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职校学生现状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0: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职校学生现状之我见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厌学情况普遍存在,导致教育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本文在深入分析中职生厌学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中职学校提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几点建议,期望能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职生 厌学 建议

0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尤其近几年中职学生厌学情况越发严重。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睡觉甚至逃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这严重阻碍着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中职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得出改善中职生厌学状况的建议或对策,促进中职生有效的学习,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职生厌学之原因分析

影响中职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既有社会舆论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当然应试教育制度的弊端也“功不可没”。本文从学校外部和学校内部两方面,对学生厌学的成因进行分析。

1.1 学校外部原因

1.1.1 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仍然把“高分数、高学历”作为人才的主要评价标准。因此社会对中职教育是“另眼相看”,认为中职教育是二等教育,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都是“差生”,读中职是没有什么前途。社会舆论对中职教育的这种不合理评价和对中职生的偏见,使中职生感到颜面无光,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1.2 家庭教育环境 望子成龙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中考落榜,在失望之余只能送孩子到中职学校读书,但对孩子的学习已经不抱很高的期望,认为只要孩子有学上,能顺利毕业就行了。在家长的消极心理暗示下,中职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1.2 学校内部原因

1.2.1 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中职生入学前的学习状况均不太理想。在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的初中学校,对于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差生”,批评多于表扬,冷落胜于关心,致使这些学生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备受学校和教师的冷落。学生们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得不到老师的激励和关注。学习和考试在他们的眼里成了失败的代名词,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导致学习信心下降,甚至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这就为中职生厌学做了一定的铺垫。

迫于中考较低的分数而进入中职的学生,对于什么是职业学习,现在的学习与将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并不清楚。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进入职业学校作为一种无奈的茫然的选择,并由此产生了学习上的懈怠心理。

1.2.3 教育教学理念陈旧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仍是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灌注式为主。这种教学过程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本应该成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从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灌注式的课堂教学作为职业学校主要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过程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单向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因而容易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使教学活动单调,二是使学生的学习趋向于被动接受,这两种情况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

1.2.4 师生关系不和谐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很多教师眼里,这些学生智商低、素质差,一无是处。因此教师往往对学生冷眼相看,在情感上不接纳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教学范围,教师的角色仅仅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课下疏于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感受不关心不了解。而中职学生本来就对只看重分数不关心学生的教师心存看法,现在又受到中职教师的冷眼,从而对中职老师产生出疏远和排斥心理,表现为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样就造成师生关系日渐疏远。众所周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条件。目前中职学校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必然对中职生学习的产生不利影响。

1.2.5 学习评价不当 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和导向作用。当前中职学校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学生的书面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其具体表现为:①评价方式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②评价内容不全面,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考核。③评价的功能过于强调对学生的甄别和筛选,导致“差生”再次出现。由于大部分中职生已经没有升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以就业为导向,终结性、筛选式、书面化的传统评价方式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中职学生厌学厌考。

2 改善中职生厌学之建议

2.1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让中职生认识到职业学习的意义

职业生涯指导主要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从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提高对自身、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到引导其正确择业,进行从业的准备、规划职业成长和发展,促进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上的职业及工作类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特点进行职业定向,让学生将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相结合,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还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生由此获得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效应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因此关注人是教育的本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①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教师应当从生活中来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生活的环境中,成为他们的朋友。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在教育的影响和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会得到良好发展。③学生是个性独特的人。对待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中职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目光看待中职生。教师要从情感上接受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学生的学习才能高效,师生双方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2.3 设置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重在“做”的特点,要促进学生学习必须选择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其中任务引领型课程受到职业学校的广泛关注。所谓任务引领型课程,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借助工作任务这个载体来克服传统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或围绕知识内在逻辑设计课程内容的缺陷,通过工作任务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整合,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而不再把理论知识学习作为获得技能或能力发展的促进手段。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冲破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另外,文化课应置于次要地位,应加强文化课的实用性,降低其所占课时资源的比例,以学生够用为宜。这既符合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又满足了学生对文化课的需要。 2.4 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主要是作为学习导师。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发展情况来决定教学进程鼓励先进,也允许暂时落后,力求让每个学生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都有必胜的信心和成功的喜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其中,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都是比较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可以相机使用。

总之,中职学校若结合自身情况采纳相应的建议,中职生的厌学情况得到好转,整体素质和技能大幅提高,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那么,家长肯定会对职业教育刮目相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会不攻自破,最终职业教育将会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职校学生现状分析

职校学生实习管理之我见

职校学生评语

职校学生自我鉴定

职校学生奖惩制度

曲艺现状之我见

中国教育现状之我见

职校班主任助理培养之我见(推荐)

职校学生管理工作总结

职校学生期末评语

职校学生现状之我见
《职校学生现状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