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桃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2: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桃子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透彻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有40块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

2、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设计理念:在这里设计两道新课前的热身题,既可以复习“平均分”的概念以及除法的意义,更是为稍后的新课作出了铺垫及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

二、探索新知:

1、故事引入:(配情境图)

两只小猴子到山上玩耍,突然间它们发现了一棵桃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桃树、桃子图),于是它们可高兴了,你一个我一个地摘了好多。它们吃得好饱啊!等到天黑了,要回家了,它们才发现面临着一个难题(课件出示4筐桃子及8个桃子):桃子是大家摘的,怎么分才公平呢?

师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2、师:所以现在这两只小猴子面临难题是——“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课件出示例题)

生齐读题目。

3、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除法算式。

设计理念: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本环节我把教材主题图创编成小猴分桃子的故事,用小动物作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境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当中。

4、师:桃子太大了,也太多了,我们不方便拿到教室里来分。那怎么办呀?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不如我们用48根小棒来代替48个桃子,小棒10根1捆,一捆就相当于1篮桃子,那么4篮桃子我们就用4捆小棒表示,另外8个桃子就用8根小棒表示,你们说可

以吗?

现在你们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假设你们就是这两只猴子,要把这4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怎样分才最快?你们会分吗?分分看! (1)学生独立尝试分。

(2)学生台前展演并说说分法。(师说清楚要求:坐端正,看仔细。)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清楚他(她)是怎么分了吗?这种分法快吗?

(3)再来看看老师的分法。 (课件演示桃子的分法)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把刚才那位同学分法的算理说一说好吗?刚才他是先分什么?(生:4捆)4捆表示多少?(生:40根)平均分成几份?(生:两份)所以应该怎么列式?

边说师配合板演: 40 ÷ 2 = 20,

8 ÷ 2 = 4, 20 + 4 = 24。

师指明:其实这就是第一单元学习过的除法的分步口算方法。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充分体现出其主体作用。学生列出算式以后,我并不急于让他们马上计算出结果,而先让他们小组合作摆小棒、台前展演并说分法,学生们既巩固了对平均分的理解,更为稍后的除法竖式计算夯实了基础。如此一来,促使他们手脑结合,层层推进,无形中知识的形成更牢固,算理更明晰。

5、学习除法竖式。

(1)师:今天老师教给你们另外一种方法,你们想学吗?那就是用除法竖式来计算:48÷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试看!

(2)学生独立尝试,师巡视。 (3)指名试说。

(4)师板演说算理(结合填空题)。

师:被除数的4在什么位上?(生:十位)表示什么?(生:4个十)

所以老师是这样算的:先算最高位40÷2,商是几个10?(生:2个十) 所以要把2写在什么位上?(生:十位上)…

齐读填空题。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先从十位算起吗?回想一下刚才分小棒,我们先分什么?所以除法的竖式计算跟口算除法的方法一样,也要先从这里的最高位十位算起,然后再算个位。

(5)师:除法的竖式计算也叫笔算除法。你们学会了吗?全班跟着老师尝试齐说算理。

(6)观察、思考并讨论:刚才我们学的是几位数除以几位数?我们在笔算除法时,是先从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的商写在什么位上?

讨论后指名答,评议。

师引导总结: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设计理念:鉴于在二年级曾经学过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所以此环节设计的初衷在于先通过尝试放手让学生用除法竖式去计算48÷2,并让学生试说算理。我个人的理解是,尝试教学法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与信心,也更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相信学生,给足学生信心,他们完成得会更好。紧接着我再结合板书阐明算理,让学生的认知有对比、有提升;最后一起总结出计算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迁移规律。

6、课堂练习:

(1)84÷2 =?(齐说)

先算( ),商是( )个10,( )写在( )位上,再算( ),商是( )个1,( )写在( )位上,所以84÷2 最终的结果是( )。

(2)你们真的学会了吗?来试试:

48 ÷ 4 69 ÷ 3 86 ÷ 2 99 ÷ 9 分组独立计算(鼓励做得快的可以多做几道),展示学生的做法,重点叫学生说第一道的算理。(算完后及时反馈学情)

师相机小结:观察这几道题,它们都是先算最高位十位,再算个位。

(3)做个小法官:

师:同学们,会做了还不算最厉害,会判断对错才叫厉害,你们可以吗?

教师出示两道做错的除法竖式,题目略。

(4)速算小能手:(师:我们计算的速度还能再快一些吗?算完自己组的还可以算其他组的,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最多!)

96 ÷ 43 77 ÷ 7 64 ÷ 2 88 ÷ 4 算完后及时反馈学情。

(5)谁平均每天吃得多?你会算吗?

青蛙表哥:呱〃〃我3天吃掉69只害虫。( 生:69÷3 =23(只) ) 青蛙表弟:呱〃〃我4天吃掉84只害虫。( 生:84÷4 =21(只) )

师:谁厉害?(生:青蛙表哥!)老师觉得你们才厉害!因为你们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理念:练习的设计层层推进,有梯度,对算得快、算得多、算得对的学生予以表扬,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使课堂氛围显得活跃,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间健康的竞争状态。做完练习后适时反馈学情,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控。

7、知识深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可以吗?

486 ÷ 2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并集体评价。

(2)师:恭喜这位同学,他做的跟标准答案真的是一模一样,现在他可以做这节课的小老师啦!你们也是这样做的吗?

8、即时练习:

639÷3= 428÷2=

9、火车3小时行驶了39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设计理念:学生们经过上一个环节的一系列练习,已经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理解得很透彻,此时再抛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生们已经感觉不到学习的困难了,可谓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三、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困惑吗? 指名说收获或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数学中、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理念:课堂小结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种极好的机会,教师在此既可以借机引导学生总结、提高,也较全面地了解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 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