼儿逊色.居住在学校附近和居住在商业区周围的幼儿,对读书和从商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国人早已认识到社区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类电子传媒的普及,使电子传媒成为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环境因素.据调查,家庭中的小宝宝从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幼儿期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些不足周岁的幼儿甚至出现只要醒着就得看电视的”行为”问题,比如一部分幼儿明显表现出语言交流困难,攻击性强\\退缩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怒\\睡眠不足等行为问题,有专家把称之为高楼综合症或者是电视综合症.培养幼儿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变的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的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人一生中扮演着种种角色,就家庭而言,有构成家庭的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儿子或女儿;就社会而言,有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角色,如:农民、工人、医生、警察、教师、军人等;就个体发展过程来看,出生后在家做子女,入学后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了职业角色,有了子女后为人父母等等,每一种角色的相应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学习。

因此,只有培养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才能让幼儿认知自己身边的各种角色,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扮演好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让幼儿多做角色游戏,加深幼儿对角色的体验

1、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社会角色,理解社会角色关系的主要途径。在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培养前,要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孩子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接触生活,才能增加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感性认识,注意引导孩子观察人们在干什么,人们之间的分工和关系如何,等等。如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超市,就要让孩子认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工作;参观工厂时,要引导孩子认识“工人”的角色及工作情况;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认识“售票员”、“司机和乘客”角色,了解他们各自的职责等等。不管何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行为、角色规范及相关联的社会关系,而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幼儿先去了解他们职业的性质,有了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后再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扮演某一个角色,从而理解该角色。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几个方面的原因,多数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做事缺乏信心,怕吃苦、畏难,要改变孩子们的这些不良行为,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区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带孩子们到消防大队参观了哨兵站岗,通过实地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哨兵站岗的姿势,了解了哨兵的职责,于是,我们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幼儿在表演区中扮演“哨兵”,并引导幼儿比一比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在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与无意之间习得了“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也许孩子以后会慢慢淡忘扮“哨兵”这个游戏,但是通过这种反复的角色扮演训练而内化在儿童身上的良好品质却会永远保留在孩子身上,使他终身受益。

2、充分发挥好教师、父母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教师及父母扮演的社会角色对孩子起着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由于受理解水平、动作水平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幼儿在选定游戏主题、分配好游戏角色,开始游戏时,往往因为主题多,情节复杂而违反规则,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如:组织幼儿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时,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多,孩子们在分配角色时发生了争吵,这时我们介入到了孩子们中间,指导孩子们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加之故事情节复杂,孩子们在表演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游戏时常中断,于是,我们以特殊的游戏伙伴身份参与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当中,进行了游戏的指导工作,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对于孩子们在活动区扮演的角色,非常有必要延伸到家庭当中,可以让孩子把未尽的兴趣在家庭区角中获得延伸,这就需要家长同样担负起参与指导幼儿游戏的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使幼儿的游戏半途而废或降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水平和体验程度。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 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 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放军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 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 开始形成的。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案例二:孩子为了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怎么办?

事由:李木(化名),7岁,上小学一年级。上学之前,他是一个不大合群的孩子,妈妈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上了小学之后,因为他住的地方离学校非常近,妈妈在接送他上下学一段时间后,就让他自己走了。—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认为还不错,李木能自己上下学,回家之后就先写作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发现李木开始撒谎了。如果老师留了三项作业,他回家只说留了一项。多出来的时间,他就是不停地玩,老师发现他总不按时完成作业,就告诉了李木的妈妈。李木的妈妈非常生气,狠狠训斥了孩子。但李木并没有改正这一错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在外边玩,他依旧编造谎言。李木的爸爸为此打了他好几次,但李木就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李木的妈妈有些无计

可施了,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分析:在心理学上,自我控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克服冲动、忍受挫折、抵制诱惑、遵守规则,学习时不分心,为了将来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能力和行为。对于儿童而言,自我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些品质的形成无法离

开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如此看来,李木的行为应该是较为典型的自我控制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了。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李木这种行为的成因。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模式与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与父母的要求以及提要求的性质都有关系。具体到李木,在他入小学之前,妈妈认为他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那么,妈妈的判断是否准确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全面平衡的过程,表现在儿童总是先用他已有的个性特征面对环境中的学习与交往。如果此时他遭遇了困难与障碍,他必然要主动地修正自己个性中使自己受挫的那部分东西,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李木妈妈主观的判断与“改造”极有可能使他丧失了改变的主动性与可能性。事实上,父母若以专断、限制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控制,那么他很有可能有情绪压抑或有盲目顺从的倾向。 对策:让我们试着给李木的爸爸、妈妈一些建议吧!

1、力戒粗暴。儿童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恐怕没什么用处。对待李木,打骂与训斥只会适得其反。

2、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具体而言,孩子都喜欢游戏活动,我们不妨利用他喜欢的游戏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可以让他扮演自己崇拜的英雄的行为限制与规范自己。

3、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待李木不喜欢写作业的行为,我们还应该认真地听一听他的想法,给他倾诉的机会,他就很可能会说出一些我们不了解的理由。如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我不喜欢上某些课等等。通常情况下,孩子对自己没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学习活动一般都不那么感兴趣。

4、帮孩子“搭梯子”。对待儿童不爱学习的情况,父母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必要的时候要“搭梯子”,进行适当的辅导,降低课堂中学习的难度。

5.提供与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我们不可小视儿童彼此之间的学习,在儿童彼此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能够根据别人的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发现别的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校,那么他就会在心里认真地琢磨,我怎么和人家不一样呢?事实上,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还没有反省的时候就开始唠

叨了。

总之,当孩子为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时,父母首先要寻找原因,然后有的

放矢地进行教育。

案例四:孩子撒谎、说大话怎么办?

事由:星期天,小明(化名)跟着妈妈到她的同事林阿姨家做客。林阿姨家有个比小明大一岁的男孩叫强强(化名)。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强强有很多拼插玩具,两个人在一起拼着各种不同的物体。每当小明发现一种他喜欢的模型,都会告诉强强:“这个我们家也有。” 而且他还告诉强强,他们家还有最新出的“哈利·波特”的拼插玩具,强强非常羡慕。

吃午饭的时候,强强忽然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去小明家玩好不好?我想看看他们家新的‘哈利·波特’玩具。”小明的妈妈说:“我们家没有这玩具呀!”小明的脸红了,他着急地说:“我是说爸爸要给我买的。” 强强不乐意了:“你是说你们家有的。” 小明则说“我没那么说。”两个妈妈赶紧平

息了他们的争吵。

回家的路上,小明的妈妈说:“小明,你怎么说大话呀?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说有呢?”小明回答不出,只好沉默了。小明的妈妈不明白:孩子是出

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谎?

分析:说大话这种情况在少年儿童当中并不罕见。当别人说自己拥有什么名牌产品的时候,自己明明没有,也要编出一个来吹吹牛;当别人说自己见过什么奇特的东西时,自己也不甘示弱,胡诌一个,以为这样能让自己脸上有光。不少家长也问过和小明的妈妈同样的问题:“孩子出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

谎?” 这种现象的确反映了孩子的复杂心理活动,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下结论,匆忙地生硬处理。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孩子发展中的一种心理需求——

维护和发展。

自尊,也就是维护和发展自我价值。这种维护自尊的需求是合理的,家长不但应该支持,还应该不断地去激发。但是另一方面,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不会正确地实现自己的自尊需要,有时维护的不是真正的价值,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是还没有想好答案,就急忙举手,站起来之后张口结舌;有些调皮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竟然会采取恶作剧、破坏纪律等不恰当的方法。

小明的说大话,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但是追求了错误的内容,采取了不当的手段。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既要维护和发展他的自尊心,又要引导他追求正确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手段,切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

掉”。

对策:我的具体建议是:

1、发挥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难度比较大。因为小明维护自尊采取的是一种追求虚荣心的手段,这种做法在成人那里也是司空见惯。所谓虚荣,就是追求表面的光彩。这是一种表面的、虚伪的自我价值。有一位经济困难的父亲,他的孩子不努力学习,而是好吃讲穿,他十分苦恼。但是交谈之后,我发现这个家长竟亲自给孩子买了鳄鱼皮带。别人好奇地问:“您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为什么还给孩子买这么昂贵的东西?”他回答道:“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得有。”

2、和孩子共同分析,抵制社会不良影响。家长的虚荣心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了。即使家长自己没有这种做法,当前的社会心理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攀比,讲排场,好面子等不良风气,实际影响着每个人的隐性认识。因此家长还应该经常针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带头和孩子共同

分析,从心灵深处提高认识。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在座的家长们感受如何,实际上,上面所讲的内容也是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感悟出来的。我在生活中常常也这样做,可由于工作原因,有时我很少陪孩子,这也是很多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不过我要坚持一点,我只要有时间我绝不放过和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坏毛病,不过成长的道路本来就是艰辛的,需要老师、家长一路好好陪伴,像一棵小树苗一样,从小就让他长直了,不然等他长

大了,想把它掰直可难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

色。

一、案例故事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人,母亲身体不好。

赵涛从小就养成了自主自立品格,独立走路、吃饭、穿衣、搬凳子、开关门窗等,什么事都想“让我来做”;上学以后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校外活动,很少让父母操心。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更希望老师、家长不要把他作为小孩看待。他在班级担任管理生活的班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每天放学后还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人们都夸赵涛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和赵涛同班的另一个儿童叫王宏亮,与赵涛大不一样。王宏亮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从小就享受到了“421”家庭小皇帝般的呵护,上学以后学习成绩还好,但是独立自主意识很差,对成人、父母、教师过分地依赖,对参加学校和班级各项活动不自信,不积极,适应性差,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就害怕发生危险和遭受失败。显然需要父母和教师重视对王宏亮的独立自主性的培养,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

二、教育建议

自主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没有独立自主性,也就没有责任感,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在适当和安全的范围内逐渐允许儿童得到某些自由,给予他们信任。没有足够的信任感,儿童在主动去做某种事情时,就会犹豫不决。当然,在放手让他们去做事时,要根据他们现有的水平,适当加以指导,而不是放任自流。

其次,对儿童的自由应有所控制和约束。必要的控制和约束,可以减少儿童的失败,养成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习惯,对于有规律的生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中,自由都是相对的,应与纪律统一起来。只有遵守必要的纪律,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青少年和成人间的冲突,常常是因青少年的独立自主要求与成人的监护、约束的矛盾引起的。正确地处理这个矛盾,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面对儿童、青少年不合理的独立自主要求,父母和教师不应该是“暴君”、“独裁者”,而应该是通情达理、慈祥善意的。不是用强制和压服,而是用婉言规劝,使他们心悦诚服。这既有利于他们接受正确的意见,又不会压抑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自我,往往是行为举止的一面镜子,让人具有省思、洞察与改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拥有过真正的自我,只接受被别人的关爱、只愿意听赞美和肯定的语言,而将所有负面的感受,归咎为外界的迫害、轻视、恶行这样的行为特质。这种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或有错,一旦碰到了生活的压力、冲击或人际关系的不顺,往往就会推卸责任,极度空虚与彷徨,甚至出现自虐、自杀或杀人等毁火性行为,借此报复那些迫害、欺负自己的“坏人”。

社会教育教案

社会教育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

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教案

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育讲课教案

幼儿社会教育教案:进餐礼仪

社会教育教案第一章
《社会教育教案第一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