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安排,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财工委、法工委、代工委组织五人调查组,于6月28日至7月8日,就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对相关部门及企业进行了认真调查。总的来看,我县第三产业的情况是好的,正在朝着有利的轨道向前发展。

一、我县第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GDP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截止到2007年6月,我县实现生产总值64545万元,同比增长12.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048万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65万元,同比增长2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132万元,同比增长11.2%,三次产业之比为31:25:44,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下降,第

二、三产业上升的良好势头。

2、第三产业机构网络数量增加,但仍以传统行业为主。数据资料表明,截止到2007年6月,我县从事第三产业的机构网络(含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达5976个,其中:私营企业203个,吸纳就业人员1894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659人;个体经营户5773户,就业人员13811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270人。从第三产业行业内部结构看,个体户中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3184个,从业人员6677人;餐饮业558个,从业人员1732人;交通运输邮政业345个,从业人员582人;居民和其他服务568个,从业人员1954人;依靠国家财政运行的卫生社会福利业、教育、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三大产业机构数80个,占三产机构总数的1.4%,从业人员100人,占三产从业人数的0.6%。

3、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大居民对服务项目需求的扩大,在传统的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旅游、房地产、咨询与中介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服务空间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到2007年6月止,含有上

述新兴产业的各行业机构数量为82个,占三产机构总数的1.4%,从业人员840人,占三产从业人数的5.4%。

4、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涉及行业范围广,加之部分行业具有资本有机构成不高,技术含量低等特点,降低了劳动者在这些行业就业的门槛,扩大了劳动者就业的渠道。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

一、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已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资料表明,2007年6月止全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705人,占全部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94%,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非农行业劳动力就业的渠道,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5、个体、私营占据主导地位,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在第三产业中已经基本完全取代了国有集体企业的职能作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商品和优质服务,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二、职能管理部门服务意识逐步加强

1、县各职能管理部门能够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政策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各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规范,并建立和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大多数部门都进行了公示。

2、相关税费的征收,也能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基本上都是取下限征收。按国家政策规定该减免的税费都进行了减免,并办理了相关手续。2004年后,国家又陆续取消了有关收费项目共103项,各职能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执行,乱收费的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真正公开乱收费的现象没有发现。

3、职能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逐步加强。树立了管理与服务兼顾意识,在管理中搞好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各部门基本都实行了电脑网络管理,改变了原来暗箱操作的现象,

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相对的公正、公开、公平。国、地税部门都设立了定调税委员会,实行集体定调税制度,解决了内外客商税赋不公现象及人情税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一是规模小。从事个体经营的城镇3447户,就业人员8270人,户平2.4人。二是经营效益较低。从占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的个体经营户看,2006年户均实现营业收入14.5万元,雇员年人均劳动报酬0.55万元。三是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2007年6月止,我县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计5976户,从业人员为15705人,每个单位的平均从业人员仅有2.62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流动资金,无法做大规模。

2、内部结构不优。从发展现状看,我县第三产业是以批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的结构体系,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旅游业、社区服务等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旅游业尚未显示出对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科技、信息咨询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向高科技产品调整升级的需要,都只是简单的进货后再销售,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3、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县里发展经济的决心很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给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乱收费的问题,虽有所好转,但依然少数存在。二是有变相的增加企业负担情况。据部分企业老板反映,有的执法人员甚至个别领导经常打电话给企业主,要求为其个人消费买单,有的经常向企业主借车,有的借正常检查工作之名变相增加经营者负担。三是整个治安环境不是很好,经营者的安全感不强,担心盗、抢、诈等现象的发生。四是个别单位协商赞助钱、物,经营者有苦难言。五是外地车辆在来凤境内受处罚的现象存在。外地车辆给来凤送货、送人有的车辆证照不齐,曾受过处罚。据工商部门统计,每年此项罚款总额也只在2万元左右,虽数额不大但的确影响来凤形象。

4、税收增长幅度不大。从个体经营税收看,2005年国地两税共985万元,2006年国地两税共1050万元,年增6.6%,2007年1—6月国地两税共613万元,预计年增长10%左右。户平年均税收:国税2005年1.57万元,2006年1.73万元,2007年1—6月0.62万元。地税2005年0.25万元,2006年0.48万元,2007年1—6月0.28万元。

从个体经营税收看,年增长幅度较少。究其原因一是起征点上调。国税部门上级规定,月营业额5000元以上经营者起征。地税部门上级规定月营业额3000元以上经营者起征。二是持下岗证人员免征。三是对营业额的核定有难度。由于个体经营者都没有做帐,征税部门很难认定。四是消费者的发票意识不强,个人购物及消费都不要发票,致使税收流失。

5、车辆管理税费流失较大。一是车辆管理税难以征收,税务部门不能直接上路征收,车主又不自觉缴纳,因此流失较大。二是来凤与龙山一河相隔,两县对农用车辆的办证交费政策悬殊较大,一台农用车价值一般2—3万元,按2万元计算,在来凤办证交费20000元×10%附加费+200元办证费+1200元强险=4800元,而在龙山办证800元+1200元=2000元。对比之下,购车人要少交2800元。据几个管理部门巡查时估计,来凤农用车在龙山县上户的约在600—1000辆,按800辆算帐,税费流失情况如下:

四、几点建议

根据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增加经济总量,调整内部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1、以工业和农业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为

一、二产业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补充,是人类更高层次的消费。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才能向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商品,形成各类市场,激活居民消费,构建“

一、

二、三产业比翼齐飞”的协调发展格局,同时要本着“既要放水养鱼,又要依率计征”的原则,逐步提高企业的应缴税额。

2、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提升全县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量,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并组织农户开办观光旅游、农家乐、休闲避暑等旅游项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使其上规模上档次。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带动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增强市场辐射力,全面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发展交通、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依托我县水果、蔬菜、药材、林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最大程度地通过市场来扩大我县地方产品的辐射面,提高市场占有率,使资源和产品优势转变为商品和市场优势,并由此推动我县交通、餐饮和居民服务业等传统三产的发展。

4、发展新兴行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对服务业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加快发展传统消费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健身、休闲娱乐、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家政服务、职业教育等新兴行业,扩大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提升服务档次。

5、进一步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社会治安整治力度,使全社会都具有安全感,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6、建议县里设立税票奖励基金(每年20万元),以促进全民增强发票意识,避免企业偷逃税现象。

7、改进和完善接待费管理办法,促进餐饮行业公平竞争。

8、制定合理的优费政策,调动本地经营者的积极性,激活民间资本,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关于发展第三产业调查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报告

第三产业现状分析报告

关于乡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县小水电发展的调查报告

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