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7: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识记、理解“截然、搓捻、疲惫不堪”等词。 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揣摩文章语句(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

2.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揣摩文中细腻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

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呢?(如果没有学生回应,就换一个问题,那么有没有人觉得班里的某某某很聪明呢?)

采访某某同学:聪明的你请告诉老师,你觉得现在你既要学中文又要学英文累不累?如果老师建议学校再开一门外语课,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你觉得自己将来能考上怎样的大学?老师建议你考哈佛大学怎么样?(学生一般情况下会觉得这非常难。)那你觉得怎样的人可以考哈佛大学呢?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的命运非常坎坷,在她1岁零7个月时得了一场重病,从此失去了听觉、视觉以及说话的能力。可就是这么一个盲聋哑的女子不仅考进了哈佛大学,还精通英、法、德、拉丁文、希腊语等5国语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海伦·凯勒。

你们一定对她非常了解,谁可以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 学生介绍完后,老师对海伦·凯勒的资料做适当补充。

海伦·凯勒两岁不到就变成了盲聋哑,在那个没有声音、没有光亮的黑暗世界里,她是如何蜕变成了一位20世纪的传奇女性,我想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里,你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先看看同学们的字词掌握情况怎么样? 截然(jié) 搓捻(cuō niǎn) 绽开(zhàn) 惭愧(kuì) 譬如(pì) 花团锦簇(cù) 混(hùn)为一谈 恍(huǎng)然大悟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截然不同”这个词,出现在课文的第一段,文中这样写到“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概万分”,谁能告诉老师“此前和此后”的“此”在这里指代什么?(指代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让海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海伦此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5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告诉大家海伦在莎莉文到来之前处于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当学生讲到“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时,老师进行材料补充: 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虽然我心里也知道这样是不应该的,可是一有事情到来,我又急躁得控制不了,就像我常踢伤了保姆艾拉,我知道她很痛,所以当我气消时,心里就觉得很愧疚。但是当事情又不顺我的心意时,我还是会疯狂地胡乱踢打。

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愿望更加强烈。几种单调的手势,也越发不敷应用了。每次手语无法让别人了解我的意思时,我都要大发脾气。仿佛觉得有许多看不见的魔爪在紧紧地抓着我,我拼命地想挣脱它们,烈火在胸中燃烧,却又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精疲力竭。

母亲若在旁边,我就会一头扑在她怀里,悲痛欲绝,甚至连为何发脾气都给忘了。日子越来越难熬,表达思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至每天都要发脾气,有时甚至每隔一小时就闹一次。

当学生讲到“在茫茫大雾中航行”时,对第4段进行朗读指导。要求读出海伦孤寂、无助、渴望光明的心理。

(3)失去听觉、视觉、说话能力的小海伦,陷入了黑暗的深渊,她是多么孤独、多么无助,多么渴望光明的到来呀。终于在她6岁零9个月时,上帝听到了她的呼唤,为她送来了一位光明的使者,她就是——莎莉文老师。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海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剩余部分,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尤其是一些关于海伦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

(4)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莎莉文老师来之后,海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好学、乐观、幸福、热爱生活、感情丰富等) (5)请根据下面的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海伦的变化。“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莎莉文老师来后不久,海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啊!这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一切改变看起来似乎都非常简单非常顺利,你觉得呢?(学生会回答并不顺利)是呀,海伦的学习之路其实充满了艰辛,你发现了吗?

2、对于盲聋哑的海伦来说,艰辛是必然的,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痛苦,反而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你感受到她的幸福和快乐了吗?请找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结合课后练习二,找找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3、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

学会“水”字后,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每一样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不仅激起她的求知欲望 ,而且使她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这是她思想的一个大飞跃,所以她有这样的自我评价。

四、拓展延伸

1、海伦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前两天,老师从以前的同事那里得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9月26日,我原工作单位的13名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回来的路上,车子在高速上发生了侧翻,造成多人重伤住院。其中一名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女教师受伤最严重,右臂已经截肢了。我和她虽只有一面之缘,未有过任何交谈,但当我听说这么年轻的一个生命,刚刚大学毕业,正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时,却遭遇了如此不幸,我很想发个短信安慰安慰她,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海伦的成长故事,我想请同学们帮我想想,我该如何去安慰、开导我这位不幸的同事。

五、小结

感谢同学们真诚的慰藉和美好的祝福,我相信这位年轻的胡老师一定会像海伦一样坚强起来,战胜一切困难,乐观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最后老师也想送大家几句话,希望大家能微笑没对挫折,勇于开拓进取。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海伦,感受了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看到了她奇迹般的变化。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重塑生命的人》,去看看这个奇迹的另一个创造者——莎莉文老师。

二、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莎莉文老师的重要语句。

1、莎莉文老师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早上我的心在快乐地歌唱,奇迹发生了!两星期前粗暴的小生命已经变成了温顺的小女孩。”仅仅两个星期,让海伦从粗暴到温顺,莎莉文老师怎样一步步改变海伦的?(拥抱-送我哇哇-教我拼写“doll”-叫我拼写“pin、cup”等词-带我到井房教我拼写“water”)她靠的是什么?(结合文中对莎莉文老师的动作描写)(爱心、耐心、独特的教育方式等)

2、你觉得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充满爱心、耐心、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教学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是一个教育艺术家)

3、除了课文中海伦为我们呈现出来的莎莉文,你对她还有更多的了解吗?(这一块估计学生关注的比较少,主要由老师提供资料,包括生平介绍及临终遗言)看了莎莉文的简介和临终遗言后,你一定有了更多的感慨,说说你的感受吧。

三、合作探究,体会真情

1、海伦·凯勒无疑是伟大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而莎莉文老师也值得我们用世间最美的语言去赞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莉文在海伦的一生中的扮演着比她父母更重要的角色。难怪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

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

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看完上面这段文字,再结合课文,请你说说看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情感?(感激和敬爱)

2、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其实还可以从文中的那个地方看出来?(题目)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四、拓展阅读

1、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找出你最喜欢的或给你启发最大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2、假如三天后你将失去光明,你会如何安排这三天?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