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木叶》__交_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5: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学习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初步培养、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面对飘零的落叶,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将之定格成永恒的风景,凝聚成挥之不去的情结。同学们背诵杜甫的《登高》,赏析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意象。 “落木”从概念上讲,就是“落叶”,但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木”?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

二、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追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追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 :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树与叶之间的联系:树与叶之间的形象并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着密密层层林荫的联想因此树叶可以简化为叶。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

4、

5、6段(全文中心) 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明确: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 “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枝叶繁茂乃至层层树叶的波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2)讨论:从特征、意味、实用场合等方面总结“树”与“木”的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木: 枝大疏朗;黄色,本质的干燥。

意味 树:饱满,飘零。 木:疏朗,干燥,空阔。

场合 树:满树叶子吹动,浓荫密密层层,没有悲愁。 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起来,有悲愁。

小结:“木”和“树”的区别:

3)由此概括出“木”在形象上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

(“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 “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方法提示:朗读感悟,抓关键词句,相互讨论,合作探究)

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的形象。

明确: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3、杜甫为何用“落木”而不用“落叶”?

小结: 原来“木”仿佛本身就带有落叶因素,颜色是微黄的,触觉是干燥的,让人想起清秋的性格,游子的漂泊。而《登高》正是作者经历“安史之乱”寄寓夔州所作,诗人饱尝战乱颠簸,长年漂泊,老病孤愁集于一身,诗人就是在这样一个深秋独自登高望远的。

4、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展示图片) 明确:“树叶”:浓密繁华;----“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5、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

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愁”,秋心也。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读第5段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具体阐释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2、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三、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木”的两个艺术特征都涉及到了作者要触及的诗歌问题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所以,“木叶”微黄与干燥的落叶形象即是“木”带给我们的暗示性,这样的暗示性丰富了“木叶”形象的内涵,透过“木叶”形象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可见,诗歌中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诗中的形象。

四、拓展练习。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阅读下面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明确:(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

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04高考海南卷)

明确: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鉴赏提示:

“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

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__交_教案
《《说木叶》__交_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