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学教案(5)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中外学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2.掌握世界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 3.熟悉我国学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重点难点:学校文化、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我国学制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概述

研究学校问题,不能不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质,研究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类型。

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正式制度(硬制度)、实施机制

二、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educational system(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少儿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领导体制。

三、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制度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历史文化传统

四、学校文化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英】马洛利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德】斯宾格勒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英】丘吉尔

(一)定义: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来源:

1.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1 2.年轻一代的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⑤生成性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一种组织文化。 2.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校文化的形式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物质文化: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制度文化: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中外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安大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类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2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学校物质文化,如:学校建筑

1.体现教育学、卫生学、建筑学、工艺学、经济学及群众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原则和风格。如:江西服装学院、创世纪学校

2.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达。如:北大红楼 3.蕴含某种哲学和文化的理念,学生置身其间,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服务社会。 4.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 ●学校制度文化 1.学校制度 2.学校仪式 3.学校规章 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提问:学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社会: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雨果)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马克·吐温) 对个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校是母亲——永远不要把她忘记!你长大成人后,即使周游了全世界,见过了大世面,而她最质朴的白色房屋、关闭的百叶窗和小小的园子——那是你的知识之花最初萌芽的地方,将永远保留在你的记忆中,正如你的母亲永远记着你呱呱坠地的房屋一样。【意】亚米契斯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 3 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后来,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基本功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制的概念及意义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原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P.75) 2.意义:从组织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关系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学制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下延型学校系统、上伸型学校系统

(二)各类教育系统的形成

是指各类学校的逐步分化,出现明确分工。

三、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类型结构:①普通教育:全面性、基础性、普及性

②专门教育:

③特殊教育:盲聋哑教育、弱智教育、工读教育

3.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四、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

1.学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 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3.学制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学制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考虑教育基础和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五、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2.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 3.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4.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 5.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6.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4

(一)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1.产生:清末 2.演变阶段

①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抄袭日本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 ②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并推行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 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③1912壬子学制 ④1913壬子癸丑学制

⑤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新学制”,较成熟的现代学制。 ⑥19

28、19

32、1940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学制。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 1.1951年学制改革

优点:①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保证各种中高级人才的培养。

③使青年有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使干部有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 ④体现方针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满足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 ⑤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2.1958年学制改革

①制定了“三个原则”、“六个并举”的政策。

“三个原则”:统一性与各样本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③逐级下放学校的管理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教育工作调整,有所发展。 1966年 “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校教育濒临毁灭。 3.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 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二、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三、现行学制改革的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使学制的结构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1.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统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2.使学校招生和分配的办法多样化,教育经费筹措来源多样化等。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的培养。 2.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和起点的提高。

(四)积极而稳妥的原则

(五)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现行学制的改革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内容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现行学制改革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作 业:

1.名词解释:①教育制度;②学制;③学校文化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

6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第三章教案

罪犯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教案(6)

幼儿教育学教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案

教育学试讲教案

护理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 教案

教育学教案(5)
《教育学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