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0:0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家乡计划生育状况调查

学 院:机电工程分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任 课老师:

日期: 2013年1月30日

寒假关于家乡计划生育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和方法.

(1) 调查时间:2013年1月30日

(2) 调查地点:江西省宜春市

(3) 调查对象:农村居民户口

(4)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法

二.调查说明

[关键字]: 计划生育.存在问题,影响因素.

社会实践调查是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的基础理论,去研究和讨论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和运用,使实践教学的手段之一,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这门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学生更深刻,更全面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我们学生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掌握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我们大学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去年回家的一个月来,我对老师所给的任务,自己所选的主题,对家乡(农村)周边计划生育状况调查.由于国家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些调整以及家乡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家乡的生育状况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多个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龄化,而随着近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预计情况将有所好转.

三.调查内容

在2013年寒假期间我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家乡万载县潭埠镇濠田自然村进行了计划生育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1000户左右的200多户居民家庭为独生子女,其中的500多户90%是两个孩子,其余的10%是大多是三个孩子.少数的每家是4个孩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是独生子女的比例有所增加的了.而过去的以三个孩子居多的情况是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水平,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人口的出生率在一定的比例是逐渐的降低.一方面是与国家的长期坚持\"少生孩子快致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增加了人们养育后代的经济负担,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在外打工增加自己家庭的收入.而把自己的孩子留给父母抚养.这样增加了人口的老龄化,在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随着今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全国每年可以多生育几百万婴儿,这几百万婴儿带来很大消费,这些消费遍布于食品、服装、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养育孩子本身是一种储蓄与投资,生育二孩的家庭,就可以减少未来的养老储备,增加现在的消费。

生育率的增加可以缓解未来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减少未来老龄化的危害程度。而多生育的孩子,20年后将逐渐进入就业市场,可以较大程度弥补当时的退休高潮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有利于缓解未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缺乏现象。可以较大减缓现在的就业压力。这些新增加人口的消费,也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人口素质。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可以生育二孩以上,而广大的城市人口却只能生育一孩,形成事实上的人口逆淘汰。众所周知,城市人口整体素质和经济水平要远高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并且更有条件保障孩子的教育,着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讲,更有利于人口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由于一胎制生育政策,导致男女婴数量不均衡,放开生育政策将有利于此问题的缓解。相信我国坚持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并适时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将会得到优化,人口素质整体会有很大提高,将更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低生育水平呈现反弹趋势。多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一直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近几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依然是出现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养儿防老的思想依然存在,生育二胎意愿依然非常强烈;而是由于部分“富人”和条件比较好的群众,依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无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超生,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三是由于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现行的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间接导致了流动人口超生问题日益严重。

2、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和观念的转变。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的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转为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三者有机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的主体依旧是计生干部,工作对象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不管是干部还是裙子,他们接受新的工作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这就造成部分干部误认为现在中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部分群众又误认为现在不搞计划生育政策了。

3、计生队伍建设不稳定。计划生育工作面广,内容杂。且重点在农村,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不行的。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责任重、风险大,什么事都要计生干部参与;另外还有就是大部分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是从农业服务中心和镇企业服务中心及其它镇直各部门抽离来的年轻同志,工作编制依然没有改变,以上方面的原因导致计生队伍人员缺编或经常变动,严重影响了乡镇计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和连续性。

4、计生工作方式转变,干部畏难心理严重。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过去强制手段转变为主要是为工作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给予处罚坚决按照法定程序,走依法行政的道路,计生干部面临政治、生命、经济三个当面上的风险。另外,乡的执法主体资格被取消,对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能一律采用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面对部分逃避、抵制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就束手无策,这些人以一带十,以组带村,以村带片,从而造成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

5、现行政策的执行难度大。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乡镇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但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部分政策执行起来难度太大。

6、计划生育工作室内材料多而复杂。出生一个小孩,光表、薄、册加起来

就几十种,这对本来素质就不是很高的村干部来说要求就更高,这不仅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事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自从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家庭养老认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养老方式。因此,在农村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不生儿子不罢休等旧的传统生育观念仍然普遍存在,使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加大。

2、生育观念落后。中国几千年旧的生育观念以致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尤其在农村,显得更加尤为突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势力”、“传宗接代”等旧的封建思想在乡镇农业人口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

4、管理手段单一。前几年,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靠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这些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虽有效地控制住了人口增长的突出势头,但也一度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力干群关系。

五.总结和建议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层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积极主动地搞好基础工作,也需要国家和省市、区在政策层面给予调控和协调,共同加以解决。

1、牢固树立国策以上,创新宣传手段,在基层营造计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和高压态势。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有丝毫放松和动摇的。如何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放松,应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整个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2、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奖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人心齐,泰山移”,建设一支能吃苦耐劳、团结向上的计生队伍是战胜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实行工作重心下一战略,切实调动村级领导干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

3.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干部要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高度上重新认识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理念,切实以人为本、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4、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惩扶助政策的衔接和落实。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衔接和落实。

5、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乡党委、政府统一指挥,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将外来流动人口底数摸清,分类梳理,实行动态管理。

6、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和提高计划生育干部的待遇。

六.调查感想

通过这次计划生育状况的调查让我明白和了结我们镇和村计划生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为我们镇计划生育做好宣传等。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以降低人口出生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是我国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再生产的性质和我国的人口状况决定的,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我国实现四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二是家庭健康发展的需要。家庭作为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势,与婚姻家庭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计划生育必须通过每一个家庭实施,同时也与每一个家庭利益相关。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社会实践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