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备课中的师德行为的两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备课中的师德行为的两点思考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汪文华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制约备课行为,影响备课质量的两个主导方面。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并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育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新时期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其中,教师的专业情意则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专业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树立教育事业心,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有教育责任感,是对教师职业理想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想备好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不断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

一、转变备课观念

在新课程环境下,我们教师要树立“以育人为本”教育观,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要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做到学生全体发展;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是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具体表现,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备课观念;教师的备课观念决定了教师的备课行为,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新时期,我们教师要首先形成以下两方面的备课观念:

1、“教”为“学”服务,为学生有效地学习设计教学

教师是为学生学习设计教学,还是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反映了教师是否具备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是否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以学定教。

为学生有效地学习设计教学,教师就会十分重视学生特征分析,对学生学习准备、学习风格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态度、技能),测定学生的学习风格(主要有学习条件、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生理类型等)。

为学生学习有效地设计教学,教师就会本着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分析、预测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把其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科学制定教学策略,精心选择和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等。教师也就会不断地反思、调整、修改、完善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地改进“教”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

同时,教师要设计好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选择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以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如,自主学习指导的设计,探究学习指导的设计,合作学习指导的设计。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对备课的新要求、新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

是否树立了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上,也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中。以往,我们的教案上一般以表述教师活动为主。如,教学目标(原来称为“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被陈述为“使学生……”“培养学生……”“训练学生……”等。再如,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一般只有教学步骤(或环节)、教师做什么和怎么做,极少(或没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更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设计。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设计教学。因而,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不同特征,以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具体情况为设计的出发点,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假想的教学对象,或者做《教案》和《教参》的“搬运工”,或者沿用“老”教案上课,也就是“目中无人”。为使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更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尤其重要:(1)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设计教学。如,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设计,数学教学对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设计和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设计等。(2)在熟悉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如,基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的设计,在合作学习中合理设计学生角色等。

将上述备课观念落实到备课上,就是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具体行为。(1)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思考。如,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等。(2)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需要为基础,注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如,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注意了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差异,等等。(3)在确定教学结构时,要注意学生的现实状态,考虑学生的现实能力,教学节奏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等。(4)选择教学策略时,要做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培养等。

二、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

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的途径很多,主要有理论学习、系统进修、专题培训、技能训练、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等。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使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理想(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即教师的教育事业心、工作积极性,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强化,从而具备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自觉性。可见,教师职业道德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备课行为。从备课的角度来看,提高和完善专业素质可以抓住行动研究和终身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备课技能,培养专业情意。

(一)备课与行动研究

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说明,行动研究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备课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方法开展行动研究:

1、教师个体的“三次备课”

由于习惯的、时间的、精力的以及管理的原因,教师们往往只进行一次设计。这是许多教师与特级教师的重大区别之一。

对于个人备课,于漪老师的“--篇课文,三次备课”值得我们效法并付诸实践:“拿到一篇课文,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备第一次课。第二次,找来和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的特色。上课和设想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区别哪些地方顺利,哪些地方困难,对设想进行调整,再备第三次课。”

又如,特级教师赵景瑞的“全程备课”:课前的预设备课----课中的现设备课----课后的反思备课。赵老师所说的备课指的是教师个人的课时备课。

可见,课时备课一般经历三次对教学的设计。一是预先设计,也可称为“预设”;二是适时设计,也可称为“现设”;三是课后设计,一般叫“教后反思”,也可称为“后设”。

2、教师团队的“研修课”

三次备课,是对教师个人备一节课的一般要求。在新课程校本研修活动中,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往往经历多次反复。如,“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堂跟踪--→反思提升”的集体备课程序。

在校本研修中,不少地方高度重视教师间的合作和反思,开展“研修课”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说课或无生上课)----观课议课(献课)----反思修改(课后备课)。

(1)集体备课,经历“初备”和“再备”。

初备,针对本学科教师在教学新课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确定研究的问题,通过研讨形成共识,并指定教师围绕研究的问题设计教学,上研修课。

再备,教课者将教学设计提供出来,并进行说课(或无生上课)。组内教师针对教学设计和说课(或无生上课),展开研讨,为教课者提出修改意见。

(2)献课----观课----议课

教课者研修课后,学科组或教研组要及时组织组内教师或学校组织观课者议课,本着利于共同提高的目的,组织观课者展开研讨,进行教学诊断(议课)。

(3)反思修改

教课者在听取观课者的研讨中,参与对话研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之后,教课者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小结,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课后备课),形成校本研修课案例。

上“研修课”,其实就是经历以下备课程序:集体备课----个人“预设”----试教“现设”----试教“后设”----集体备课----个人“预设”----上课“现设”----上课“后设”。

(二)备课与终身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节课后问上课教师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教师说:“备了一辈子”。用一生备课,就是教师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笔者以为,用一生备课要做到这几点: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地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科知识;参加系统进修,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

(2)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活动中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中学”,进行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加强与同行、学生及家长的合作与交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科研工作。

(3)参加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撰写教育教学网络日志(博客、个人工作室),进入专业聊天室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与全国的教师和专业人员交流,获取专业上的支持和帮助。

对阅读教学的两点思考

对职高班班主任工作的两点思考

对新课程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行为的几点思考

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开展情况的两点思考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两点思考

对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对基层检察院规范执法行为的思考

对师幼互动行为的思考

关于我国企业工资改革的两点思考

我对如何备课的理解教学思考

对备课中的师德行为的两点思考
《对备课中的师德行为的两点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