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策划书

木叶策划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4 23:49:46 来源:策划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

1、

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展开全文阅读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推荐第2篇:《说木叶》

《说木叶》集体备课教案 2013.10.15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教学难点: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 : 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认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全文大意。

阅读提示:“关键语句”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这些句子有助于理解文章,把握观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有以下几类:(1)提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2)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的句子;(3)衔接上下文,既有过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标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 总结归纳:

1、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设问:第一段引用诗句的作用是什么?答:从分析有典型意义的诗句出发,引出一个看法。)

2、先说明“木叶”就是“树叶”,词义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3、诗人们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4、为什么“树叶”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5、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6、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这样前三段不仅说明“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而且开始触及其中的“奥妙”,于是有了第三段的末句: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个“木“字。这一句也就成了下文的领起句。

分析“木”字要说明什么道理呢? 抓住重要句子

7、首先我们似手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去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和末句:这就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8、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言外之意)和末句: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9、第六段的首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这三段是阐述诗人们钟爱“木”的原因,从而揭示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 最后一段作总结,说明诗歌中“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 (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7)总结。说明诗歌中“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

明确行文思路:写作思路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分析诗歌中的具体语言现象入手,阐述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结合对诗句的品味辨析“树叶”与“木叶”的不同意味,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

一、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

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树叶”,二者在概念上是完全一致的,那它们给人的感觉是否相同呢?(引导学生结合对诗句的品味分析答案)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2 再来看下面的诗句: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分析“木”

适用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2、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3、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4、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二、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

3 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三、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 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意象的艺术特点。

梅 花

梅花绝句

王安石

陆游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推荐第3篇: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抓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1、浏览全文,勾出关键句,理清思路,概括观点 关键句: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4)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思路:

第1段:列举诗句,引出议论话题——“木叶”成为古诗意象。

第2段:提出古诗中用“树”“叶”“木叶”而不用“树叶”的文学现象 (现象) 第3段:提出要对“木”的来历进行思索。 (质疑) 第4至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解疑)

其一:艺术特征之一:“木”用于秋风叶落季节,含有落叶因素。 举例、比较:“高树”——满树叶子、饱满 “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 分析原因: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具体阐释:“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叶”——“木”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不一致,“木叶”暗示着落叶。

其二:艺术特征之二:“木”有微黄、干燥之感。 比较分析:“树”——褐绿色,与叶接近“木”——微黄色,干燥

举例阐述:“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 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黄叶”——长满树上,有微黄颜色,没有干燥之感,缺少飘零之意。 “落木”——比“木叶”更空阔,洗尽绵密之意。

第7段:小结——概念相去无几的词语,艺术形象几乎是一字千里。 (总结)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即:“木叶”现“木”.象.→分.析.的暗示性→结.论.:一字千里。

板书:

说“木叶”

木叶—————————— 疏朗

︳ 相去无几——暗示性———字千里 ︳

︳ 树叶—————————— 绵密

第二—三课时

教学重点:

1、探讨意象“木叶”,体会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文字的联想意义)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教学过程:

一、思考:阅读课文,比较两首诗,思考高木和高树两个意象有什么不同?

1、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高木”则空阔;“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2、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高树”则饱满,

二、从课文中摘录出所引用的下列诗句,思考诗句中“木叶”或“落木”的意象和“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各有什么不同特点?这些文学现象说明了诗歌语言的什么特征?

课文诗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3、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皎皎云中月,灼灼叶中华

6、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处征戍忆辽阳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8、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9、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午阴嘉树清圆

明确:“木叶”或“落木”的意象① 都是秋季;②都有“秋风扫落叶”的意境;③“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④有色彩上“干黄”的感觉。

“树”、“绿叶”、“落叶”一类的意象① 都是树叶茂密的感觉;②都是潮湿的感觉,都是属于雨的、沉沉的阴天;③色彩上是“湿绿”的特点。

小结:①“木叶”往往形容秋天干黄的落叶,与秋风紧密相连,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②“树叶”一般是不在古诗中出现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古诗中往往要表现“枝繁叶茂”的意境就用一“树”字直接表达了;

③“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叶”与“落木”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而“落木”是“疏朗的”、“空旷的”,是“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

说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读第五段: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三、迁移延伸:

1、赏析杜甫的《登高》,联系课文解说的“落木”这一意象的含义,思考作者使用这一意象旨在表达什么样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理解该诗最为关键的意象就是“落木”,正如课文中所说,“落木”不是从天而降的木头,而是比“木叶”更加干燥的、干枯的树叶,杜甫用这一意象渲染的是“秋风扫落叶”及“干燥的枯叶”即将落完的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远望,满眼的萧杀凄凉,为下文的忧国伤时做好充分的铺垫。使用落木进一步渲染秋天的气氛:使秋意甚浓甚浓,无边的枯叶纷纷落下,一片萧杀凄凉的景象,为下文写人生之秋的情感表达铺垫张本。主题更为鲜明,意境也更为开阔。

2、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鉴赏诗歌,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关键是揣摩意象,而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木叶”、“落木”表达的都是萧杀凄凉、悲秋的意境。想想下列诗句中的意象都具有怎样的意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落花流水——“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2)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鸿雁——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所以“鸿雁”常借指书信。“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雁过也,大雁没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限的思念。

3)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宋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了悲凉的同义词了。第一首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念家园之情。第二首还未直接描写离愁,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说(《虞美人》) 明月——千年来,月寄愁情。自然界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人世间的团圆、分离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了。因此人们也总是用月来寄托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象征时间,诗人以月光流逝,喻生命,因而月光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月代表爱情。皓月当空,令人遐思,月是情绪的,情到深处,月夜里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李白的《忆秦娥》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阕”,都以写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莫不是借助夕阳来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夕阳——夕阳(包括斜阳残阳)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充满历史沧桑感。此外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不见得失落。

5)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的意象。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它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这些诗歌里,“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

6)《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浸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7)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的词里,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笔下起句中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前诗侧重描写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 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那么作者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 为什么?

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春来衬托秋的生气和活力更

胜一筹;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春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

可见,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许不尽相同 结束语: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它的无限“暗示”,从而领略它的无限精妙。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推荐第4篇: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师:名句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生:无边落木萧萧下。 师:什么是“落木”?生:就是树叶。

师: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而用落木?(生众说纷云)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教专家给我们解答吧。(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

师:大家先用5秒钟的时间快速浏览全文(生愕然、阅读)

师:来得及吗?生:来不及。师:为什么呢?生1:文章太难。师:难在哪? 生2:古诗词引用太多。

师:所以就有恐惧感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别的先放一放。第一步就来看这些诗句。请大家找出文中所有的诗句,划出来并比较一下,你最认可哪一句、为什么?(生边读边划、然后讨论)

三、议一议: 师;谁先说说?

生3:我最喜欢杜甫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师:讲讲你的理由。

生3:这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悠远。诗人站在江边,听树叶萧然飘飘、看长江波涛滚滚,不由得感慨万千。

师:你估计他感慨什么呢?

生:时光流逝、自己岁月蹉跎一事无成,非常悲凉。师:精彩!掌声鼓励!(掌声) 师:还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4:我,我认为“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一句写的好。诗人没有写秋叶的飘零,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师:又是一首抒情诗!(学生自发鼓掌)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三、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

1、赏“梅”诗 品梅之意象 诗一: 早梅 诗二: 山园小梅 齐己 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 品柳之意象 诗一: 咏柳 诗二: 垂柳 贺知章 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 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四、自主研究 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四、比一比:

师:19句都很精彩,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古人多说“木叶”,而很少用“树叶”入诗? 师:(投影表格)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完成表格。(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师:大家基本上都填好了,大同小异,同桌间再相互交流一下。

五、找一找:

师:这么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木叶”较“树叶”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生5: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师: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呢?

生5: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师;这两个艺术特征,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3个字。 生(一番寻找、发现):暗示性。

师: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班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

六、连一连:

师:这是一篇文化随笔,给我们谈了一点文艺理论,我们一起来念一下,文章第5节前3句。(生念课文)

师: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 生6:绿色代表生命。师:好,大家随便说说。 生7:鸽子代表和平。

推荐第5篇:说木叶

高中语文必修《说木叶》说课稿优秀

53.《说木叶》 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问题设计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

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作业;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推荐第6篇:木叶教案

公 开 课 教 案

赛文高级中学音美组

执教人:何发辉

木叶介绍

课时:1个课时

教具准备:木叶、多媒体、音响

教学内容:木叶吹奏介绍;木叶曲子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木叶曲子的欣赏,使学生喜欢木叶这种乐器,并想学习吹奏它。

2、通过木叶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木叶这种来自大自然的器乐。

3、使学生了解木叶器乐的演奏方法。教学重点:

1、介绍木叶的演奏方法

2、欣赏木叶曲,感受木叶的魅力。教学难点:

1、让学生吹响木叶,掌握木叶的音律。

2、怎样掌握演奏的方法技巧。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木叶曲《吹响木叶不用媒》?请问刚才上课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知道是什么曲子吗?(举手回答)学生讨论,教师解答。并对木叶作简介:

木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乐器,深受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树叶虽小,音色优美,音乐动人,独具风采。木叶,是贵州布依族用来表达爱意一种简单乐器。在贵州流传以数百年了。有着悠久的历史。

吹木叶的历史悠久,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就有记载:“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桔柚尤善”。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关于木叶有首诗:“高山木叶起堆堆,可惜阿哥不会吹,那时吹的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

木叶,其实是一片简单的嫩树叶,叶面光滑、具有韧性的椭圆形树叶,通过各种吹奏技巧而发出的清脆、明亮的乐音,让人听了如痴如醉。在贵州,每年的农历六月

六、三月三,都有布依歌节,还有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是查白歌节,木叶都是不可少的一种。

如今木叶吹奏不仅仅是民间的一般活动了,已经堂堂皇皇的走向了艺术殿堂乃至世界舞台。许多专业文艺团体都有木叶吹奏节目,并且很受广大观众的青睐。

木叶,也是苗家富有古风色彩的天然乐器,吹木叶,则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苗乡的吹叶,主要用一种小藤叶比比皆是,苗家把它叫作“吹叶藤”。木叶的发音,是吹奏时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木叶于唇间,口中按所奏的旋律疾徐送气,振动叶片,即可吹出不同的声调,音色格外和谐优美动听。用木叶吹奏苗歌和山歌,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由于苗歌和山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吹叶也大体上是按苗歌和山歌的音调吹奏,在吹奏过程中都带有“咿”`“噢”等这些引子和尾声的衬词。这样使音色得到美化,加深了艺术感染力,使人感到有着浓郁的民族风味。苗族的吹叶为我们再现了唐风余韵。

关于吹木叶的起源,在黔东南的苗家村寨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个苗族青年小伙叫姜兄九,有个姑娘叫戛兄九,他们的家被一座高山阻隔着,终年不得相见。有一次,他们“游方”(即男女青年用对歌来谈情说爱)时一见钟情。没过多久姑娘就到姜兄九家来了,可是小伙的母亲对姑娘不中意,总想叫她走。为了能挽留姑娘,姜兄九就装病卧床不起,姑娘也就一直留在身边服侍。戛兄九不知是计,服侍三载不见病愈,便提起包袱怏怏离去。姜兄九紧追出门,顺手摘下门前的花椒树叶,放在嘴边吹吐真情。优美而恳切的木叶声飞过田野、山岗,飘到半山坡上,姑娘闻声而返,小伙的母亲见姑娘这样一片深情,再也不赶她走了。他们结成美满姻缘,从此,他们一家过上和睦幸福的生活。

在布依族民间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情歌:高山木叶起堆堆,可惜阿哥不会吹,哪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

2、同学们谁来说说关于木叶的历史呢?(同学们讨论回答)

3、教师归纳总结,吹木叶的历史悠久,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就有记载:“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桔柚尤善”。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木叶,是贵州布依族用来表达爱意一种简单乐器。在贵州流传以数百年了。有着悠久的历史。木叶,是贵州布依族用来表达爱意的一种简单乐器。在贵州流传以数百年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贵州,每年的农历三月

三、六月六,都有布依歌节,还有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是兴义顶效的查白歌节,木叶都是这些节日中不可少的一种乐器。

4、有这样一首歌谣“高山木叶起堆堆,可惜阿哥不会吹,哪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引出民间乐器木叶。请欣赏《吹响木叶不用媒》

5、教师现场演示木叶吹奏

6、木叶,其实是一片简单的嫩树叶,叶面光滑、具有韧性的椭圆形树叶,通过各种吹奏技巧而发出的清脆、明亮的乐音,让人听了如痴如醉。

7、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想不想也来学习木叶这种乐器啊?

8、木叶不仅可用来伴奏,也可以用来独奏。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木叶曲子。请欣赏木叶曲子《木叶进侗乡》

9、介绍木叶的演奏方法。(音乐活动,请学生上来做教学示范)

木叶的发音,是吹奏时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木叶于唇间,口中按所奏的旋律疾徐送气,振动叶片,即可吹出不同的声调,音色格外和谐优美动听。用木叶吹奏苗歌和山歌,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 教学小结:

如今木叶吹奏不仅仅是民间的一般活动了,已经堂堂皇皇的走向了艺术殿堂乃至世界舞台。许多专业文艺团体都有木叶吹奏节目,并且很受广大观众的青睐。

通过今天的木叶课,让我们了解了木叶,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使我们很想学习木叶演奏,那么要达到一定演奏高度,当然离不开我们的刻苦的练习,熟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推荐第7篇: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教学过程】 ㈠、导入:

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摘 要: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应先从课本入手,让学生先熟读课本中诗歌的意象,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对意象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把握意象中包含的深刻意蕴,从而领会诗作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倾向。

关键词:意象;诗歌;暗示性;蕴含;思想感情

林庚先生的在《说木叶》一文中,解析了“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强调了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应先从课本入手,让学生先熟读课本中诗歌的意象,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对意象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把握意象中包含的深刻意蕴,从而领会诗作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倾向。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有哪些呢?

1.“柳”的意象。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它常常出现在送别诗里。例如,唐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如,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和情人离别的凄苦之情,就用“柳”作为意象,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诗歌里,“柳”就是思念,柳就是离情别意。这一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

2.梧桐:在古代诗歌中,大多表示凄苦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秋雨吹打梧桐,心中充满愁情苦味。

3.梅花:在我国诗歌中,“梅”是诗人喜欢歌咏的对象之一。但作者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作者借梅来比喻自己不幸遭遇但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坚定达观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诗人借此来表达不怕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4.花,是古代和现代诗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诗歌当中,诗人借花表现出来的感情却不尽相同。“感时花溅泪”“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晏殊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不仅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

5.红豆:代相思,借指男女爱情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红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6.丁香:代哀愁。戴望舒《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花又象征着诗人的低徊和迷茫。 7.红药:代悲苦。姜白石《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

8.鸿雁:古人提及大雁会引发两种感情:一因雁是候鸟,一年两次迁徙,回归旧巢,看到它常会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另一种,鸿雁自古就被看做为传书之鸟,代表一种喜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9.鹧鸪:鹧鸪一种普通的鸟儿,在诗人们的笔下却有多种的寄托:“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听到鹧鸪的鸣叫,触动了旅人羁旅的愁怀;“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湘妃竹已经让思妇思情满肠,振翅而飞的鹧鸪更加重了她的愁绪,这里它代表着离愁伤感。“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还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这里它又充当着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李白笔下前朝旧事纵然风光,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只能透过鹧鸪声声抒发那份感伤与凄凉。

10.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的词里,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笔下起句中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11.月:月在边塞诗中,无论是征人思家还是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如“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月升月落,月圆月缺象征时间,诗人以月光流逝,喻生命,因而月光是生命的,是时间的。古人常以月的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月寄愁情。自然界的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人世间的团圆、分离有相似之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了。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代表爱情。皓月当空,令人遐思,月是情绪的,情到深处,月夜里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表达出深挚的情与爱。

12.水: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13.羌笛: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4.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5.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浸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实践证明,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抓住对诗歌意象的把握与挖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于提高学生解读诗歌意象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推荐第8篇:说木叶

《说“木叶”》教案

葛洲坝高级中学语文组

罗义芳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幻灯片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浏览课文,思考与解答:

先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1、迅速浏览课文一至三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三个问题。

明确:第

一、为什么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第

二、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第

三、为什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一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注意对“树”或“叶”进行修饰的词语,如“丛生”、“绿”“密”等。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也就是说,“树”或“叶”都给大家一种繁茂浓密,翠绿欲滴饱满的形象,而这种形象正是“树叶”所包含的。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了语句凝练的缘故,诗词中常用“树”或“叶”代替“树叶”。 再看第二个问题。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

明确:不一样。

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飞去。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为帮助学生体会,教师可适当地描绘诗词的意境。也可朗诵杜甫的《登高》。)

明确:“木叶”与秋季相联,也就是“落叶”的意思。而“落叶”则是枯黄,残败的形象,暗含有萧瑟、凄凉的感觉,这不再是“树叶”所能包含的了。而这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2、齐读课文第

四、五段,思考第二个问题。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讨论明确:我们要从这两句诗的诗眼,即“悲”和“扫”来分析。在“高树多悲风”句中,树有饱满浓密的叶子,风吹动这些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在诗人曹植听来,仿佛人的呜咽,如泣如诉,而这满树涌动的叶子,满海涌动的波涛就像诗人胸中涌动的情感。如果没有了树叶的涌动,没有了波涛的翻滚,怎能体现诗人满怀的哀伤?怎能体现这个“悲”字?

“木”,我们知道是落光了叶子的树,光秃秃的树干。深秋的晚上,清冷的月光仿佛给层岭洒下一层秋霜,瑟瑟的寒风刮过高冈,枯黄的树叶早已被秋风一扫而光,只有那光秃秃的树干还倔强地挺立着。在深秋时节,目睹如此深秋之景,空旷和凄凉之感油然而生。所以,此时的树,必须是干枯的没有叶子的树干,不如此不足以体现“扫”字。 正如作者所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比“树”显得单纯,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一个艺术特征。

3、齐读第

六、七两段,思考第三个问题。

思考:我们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从这些不同形象的叶子中,我们体会到:“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与“落木”相比,还带着些许缠绵。

三、延伸扩展。

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后,回头来看,又会疑惑为什么这些概念上区别不大的词语,在意境上的差别会这么大呢?这是因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概念下面暗含着丰富的形象和内涵,也就是诗歌语言的微妙意味往往寄于言外。这类语言就是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思念亲人,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绪。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思考1中提到的意象。但也请同学们注意,有时候,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会表现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境界就迥异。见课后练习二。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随堂作业:

1、请同学们为下列词语“速配”

A

B 萧瑟

高洁

生机勃勃

傲然

惆怅

2知识迁移

体会下列三组诗中同一意象的不同含义: 一组 :“月”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答: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答: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答: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答:

古怨别

孟郊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答:

还有: 泊船瓜洲

、静夜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等。

二组 :“柳”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答: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答:

三组:“梅”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答: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答:

答案

1、A

B 萧瑟

高洁

生机勃勃

傲然

惆怅

2、知识迁移

体会下列三组诗中同一意象的不同含义: “月”

1、《石头城》中“月”是历史的见证,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

2、《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月”展现了设想中的一种凄冷幽独的环境,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及别后的凄凉生活。

3、《望月怀远》中的“月”是借此来怀念远人的,有“千里共婵娟”的意味。

4、《月夜忆舍弟》中的“月”写出了夜的清冷,月引人遐想,更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如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他的绵绵愁思中自然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

5、《古怨别》中的“月”是寄托情人离愁的,诗人想象在别后他们在月光之下思念对方的情状,使人想象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相互祝愿。

“柳”

1、《咏 柳》中“柳”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2、《垂柳》中“柳”纤柔轻盈,妩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廷的腐败。

3、《咏柳》中“柳”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梅”

1、《梅花》中的“梅”赞颂高贵圣洁的品质

2、《卜算字•咏梅》中的“梅”是一种凄凉、无奈、孤芳自赏的情感的表露。

3、《卜算子•咏梅》中作者赞美了“梅”的高贵圣洁,借此抒发了豪放乐观、超越时空的革命者的情怀。

推荐第9篇:说木叶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

(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 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 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朗读】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过渡】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叶”一词了,甚至推陈出新,在诗中运用“落木”一词。比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起“木叶”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 (3)“木叶”与“落木”

【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 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下结论——“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 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

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 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

【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

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结论】

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

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

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四、课堂活动

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

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过渡语】:

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 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 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

《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木叶”》

树.叶——木. 叶 落.叶——木.叶 木叶——落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

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

附录: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10月4日,与往常一样,他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7时左右,家人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

推荐第10篇:说木叶

说木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

二、自读课文:

(一) 明确“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二)整理文中提到的诗句。

宏观问题:证、印证

1、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微观问题:找诗句,析效果

3、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明确:暗示性

3、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

斑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为什么“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现在你明白——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填补“树”“木”的一组诗歌。

碧玉妆成一 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旷天低

树 ,江清月近人。

枯藤老

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 树 寒梅白玉条,迥离村树傍溪桥。

碧玉妆成一 树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晚春)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2、课后第二题

四、板书设计:

五、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相关

一、

谈意象

——袁行霈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也像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其他一些概念一样,既没有确定的含义,也没有一致的用法。

有的指意中之象,如: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图《诗品•缜密》)

刘勰所谓意象,显然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刘勰用《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典故,说明意象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轮扁斫轮时,头脑中必定先有车轮的具体形状,然后依据这意中之象来运斤。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头脑中也必然先有清晰的形象,然后依据这意中之象下笔写作。刘勰认为形成意象是驭文谋篇首要的关键。司空图所谓意象比较费解,但既然说“意象欲出”,可见是尚未显现成形的,也即意念之中的形象。这意象虽有真迹可寻,却又缥缈恍惚,难以捕捉。当它即将呈现出来的时候,连造化也感到非常惊奇(意谓:意象有巧夺天工之妙)。以上两例的意象,都是尚未进入作品的意中之象。

有的意象指意和象,如: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王昌龄所谓“未契意象”,这意象就是指意和象、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此才有一个契合与否的问题。何景明说“意象应”“意象乖”,也是从这两方面的关系上着眼的。

有的意象接近于境界,如: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姜夔《念奴娇序》)

上句说“意象幽闲”,下一句紧跟着又说“不类人境”,这意象显然是指人境之外的另一种境界而言。

有的意象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如:

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

孟东野诗,亦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斫削耳。(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拿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探彼意象,如此规模。(张怀瓘《法书要录》)

画之意象变化不可胜穷,约之,不出神、能、逸、妙四品而已。(刘熙载《艺概•书概》)

这几例意象都可以用艺术形象替换,它们的含义也接近于艺术形象。

如上所述,在古代,意象这个概念虽被广泛使用,却没有确定的含义。我们不可能从古人的用例中归纳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把意和象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这个词,又让我们觉得它所表示的概念是其他概念所不能替代的,借助它可以比较方便地揭示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某种规律性的东西。那么,能不能将古人所使用的意象这一概念的含义,加以整理、引申和发展,由我们给它以明确的解释,并用它来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规律呢?我想是可以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划清意象和其他近似概念的界限,从比较中规定它的含义。但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而应从诗歌创作的实际出发,联系诗歌作品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下面我就试着用这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加以论述。

先看意象和物象的关系。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再看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我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在又说意象是主客观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区别它们: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把意象和意境这样区别开来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依据就在“象”和“境”的区别上。“象”和“境”是互相关连却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象,本指《周易》里的卦象,它的含义从一开始就是具体的。而境却有境界、境地的意思,它的范围超出于象之上。古人有时以象和境对举,很能见出它们的区别,如王昌龄说:“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刘禹锡说:“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显而易见,象指个别的事物,境指达到的品地。象是具体的物象,境是综合的效应。象比较实,境比较虚。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春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如果把这两句诗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小楼”“深巷”,有静谧幽邃之感,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带着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陆游这两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最后还要说明意象和词藻的关系。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像,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

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急──天高──猿啸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楼上晴天碧四垂”。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

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

(摘自《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二、《青与绿》(可作比较阅读)(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写于1983年立春

(选自《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11篇:说木叶

《说“木叶”》学案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㈠、导入:

<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

<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

·课文剖析

(二)1.内容结构梳理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每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

(三)、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1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四)、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2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 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五)、作业布置、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写。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课堂实录)

学生写出的例句分别有:

3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枫叶: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静听松风寒

三、根据学生的板书,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鸟:有空远感觉;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相思情、愁别意 柳:留恋、离别含义 月:美丽、忧愁、冷清 日:多为夕阳

第12篇:说木叶

获奖课例 【教学目标】

1.学会寻找关键句,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比较“木”与“树”、“木叶”与“树叶”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林庚先生对“木叶”形象暗示性的分析,探究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2.运用作者的观点与方法,探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酷爱书画的宋徽宗要求大臣以师:

古诗意为题画一幅画,画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两幅画脱颖而出,但是桂冠只有一个,你认为宋徽宗会给哪幅画呢?(投影展示两幅古画《深山藏古寺》,略。) 生:没有画古寺的那幅画好。因为它给了人丰富的联想。(板书:联想)

师:真是一语中的啊,宋徽宗也是这样评价的,但是他还细心地为大臣们具体作了解释。这幅画哪些地方给了你丰富的联想呢?

生:和尚挑水暗示有寺庙,石台阶暗示寺庙就在深幽之处。

五、激情结课,引领学生爱诗歌,爱生活 师:同学们,如果说看100年的中国文化看上海,看1000年的中国文化看北京,那么,看3000年的中国文化应当看陕西、

看西安。王维官至尚书右丞,却亦官亦隐,沉醉于秦岭辋川山谷的美景中,过起了超然尘世的优游生活。杜甫多次沿着秦岭山路踽踽西行,朝着他诗歌创作的巅峰而去。有太多的诗人因长安而喜,因长安而悲,解读诗歌就是解读陕西文化。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看看我们的诗人是如何用一支生花妙笔表现他们对陕西的诗情与哲思的。 (播放电视纪录片《大秦岭》视频片段。 )师(伴着视频的尾声):三千多年来,中国古典诗歌以它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天下为公的博大胸襟深深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民族心灵的给养,成为中华民族不断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同学们,爱诗歌就是爱着我们祖国的文化!爱诗歌,就是爱着我们美好的生活!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 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

(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

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 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朗读】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过渡】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叶”一词了,甚至推陈出新,在诗中运用“落木”一词。比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起“木叶”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 (3)“木叶”与“落木” 【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下结论——“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 【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 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结论】

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

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

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四、课堂活动

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

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 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过渡语】:

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 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 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 《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木叶”》 . 树叶——木叶 . ..

落叶——木叶 木叶——落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

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

第13篇:5月份木叶话剧社晚会活动策划书

2012年5月份木叶话剧社晚会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

木叶同舟,演绎未来

二、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到来,2011年已去迎来的崭新的2012年—龙年,大学生社团承接着 自身的职能和特殊的兴趣文化氛围,娱乐寓学习之中并且长久的在大学生校园中发展了一载又一载,可以说社团在营造校园课余文化活动氛围中起了长久的稳定与协调作用。

在今年大一新生在各位学姐师兄的社团内部领导下逐渐的了解和掌握了社团的发展史以及作为本身社团独特的作用以及自身社团的内部结构,工作流程,这些东西不断学会的同时,在每年紧接之后的社团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得到很好的奠基和承接。

作为我社社团这样一个仅有的语言类话剧社团也是如此,在今年即将举办的晚会,这是作为大一新生即将第一次尝试负担起一项重要的考验和工作,因此,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营造互助互爱、积极愉悦、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多类型文化化的氛围对我校学风的完善、文化的深化、“勤学躬行”精神的传承显得犹为重要。

三:活动目的:

社团文化晚会作为社团每年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宣扬社团文化、服务学生、丰富校园文化中的纽带作用,社团文化包含着深刻的内涵、有着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综合能力等各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前一次活动以及晚会的基础上,我社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迎来了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木叶话剧社团2012年的又一次“晚会”,在去年的一次晚会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演出和其筹备演出前的训练过程中各位同学也都得到了相应的付出和回报,虽然训练的辛苦是在所难免的,但演出后的每个人的感受是一样的无比的自信和欢悦,这在塑造各位同学的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情感上的表达方式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

因此,每一个木叶人,每一场木叶的晚会都可以说是在塑造我们每个人挑战的能力,这给我们各位同学的课余生活虽然作为一个辅佐的休息时间,但他的目的和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极其可贵的经验和记忆。在其暗含的更深的层次上社团活动更应引导了各位学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从而在对学生长期存在不良的课余生活习惯有了很好的改善,引导学生有个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以后面向社会工作之中经验有了一些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心态都将是一份可贵的财富。、

四、活动意义:

值此学期即将结束,我社将提所有社员一个交流平台,让所有的社员对这个学期的辛勤劳动以及收获进行一次总结,我社希望通过这次晚会的形式,为大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大家在舒适的语言类活动节目中释放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习中的进步,找出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 善自己。

同时也为广大的社团外的同学了解我们木叶话剧社团,以及借此机会给各位同学献上精彩的表演,感谢各位同学一直对我们木叶话剧社的关注和支持。每一年的木叶话剧社的发展都离不开各位同学的鼎力相助,不管是自身内部人员的工作,还是各位同学的捧场到来,我社都必将呈现给各位同学满意的的表演,带给他们众多的快乐,趣味无限,回味悠长。

五、资源需要:

活动场地:文鼎楼多媒体A

活动器材:桌椅、茶水、等若干

注:具体数量由剧务部负责。

六、活动开展:

1、内部宣传:

由于社员的在校分布具有广泛性,所以在内部宣传一定会需要到位,通知到所有的社员,准时参加本次的晚会活动。

同时结合这次通知各个社员的机会,对本社的人员做一次仔细的核查以及对我社团人员有个了解的情况,这对我社的内部人员有个很好的接触和更深的认识,加强了我社的团结合作意识,这对我社的发展的提供了长久的共存意识。关注社团发展状况,即时提供社团帮助,从这这几点来说,内部的宣传工作才能有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2外部宣传:

通过海报的最基本的宣传形式,以告示的形式在校园的宣传栏做文字的通知。这在海报上以“木叶晚会”的名称作为这次宣传的主题,在第一食堂后门的橱窗以及第三食堂正门的橱窗张贴海报。合理的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以此来使得各位同学即时了解本次学期我社的晚会情况,这些的必要外部的宣传要做到仔细、清晰、吸引,必要的在时间和地点特别的标注明确。这样各位同学更能快速的了解本次晚会的筹备工作内容。

注:具体的宣传方案由宣传部策划。

3、活动准备:

活动开始之前,对会场进行合理美化的布置,为大家提供一个清洁、温馨、舒适的活动场所,音响设备、桌椅板凳、灯光设置、工作人员的分配进行仔细的做到位,以便于活动的正常举行和开展,必要的为大家观看晚会提供茶水,负责人员仔细在这倒茶水的工作中,并且注意安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随后,统计总人数,对人员进行安排。确保在场的每一位都能看到这场晚会的精彩演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观看纷争。

4、活动开展:活动开展时,老社员提前到场,安排人员和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活动正常有序进行,开展期间注意安全,确保人生财产安全,确保人身财产的安全,活动结束后对场地进行仔细清洁打扫。

5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一次总的归纳,吸取其中的教训和经验,以便下次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这次晚会的举办,而且是大一这一届亲手举办的这一次晚会,这势必对大一来说是一次经验和挑战之谈,在脱离学姐师兄的的指导下,更能在亲身力行的压力下表现出各自应有的本色和压力,这对大一接手社团的能力有了渐渐的适应能力以及增加的一些自信力的感受是必要的经历,

七:活动经费

1经费来源:社团活动资金以及赞助。

2总预算:80元

注:具体的开销由外联部、财政部共同负责,且上述只为估算,一切看实际情况。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细节和问题:

1.、获得支持,获得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2、组织任务小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权责相应。

3、活动现场至少一位负责人,以便进行及时调整。

4、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备案,做多的准备。

5、现场配备医药箱,以防万一。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组织方:木叶话剧

主要参与者:木叶话剧社全体成员

第14篇: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教学要点

一、段落内容理解

(一)第1段:引诗歌名句点题

(二)第

2、3段:引诗歌名句提出问题

1.“木”九十“树”,“木叶”就是“树叶”,为什么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

2.杜甫的“落木”为什么不用“落叶”?

3.“木叶”“落木”不断发展广泛运用,而“树叶”则无人过问,“木”字不值得思索吗?

(三)第

4、

5、6段:分析问题

第4段:分析“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段: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说明“木”排斥“叶”,“树”与“叶”不排斥。

第6段: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透着黄色,干燥而不湿润,代表疏朗的清秋,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晴空而不属于阴天,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落木”比“木叶”显得空阔,没有绵密之意。

(四)第7段:得出结论。

二、学习本文有什么意义?

阅读诗歌,要注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注意诗歌形象的潜在力量,注意诗歌语言的联想意义。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暗示:生活常识暗示,文化传统暗示——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

三、为什么标题不用“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结合诗歌名句理解“梅”“柳”“草”的暗示性

(一)梅花意象的暗示性 1.傲雪耐寒、纯净洁白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傲雪耐寒,报春的使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柳絮意象的暗示性 1.离情别怨的依依杨柳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古人“折柳”相留,言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意。最早见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首开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2.春意盎然的碧玉春柳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草意象的暗示性 1.表现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象征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抒发国家盛衰兴亡之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15篇:说木叶教学计划

说《木叶》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杜淑英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作者简介

3、学习1—3自然段内容,归纳作者的主要观点。能力目标: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则题为《意思》的笑话:

小B 给A 局长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味——— A:你这是什么意思(1)? B:没有什么,意思意思(2)。 A:那你就不够意思(3)了。 B:小意思,小意思(4)。 A:你这人真有意思(5)。

B: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6)。

A那我就不好意思(7)了。 B:不,是我不好意思(8)了。

二、检查预习下列加红色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袅袅(niǎo)吟唱(yín)照浦(pǔ)褒奖(bāo) B .招徕(lái)皎洁(jiǎo)灼热(shuó)zhuó亭皋(gāo) C .陇首(lǒng)寒砧(zhēn)征戍(shù)涔涔(cén) D .言筌(quán)冉冉(rǎn)翩翩(piān)缠绵(chán)

三、作者介绍

林庚(1910——2006 )原籍福建

闽侯(今福州市),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文史学家。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论点“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 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 部论文集。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 简史》等。

四、学习课文1—3段 研读第一段:

1、本段课文有什么特点? 引用了许多古代著名的诗文。

2、作品以哪些诗人的作品的诗句为例来引出话题的?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3、作者举出这些诗句为例,其用意是什么?

自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研读第二段

问题: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人们对待“树叶”“木叶”的态度相同吗?

1、可是在古代诗歌中很少见“树叶”,甚至无人过问,至少从来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2、“木叶”则不同,自从发现了“木叶”的奥妙,人们不再轻易放过它,一用再用,又发展产生了“落木”一词。作者发现发一个奇特的现象: 树叶木叶

落叶 落木 研读第三段:

从概念上而言:“木叶”就是“树叶”

从形象思维上而言“树叶”无人过问,“木叶”不断发展

归纳:以上为第一部分。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上。

五、作业布置

熟读余下课文,归纳文中的主要信息,即“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第16篇:说木叶 教案

说“木叶”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

4、

5、6段(全文中心)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习,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

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

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五)拓展练习。

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六)课堂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七)布置课后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反思:

第17篇:说木叶教案

九 说木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1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 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

2 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__________________。(吴均《谷柳恽》)

2、__________________,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美女篇》) 3

4、日暮风吹,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青溪小姑歌》)

5、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 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参考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二、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在有清霜。

明确:

1、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2、唐诗: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3、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四、课堂作业

4 按如下表格,写出有如下意象的古诗名句: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鸟:有空远感觉)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月: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第18篇:说木叶教案

第十一课《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的:

1.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2.“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目: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读懂诗歌中的暗示性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

2.从一些诗句入手引入课文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划分段落 (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2)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

1 (3) 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

(4)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

(5) 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第七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6段) 第三部分(7段)

2.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1)作者分析“木叶”这—艺术性形象,到底有什么意义? (2)“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4)“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5)树叶和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6)木叶和落叶的不同?

(7)“落叶”与“落木”、“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三)归纳小结

(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诗句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四)作业安排(1分钟)

查阅资料总结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意象及其代表的意义,体会诗句中不同意象所带来的不同意境。

2 板书设计: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和艺术形象上的异同

“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教具准备:幻灯片 课后小结:

第19篇: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中的主要信息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教学方法】

1.以学定教,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2.采用感知、品读鉴赏、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3.点拨法。在关键处,教师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为学生的思考导航。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材助读】

一、走近读者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1910年2月出生于北京。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俞平伯在为《夜》所作的序言中称之为“异军突起”。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夜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弛想》。

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此外,林庚在楚辞、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一书。作者林庚,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他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而大多用“木叶”一词。从这一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用语中的差别入手,作者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令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的后面,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的感情,是诗人精心遣词用语的良苦用心。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在古典诗词中,类似“木叶”这样的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数,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发现问题)

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暗示性。

第一个特征是“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个特征是“木”暗示了它的颜色。(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7)总结。说明诗歌中“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总结全文)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有关“树叶”和“落叶”、“木叶”和“落木”的诗句,分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

明确:(1)描写“树叶”的诗句有:①“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②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③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树与叶之间的形象并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着密密层层林荫的联想因此树叶可以简化为叶。】

(2)描写“木叶”的诗句有: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②“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③“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④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⑤“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

(3)描写“落叶”的诗句有:①“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②“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落叶在文中所引用的诗句来看 ,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叶子,当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先想到的是秋天如蝴蝶随风飘飞黄叶】

(4)描写“落木”的诗句有:①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庾信《哀江南赋》)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③“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落木比木叶还要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意,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4、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结合文章第五段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明确:作者写“木叶”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5、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的呢?筛选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明确:“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觉察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荃者也在此。

三、课堂小结

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发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我们还发现,含蓄的诗句可以令人回味无穷,所以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下面我们一道赏析古诗中常见意象。

四、拓展延伸

月:寄托对家乡、亲人思念;怀古之情。

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

折柳:喻送别。

杜鹃:悲苦,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乡愁乡思。 鸿雁:指书信。相思之情。

松:象征孤直的品格。

梅:象征高洁的品格。 竹:象征君子的品德修养。

菊:表现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荷花:象征纯洁、清高。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寓归隐。 蝉:指餐风露宿的雅士高人。高洁象征。

芳草:常喻离恨;喻离别忧愁。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南浦:水边送别之所。喻离别。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喻离别漂泊。 西楼:相思之所。喻思念、忧愁。

第20篇:《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 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 繁润 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 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木叶策划书
《木叶策划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