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区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4:38: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论新时期农村社区教育的困惑和出路

苏炳道

[摘 要] 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但是农村社区教育还存在着在认识、财政、人口和制度方面的困惑。要突破这些困惑就应该从增强社区教育意识、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大力开发农村社区的人力资源和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机制着手寻找出路。

[关键词] 农村 社区教育 困惑 出路

我国社区教育正在从大中城市向城镇、农村拓展与推进。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如何认识农村社区教育,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发展思路,这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及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在农村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农村社区教育就是由农村社区组织或农村社区工作者在农村社区范围内,依托本社区的社会力量和利用本社区的教育资源,针对农村社区的全体村民进行以增强村民素质、提高农村社区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因此,通过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来改变农民和农村的一些落后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村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辍学青少年和文盲、半文盲成年人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使得教育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水平偏低,加之一些农民家庭生活贫困,难以负担学习费用,导致农村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较低,许多学龄人口只勉强完成了初中学习,而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以及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许多人连中学都未曾进入,仅仅读完乡村小学就停学了。因此形成一种近乎规律的现象:农村青少年的辍学率与农村离城镇的距离、与农村地域位置的偏远程度成正比。同时,在贫困农村地区有的人从未进过学校,有的人失学很早,长大后都成了文盲、半文盲。这样的人群都需要补充文化。

(二)农村社区教育缺乏坚实的“社区公共财政”基础

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全员性的特点,是针对本社区所有成员进行教育,属于公共和公益的事业。它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基本要素,经费主要来自于社区经济本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要求农村社区作为一个共同体必须有集体收入作为基础。但是,农村社区自家庭联产承包以后,原有集体经济被削弱了。缺少了“社区公共财政”的支持,社区教育就失去了经济基础。

(三)农村人口结构失去平衡

社区教育的主体是社区人口。因此,农村人口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主体因素。教育学中的强调的不仅是一定数量构成,而且指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质量构成。目前农村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幼年化和女性化等现象,青壮年单向流动到城镇,造成农村人口的“精英流失”。这种人口的单向流动,造成农村人口在数量和质量构成上的下降。

(四)农村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农村社区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政府或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指令性调拨,由学校管理,限定使用。而农村社区教育是“大教育”,只有构建一个能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因素的组织机构,才能真正开展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文化的封闭性和地域的分散性更增加了组织管理的困难,单一的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调动社区的内发性教育资源,就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可行途径

(一)重视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地区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仍然是主体,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从事

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仍然属于农业户口,离土不离乡。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他们的社会关系仍然多以血缘、亲缘为纽带,大多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行为习

惯、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同质性较强;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农民家庭拥有电脑、农民会使用电脑的比例极低,由此造成了城乡信息化水平的较大反差;人群的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水平低下,思想意识比较封闭保守,祖辈延续下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对新的思想、文化、风尚承受力、接受度依然有限。

这就是说,要清醒地看到农村社会深层结构、精神文化层面、思想观念层面存在的问题和反差,准确地把握农村社区教育的难点和着力点,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民的教育学习,抓好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素质,政治思想道德、职业知能的基本素质,懂市场、会创业、能维权的优势素质

(二)根本上发展西部经济,加大在教育方面得经济投入

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经济投入,政府宏观统筹,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和技术资料的。关键的是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的壮大,扩大农村社区教育的公共财政基础,可以采取自愿与制度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这部分资金。随着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可依法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社区教育。只要教育内容真正是群众所需,而又自愿出资,则办学条件的创设就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要充分开发、培植和利用社区有利于教育活动的一切人、财、物以至时间和空间。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对社区教育建设及社区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尽可能地利用现成的教育资源,如社区已有的教育设施,以及社区的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注意对名胜古迹、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习俗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开发利用。

(三)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迫在眉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以农民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超过1亿人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他们初步掌握在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必需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

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是乡镇企业职工培训。

据国家统计局20世纪90年代末统计,我国在乡镇工业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农民工职工大约1亿多人,包括服务业等在内的乡镇企业职工约为1.3亿人。他们是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加强对乡镇企业职工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培训内容主要涉及

二、三产业的知识技能,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应与时俱进,拓展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层次,适应乡镇企业职工需求。

2.是进城农民工培训。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1.2亿。其中,进入城镇

二、三产业打工“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8000万人。,农民工在人数上已经超过城镇有户籍的公有制

二、三产业职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仍然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对他们及其子女提供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同时把这部分农民工转化和提升到符合时代要求的城市市民的水平,是城乡的社区教育负有的重要职责。

3.是培养有前瞻意识的乡村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

他们是农村工作的决策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起着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作用。通过教育应当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化管理知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让他们及时了解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拓宽知识面,增长解决实际问题与综合管理的能力,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四)在发展中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制度

虽然农村社区教育不象学校教育那样的政府规范化,但它毕竟是属于教育事业的一项公众教育、社会事业,同样需要进行制度化管理来保障它的正常运行和预期效果,需要实行有农村社区特色的社区教育管理。因此,要避免主观专断和行政意志,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在积极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进程中,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探索农村社区教育的规律性,研究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效性,制定切实有效的包含师资、经费、设施等项目管理的管理

制度并根据发展要求逐步使之合理、健全,成为农村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应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稳步发展发达地区社区教育,重点推进城镇社区教育,有条件地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重点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 关冰.县域综合发展向好,百强发达县更显活力[J].中国国情国力,2003,(12):

15—17.

[2]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3] 沙颂.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社区矫正论文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

社区学论文

社区调研论文

社区实践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

社区管理论文

社区论文
《社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社区工作论文 社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