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4 02:23: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5/12/4 14:15:33 信息来源: 作 者:王成霞 浏览次数:99 【大 中 小】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改以后的新教材知识覆盖面很大,学生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交流探究等方式来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真实性。但检验学生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却恰恰是通过学生能否顺利的完成课后作业所设置的问题来体现的。课后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课改后的教材编写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课后作业设计合理同样也能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后作业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使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能力更上层楼。

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作业量很大,不注重人文关怀,缺乏针对性,忽视有效性,使化学课后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加重了学生得学习负担,吞噬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僵化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这与新课标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得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因此有针对性的设计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的课后作业是必然之行。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从课后文本作业、课后合作实验探究作业设计、社会调查、相关的社区活动方案的设计等课后作业设计的内容方面入手,展开适合学生实际的课后作业设计。

2、归纳整理高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形式,以书面的课后作业、综合实验类的课后作业、开放性的课后作业等为主要形式进行相关的作业设计。

3、寻找高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途径有哪些。

三、研究目标

1、查找我组化学教师在处理课后作业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并加以改进,整合现有课后习题并设计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阶段性作业。

2、针对学生所学知识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文本作业、实验探究作业、课题调查活动类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化学

学科的学习能力。

3、增强我组化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课后作业和设计课后作业的

意识。

四、研究的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学研究员阿勒曼和布乐菲认为:“教师应该将课后作业重新界定为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课外学习机会”。他们提出了以下关于课后作业的建议(1)能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课程思想(2)课后作业必须难易适当,既要学生费一些脑筋,又不至于使之感到困惑和灰心(3)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完成课后作业的背景知识和资料。

对世界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他强调“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为学习者创设各种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者利用各种资料和工具,进行探究式学习,受这种理论的影响美国的课后作业一度出现淡化的现象,指导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讨论合理的作业情况,调查表明90%的教师和家长认为课后作业能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就,给学校和家庭之间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交流通道。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关于课后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课后作业形式的探讨和研究,强调作业的形式多样化、,灵活化、趣味化。依据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和生长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选择性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

本课题正是基于利用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这一理念,为不同知识点、不同学情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课后作业。比如以“课后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课后作业库,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及内容,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弹性化,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也可求援于家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通过设计口头练习,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式作业、社会调查等,将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改变以往“写”的单一形式,要动口、动手、动脑,将演、画、制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使之象“超市”一样,品种多、花色足、诱惑强,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1、高中化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化学1》、《化学2》、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

机化学基础》5个模块

2、课后作业是课堂作业的一种延续形式,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3、作业设计是指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把适当的作业内容分配给适当的作业者,然后以适当的形式将它们组织起来,实现作业的协调与总任务的完成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高中化学课外作业分层布置的意义与价值》等文献,思考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后作业设置的地位和意义,利用新课改中强化高中化学学科特点来增强学生化学学习意识,了解国内外对于

课后作业设整合和计的相关研究。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前期、中期、终期问卷调查掌握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面对

的困难有哪些。

3、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整合现有的课后习题、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课后作业,追踪了解学生对布置的课后作业的态度、兴

趣、学科学业成就的前后变化。

4、专题研究法:针对某些化学知识点和学生学情,采取分层比对,分析比较,找出适合实际的设计,从而研究如何有针对性的做好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七、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的7月)

1、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申请书;

2、查阅情相关资料、对课题进行论证;

3、提出课题申请

理论学习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

1、撰写开题报告。

2、召开课题组会议,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落实各层面的具体工作,对参与课题

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3、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初步形成课后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分析研究。

4、对我校化学教师课后作业设计和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

分析,并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 实践研究(2015年1月~2016年12月)

1、课题组展开行动研究。选择优秀课后作业设计案例,定期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经验交流。同时对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形成案

例。

2、小结课题方案实施情况,并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总,征集并上报研究论文、课后作业设计优秀案例、撰写教学反思等。

3、课题研究成果总结,精彩课后作业设计案例的展示、总结课题研究的心得。

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总结、推广阶段(2017年1月--2017年6月)

1、进行课题终期问卷调查。

2、研究解决实践本课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查

漏、补缺。

3、

整理完善相应的资料,形成成果。

4、

撰写结题报告。

5、

提出结题申请。

八、课题组织管理以及及成员分工

课题的组织管理

胡敏 (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教科研室主任)

张渊 (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 课题负责人:王成霞(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课题组成员:马国忠(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李玉峰(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静(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胡永胜(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马雪婷(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花佳丽(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课题分工

王成霞:课题第一负责人,协调课题的开展和研究工作,主要负责课题的申报、开题资料的整理、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撰写,涉及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的协调,

课题研究成果的整理和上报。

高中化学作业的设计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优化设计探索与研究

初中英语课后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课后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研究

继续教育高中化学作业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探求高中化学作业的创新设计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