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特岗考试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4: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 增强人的体质 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 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出现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 序 校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 修辞 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 天文 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 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③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 ②教育的原始性 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 等级性。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②教育的日趋普及型和多样性

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特点:(重点背诵)

①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益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②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 ③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 文化性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④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阶级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变。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著作

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

②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英国哲学家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定下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③.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④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

儿童中心主义——杜威,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 ⑤教育学的分化和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3.新中国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学习苏联的教育学(1949-1957)(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

2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3教育学语录化(1966-1976)

4教育学的逐步发展(1977至今)

4 教育学科的特点:

①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

②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

③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

④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

⑤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5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③教育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④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日益密切

第三节教师与教育学

1.教育学的价值(重点背诵)

①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②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教育问题

③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其中教育学的“中介”作用体现在

①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的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作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②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④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⑤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

⑥通过传播教育理念,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2.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①把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②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③把专业理论和交流讨论结合起来

④把专业阅读和背景写作结合起来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①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

⑤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2.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 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3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 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③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4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②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 完善和发展

③教育通过舆论,思潮 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

5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而文化传统中的忠孝思想,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正确学生观的形成。

②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③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6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7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②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③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④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8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①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0认识教育独立性的意义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是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的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趣考察,更不能简单的照搬解决政治经济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

第一 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有批判性。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 2影响学制的因素和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影响因素: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④民族文化

当代学制的发展特征:①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④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⑤接受终身教育,发展继续教育

3欧美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西欧双轨制 美国单轨制 前苏联型学制(Y兴学制)

4.旧中国的学制:壬寅学制1902—癸卯学制1904—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蔡元培)——壬戌学制1922 “六三三学制”

5老解放区的学制:①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②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 ③依靠群众办学

6.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具体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6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发的终身教育体系。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促进各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9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10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11 推进政校分开、官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12 改革质量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完善中等和高等学校的考试招生制度。

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 家 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8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 普遍性 免费性

9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个阶段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从纵向上来说,终身教育部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是涵盖人的一生在内的:从横向来说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式教育

10终身教育的特点:民主性 形式多样性 连贯性 自主性

11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①社会加速发展②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③人口的急剧增长④闲暇时间增多

12终身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

从教育过程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育目的 教育功能 教育机构施教人员 教育内容及方法上加以区分(P83)

13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共同主张和不同

共同主张:

①教育的延续性和终身性 ②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③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④教育目的双重性

趋异方面:①目标指向不同② 战略选择不同 ③实际重点不同

特岗考试

特岗考试

特岗教师资料

内蒙古特岗教师考试备考资料

云南省特岗教师上岗考试资料

特岗考试总结

特岗教师考试

云南省特岗教师上岗考试资料 (6)

云南省特岗教师上岗考试资料 (推荐)

云南省特岗教师上岗考试资料 (4)

特岗考试资料
《特岗考试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