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轻松识字_____快乐阅读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轻松识字

快乐阅读

—— 一年级识字教学心得体会

〔内容提要〕一年级识字教学任务重,难度大,本文结合自己的识字教学实践,浅谈了识字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表达了课堂识字方法要灵活多样,应重视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大力鼓励在生活中识字的观点。

〔关键词〕一年级识字教学

兴趣激发

寓教于乐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前提,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夯实基础。在一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识字教学任务重,难度大,仅一年级上下两册语文课本中就要求认字731个,会写会认的字358个,如果想独立看书,读课文的话要求认的字会更多,面对年龄尚小,辨别能力差,识记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的6-7岁小孩来说的确很难。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识字,快乐阅读呢?为了克服呆板乏味的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巩固识字效果,我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实践,觉得应该从形式多样的课堂识字活动着手,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识字三方面做起。

一、课内识字重视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识字效果。 一年级学生虽有拼音帮忙识字,但因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被动机械的记忆毫无生趣的汉字很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也不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必定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也能在愉悦的氛围里轻松识字,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图文并茂,看图认识象形字。

开学初学生接触的大多为象形字,如“日、月、水、火、山、石、土、人、口、目、木、禾”等等,我就利用简笔画和图片与字对比学习生字,由于学生对图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的兴趣,图文对照后搭建了记忆汉字的桥梁,使抽象汉字形象化,学生学起来兴致勃勃,记字容易又能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2、用熟字带生字,创造性解释形声字。

通过看图识字认识了一些象形字和独体字后,再学习一些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时,我就可以先复习熟字,用熟字带生字。比方学习“请、晴、情、清、蜻”等字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复习熟字“青”, 了解声旁“青”,再通过偏旁部首体会字的意思,将这些有关联的形声字进行对比学习。(比如“请”是文明用语所以是言字旁;晴天有太阳“晴”就是日字旁;“情”跟心情有关就是竖心旁;清澈的水“清”就是三点水旁;蜻蜓是昆虫“蜻”就是虫字旁。)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1 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所以教学形声字一定要注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重视这一点就可以很好地记忆字,在多个形声字的对比学习中感受祖国文字的无限魅力。对于那些容易混淆,难于辨认的形近字我们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加以区别和记忆。(如学生对 “渴”和“喝”总是分不清,我就引导学生说:“我口渴了,需要水,所以 “渴”就是三点水;我用口喝水,所以 “喝”就是口字旁。”)

3、在形式多样的游戏中识字。

好动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完全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识字,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猜谜语识字。

你喜欢猜谜语吗?(看看下面的字谜:①、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春)②、一口咬掉牛尾巴。(告)③、大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④、双木不成林(相)⑤、人在云上走(会)⑥、左边是女,右边是男,站在一起,人人称赞。(好)⑦、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碧))你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呢?相信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一定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呢!

(2)争当魔术师,迁移识字。

魔术在孩子的眼里又神奇又美妙,我在课堂上就让孩子扮演小小魔术师,通过加一笔,减一笔,变一笔,换一换的方法来进行迁移识字。(比如“王”加一笔变成“主、玉”;“用”减一笔变成“月”;“旦”变一笔变成“旧、田、申、甲、由”,昨﹣( )﹢( )﹦( )。)学

2 生在变魔术字的过程中,对旧字信手拈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巧妙应答。

(3)做字卡,玩游戏。

我平常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生字做成卡片,积少成多后就利用自习课玩一些游戏。(如打字牌;找朋友(组词);开火车;字词接龙;送字宝宝回家(考察偏旁,字音,笔画数等);捉老鼠(字为老鼠,学生当猫,认对就把老鼠捉住了);红绿灯认字比赛(对了就是绿灯,错了就是红灯,须纠正后方可通过);夺字旗闯关等。)在这数不胜数的游戏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开动脑筋参与,复习巩固的汉字可不少!识字游戏即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又能达到快乐识字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独立去掌握它们”。想必大家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识字教学要树立长远观念,让学生掌握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独立识字能力,他们才会受益无穷。在识字过程中我们要大力鼓励学生努力去做一个发现者,创新者,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对于学生多而不同的解释,教师不要强求统一的识字办法,可以从学生的理解里选择简单易懂的答案来点评,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加深理解。特别是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或精美答案一定要进行表扬,大嘉赞赏,相信学生一定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我们新一代不就缺乏这种“创”

3 劲吗?我们要设法保卫这种热情,鼓励他们自创识字办法,自主识字。

三、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因此识字不能局限于课堂,要充分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多彩的世界,倡导在生活中识字,拓宽识字渠道,支持鼓励学生从电视、商场,街道,公园,食品包装上识字,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尝试写作,大胆与人交流,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又在生活中用语文。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努力进行实践,为学生创造一片轻松识字的晴空,让孩子在语文天地里展开创新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吧!

〔参考文献〕

(1)龚键 对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才智》2010年03期 (2)李建华 识字教学之忌[J].成才之路, 2008,(06) (3)冯艳 快乐识字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 2008,(01) .

1、校园环境识字。我们的校园有宣传标语、校训、学生规范、黑板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识字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识字的资源巩固识字的同时,拓展识字量。例如:在下课时,可以让孩子看看我们的黑板报,说说哪些字我们会认识了,不会认的,互相交

4 流,然后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拓展了识字。再比如:全班同学的名字也是一个识字的资源,我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按座位打在一张纸上贴在讲台上,下课让学生认名字,然后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老师的小助手去发作业本,孩子很快就认识了班上大部分同学的名字。

2、动画故事识字。孩子最爱看动画片了。孩子对动画片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及相关内容,如数家珍,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动画片有关的字,孩子兴趣高涨。当然老师更应引导孩子课余阅读感兴趣的拼音读物,这是更重要的识字途径。老师可以开展“故事大王”这类的竞赛来检验孩子的识字阅读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3、超市识字。超市是个非常有利的识字场所。孩子对超市中的零食和玩具都是钟爱有加。因此,我经常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请家长利用逛超市的时机,教孩子认识食品和玩具包装上的名称,孩子边逛边买边识字,不知不学又增加了识字量。我还让孩子收集食品用品包装上漂亮的名称和商标,让孩子剪剪、贴贴、记记,然后到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带上收集的商标和大家交流,比比谁收集的最多,做的最好,认的字最多,孩子在动手的快乐中识字量又有了提升。

4、逛街识字。大街上更是天然的识字教材,有标语、广告、商店店名、汽车站牌等,都可以加以利用。我还请家长在带孩子逛街、坐车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认身边的汉字。一日点滴汇之江洋。 生活处处皆语文,让生活成为我们的识字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享受

5 识字的乐趣。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6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快乐识字 轻松学习

轻松阅读 快乐成长

让识字教学轻松快乐起来

让学生快乐阅读解读

让孩子轻松识字,快乐阅读(汉字宫使用后家长感受

轻松作文 快乐作文

快乐假期 轻松阅读 宜兴学科网

快乐识字提前阅读课题研究报告

有效识字 轻松阅读 ——《水乡歌》教学反思

巧用方法 轻松识字

轻松识字_____快乐阅读解读
《轻松识字_____快乐阅读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