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4: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心得体会

福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陈炯文(080008)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会口头表达,不会口头表达的干部,工作能力必定大打折扣。因此,口头表达是机关干部的必备素质。会口头表达的机关干部不是天生的,就象会机关干部工作的人不是天生的一样,都源于“实践出真知”。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个人认为,关键是要抓住以下三个着眼点。

一、着眼于提高用最简单的语言把问题说清的能力

口头表达的目的是要使人听清你所表达的是什么,而要使人听清,首先必须说清。因此,说不说得清,是评价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的第一标准。作为表达者,如何做到使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听众明白无误,我的体会是:

1、信息就是力量。这是因为,首先,信息可以使人产生要表达、而且要准确表达的欲望。可以这样说,表达就是陈述信息、传递信息,没有信息和无传递信息也就无所谓表达。一个人拥有了一定的信息,才有可能产生传递信息的欲望,这就需要表达。而一个人有了需要表达的要求,也就会产生要准确表达的欲望。这样,说清就会成其为一种追求。因此,信息不仅是表达的力量,而且还是要表达清楚的力量。其次,信息是表达的材料和内容。表达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篇演讲。其实,一句话可能就是一条信息,一篇演讲也就是一系列信息的排列组合。要准确地表达,不仅要有足够量的信息,还要有足够准足够真的信息。一次成功的经验,很难证实一条真理,多次成功的经验,可能证实一条真理。因此,一定量的信息是说清的基础,而真信息准信息更是说清的关键。不少场合,我们有的自己感到“心知肚明”却又无法说清的状况,原因之一,恐怕失误在信息。正因为如此,提高机关干部的表达能力应该从收集信息开始,而读书就是积累信息的最好方法。

2、想说就说。这不是指有说就说,口没遮拦。想说就说关键在想,一是想说是想要说。想要说的话,一般容易说清;不想说的话,要么言不由衷不便说清,要么言之无理不能说清。想说,才能说想说的话,才能说出肺腑之言,才能说出激情,说到位,不说明白不罢休。二是想说是想了说。机关干部说话,不能信口开河,也不能颠三倒四。要坚持凡需要用嘴说清的问题先用脑说清,要养成说话之前打腹稿的习惯,想一想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该说的怎么说,然后再按自己的思路说,否则,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到时浑身是口也难说清。想一想在一定的场合用恰当的语言,说得听众恰到好处,不要不分场合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竹筒倒豆子。只有这样想说就说,才能说清道明。

3、说比唱好。说话与唱不一样,说话追求的是达意,唱歌讲究的是韵味;说话要使人尽可能避免理解的歧义,而唱歌要使人尽可能产生情感的燃烧。说比唱好,一是要求说话者吐字要清,不要像唱歌一样,只听其音,不辨其字。有人形容某些讲话者“嘴里象含一个热萝卜”,就是对说话吐字不清现象的一个生动描述。机关干部讲话应尽量避免此种现象。二是要求说话者用词要准。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任何人讲话都离不开用词造句,因此,用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在机关干部的表达中用词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慎用多义词。使用多义词,一定要注意选择所能锁定词义的语言环境。二是要尽量避免用生癖词。不要为了故作高深,用那些听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生癖词,也不要用那些只有自己能懂的生造词。三是要恰当使用书面和口头用词。讲话应尽量使用适合口头表达的词语。

4、长话短说。首先机关干部要充分认识长话短说是一种优良作风。克服“长篇大论有水平,反复强调是重视”的心理障碍,自觉做到“少说为佳”;其次,就是要养成不染官腔陋习的说话风格。一是不说大话。二是不耍官腔,句前不加“这个”,句后不添“是吧”。三是不扯题外话。是什么说什么,少展开,勿联想。四是不谈废话。对说明问题不起作用的话,做到一句不说。五是不讲重复话。一篇讲话,同一句话,前面说了的,后面不说;同一个例子,前面列举了的,后面不要列举;同一处引用,前面引了的,后面不引;同一次会议,前面人讲了的,后面人不要讲。尤其是老机关干部,资格越老,阅历越丰,越要注意长话短说,避免人老话多。

二、着眼于提高用最投机的语言把听众说服的能力

动员和说服听众是机关干部口头表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经常看到,同一主题和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演讲,效果大不一样。为什么?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话说得投机不投机。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机关干部要想有效地说服听众,还要掌握把话说投机的技巧。

1、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由于机关干部活动范围和工作对象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演讲的对象的不确定性,还由于说话和听话是一种交感效应,所以,机关干部演讲,惟有“随机应变”,才能如愿以偿。具体来说,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①随乡入俗。就是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人们有不同的爱好,有只属于本地的乡音。机关干部如果在讲话中能尊重当地人风俗与爱好,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当地乡音说话或恰当运用一些当地俗语,则可使讲话者融入当地人之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以此增强亲和力,提高演讲的说服力。

②看人发货。就是根据不同人的文化、职业等特点来讲话。对文化层次低的人讲话,应着眼于“听得懂”,尽可能深入浅出,以事明理,使语言群众化、大众化,防止曲高和寡;对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应力求谈得新,做到逻辑严谨,以理服人,防止班门弄斧;对农民说话,可多关心农桑;对居民说话,则不要脱离里巷。

③设身处地。机关干部由于是机关干部,容易沾染一种与身俱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体现在讲话中,使人感觉是受训或凌人之上,从而拉开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降低讲话的说服力。因此,机关干部讲话,时刻要注意设身处地。对于讲话中每一个所要宣传的观点,提出的主张,都要有一个“假如是我会怎样”的预证,有时甚至在讲话中也不妨谈一谈自己对这种预证的体会。通过谈我使听众近我、谅我、爱我,以此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2、诚信力量大。实践证明,谎言只能惑人,不足以服人。因此,机关干部讲话,必须实话实说,开诚布公。中国有一个典故叫“三人成虎”,希特勒有一句格言说“谬论重复万遍也会成为真理”,这从某个意义上能说明舆论的重要,绝不能说明谎言的珍贵。机关干部讲话不实,一次会使形象受损,二次、三次就会酿成“狼来了”的悲剧。除此之外,机关干部讲话,要敢于实话实说,特别是要敢于对不正确的东西说“不”,对自己的过错记账,对工作的不足亮丑。话不在多,有诚则灵。朱镕基总理就是一个以说真言服天下的领袖,1998年3月19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话不多,字字真,句句诚,正因为如此,这段话给人的力量与鞭策,至今威力不减,往后仍将经久不衰。

3、言出有“法”。依法行政,这是对每个机关干部的基本要求。因此,机关干部必须言出有“法”,绝不可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言出有“法”,一是可以借法律之力,平官民之位,使人有一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感悟;二是要借法律之力,强说话之力,给人以一种有法可依的警醒。其实,言出有“法”,“法”到理顺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我们有些机关干部习惯了以言代法,往往是说话无人信,此风确实不可长。机关干部要做到言出有“法”,必须从学法开始,在懂法上下力,这样才能在讲话中以释法显劲,增强讲话的说服力。一个不断完善的法治社会,只有言出有“法”,人们才能言听计从,才叫言归正传。

三、着眼于提高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场面说活的能力

机关干部讲话,切忌一开始就有一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征服感。要用自己的演讲风格和技巧赢得听众,要有一种把演讲场面说活的能力。

首先,语言要活,不能一“音”到底。说话不能死腔呆板,声音要有高有低,讲话要有快有慢。雄辨应有棱有角,如急风暴雨;规劝应有血有肉,如衷肠倾诉;号召应铿锵有力,呼风唤雨;警示应斩钉截铁,嘎然而止。同时,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点睛,乡间俗语闹场,都可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是引据要活,不能一“味”到底。说话演讲,少不了引经据典,而引经据典,就象做菜,油盐酱醋。应调到好处,不能一“味”到底。一是引言不可苛求至理。非伟人领袖的名言不用,如果能画龙点睛,无名小卒的言语也可首选。二是举证不可拘于一格。古今中外,喜怒哀乐,同一道理,不同的听众,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绪,应择其善者而用之。如能扣人心弦,引发共鸣,尽可随手拈来。三是注意引据有度。机关干部讲话,要注意讲政治,遵守保密原则;要注意讲文明,做到雅俗共赏;要注意讲效率,再好听的名言也不可多用一句,再好精的典故也不可多添一例。

三是举止要活,不可一“势”到底。以姿势助说话,可以使听众眼到耳到,心领神会。一般来说,机关干部讲话要注意:

1、有声有色。斥则可配于怒目,迎则可合于笑脸;提出问题,应若有所思;解答问题,如即有所悟,切忌“铁面”会场。

2、有动有静。激动时,或挥手,或拍案,或声泪俱下;深沉时,或叹息,或低语,或些许静默;动则能使群情激愤,静则能让众人心安,以此产生动静皆使听众共振的效果。但不管怎样,机关干部说话,绝不要装腔作势,列宁、胡耀邦就是楷模。

四是形式要活,不可一“尊”到底。机关干部讲话,如果固守“我讲你听”的尊位不变,就会人为地增加讲话场面的凝重,使会场过于死板。而多种形式,则可使听众轻松,会场活跃。这就是,第一把“我讲你听”与“你讲我听”结合起来,在一次活动中,既有机关干部讲听众听,也有听众讲机关干部听,把机关干部对群众的灌输,变成机关干部与群众的平等沟通。第二,把“我问你答”与“你问我答”结合起来。一次活动中,既有机关干部向群众的提问,群众解答,也有群众向机关干部的提问,机关干部解答,把机关干部对群众的教育变成机关干部与群众的相互学习。如果能这样,机关干部的讲话就会达到一种我与民亲、民与我亲的效果。

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心得体会

口头表达

口头表达演讲稿

口头语言

英语演讲的技巧——口头表达

沟通,需要好的口头表达

口头作文——创新表达(七年级必修)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

儿童语言的表达

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心得体会
《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