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葡萄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9:58: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漂亮的阶梯教室上课,后面还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感觉怎样呢?指名说。预设:紧张,开心

师:为了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我们一起来听段音乐放松一下。 师:老师也很开心,所以我们上课之前先来欣赏一段音乐。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词句。

4、从字里行间、文句中真正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文句中真正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音乐,课件出示新疆风光图片,学生欣赏。

2、由音乐、图片引出“新疆”,从地图上找出新疆,随机学习生字“疆”。 ①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指名说(新疆),相机出示词语“新疆”(疆字注音,拼音标红。) ②指名小老师带读,再请几个读。

③认识生字“疆”(课件出示,链接到字的演变),师:你们看这个“疆”字,它是指田地的界限。甲骨文时,上下两块田地错开,就是指田界;到了金文加了三条线,界限就更明显了;后来到了篆书,又在左边加上了一个弓和一个土,表示用武器去保卫我的土地。“疆”字就是这么慢慢演变而来的。

④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你看,这是我们中国的版图,新疆在哪里?生说。新疆在雄鸡的尾巴这里。新疆是我国大西北的边陲,它有166万平方公里呢,可大啦!大家一起记住它。 ⑤全班齐读“新疆”。

3、认识维吾尔族人民,随机学习生字“维”、“吾”。 ①出示维吾尔族人们生活图片,认识“维吾尔族”。

师;新疆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民族,他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大方,他们是什么民族?学生说,相机课件出示“维吾尔族”(维、吾注音)。 ③指名小老师带读,再请几个读。教师注意正音,“吾”第二声。 ④认识生字“维”,进行组词训练。师:你看这个“维”字,还能组什么词?指名几个说。(维生素,维护,王维„„)

4、认识吐鲁番,随机学习生字“鲁”、“番”。 ①课件出示新疆地图,认识“吐鲁番”。

师:你们知道吗?新疆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叫——吐。 ②课件出示词语“吐鲁番”, 随机学习生字“鲁”、“ 番”。指名几个轮读。 ③从地图中找到“吐鲁番”,认识“吐鲁番”。师:你看,它在这里。吐鲁番啊,形状像脸盆一样,是我们国家最低的一个盆地,所以这里非常热,水果长得很好。

5、认识葡萄沟,随机学习生字“沟”。

①谈话引出葡萄沟,师:在吐鲁番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里啊,还有一条长7公里的峡谷,那里啊盛产葡萄,又大又圆的葡萄可诱人啦!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生齐:葡萄沟

②出示课题,随机学习生字“沟”,指导写“沟”。

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葡萄沟走一走,瞧一瞧。你看这个“沟”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你读一读!“沟”不仅要求会认,还要求会写。它的偏旁是三点水,和水有关;右边部分也读“勾”,说明它是一个形声字。跟着老师一起写!(师范写,生书空)你还能组什么词?(水沟、山沟、沟谷、沟渠)(生自由说,师再领读)

6、了解“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出示“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课文开头就说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三者有什么关系啊 ?说得真形象,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生读“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7、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师:你们想去葡萄沟看看吗?齐读课题——葡萄沟。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43页,读一读这篇课文,自己先去葡萄沟里游玩吧!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最认真,遇到困难可以举手哦,老师会走过去帮助你的!

(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蜜桃

梯田

吃个够

碉堡

①小老师带读。师:文中还有几个生字,老师考考你们学会了没?谁来当小老师带读。

②去拼音开火车读。

师: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③齐读。

3、读准文中的多音字。

①课件出示:好客、葡萄干、水分、钉着,指名读,读对了课件就出示相应的读音。

师:你们读真整齐!瞧,葡萄架上的葡萄也要来考考你们,文中的这几个多音字,看谁能读准! ②全班齐读。

师:读得可真准,大家一起来!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师:现在请大读了课文,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说,可以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中心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走进“葡萄沟”,感悟“好”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 师: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那它好在哪里呢?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出示第一段,指名读)读得很准确。谁还愿意来试试?

2、同桌互读,师:现在同桌两人合作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开始!

3、完成表格,感受葡萄沟水果多。

师:在读过之后,我看看哪个小朋友已经领略了葡萄沟的风光,能把这个表格补充完整?五月有什么?(杏子)七八月你看到了什么?(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呢?(葡萄)小朋友们的记忆力真棒!

4、学习生字“蜜”,

①课件出示放大了的生字“蜜”(注音)。

师:你瞧,这里有一个字被我放大了,它就是--------“蜜”字。 ②识记生字(蜜),课件依次出示词语蜜蜂、蜂蜜、甜蜜、蜜桃。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生说。没错,它就是蜜蜂的“蜜”,所以它的下面是个“虫”(课件标红“红”)蜜蜂会酿蜜,所以它还是“蜂蜜”的蜜,“蜂蜜”很甜,所以它还是甜蜜的“蜜”、蜜瓜的“蜜”、蜜桃的“蜜”。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师:葡萄沟可真是个好地方,那儿不仅水果多,(板书:水果多)还那么香甜!谁能带我们去那感受一下?

②全班齐读。师:你的朗读让我感觉真的到了葡萄沟!同学们,你们想去葡萄沟看看吗?大家一起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一句分别写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甜蜜的葡萄在九十月份就成熟了!你们想不想去品尝一下?请打开课文,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生读)

2、指名反馈。

师:请用你的小手告诉我,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是的,四句话,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对了。

3、学习第1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下第一句?(指名读)读得真流利!你们知道什么是梯田吗?生说。瞧,这就是梯田(课件出示图片)梯田就是农民伯伯根据山的地势而开发的田地,因为它的形状特别像阶梯,所以叫梯田。我们把第一句话读一遍(生齐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4、学习第2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①全班齐读。

师:那葡萄的枝叶长得怎么样呢?齐读第二句!

②出示图画,直观感知“茂密”。

师:老师刚才也读了这句话,我觉得葡萄架是这样的——(师在黑板上画出葡萄架,贴上几片叶子)和你们想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你们觉得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还要有更多的叶子(师继续贴叶子)现在可以了吧!为什么要贴这么多呢?(生答出“茂密”)是的,这里有一个词叫“茂密”,(出示词卡)“茂密“就是非常多,不留一点缝隙。(将词卡贴至葡萄架下)。看来你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 ③借助卡片,区分“密”和“蜜”的不同。 师:我们刚才还学了一个字也叫“蜜”,你瞧,(贴“蜜”字的字卡)他俩的读音是一样的,只有下面部分不一样。茂密的“密”(意思是挨得非常紧,不留一点缝隙。 ④借助图画,认识凉棚。

师:这茂密的枝叶像——生:凉棚 ⑤抓住关键词“一个个”,进一步体会葡萄枝叶的茂密。 预设:

师:请问山上的凉棚就只有一个吗? 生:不是 师:有多少? 生:很多

师:哪个词可以看出很多? 生:一个个

⑥出示课件,感受“凉棚”之多。

师:是呀,有许多这样的凉棚在山坡上,老师只是画了其中一个。瞧,这就是那山坡上一个个的凉棚。 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孩子们,快,愿意钻进哪个凉棚就钻进哪个凉棚里,在凉棚下,你的感觉如何呀? 生:很凉快

师:举手,谁来说? 生:很凉快 师:是啊,叶子很茂密,遮住了太阳 生:很冰爽

师:很冰爽,很凉爽。好的,凉快变成凉爽了。还有吗? 生:很舒服

师:是啊,一句话,好舒服哟,好凉快哟。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看看谁通过朗读,大家一听真的好凉快,好舒服哟?谁再来读这句话? 大家一起来感受那种凉快的、舒服的感觉。) (指名读,齐读)

生:听了大家的朗读,我感觉自己就真的在葡萄架下

4、学习第3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①课件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枝叶长得——很茂密。现在我们透过茂密的枝叶,看看葡萄长得怎么样? ②指名反馈。

师:谁来说说葡萄葡萄长得怎么样? 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一大串一大串”,体会葡萄“数量多”。 ④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葡萄“颜色多”。 师:总之一句话,葡萄的颜色多呀还是少啊? 生:多!

⑤出示课件,感受葡萄颜色,种类之多。

教师边放课件边引读:有红的~~~~~~~~~~~~(生接) ⑥品味“五光十色”用词之妙。 a.由颜色多引出“五光十色”。

师:葡萄呀,它不仅颜色多,你们发现了没?它的品种也多。这么多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葡萄聚在一块,美吗?生说。所以文中用了一个词——五光十色。(课件出示标红五光十色。)

b.比较练习,理解“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之不同。 预设:

师:同学们,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很多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指名说,教师相机引导理解。(“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生:我们这里的光指什么? 生:亮光

师:哪来的亮光? 生:阳光

师:阳光一照,葡萄就发光、发亮,就像 生:一个个珍珠 师:像珍珠,像玛瑙,这样的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 生:会发光

师:会发光,不仅写出颜色多,长得还好。这就叫——“五光十色”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词,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 师:你读得真是——美丽极了! ⑦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现在谁来完整地读读这句话,把你看到这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感觉读出来。你来读。指名读。

师:哇,五光十色的葡萄出现在我的眼前。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阳光下,珍珠、玛瑙般的葡萄闪闪发光,我真想尝一尝!女生读完男生读。 师:是啊,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实在是惹人喜爱,大家一起来感受它的美!

⑧出示填空,师生合作读:

到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 )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5、学习第4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①抓住关键词语“准会、最甜、吃个够”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师:葡萄沟的葡萄长得这么好,那儿的人怎么样?指名说。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老乡热情好客的?指名说。(准会、最甜和够)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是的,维吾尔族老乡就是如此热情,如此好客!我们一起把读读这句话,表达我们对维吾尔族老乡的谢意好吗?(齐读)读得真棒!

四、课堂小结

师:是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好,人也好,那第三自然段又写了它的什么好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密”和“蜜”,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特点。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指导。 “密”下面是个“山”,表示事物之间的空隙小: “蜜”下面是个“虫”,表示甜美。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密”和“蜜”这两个字,现在我们就来写写它们。这两个字结构相同,就像亲兄弟一样。写的时候要注意它们下面的不同。“密”下面是个“山”,表示事物之间的空隙小;“蜜”下面是个“虫”,表示甜美。书写时第一笔“点”起点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尽量要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水果多

葡萄

多、美

10、葡萄沟

热情好客

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美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