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读《再塑生命》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读《再塑生命》

余蕾

我读文章有个习惯,先不读提示,不读简介,不读评析,以免先入为主。即使是教材上的文章,我也只读读背景材料,我认为这样才能读出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感受,力求把自己读进去。读完之后再看看别人的感想,别人的分析。这大概就是张扬“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吧。编辑部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读《再塑生命》,我也并没有把它当作教材上的课文,去读教参上的分析。我不知这样一种读法是否可取。

《再塑生命》表现的是爱的主题,说具体点,写的是莎莉文老师用“深切的爱”为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动人故事。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去感受文章的这一主题,并不困难,但我认为这还只读了主题的一半。完成“再塑生命”的爱的主题的不仅是莎莉文老师,还有海伦.凯勒自己。

让我们来读读海伦.凯勒。

无疑,莎莉文是用爱“再塑生命”的人,但海伦绝不是爱的被动接受者,没有海伦对爱的渴望和追求,莎莉文的爱,只能让一个自幼失去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的小海伦感受、感化和感动,文章要表达的爱的主题不可能得到升华。在爱的主题里,海伦是主动的。我们来看当莎莉文还没有出场时的一段描写:“下午的阳光……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的绽开的花朵。”这里,“阳光”、“花叶”、“春天”、“花朵”,表现了一个在“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中生活的小姑娘对充满着光明的世界的热爱和渴望。而此刻,海伦在“心里无声呼喊”的也是“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她甚至已经感到,“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不难看出,海伦是爱的主动追求者。当她第一次被莎莉文“抱在怀中”时,她的第一“感觉”并不是遇见了一位知识启蒙的老师,而是一位将给她带来“深切的爱的人”,不幸并没有使她怀疑自己享有爱与被爱的权利,这再一次表现了海伦对爱的渴望和追求。

但一个不到七岁的小海伦毕竟比常人多一层认识世界的障碍,她对爱的认识和追求要比常人艰难得多。由于识字的困难,海伦曾对莎莉文送给她的洋娃娃“并没有爱”,还赌气“把它摔坏了”,甚至觉得在她那个“世界”,“根本就不会有温

柔和同情”。我们不要以为这是她对爱的冷漠。你看,她很快便“悔恨莫及,两眼充满了泪水”,觉得“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了。不可否认莎莉文耐心引导的作用,但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这个有声有色的万千世界,能让一个生活在无声无色“世界”里的小姑娘感受到它的“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吗?

文中写海伦与莎莉文在田纳西河岸边漫步一段,似乎只是一段过渡文字。那些在常人看来极其普通的事物,如树木成长,鸟儿筑巢、繁衍、迁徙,动物觅食、栖息……海伦却“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没有莎莉文老师的教诲,海伦或许不认识这个“无声无色世界”以外的世界,但没有海伦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不会如此的丰富而细腻。

暴风雨历险后,海伦“发现大自然并不总是那么慈爱可亲”,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爬树”,但在“一个美丽的早晨”,她再也挡不住花香的诱惑,“摸索到花园的尽头”,独自爬上大树,感觉自己“好像在天空中凌云的仙女一样”。她爱大自然,她要在这个美好的大自然中努力找到属于她的“一个舒适的座位”,这自然是一个充满爱的“座位”。

海伦对爱的追求在她向莎莉文老师提出“什么是爱”的问题时,表现得更加突出。提问前有一个细节:“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是在用爱的举动获得爱的解释。在她眼里,爱,就是“花的香味”,就是“太阳”。她要追求爱的最高境界,爱的真谛,在莎莉文的启发下,她终于获得了:“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莎莉文是在用对海伦的爱,向海伦诠释爱的“抽象的概念”,海伦是在用她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爱,探求爱的具体的含义。爱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使这一主题得到升华的,不仅是莎莉文,也是海伦。

后记:写完《我读》,我读了教学参考书,而且听了老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意见基本一致,文章写的是莎莉文对海伦的爱,我问,海伦呢?老师说,海伦有着“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参上也是这样写的。这自然不是爱的主题的内容了,文章写“我”(海伦)的文字那么多,难道都游离于主题之外?我把我的心得写出来,为的是交流,或许我读偏了。我有一个观点,书必须自己读,才能读出境界。别人的心得,或全部接受,或部分接受,或求同,或存异。

读《再塑生命》感

读《再塑生命》有感

读《再塑生命》有感

读《再塑生命》有感

读《再塑生命》有感

再塑生命之光——读《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

《再塑生命》

我读《再塑生命》
《我读《再塑生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