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家“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研究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经商鞅变法二跃为战国七雄之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灭六国而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建立秦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浩荡帝国仅存15年就土崩瓦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秦朝的速亡?“法家亡秦论”“是一个非常主流的思想。刘邦的重臣、汉代思想家陆贾说:“秦二世尚刑而亡”。《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曰:“法家一断于法,赏罚分明,此其所长也。但法家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伤害至亲,伤恩薄厚。”这样一种思想,导致大众多对法家存在一种偏见和批评的态度,把法家与严刑酷法划上等号。而本文旨在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和标准探究和评判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以求其当代价值。“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1]。这是与儒家的仁爱教化思想截然不同的观点,法家认为人性重利,在价值哲学领域毫不避讳自己的功利主义动机,而强调“依法治国的功效性,务实功利,崇尚实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法家推行“依法治国”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追求和哲学基础。

正如高洪钧先生指出的:以现代民主的立场来观察,人们无疑会指责这些法治措施过于专制独裁。但是,如果考量历史的具体情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措施有其必要乃至合理之处。对于当时的混乱局面来说,强化王权和加强中央集权是达到社会有序状态的有效措施之一。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任何古代社会,特别是在战乱时期,较为强大的王权、富有效能的政府集中管理和令行禁止的法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来说都是颇有成效的社会治理机制。在各国的激烈竞争和斗争中,秦朝经过商鞅变法而建立大一统的社会,注重法制建设,形成了律、令、制、诏、程、式、课、法律答问、廷行式等多种法律渊源,而这些法律涉及政治、军事、司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家庭婚姻等各个方面,秦律中还有不少关于督促和惩治不依法办事的官吏的法律条文。开创了法制统一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法家 依法治国

一、法家概说

1994年出版的《诸子百家大辞典》对于法家的界定是: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学派。法家的先驱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子产,实践创始于战国前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治理论。在政治上,法家主张废分封、行郡县,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加强君主集权,打击旧贵族势力,用厚赏重刑,使令行禁止;在经济、军事上,法家主张废除井田制,建立和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思想上,主张禁止儒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在历史观上,法家有着较为进步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总的趋势是“今胜于古”,任何措施都有它的时代性,统治者应根据当时社会的实践情况,不断地调整、改革一切制度、措施。法家人士大都厚今薄古,主张法后王,反对儒家的法先王。在认识论上,法家较为注重实际,主张以公用检验言行,反对虚妄、空洞之言[3]。

可以看出法家强调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社会历史论,在当时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的时代是多大的创举和进步。而法家“务实、注重实际”的观念对当今社会建设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法家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从礼中分离出来是法家产生的条件和基础。礼与法在春秋以前的夏、商、西周三代处于混一状态,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分离。西周礼治体系的实施方式有二:一是以刑护礼;一是教化扬礼。而在西周的礼治体系中,“刑”是维护“礼”的手段之一,当时并没有独立、相对稳定的刑罚体系和刑罚原则,“刑”是依附于“礼‘’而存在的。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经济上,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公田制)向私田制转化,新兴地主阶级产生;政治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王霸迭兴,七雄并争。其它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面对这种情况,代表各个阶级、阶层的思想家纷纷立言著说,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和政治主张,批判其它学派的思想观点,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些众多的学术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两家。儒家代表传统的旧贵族势力,主张“礼治”,是为“保守”;法家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力倡“法治”,是为“革新”。春秋战国之际,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论争,法家要革新,提倡法治,就必须抨击保守的礼治思潮,儒家要复古,实行礼治,就要进行积极的反击,批驳法治主张,我们将这样的争论成为礼法之争。法家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在礼法论争的背景下进行的[4]。

三、法家“依法治国”的治之道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当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我们研究先秦法家”以法治国“思想,不能用当下的眼光、是就爱哦和”理论思维“去评判,而是要回到他们那个时代,去分析和发现他们思想的进步性,发掘他们理论思维的要素和精华,以便把这些精华部分转化为我们当代理论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在我们当代的社会实践中发扬光大。 1.法家所说的“法”是公平正直的

“以法废私”是法家“以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法家把“法”说成是公平正直的,他们认为法是为整个国家利益服务的。法家认为法代表国家利益,是天下之公利的“代言人”,它高于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他们称个人利益为、;私“,国家整体利益为”公“,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的“法”为“公法”。“公”高于“私”,因而“法”也高于“私”,而且两者势不两立。法家认为各种人都有各种私,私是乱的根源,任法即实行“以法治国”乃能严私,不任法即不实行“以法治国”便不能去私。“私道行则法度侵,法度行则私道废”。

且法家受道家的影响,认为“法出于道”或“因道全法”。管子认为法出于“道”,但法不是自己从“道中”派生,而必须借助人的主观努力,人首先发现、认识客观存在的“道”,然后依“道:制定法。管子总结出恒常、公平、无私是天地及其他自然物质或现象表现出来的“道”的特点,因此要求人君治国要以“道”为准则。而在韩非看来,因“道”而生的法或“因道全法”则不一定是良法,取决于立法者对“道”的选择和运用。 2.社会进化的历史论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5]。”(《商君书.更法》)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则功寡。(《商君书.算地》)

在商鞅看来,法和时代相宜才能实现治国的目的。

法家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社会当然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这样的历史发展观贯穿于政治领域,就要求“法与时转,治与时宜“。在法家看来,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因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原有的法律制度、政策措施等虽然可能有合乎治理规律而值得继承的地方,却也往往会出现不适应新情况的地方,如果墨守成规,就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取得治理的成功。因此,要使国家强盛,就得”变法“,审时度势,锐意改革。 3.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追求名利,只要有名有利可图,人们就要去追逐,其核心是好利恶害,并认为人之喜好与厌恶是赏罚的根本,君主可以利用人们好利恶害之心对其加以控制。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利益关系,因而承认人们追求财富的合理性。英明的君主就要善于利用人们的这种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其自觉地为国而耕战,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以今天的价值观来看,这种观念可能过于野蛮。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岁都承认人性自私好利,但在人性的改造方面,荀子主张道德教化加以改造,而韩非却不承认人性自律的可能,只相信外部的因素,即”他律“,通过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

市场机制这的许多企业的激励机制,确实也是利用了人好利的心理,法家是以国家主义为背景的政治家,对于一切社会问题的讨论,多含有政治的意味,为国家利益服务,在诸侯争霸的战乱时期利益可以激发斗志,但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在相对缓和的社会环境中,百姓需要一种更加人性和平缓的政策来休养生息。而且以利为核心在统治集团内部运行,必然滋生腐败。承认人性自利是一方面,但治理国家的治民之道必须因时而宜。 4.务实功利的价值论

务实功利、崇尚实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法家推行“以法治国”背后隐藏的价值追求和哲学基础。在春秋战国时期,面对诸侯征战的社会现实,要想不被其他诸侯国吞食并最终完成统一霸业,必须富国强兵。在务实功利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法家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安定和国家强盛。

何勤华先生指出,法家关于法治的理论,在当时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第一,法家提出“以法治国“,是要以公开、公正(当然这种公正也仅仅代表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客观的成文法制度来反对奴隶主贵族擅断的、任意的“人治”的方式;第二,法家在法治理论中,对法做出了具有一定科学成分的阐述。比如,他们认为,法律应该是公平的、正直的,因而可以作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第三,法家在强调法治时,已经提出了法治的法必须是顺应时势、顺应自然的法;第四,在法家的法治理论中,“刑无等级”,“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五法家的法治理论,是中和当时各个诸侯国变法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法家的各位代表人物,不仅创设和鼓吹法治的理论,而且还亲自予以实践,因此他们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及应用价值,而中国的统

一、秦王朝的建立,在当时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事情[4]。

四、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法家强调用实际效用来衡量人们的言行而摈弃一切空谈。由于务实功利、注重现实,法家清楚地看到,强力主宰着整个社会,所以主张“以法治国”,富国强兵,并把是否有利于农战的功效作为法律赏罚的依据。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每个诸侯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富裕强大,避免被吞并,法家争对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提出了“以法治国”、富国强兵的治国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着眼现实,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促使他们更加注重现实,法家务实功利的价值观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实,当代的世界也是一种“新战国时代”,世界各国都力求富强,在当代世界“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时有抬头,因此,法家务实功利的价值观,以及法家实行“以法治国”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这一重要思想,作为法律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的基本观念,对于我们当下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先秦法家所处的时代迥然有异,但当今国际关系较之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则极为相似: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实力竞争,各国都在为富强而奋斗,一国的国际地位最终仍取决于自身的实力。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事物的处理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要的就是具有比别国更强的综合实力。中国更是这样,要想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要想顺利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是最根本的途径。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优势的压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实力是基础,军事实力是保障,名族凝聚力是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而知识和科技创新则是关键。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以推动和保障国家经济、国防和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促进知识和科技的不断创新,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6]。

五、综述

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下,经商鞅变法走向统一的道路,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是不可磨灭的创举。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社会环境又发生了变化,统治者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治国之道进行调整,以适应相对缓和的社会环境,只是社会矛盾更加激烈,最终暴政之下秦速亡。目前,研究秦朝速亡原因的学者及相关成果都非常多,但基本上都沿用汉代思想家的基本路线:秦朝推崇并奉行法家的“依法治国”的思想是导致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或重要原因。今人对于秦朝的专制统治和严刑酷法的认同是无可厚非的,但秦朝暴政是否就等于法家之过,亦或是“依法治国“治国?

但法家务实功利的价值观,与时俱进的社会进化历史论,注重实际,革故鼎新的政治思想仍有现实意义。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急需健全的法治体系,国家和公民都在呼吁“以法治国”;而另一方面,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以法治国”和“仁爱教化”也是同时需要的,“外儒内法”也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长期沿用的治国方针。就如“文治武功”一说,我们并不是要追究“文治”好,还是“武治”好,而是相互借鉴,寻求怎样才能国富民强。“人性恶”的争论也是,对于政治家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来控制和利用人们的自利之心,而不在于否定人性自利的说法,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存在自利倾向。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实践证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来说,“德法并行“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我们对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研究,不在于从众的去批判它,更理性的思路是去深度挖掘和研究“法治”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法家思想亦是。

参考文献:

[1]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3页.[2] 《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法史学精萃(2001—2003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273页.[3] 《诸子百家大辞典》,华龄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278页.[4]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5] 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13页.[6] 时显群:《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137页.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浅析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的法律思想

法家的法律思想

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法家思想管控之道

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法家的法律思想(DOC)

法家思想ppt整理材料!

读“法家教育思想”有感

法家“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法家“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