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诗词教学法探究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的探究

语文特级教师白金声曾经说过“当前,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沿用机械抄背词义、诗意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这说明了我们许多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运用了许多不够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古诗今译与分析归纳古诗中心这两种方法,是我们古诗教学的大忌。那么,小学古诗为什么不能这样教呢?又该怎样教呢?这个问题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在今天仍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一` 我们说小学古诗教学不能用翻译的方法,是因为:

第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用语浅近,明白如话,学生只要有一定的识字量,经老师稍加点拨,理解难度一般不大(在低年级只要求读读背背),因此根本用不着翻译。第二,有的古诗是不能翻译的,即使能翻译,译出的最多也只是字面义和表层义。如果要求学生牢固这样的译文,就使得诗歌本应有的丰富意蕴窄化甚至单一了,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极不利于学生对诗歌体味。固然,通过翻译可以扫除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仅靠翻译,很难让学生领略诗歌蕴含的诗意。有小学特级教师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解释为“朝辞彩云间白帝”的倒装,“彩云间”说明白帝城的位置高、景色美,翻译为“早晨,我告别了在 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视频课程 学习资料 公开课 找老师 逛论坛 2彩云间的白帝城”。这并没有错,但如果到此止步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彩云是美好的景物,一般说来,人只有在心情轻松愉快时才能欣赏。如果我们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诗人逢凶化吉后转悲为喜的心情,那么学生就很难体会诗歌的丰富情感,这样的诗歌教学就是不成功的。而诗歌教学中的感受体验,仅靠翻译是很难奏效的。第三,有的古诗看似可以翻译,但一经翻译就会使诗意流失甚至诗味全无。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一些诗歌赏析之类的书籍将其翻译成“枯藤缠绕着老树,老树上停着黄昏时归来的乌鸦”后,就使得原诗“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并置所营造的悲壮苍茫的阔大境界变得狭小了,原诗三个意象并置重复所渲染强调的衰败、荒僻、凄苦、死寂的意味大大减少了。由此看来,古诗翻译只是帮助学生感受诗情、领略诗意、品尝诗味的一个途径,不应该是小学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更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在古诗的分析讲解上,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感受体验和想象的过程,简单袭用一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分析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认为这样教就把古诗讲深讲透了。这可谓大错特错。众所周知,“诗无达诂”是诗歌解读过程中极正常的现象。诗歌有别 于实用文和其他文学体裁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必须更加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应一味追求统一答案。有教师在分析讲解李绅《悯农》一诗时,把教参书分析归纳劝诫世人珍惜粮食、爱惜农民劳动成果的中心思想抄给学生。在此,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学生说这首诗表现了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深切同情,就不对?或者说它表达了对没有耕种而能坐享盘中美餐的剥削者的愤怒、抗议,就不可以?由此看来,小学古诗教学让学生抄记中心思想的方法,还是慎用为好。小学古诗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教师能做的,是在扫除阅读障碍之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想象、直觉,把感受和体悟美的权利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领悟,哪怕学生只领略一点诗意,一首古诗的教学也就大功告成。

三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古诗教学行之有效呢?我认为以下几 种方法可行也有效。

一、加强诵读和背诵关于诵读、背诵的作用和方法,前贤和今人已有精辟的论述,我这 里只想澄清某些教师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有不少老师认为学生只有在完全领会诗意之后才能进行诵读,因而用过多的分析讲解挤占了学生的诵读时间,甚至以“讲”代“读”,以“听”

代“背”。其实我们从另一角度看,诗歌诵读的浸润、熏陶、感染功能,决不是一般的分析解所能取代的。诗歌的音乐美,只有通过有声的诵读才能获得感受;诗歌特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获得深切的体悟。

4 至于背诵,当然,能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是最理想的,但诗无达诂,只要有一知半解就背诵又何尝不可!更何况,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即使当下理解了也未必正确、全面、深刻。背得多了,印象深了,随着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加,发现的机会也就增加了,加深理解的可能性也增加了,人的诗歌语感品质也相应提高了。

二、创设诗歌情境

我们要尽可能创设诗歌情境,诱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想象,使学

生感受诗情、领会诗意,读出诗味。虽然古诗表达的情感有穿越时空的共通性,但毕竟与较大的时空距离,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古诗教学还不能简单地就诗论诗。有教师在讲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解题之后,就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李白遭流放的故事,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遇赦返回时轻松喜悦的心情。这位教师没花多少时间,也未作冗长的分析讲解,便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紧扣诗歌文本

我们古诗教学要紧扣诗歌文本,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作者及教科书编者的对话,不断挖掘诗意和共享诗味。现今的诗歌教学,由于不少教师对话的底气不足,学生作为对话重要一方的缺席,使很多数诗歌本应有的丰富意蕴变得单一了,富有趣味的诗歌教学变得枯燥了。某教师讲读李白的《夜宿山寺》,说“危楼高百尺”的“百尺”是极言楼高,乃夸张之词,并非实指。于是有学生问:“那为何不说„危楼高

5 万丈‟呢?”教师顿时无言。其实,学生提的这些问题并不怪,也不是成心刁难老师。我们的老师之所以不能回答,就是缺乏古诗教学所需的音韵学、修辞学、文学史、文化学等本体性知识。由此看来,只要我们允许,学生是肯动也爱动脑筋的,也是渴望对话的,关键是我们老师准备是否充分。

我们知道,只有立足语文本体,紧扣文本,指向语文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目的,允许和鼓励学生言说,学生乐于言说,而且能不时得到教师启发、指点、引导、肯定、赞许,其求知欲和表现欲才能不断得到激发;教师在对话的过程中不但能接纳和提升学生,而且能承诺自己的不知,接受学生的矫正,不断地提升自己,进而使学生和教师的诗歌语感 都不断得到提升,才是真正的对话。

从诗歌的创作到被接受的过程看,有诗人意欲表现的意义,除非诗人有特别的提示,我们今天很难推测也不能妄加推测;有诗歌文本呈现的意义,而诗歌文本常常是开放、多元的;有读者理解和选择接受的意义,而读者的理解接受又是见仁见智的。因此,诗歌的教学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感受体验诗歌的诗意和文本,引发学生的联想,激起学生的共鸣。而这一切,都能使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能与教师对话的主体。

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探究

古诗词教学法

古诗词四步教学法

语文古诗词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in English

浅谈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法

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

古诗词教学法探究资料
《古诗词教学法探究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