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美课堂论坛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美”课堂教学论坛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探讨

徐敏树

一、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高中语文教学往往重视知识传授,习惯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现成结论的灌输,轻视教学对话,轻视与文本交流,轻视“探讨”和“体验”。

语文教学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苏教版三种呈现方式下教学方式的研究,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它在改变师生的思维方式与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促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等方面将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二、对教学方式的理解

1.教学方式 :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教学方式不同于教学方法,但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对教学方法和观念的认识与理解

(1)“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材料的性质,以探究为核心,创设了三种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融通的呈现方式,分别为“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呈现方式”是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材的文本是在以这三种方式呈现;“学习方式”是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以这三种方式来学习教材;“教学方式”是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用这三种方式来教教材。

(2)“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这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三种呈现方式,也是其一大鲜明特色。

“文本研习”主要是提供典范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问题探讨”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

“活动体验”则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研讨的意义

1.通过对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各种教学呈现方式下相应教学方式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各专题具体的人文内涵来确立,如“向青春举杯”,充满热烈的气息、青春的活力,较适合“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而“月是故乡明”,则是精选表达家园之思的经典作品,让学生在对文质兼美的作品反复阅读中,真正体验家、家乡、家园的精神价值,适宜采用“文本研习” 的学习方式。不同人文内涵的专题、板块或文本以与之适应的学习方式呈现,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2.有助于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尽管苏教版教材因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而运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但其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对话等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让学生在“各类活动”、“各类场合”中体味语言情境,琢磨学习别人的语言,推敲选择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对三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构建了三种教学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加强对教材中这三种教学方式的探索研究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方式转变的需求,它在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与态度,调整教师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促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将会发生巨大的作用。

4.开展对苏教版语文实验教材教学方式的研究,能够为科学地、创造性地组织好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一条比较完整的实施方案,以大面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探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观念的具体目标

1.从理论分析层面上深入探讨阐述三种呈现方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研究重点是探讨论证三种呈现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在全面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2.从实践操作层面上,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来具体研讨总结三种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研究重点是通过对三种呈现方式的各种课型及其教学实践活动的分析探讨,总结提出在具体教学行为中各自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

3.从对教与学进行评价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与三种呈现方式相适应的评价设计原则和评价工具。重点研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评价设计(即该如何评价)和应采用的评价工具(即该用什么尺度进行评价)。

五、研讨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组织研究人员撰写“理论学习心得”,要求在观摩课、研究课之后形成“教学反思”,在听课和听专家报告之后写出心得体会。

2.比较研究。既要将苏教版三种教学呈现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比较的对象,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出先进教学理念,又要在三种呈现方式内部进行相互比较,总结出各自在教学功能、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差异。

3.案例分析。分别以三种呈现方式为主题,组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活动,形成以“课题”、“课型”、“教法”、“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后记”、“评议汇编”、“活动总结”为主要内容的“案例分析”资料。

六、课堂教学方法和观念研讨的思考和认识

在新教材使用和研究中,各种问题不期而至。“量大、类杂、选文不够典范、学习方式拘定又过多”,一些老师对新教材提供的三种呈现方式不能理解,“教无定法,学无定律,何以苏教版要在每个板块里规定学习方式”。这些许多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执教者遭遇到的困难,我们也同样遇到了。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对以上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要解决苏教版语文教材运用的困难可以从探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方式”来切入并加以解决。

(一)在认识上明晰了两组概念

1.“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新教材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材料的性质,以探究为核心,创设了三种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融通的呈现方式,分别为“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这里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和以往常说的“教学方式”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三个概念不同的语言表达只因视角的不同。“呈现方式”是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材的文本是在以这三种方式呈现;“学习方式”是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以这三种方式来学习教材;“教学方式”是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可以用这三种方式来教教材。所以,新教材所提供的这三种方式,既可以称之为“呈现方式”,亦可以称之为“学习方式”,同样也可称为“教学方式”;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苏教版在每个板块中呈现了这三种方式,是否就“规定了学习方式”“规定了教学方式”呢?是否教师就不可以用其他的教学方式了呢?课题组研究认为,苏教版呈现教材的这三种方式并不是在“规定”教学方式,而是在给予语文教师一些教学“建议”,是为了“构建多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是一种“引导”,决不是“规定”。正如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教学方式的选择应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教材性质和自身特点来决定的,不必拘泥于新教材的“呈现方式”。

2.“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

这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三种呈现方式,也是其一大鲜明特色。

把这三个概念置于教学方式的角度放在一起辨析,其共同点是都必须围绕文本进行,都必须以文本为中心。而面对注重人文内涵的新教材,面对“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课题组发现,有些语文课走进了“思想品德课”“班会课”“音乐图片欣赏课”的误区,只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一个跳板,脱离了文本,这是对新教材及其可供参考的三种教学方式的误解。

这三种教学方式都须以文本为中心来进行,它们是彼此交叉互相交融的,往往“探讨”“活动”中有“研习”,“研习”中有“探讨”“活动”,但是,这三种教学方式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文本研习”是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最常用的,即“咬文嚼字”,揣摩语句,解读鉴赏文本;“问题探讨”中所探讨的问题不同于研习文本时教师的一般设问,而侧重于感性认识层面以上的理性思考,注重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出现在单篇教学中也可能出现在整合教学中,但往往是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进行,着眼于某个人文主题进行;“活动体验”这一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情感性等特点,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方式来体验文本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活动”可以是朗诵、演讲,可以是读图、听录音、表演,可以是与家长互动共读,形式应根据文本特点来决定。譬如同样是让学生朗读,出现在“文本研习”课型中,其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文句的理解;出现在“问题探讨”课型中,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探讨的话题有新的认识;而出现在“活动体验”的朗诵课型中,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二)在实践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首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前提是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量大、类杂、选文不够典范”,和人教版相比,苏教版的确给执教者这样的不适应,以至造成“只能赶进度”,“文章这么长,文句这么简单,根本不知教什么、怎么教”的现象。这样的感受是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下的产物,即教材文本都需“教”,而且“教”的方式是“讲”,是“文本研习”,以老观念来处理新教材,自然置教学于被动。

其次,需要把握新教材的主要特征。

新教材结构上是以专题来组织学习材料,每个专题下又分若干板块;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教材的呈现方式分为“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结构上的特征表达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每个专题都能衍生出丰富的语文活动内容,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编者间,构建多重对话的平台。以人文主题统领专题,并且各板块间形成人文内涵上的递进层面,着力于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三种文本呈现方式以探究为核心设计,明确提出了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建议,着力于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和美课堂

和美课堂

和美课堂

和美课堂反思

“和美课堂”心得

和美课堂心得体会

和美课堂学习心得

和美课堂学习心得(材料)

和美课堂小学数学

和美课堂观摩心得

和美课堂论坛
《和美课堂论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和美课堂培训 和美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