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华为企业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7: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司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我们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 14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 1/3的人口。 我们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运用信息与通信领域专业经验,消除数字鸿沟,让人人享有宽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华为通过领先的绿色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及其他行业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创造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品牌承诺与品牌特质 我们持久的品牌承诺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 我们的品牌特质 以客户为中心

我们坚持以客户为先,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并积极匹配客户战略,主动承担责任,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成就客户,实现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与共赢。 奋斗进取

我们积极进取、集体奋斗、高效执行,以批判思维持续改进和完善,富于激情地实践对客户的承诺,全力以赴致力于客户的成功。 创新

我们洞察和把握行业趋势,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构筑起强大的技术实力,以领先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全球化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本地化的运作和经营,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和文化,发展当地人才和商业合作伙伴,为当地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与服务。 开放合

我们用心聆听内外部建议,主动分享知识和观点,通过广泛合作,构建和谐的产业环境,与整个产业和利益相关人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值得信赖

我们信守对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的承诺,尊重公平公正的商业行为准则,保障网络稳定安全运行,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赢得客户和公众的信赖。 我们的价值主张

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为围绕客户需求和技术领先持续创新,与业界伙伴开放合作,聚焦构筑面向未来的“智能的信息管道”,持续为客户和全社会创造价值。基于这些价值主张,华为致力于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力争成为电信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第一选择和最佳合作伙伴,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无处不在的宽带

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智能Pad,到未来不断涌现的各种创新设备,终端将逐步多样化。人们将越来越渴望能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使用任何设备连接到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人们的基本诉求。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字洪水,网络需要变得更宽、更智能,以保障流畅的多媒体交互,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应用。

华为致力于提升网络容量、增强网络使能、优化网络管理;在新架构(SoftCOM)、Single平台和新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向客户提供技术领先、平滑演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建设精简高效的基础网络,使人们享受到无处不在的宽带。

敏捷创新

展望未来,ICT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移动性、云计算、大数据和社区化等新趋势,正在引领行业开创新的格局;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数字化变革,物联网、电子商务和数字媒体等正在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重构。

各行各业需要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快速洞察商机,并不断提高组织协同,更快更好地将新产品、新业务推向市场。

华为提供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存储、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统一通信、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卓越运营,持续进行商业创新和业务创新。

极致体验

为了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人们期望简单易用、零等待、贴近真实的业务体验。华为将加大在视频、音频、触控、图像处理和情感体验算法等领域的研究,推广UCD(User Centric Design),向用户提供协同、一致的跨屏体验;提供高质量、易于维护的产品和人性化的BSS/OSS系统;打造客户可视的供应链,实现友好、便捷的交易交付流程。

华为把创新的科技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促进人们自由地沟通分享与情感交流,感受技术进步的喜悦,畅享极致体验。 财务概要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架构

公司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董事会下设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协助和支持董事会运作。 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和公司经营状况,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和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 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对公司生存发展负责。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KPMG作为独立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告,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

股东会/持股员工代表会 关于持股员工代表会

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持股员工代表51人和候补持股员工代表9人由在职受益人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持股员工代表缺位时,由候补持股员工代表依次递补。

本届持股员工代表会于2010年12月选举产生。截至2013年5月,持股员工代表包括孙亚芳、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梁华、彭智平、任树录、田峰、邓飚、周代琪、蔡立群、江西生、尹绪全、姚福海、查钧、李英涛、纪平、陶景文、张顺茂、丁少华、李今歌、王胜利、王克祥、吕克、杨凯军、蒋亚非、何庭波、孙铭、吴昆红、赵勇、颜伟敏、唐晓明、王家定、魏承敏、熊乐宁、李山林、徐赤、杨蜀、宋柳平、周红、陈军、惠椿;候补持股员工代表包括杨岳峰、彭中阳、李刚、陈忠、夏健、杨黎。

持股员工代表会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其主要职权包括:审议批准员工持股有关重大事项,同时履行公司股东职能、行使股东权利,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形成决议。 持股员工代表会运作

2013年3月30日,持股员工代表会举行现场会议,听取了2012年度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合并财务情况、监事会工作情况等报告,审议通过利润分配及增资等议案。

董事会

关于董事会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为:

   对公司重大战略进行决策,审批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监控其实施; 对公司业务发展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市场变化、重大危机,向管理层提供综合的建议及咨询意见;

审视公司业务运作规律、组织与流程,并批准重大组织调整、业务变革、流程变革的举措;      审批重大的财经政策、财务决策与商业交易活动; 审批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结果并批准财务报告; 建立公司的监控机制并进行监督; 建立公司高层治理结构,组织优化实施;

首席执行官的选拔、考评和薪酬确定,批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薪酬;

审批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和重大人力资源政策。 

董事会成员共13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孙亚芳,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常务董事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董事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 董事会运作

2012年,董事会共举行了12次现场会议,就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业务计划与预算及季度经营情况、公司治理架构与组织建设、商业生态环境建设、高管任用和薪酬及其它人力资源、财经重要政策与活动等进行了审议和决策。

董事会内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董事会休会期间的执行机构。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 专业委员会

董事会下设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协助和支持董事会运作。 人力资源委员会 人力资源委员会是华为组织、人才和文化等组织能力核心要素的综合管理和提升者。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政策的制定和决策,以及执行监管,既体现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和核心理念,保证人力资源政策的一致性,又充分适应各区域、运营中心(BG)和职能部门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模式,体现针对性,以支撑业务发展。 人力资源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

       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的关键管理者与人才的继任计划、调配、任免、考核和薪酬激励的管理;

整体激励政策、福利保障政策、薪酬框架与结构及人岗匹配的管理; 组织的建设与优化政策,及各预算单元人力资源预算与人员编制管理; 各层各类员工学习与发展的政策管理和工作指导; 员工纪律遵从管理的政策和重大违规管理; 员工健康与安全的政策和日常管理指导;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和人力资源重大变革管理。

人力资源委员会按月度举行例会,根据需要召开特别会议,并邀请相关业务主管和相关领域专家列席。2012年,人力资源委员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会议根据公司多业务、全球化的业务发展需求及董事会相关要求,开展了HR战略规划工作,聚焦于人才、组织、激励和文化等管理要素,围绕关键管理岗位及专业岗位任职者选拔与培养、薪酬激励结构与机制优化、组织优化调整、人力预算弹性管控机制建设、员工纪律遵从管理等工作重点,开展相应的政策框架建设、政策制定、重大实施决策和政策执行监管等工作。

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共15名,由董事、高级业务主管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组成,主任为胡厚崑,成员为郭平、徐直军、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李英涛、万飚、何庭波、张平安、查钧、田峰、彭博、李山林。 财经委员会

财经委员会是华为企业价值的综合管理者,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企业风险进行宏观管控,使公司在机会牵引与资源驱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公司长期有效增长。 财经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

   对公司资源总包和资源获取能力进行总量平衡和主动匹配;

对公司和各责任中心的增长和投资项目提出财务目标,确定公司资源投入的标准、结构和节奏;

对重大战略进行货币化价值衡量,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评审公司年度全面预算方案,审批各责任中心年度预算,实现公司级计划、预算、核算、考核的闭环管理;      审议资本架构规划,对重大融资活动、资产结构和利润分布提出决策建议; 审议公司关键财经政策、年度财务报表和对外披露事宜;

审议资本运作与战略合作项目,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定期评价执行结果; 审议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与政策,指导合规遵从和业务连续性体系建设。

财经委员会按月度举行例会,根据需要召开特别会议。2012年,财经委员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和董事会的相关要求,围绕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审视、经营管理、资本运作项目、资本架构、企业风险管理、子公司和合资公司管理等工作重点,讨论并制定相关的财经政策、制度,对相关活动进行审议、决策和执行监管。

财经委员会由15名成员组成,采用董事加专家的结构任命,主任为郭平,成员为徐直军、胡厚崑、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梁华、易翔、方惟

一、邹志磊、CT JOHNSON、谯能东、姚福海、熊乐宁。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是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思考者、建议者和执行的推动者。通过洞察行业、技术及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寻找公司的发展机会和路径;通过对产业投资、技术、商业模式和变革的宏观管理,实现公司的力出一孔和持续有效增长。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

        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SP)、年度重要目标、重点工作的管理; 公司品牌战略、品牌架构、品牌特性及宣传战略和方向的管理; 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和联盟战略及战略合作伙伴和联盟选择的管理; 公司业务组合管理和范围管理;

公司定价政策、商务授权原则、重点战略产品定价的管理;

公司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标准和专利策略、重大技术投资的管理; 公司中长期业务变革战略、流程及管理体系架构、质量政策的管理; 对公司业务组合进行经常性审视,确保投资的战略集中。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2012年共举行了12次会议,并于9月份以集中会议的方式召开了为期4天的战略专题会议。在董事会确定的定位和职责指导下,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聚焦于公司战略制定和方向牵引,明确了相关产业的业务定位和方向,使公司核心业务围绕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目标客户群形成了集结,并各自围绕目标客户群、根据产业的特征来发展和经营。同时通过战略规划、战略执行落地构筑战略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公司业务目标的实现。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共15名,由董事、高级业务主管和相关领域资深专家组成,主任为徐直军,成员为郭平、胡厚崑、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余承东、李英涛、梁华、张平安、查钧、邓飚、王盛青、张顺茂。 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履行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责,包括对内控体系、内外部审计、公司流程以及法律法规和商业行为准则遵从的监督。 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

      审批本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审视审计范围和审计活动执行所需的资源以及执行结果;

审批内控管理的相关政策、内控体系建设方案及关键里程碑,定期评估公司整体内控状况;

审视诚信与遵从职能的有效性,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的遵从性; 审批外部审计师的选择,对外部审计师发生变更的需向董事会报告,并批准相关费用预算,评估外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和法律遵从,审视会计政策遵从、应用和财务信息的披露;

审计委员会每年年初批准内控评估的考核目标,有权要求相关全球流程责任人、业务管理者进行内控述职。

审计委员会按季度举行例会,根据需要召开特别会议,并邀请相关业务主管和相关领域专家列席。2012年审计委员会共举行4次会议,围绕公司风险控制、内控建设推动相关主题,审议并批准了年度内审计划、全球流程内控建设3年路标规划刷新,听取了内控成熟度趋势、半年度控制评估、全球流程责任人内控改进等专题报告,通过重大审计发现与案例宣传,促进了员工对华为商业行为准则的遵从。此外,审计委员会还与外部审计师就管理改进建议书进行了专题讨论。 审计委员会成员共8名,由监事、董事和相关专家组成,主任为梁华,成员为彭智平、任树录、田峰、李杰、彭志军、惠椿、周代琪。 监事会

关于监事会

按照中国公司法的要求,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和公司经营状况,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和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

监事会成员共5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监事会成员包括:监事会主席梁华,监事彭智平、任树录、田峰、邓飚。 监事会运作

2012年,监事会共举行了1次会议,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视和评估,并就监事会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展开培训和研讨。监事会成员列席了12次董事会会议,对公司财务状况、董事高管履职情况、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

轮值CEO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 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对公司生存发展负责。

轮值CEO负责召集和主持董事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在日常管理决策过程中,对履行职责的情况及时向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通报。

轮值CEO由三名副董事长轮流担任,轮值期为6个月,依次循环。2013年,每位轮值CEO轮值期安排如下:

郭平

2012-10-1~2013-3-31

胡厚崑

2013-4-1~2013-9-30

徐直军

2013-10-1~2014-3-31 独立审计师

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告,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范围和年度审计报告需由审计委员会审视。任何潜在影响外部审计师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或服务,都要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此外,独立审计师就审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管理层的支持情况,与审计委员会共同商讨。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KPMG作为独立审计师。

内部控制

华为基于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设计并实施了内部控制(简称“内控”)体系,发布的内控框架及内控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业务流程及财务流程和子公司及业务单元。该内控体系基于COSO模型,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大部分,同时涵盖了对财务报告的内控,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的基础。华为致力于倡导及维护公司诚信文化,高度重视职业道德行为,严格遵守企业公民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定了员工商业行为准则,对员工行为和公司行为进行规范,并例行组织全员培训与签署,使每位华为员工均掌握并承诺遵守有关行为准则。

华为建立了完善的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职能部门以及各级管理团队等,各机构均有清晰的授权与明确的问责。在组织架构方面,华为对各组织明确了其权力和职责的分离,以互相监控和制衡。公司CFO负责全公司内控管理,业务控制部门向公司CFO汇报内控缺陷和改进情况,协助CFO建设内控环境。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控制状况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 风险评估

华为建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开展针对全球所有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对于公司面对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管理、监控,预测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就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及应对方案提交公司决策。 各流程责任人负责识别和评估与管理相关的各种风险及相应的内控措施,而评估的要素主要包括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的影响程度。 控制活动

华为建立了全球流程与业务变革管理体系,发布了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并基于业务流程架构任命了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流程和内控的建设。全球流程责任人针对每个流程识别业务关键控制点和职责分离矩阵,并应用于所有区域、子公司和业务单元。全球流程责任人例行组织及实施针对关键控制点的月度遵从性测试以持续监督内控的有效性,并发布测试报告。围绕经营痛点,通过流程和内控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帮助业务目标达成。全球流程责任人每半年均会进行半年度控制评估,对流程整体设计和各业务单元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评估结果。 信息与沟通

公司设立多维度的信息与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来自外部的各种信息,例如客户、供应商的信息,并通畅公司内部的信息传递,同时在内部网站上建立了内部所有员工相互沟通的心声社区。

公司管理层通过日常会议与各级部门定期沟通,以协助制定运营导向及保证管理层的决策能有效落实。同时,公司在内部网站上发布所有业务政策和流程,并定期由各级管理者/流程责任人组织业务流程和内控培训,确保所有员工能及时掌握信息。公司亦建立了各级流程责任人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回顾内控执行状况,跟进和落实内控问题改进计划。 监督

公司设立了内部投诉渠道、调查机制与问责制度,并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诚信廉洁合作协议》中明确相关规则,供应商能根据协议内提供的渠道,举报员工的不当行为,以协助公司对员工的诚信廉洁进行监查。

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整体控制状况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价,并对违反商业行为准则的经济责任行为进行调查,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给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

华为建立了对全球流程责任人、区域管理者的内控考核与问责机制,审计委员会定期审视公司内控状况,听取内控问题的改进计划与进展的汇报。审计委员会有权要求内控状况不满意的全球流程责任人/业务单元最高管理者说明原因并提出改进计划,或向人力资源委员会提出问责建议。

研究开发

华为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有70,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45%),并在德国、瑞典、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

面向未来发展,我们组建了2012实验室,承载集团创新、研究和平台技术开发的使命。我们聚焦在ICT领域的关键技术、架构、标准等方向持续投入,致力于提供更宽、更智能、更高能效的零等待管道,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我们和来自工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的伙伴紧密合作,引领未来网络从研究到创新实施。我们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8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

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41,948件, 国际PCT专利申请12,453件, 外国专利申请14,494件。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0,240件。

华为作为ICT产业的重要贡献者,基于重点标准组织、重点标准项目,将标准和产业结合起来,融入和支持主流国际标准并做出了积极贡献。在ITU率先推动成立组织来研究Carrier SDN ;作为oneM2M初创公司, 参与oneM2M创建。截至2012年底,华为加入全球150多个行业标准组织, 如3GPP、IETF、IEEE、ITU、BBF、ETSI、ATIS、TMF、WFA、CCSA和OMA等。2012年华为向这些标准组织提交提案累计超过5,000件,并担任ETSI、ATIS、OMA、CCSA和WFA等组织的董事会成员,在任180多个职位。

2012年, 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30,090百万元,占收入的13.7%。其中研究投入人民币1,300百万元,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30,000百万元。 发展历程 2012年

     持续推进全球本地化经营,加强了在欧洲的投资,重点加大了对英国的投资,在芬兰新建研发中心,并在法国和英国成立了本地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

在3GPP LTE核心标准中贡献了全球通过提案总数的20% 发布业界首个400G DWDM光传送系统,在IP领域发布业界容量最大的480G线路板

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开展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

推出的Ascend P

1、Ascend D1四核、荣耀等中高端旗舰产品在发达国家热销

2011年

       发布GigaSite解决方案和泛在超宽带网络架构 U2Net。 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2000 万部。 以5.3亿美元收购华赛。 整合成立了“2012 实验室”。

发布HUAWEI SmartCare 解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大LTE顶级奖项。

2010年

    全球部署超过80个SingleRAN商用网络,其中28个已商用发布或即将发布LTE/EPC业务。

在英国成立安全认证中心。

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节能自愿协议。 加入联合国世界宽带委员会。  获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2009年

 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

2008年    

    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代无线网络。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    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  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  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 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

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2001年

  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0年

 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1999年

 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认证、CMM5级认证。

1997年

  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

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5年

 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1992年

 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0年

 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7年

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质量方针

华为质量方针:

   

 积极倾听客户需求; 精心构建产品质量; 真诚提供满意服务;

时刻铭记为客户服务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 CEO寄语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轮值CEO的新年献词:

“聚焦战略,简化管理,提高效益”,彰示了我们新一年的目标。我们就是要聚焦在自己的优势的地方,充分发挥组织的能力,以及在主航道上释放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从而产生较大的效益。

大家都知道水和空气是

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因此人们常常赞美水性、轻风。但大家又都知道,同样是温柔的东西,火箭可是空气推动的,火箭燃烧后的高速气体,通过一个叫拉法尔喷管的小孔,扩散出来的气流,产生巨大的推力,可以把人类推向宇宙。像美人一样的水,一旦在高压下从一个小孔中喷出来,就可以用于切割钢板。可见力出一孔,其威力。华为是平凡的,我们的员工也是平凡的。过去我们的考核,由于重共性,而轻个性,不注意拉开适当的差距,挫伤了一部分努力创造的人,有许多优秀人才也流失了。但剩下我们这些平凡的十五万人,25年聚焦在一个目标上持续奋斗,从没有动摇过,就如同是从一个孔喷出来的水,从而产生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这就是力出一孔的威力。我们聚焦战略,就是要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世界竞争力,也从而证明不需要什么背景,也可以进入世界强手之列。

同时,我们坚持利出一孔的原则。EMT宣言,就是表明我们从最高层到所有的骨干层的全部收入,只能来源于华为的工资、奖励、分红及其他,不允许有其他额外的收入。从组织上、制度上,堵住了从最高层到执行层的个人谋私利,通过关联交易的孔,掏空集体利益的行为。20多年来我们基本是利出一孔的,形成了十五万员工的团结奋斗。我们知道我们管理上还有许多缺点,我们正在努力改进之,相信我们的人力资源政策,会在利出一孔中,越做越科学,员工越做干劲越大。我们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

如果我们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如果我们发散了“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可能就是华为”。历史上的大企业,一旦过了拐点,进入下滑通道,很少有回头重整成功的。我们不甘倒下,那么我们就要克己复礼,团结一心,努力奋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

任正非

行业趋势

 超越信息和通讯,迎接新一轮数字化变革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在于突破人类自身“体力和脑力”的极限,在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古代的车轮和烽火台,还是今天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外太空探索,概莫能外。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划时代的发明,一是蒸汽机的发明,超越了人类和牲畜的体力极限,把人类社会带入工业时代;一是计算机的发明,突破了人类脑力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

过去几十年,从通讯(如电报、电话、广播等)、家庭娱乐(如电视等),再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数字化的浪潮,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从“车轮上社会”扩展到“网络上社会”,但信息化仍然处于“辅助工具和支撑系统”的阶段,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基本上还处于一个平行的状态。现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开始融合,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必将把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

超越信息和通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引领新一轮数字化革命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R.Popper)把人类社会分成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精神或心理世界(mental or psychology world)和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的世界(the world of the products of human mind, objective knowledge world)三个部分。面对未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嫁接和融合,将形成一个新的世界,无论是社会的运作、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还是企业的生产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面对数字公民、数字企业和数字社会的新时代。

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数字公民的时代正在来临。

回想一下20年前,人们的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学习教育、娱乐、购物、甚至交友恋爱,和今天是多么的不同。从写信到电邮、即时消息、社区网络,从新闻和广播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网络新闻,从大英百科全书到随时获得维基百科和互动问答,等等,不但有了更多的手段,而且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截至2012年,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24亿,占人口总数34%还要多,每年仍然以8%速度增长,而智能手机用户达到11亿,相比2011年,增长42%。然而,这一切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数字生活为核心的数字公民将引领下一代消费者的行为,改变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各个行业,从音像店的慢慢消失到24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的停止出版纸质版,也许再过几十年,孩子们也许会问“什么是报纸”?“新闻newspaper中为什么会有paper”?就像今天的孩子们会问“什么是书简”。

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更是离不开网络,数字企业的时代正在来临。

设想一下,如果企业网络出现故障,企业还怎么运作?网络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数字媒体(如电子书、数字音乐等)扩展到到方方面面,大到汽车、家电,小到一包零食和一双拖鞋,2012年仅仅全球电子零售就达到1.1万亿美元的规模。信息技术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企业ICT系统超越工具和支撑系统,成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决策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客户关系和服务的一部分,成为营销和物流的一部分等等,从新思想的来源、新产品的构思到精准销售和卓越运营,ICT融入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构建企业端到端的实时系统,数字企业成为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

全球无边界的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社会正在形成。

无边界的互联网,催生了无边界的虚拟社区和社会的形成,各种各样的社区形成了一个跨越国界、跨越文化、跨越种族的数字社会。facebook的用户(或者称之为网络居民)已经超过10亿用户,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国家”,而这种反映现实社会又超越现实社会的数字社会,必将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管理和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新闻媒体、安全、道德等各个领域。

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和支撑系统,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催生了新经济和新行业,也同时颠覆着传统的经济和行业。面向未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嫁接和融合,这必将更加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同时也牵引着ICT发展的方向,使得ICT技术更好服务于社会。

智能化基础架构牵引ICT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技术角度看,纷繁众多的ICT创新,概括起来包括移动性、宽带互联、社区化、云计算、大数据五个方面,而这些核心趋势的本质,是通过数字世界的技术使能物理世界,使得物理世界成为智能社会,支撑智能社会的是智能的ICT基础架构,智能化基础架构是牵引信息化发展的核心。

从大数据到大智慧,运营商和企业的IT系统成为实时的业务系统,不再是后处理的支撑系统,这是IT系统的一次大变革。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2012年全球产生2.4ZB的数据,相当于3Trillion(万亿)的DVD,到2020年,数据还将增加16倍,达到40ZB。数据的来源包括两个大类,一是“大交易数据”,主要是企业与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数据,二是大交互数据,主要来自互联网、社区网、企业服务网、物联网等。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社区化将无处不在,不仅仅是facebook这样的社区应用,而是将成为每一个应用的基本特征。大数据有4个典型特征,即:多样性(variety)、容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其中速度和价值是关键,通过脑机计算,把人类在大脑控制下产生的行为数据和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实时的大数据分析,把数字资产盘活,形成有价值的关系图谱、意向图谱、消费图谱、兴趣图谱和移动图谱等。从大数据到大智慧,IT系统不仅仅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客户的现在,还被赋予了洞察未来的能力,从而更加智能和科学地为社会管理、企业决策和个人生活服务。因此,无论是企业的IT系统还是运营商的IT系统,不再是后处理的支撑系统,而是成为实时的业务系统,IT系统成为业务的发动机,这是IT系统未来的一次大变革。

面对海量数据,传统企业的IT架构难以为继,需要全新的云计算和互联网的架构,数据中心的改造是大数据的基础。

过去的20多年,client/server架构主导了企业的IT架构,尽管不停地版本升级,但没有技术架构创新,仍是一次次的简单重复。服务器端主要是企业的交易数据,数据量很小,大量的数据分散在每个员工的PC上,而互联网的发展,真正地带动数据的迁移,数据从终端向云端迁移,从而使得云端数据以百万倍数量级地增加,从而驱动了计算和存储架构的创新。以虚拟化、并行计算、分布式存储和自动化为核心特征的云计算架构就在这样背景下诞生,彻底颠覆传统的计算架构,引领继大型机、client/server之后第三次IT的变革。今天,企业的传统IT架构在大数据面前难以胜任,必须采用全新的云计算和互联网架构,这是大数据大智慧的基础。

网络是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和用户体验提升的瓶颈,建设无处不在的Gigabit网络是数字社会的前提。

开展下一代网络研究,为Terabit网络社会奠定基础。无论是私有云的发展还是公有云的发展,数据都会向云端迁移,因为只有数据的集中,才能有利于数据的分析,从而需要更大的带宽、无处不在的网络来支撑终端上传数据和使用数据,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是云计算的基础。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内容创造设备(摄像机等)、信息处理的云计算、信息创造与消费的终端(如智能手机和PC等),都已经达到全面支持高清视频的水平,即使150美元的智能手机都已经支持高清,而全球网络的平均带宽是3.1M,还达不到高清的水平,网络成为制约用户体验提高的瓶颈,用户需求受到抑制。加快建设Gigabit的网络,实现无缝超宽带的连接,这是数字社会的基础。同时,加快下一代移动接入、下一代DSL和PON接入、下一代互联网和全光网的研究和创新,为Terabit网络社会奠定基础。

从硬管道到软管道,构建可编程、可扩展、应用敏捷、自动化、开放的智能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引领下一代网络架构发展。

过去20多年,网络经过了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从窄带到宽带的三次大发展,而从TDM到All IP的技术变革贯穿其中,技术是网络发展的使能器。今天,ALL IP网络已经成为电信网络和企业网络的基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网络,面对越来越不确定流向的网络,面对越来越快的技术更新,要求网络具备越来越大的弹性、智能、可扩展性和自动化的能力,网络架构的设计理念,需要一次新的升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软硬件解耦、统一的资源池调度、自动化部署和弹性伸缩、On-Demand服务”等核心设计理念,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把这些思想引入到网络架构和网络产品的设计中,从而形成了“转发和控制分离,网络集中控制和资源调度;软件和硬件解耦,网络功能虚拟化;网络功能云化,自动部署和弹性扩展;应用感知,网络能力开发”等软件定义网络的理念,引领新一代产品架构和网络架构的发展,建立智能流量调度和应用感知的智能网络,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支撑流量的经营,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智能终端超越通讯工具,成为人类自身感官系统的延伸,情景感知和智能感知是终端发展的新方向。

基于PC架构的以CPU+开放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终端智能化,已经远远不够。移动终端的智能更多体现在传感方面,通过各种传感器(罗盘、加速器、陀螺、气压、GPS、光线、耳机、摄像头、触屏、温度、红外等等),把人的感官系统和神经系统与终端联系在一起,使得智能终端成为感官系统的延伸,从而实现Brain-Machine互动,让机器能够感知到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情景感知和智能感知是智能终端的发展新方向。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分析和情景感知的终端的配合,实现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和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从而把用户体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面对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趋势下的ICT技术变革,华为制定了包括基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信息存储和处理)、基础网络(信息传送和分发)和智能终端(信息产生和消费)的管道战略,成立面向未来技术研究的2012实验室,制定SoftCOM(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teleCOM)网络架构发展战略,开放合作,与业界共同努力,推动信息社会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 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分析

华为企业文化手册

华为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