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孔乙己说课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8: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孔乙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孔乙己》,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七个方面。 一、说教材

《孔乙己》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选取的中外5篇优秀小说,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透过人物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和精神风貌。《孔乙己》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有着悲惨命运的底层读书人形象。

对于小说学生并不陌生,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已经了解了小说的有关文体知识,而本单元注重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启示。

针对新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要求,即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赏析人物的水平。3.感受世态的炎凉和冷酷,体会作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一贯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速读文章、品析关键句子的方式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教学的难点:运用“对比教学中”中比较的的方法来分析评价孔乙己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及造成其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二、说学情

鲁迅入选初中人教版教材的作品共9篇,其中散文3篇,散文诗2篇,小说3篇,杂文1篇,入选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的有《祝福》、《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从中可以看出初中教材编排以学习鲁迅的散文为主,高中主要学习小说和杂文,体现了编者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欣赏文学作品的的意图,符合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初三的学生已经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但

是由于本课的写作时代离现在久远,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需要教师给予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以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

三、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五种比较阅读教学课型。每一种课型都有完整独特的教学流程。《孔乙己》这一课我准备使用“比较品读课”的教学流程。 第

四、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比较品读”课堂教学流程,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 导入新课(预设时间1分钟)

直接导入新课:将丰子恺和程十发的漫画《孔乙己》投射到大屏幕之上,“请问画中的人物你认识吗”?

设计缘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提供基本条件,也为教师下一步解说时代背景知识做好铺垫。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时间6分钟)

设计问题:“孔乙己死了还是活着?”带着问题让学生快速阅读文本。 设计缘由:设计问题阅读,意在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材料,着意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孔乙己死活的争论,教师点拨引出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预设时间15分钟)

①学生再读文章,边读边思考:分析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要求:学生小组交流,品读体会。(4人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走上讲台板书展示,师生共同赏析,教师加以指导。

设计缘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语文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并作出具体的分析,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现象,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意识。

(三) 比较阅读(预设时间13分钟)

1.利用多媒体出示《范进中举》片段。设计问题:孔乙己与范进相比,有人说范进中举是喜剧,而孔乙己是悲剧你同意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人物描写的方法上解答)

2.出示鲁迅的小说《白光》,学生快速阅读,回答问题:《白光》中的陈士成与孔乙己命运是否一样,请分析造成两者命运的社会原因(学生小组为单位充分交流,各抒己见)3.教师归纳小结。

设计缘由: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是教学的最基本要素。通过2-3个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较,让学生对孔乙己悲惨的命运有更深刻的把握,对作品主题有更深层次的挖掘,以此提高学生对小说的鉴赏力和鉴别力。

(四) 拓展训练(预设时间8分钟)

1.请同学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续写“孔乙己之死“。要求300字左右。尽可能多的采用人物描写方法,揭示出孔乙己之死的必然性。2.学生展示,多形式多角度点评。

设计缘由:让学生提笔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续写,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体会作品的主题,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并训练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五) 课堂小结(预设时间2分钟)

孔乙己的死,是个人好吃懒做,庸俗迂腐,麻木不仁的个性所致,更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被世态炎凉的冷漠的民众孤立致死。

设计缘由:一堂完整的语文课,必然要有一个教学小结。一是反馈课堂效果,二是整理教学思路和方法。

(五)板书设计

孔乙己

死?——死。——死!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上讲台,先板书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然后教师勾画标点,启发学生思考孔乙己必死结局。板书结构清晰,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六、课堂评价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对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为此我制定本课以下评价策略。评价的针对性,评价的层次性,评价的多元性。

设计缘由:传统的评价仅是教师评价学生,提倡多元评价。这节课的评价中,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第七、资源开发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主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课前: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丰子恺和程十发的漫画插图,并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画面。

2.课中:拿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白光》两篇文章与文本进行语言和人物方面的比较,充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3.课后课程资源的开发。①重视课外拓展。可以适当补充鲁迅的其他小说,让学生阅读,拓展其视野。②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开小说大会的形式,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读过的小说中印象深刻的人物。通过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孔乙己》说课比赛稿

孔乙己微课教案

说课

说课

说课

说课

说课

说课

说课

说课

孔乙己说课
《孔乙己说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