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桃子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4: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苹果》教学反思

万安小学

高富莲

通过上《分苹果》这一节公开课,老师们都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让我在教学认识以及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对分苹果这一节课的一些反思。

一、课堂的调控

在上这节课过程中,共讲了四次。在每次试讲中都有不少关于调控不到位,或者是不得法的问题存在。如:在课堂上,会出现小朋友积极性不高,没有好的激励语言或者是还没有特别在意这个问题,只关注是否在流程上问题;学生提出一个教学以外的问题,就觉得太突然不能很好的处理甚至是不加理睬,直接到下一个环节或者是回答的提出的问题,忽略了其他孩子,变成了两个人得对话,其他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其次便是对于很混乱的课堂不能加以调控,导致很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孩子的回答没有正确的引导,错还是对、好还是坏,评价没有方向,对孩子的表扬鼓励很少。通过这次的上课,有了不少的新认识:

1、在平时多积累鼓励的语言,而且在评价学生是要评价准确,这样不但肯定了孩子的思考,同时也给其他孩子指引了思考的方向。

2、对孩子突然提出设想之外的问题,要分情况来考虑,如果是有价值的要准确引导,没有价值的尽量用少时间来解

1 决。

3、对孩子的回答,不但孩子要认真听,老师也要听,这样才能有效的来控制课堂的发展。

4、对于孩子上课的表现,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用很多方法、时间来养成这样上课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可以上课少上点内容,把习惯养好,采用加分、得奖品等来吸引孩子上课的积极性。还有常用的喊口令,以及个别表扬、间接地提醒或者间接地批评,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不至于以后说太多让孩子厌烦、不管用,又有效的控制了课堂。

二、教案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面,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原来的观念中教学设计都是差别不大的,没有正真体会到不同学生学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是那样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的新的认识:

1、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单一的考虑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绝对不能上好一节课,课堂表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学到知识的程度怎样的?预设好学生可能会有哪样的表现非常重要,并要设想好如何应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2、教学设计的难易程度,不同的班级思考方式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知识的沉淀上也不相同,在教学设计上

2 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修改,选择性的借鉴。

3、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针对低段的孩子,尽量讲细致。在处理知识点,多让孩子起来说说,有些时候孩子之间的语言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语言理解运用更贴近他们。把课堂放手让孩子做,在教学设计多加入这样的环节。

4、

在教学语言上,老师的引导语言,对于孩子在理解思考的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不如:这次在上课过程中,关于桃子的分法:“你的分法是怎样的?”和“你是怎么一下就分出来的?”前面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回答起来就会吃力一些,后面的就要轻松一些。

三、对于上课目标没有达到进行的一些补救

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班级对教学设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就针对二(3)班和二(4)班来具体说说。

1、二(3)班出现的情况及补救方法

在二(3)班完成第一课时,大部分的孩子都还没有进入课堂角色,对本节课“平均分”的意思不清楚,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时间太少了,对平均分方法上没有对其进行有条理的总结,最重要的是班上的纪律成了一个大问题。对以上的问题,第二课时在教学设计上做了这样的弥补。在班上做了一些奖惩制度: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有进步的,上课搞小动作的,走神的,都以加分减分来体现,并且在每个星期都会有总

3 结。在进行今天的新课之前,让孩子静下心来,再上课。这样上课的纪律就好很多了,慢慢培养孩子养成上课认真的好习惯。在教学内容中再一次把平均分提出来,让孩子来多说说意思,并说说方法。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以改错的形式让孩子来当小老师,加以纠正。在进行这些活动后,请孩子起来再说说平均分的意义,孩子对平均分的方法进行一些总结,老师黑板上结合图再一次的进行补充总结。在做书上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并多请孩子起来说说他所得结果的理由,把平均分的词语多出现在题目中。在教学中,多进行一些组织教学,孩子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2、二(4)班出现的情况及补救方法

在二(4)班完成第一课时时,孩子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样对平均分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同时对平均分的方法,如:小棒、画图、圈一圈、连线等方法。在后续的教学中,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说平均分的意思,又再一次的把“平均分”用在句子里说一说,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以及如何来表达把某数量的物体平均分。在平均分的方法进行弥补时,选择以分桃子来入手,请学生起来回答再现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把分发提前,不再是小猫吃鱼来突破,这样一个环节好,后面的就顺利多了。在学生活动中,吸取老师说的方法,这样让大部分的孩子有了思考的空间,不再是几个孩子参与进来。

3、再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又会怎样?

4 在以前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地方最不同,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把猴子分桃子着一个环节,学生用了小棒摆、认识了平均分,并且把平均分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小猫钓鱼和分骨头是对平均分意思的理解,同时对平均分方法的巩固和补充。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中则只是出示猴子分桃子,认识平均分,用小棒摆一摆,没有对平均分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把平均分的方法放到小猫分鱼来体现。两堂课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再上一次教学设计打算这样设计: 1) 情景引入

学生分糖果一个孩子分到1个糖果,另一个孩子分到7个糖果;或者一个孩子分到3个糖果,另一个孩子分到5个糖果,这样分好吗?你觉得怎样分更好?让孩子来体会不公平引出平均分,这样孩子参与进来了,兴趣更浓厚。

2)

教学过程

A.再出示主题图猴子分桃子,用小棒分一分,再次体会一样多。提醒孩子收起小棒,引导学生探究平均分的分发,让孩子用小棒感知是怎样分出来的。请孩子上来展示分的其中一种分法,再请其他孩子说说不同的方法(一个一个的分、两个两个的分、三个三个的分、四个四个的分)。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这样让孩子从实物表象提升到感知。在这部分增加孩子多说一些像这样的句子: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如果在猴子分桃子便能把平均分的方法全

5 面更好,如果没有说的完再在小猫分鱼逐步补充。

B.在小猫分鱼这一题中,着重引导孩子连线、圈一圈的方法。同时把平均分的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在前几次课中都有所忽略,导致孩子对到底有多少种方法比较模糊,这样一个简单的梳理孩子思路会清晰不少。在对小猫分鱼的这一题目中,对总数找出完整的数学信息没有单独提出,就导致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不知道到底应该拿出多少小棒来分,不知道分多少东西,应在这个环节强调找出完整的数学信息。让孩子读题方面还应加强,这样不但可以养成孩子读题的习惯,也是理解题意的一个途径。

C.在小狗分骨头这一环节, 增加让孩子估算的环节,估算一下骨头的根数、估算一下每只小狗可能分到几根骨头,让孩子有一定的数感意识。

D.练习题的处理还是准备完成两道题,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在在做一做分铅笔。

以上是对教学设计的一些修改及补充的地方。

通过上这次的公开课,收获很多。无论是对课堂的调控、教学设计以及教学不足之处的弥补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在对课堂的调控里面真的有太多学问、技巧、方法在里面。在面对不同学生,上课遇到的不同问题,可能是一个老师不能完全预设的。那就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再运用与我们的课堂。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

6 有坚实的基本功,及一定的教学素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要勤奋、多学、多思坚持不懈,自己有了智慧才能传递智慧给孩子。

罗丽萍:

反思得非常深刻,相信通过本次课例,对怎样上一节好课会有很深的认识。可以再思考两点:第一:二(3)班的第二课时,怎么设计,二(4)班的怎么设计,毕竟这两个班在第一课时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第二:如果还有机会再上第一课时,哪些环节还可以取舍,调整,为什么?

11月25号

前段时间去听了一节罗老师的课,关于对孩子上课加分的操作,在我们班上觉得加分就是很随意的加分,没有定一个很具体的方案下来,导致加分比较混乱。以前都是答对了才加分,而忽略了听得好的孩子,或者是做的很好的孩子,或者有时是虽然说错了但还是很好的孩子,在想法想没有得到肯定,这样孩子就不愿意去想,也不敢去说了。所以加分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分,都肯定孩子的各方面来加分。这样的效果会好些。

12月6号

今天去听了锦江小学和我一样大的老师上课,讲的是关于乘除法的计算,算是一节复习巩固的课。感觉也没有多出彩,不知道是我不太会理解还是确实如此。讲了之后就是让学生说了很多为什

7 么这样写,算式的意思。学生说了一点,她就接到说了,仿佛我也有同样的毛病。不过还是有很多很可取的地方,讲解的很细致。但动作语言不太喜欢。反正自己在这方面要多注意,教态。 12月7日

今天是我在万安的第二次全校公开课,今天上下来都说的还可以,但我没有啥感觉,因为以前就是觉得课堂要热闹就是一节比较好的课,但是今天没有也比较好,我还是没有弄明白。明天看看视频就知道了。今天学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反过来思考,知识。比如:一分钟我们可以写15个字,反过来我们写15个字,就是一分钟。教材上给的东西很少,要不断的充实才可以让学生弄明白。注意做事情前的交代,让孩子弄明白了在进行活动。对孩子的回答上,首先要想好一个最佳答案,当孩子回答是,要考虑离我们的最佳答案还有好远,不远了,又要如何引导,孩子可以有明确的方向,理我们的最佳答案近些。然后是,在做听音乐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孩子去选择方法,都知道方法的情况下,在来估计,这样会比较好。 我还是没有多明白,今天就上的比较好。?

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课后反思

《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教学反思

分桃子

分桃子

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教案

分桃子说课稿

分桃子反思
《分桃子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