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教育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05:5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育学教案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为了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本章重点分析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教育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正向与反向的、错综复杂的、现实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对这些关系的认识。 重点难点: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决定和影响。 2.掌握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4.运用教育的社会功能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

(一)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

(三)制约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

(四)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

(一)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决定受教育权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教育内容的取舍

(五)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上建立起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它是国家管理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P.28)

中央集权式:中国、法国 地方分权式:美国、加拿大 中央、地方合作:英国

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四)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二节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即把可能而尚未掌握科学技术的可能的或潜在的劳动力变为掌握科学技能的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具有潜在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的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

科学知识的继承和发展,必须凭借教育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所以,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也是科学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手段。通过教育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并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这种科学知识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为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准备了条件。

(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高等学校的两大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发展科学,并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最终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一般都有实验室、实验园地、校办工厂和农场,它们既结合教学进行实验和实习,又可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学校还担负着社会咨询工作,对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帮助研究和解决,这都起着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的作用。所以,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纷纷把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现代许多国家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产事业,重视开发人才,大力投资于教育,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许多国家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腾飞的有力保证。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2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来源于教育外部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内部人的主观意愿。

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一)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社会政治的“恒定性”是相对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会发生。从总体上看,社会政治变革是不断趋于前进与进步。教育则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于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强烈的反作用。

1.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的普及,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意识,表明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教育的普及,深深地蕴藏着一种变革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业已在现代社会政治领域中得以展现。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更有力地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弘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教育的能动的主导作用在于它能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从而为推进社会政治的先进化服务。

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意到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促进受教育的“政治社会化”

总之,教育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文化,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倾向;而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又要依赖于教育。分析教育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对于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一般 3 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它是人类主观精神的外化、客观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技术知识、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教育学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文化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文化保存是指将创造出的文化积累起来以利于后人继承和延续的过程。文化保存是文化积累和延续的条件。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创造的文化,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并不断丰富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凭借教育。教育总是用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去武装年轻一代,通过设置课程、编写教材、讲评内容、指导运用来筛选、整理、评价文化,以便把人类文化的精粹用最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起来,指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从而实现文化的保存和延续。

(二)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的散布过程。

教育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通过教育,掌握语言文字,获得文化信息,进行互交作用,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使人类克服了孤立、独处和疏远的状态,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教育由于其在文化传播交流中以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教育传播文化的特点:

1.教育可以对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3.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 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的、亲密的联系。

5.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

(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理,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的特点:

1.教育所选择的文化是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文化。

不同性质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有很大 4 的差异。

2.教育所选择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文化不仅反映了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这种文化要能为学生接受,要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品性的陶冶、体质的增强。

教育选择文化的主要途径: (1)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来选择文化。 (2)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确定来选择文化。 (3)通过教师选择文化。 (4)通过校园文化的选择来实现。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促使文化的“净化”和“创造”的实现,并由此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四)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生产新的文化。

文化的创新已成为现代教育最富有特色的功能,体现在:

1.学校教育不仅传递文化,还要承担创造新文化的部分任务。在学校教育的学术领域内,提倡不同流派的争鸣,使富有生命力的,对人类的认识和行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文化得以生长。

2.学校在培养人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文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是实现学校教育更新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与上述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密切联系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5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四)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作业:

1.简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2.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3.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推荐第2篇: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难以界定的教育学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教育价值、教育方法、教育本质等),对教育有不同的认识。如: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而20世纪初美国的大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一、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1、教育字解

中国 “形象的甲骨文”

教育最早提法 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国外词解 英语educeeducation educe“引出,引发”的意思(中西差别) 法语德语中 教育一次还源于“教仆”

中西共同特点:人类社会中抚育新生一代这种特殊活动的概括。 教育学原理

2、思考: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何不同?动物界是否有教育,教育是植根于人的生物本性还是还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动物界的教育现象,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老猫教小猫捕鼠,老鸭子教小鸭子游泳,虎豹捕食技巧的传授等。所以有人认为,人的教育本质上和动物是一样的。如19世纪末的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雷徒诺的观点:“教育超出人类范围,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

沛·西能的教育起源说,认为教育扎根于本能,源于生物冲动。 教育学原理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类教育活动的意识性和社会性

动物: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传授内容限于生存需要

人类: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动物:没有语言的类化功能 人类:“类”经验 教育结果迥异

总结:动物的教育:教育内容是出于生存需要的生命活动,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种既简单又僵硬的技能传递。与人类的教育结果迥异。

二、教育是特殊的社会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任何社会活动都可能对人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称之为教育活动。区别的核心在于: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产生教育影响,但产生教育影响的不一定是教育活动。 教育学原理

2、教育活动特殊性:

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

至此,可以得出教育的定义:有意识的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教育概念也在发展变化之中) 详细解释:

影响(正、反):教育有好坏、积极/消极,进步/落后,革命/反动之分,如古代的封建主义理学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 人:各阶段,各年龄,侧重青少年

三、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1、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2、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与其他教育的区别:专门组织、专业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备一定资格) 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欲灭一国,必先亡其文化,亡其文化,必毁其教育。如日本侵华对占领区的教育:奴化教育。殖民教育改革,首先是关闭了大学,延长小学,后来又在中小学取消了体育和政治课开设了日语课,待占领区稳固后又废止了所有的中国教材,该用日本文部省统一编辑的新教材,推行双语教育。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 2)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物)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 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2) 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教育者) 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A 地位的相对性 B 地位的主体性 C 互为主客体和条件

思考:谁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活动的承担者) A 传统观点:教育者主体论

B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为代表的“受教育者主体论” C 复合主体论

3、教育内容

1) 定义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 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价值、表现形态) 2) 特点

A 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B 形成人的价值 C 教、学主体共同利用

D 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教育物资

1)定义:进入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资源。 分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

A 教育活动的场所与设施(硬件):差异性 发展性 ――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B 教育媒体:多种形式

思考: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学校可以消亡吗? C 教育辅助手段 2)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决定教育成效的因素:人 能否开展的决定决定因素:物 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与学的矛盾 教学活动设计 积极参与、现场评分 分组:

第一组身份:“学生”

第二组身份:“教师”

第三组身份:“校长”

情景:

教师讲解课文(可以提问学生),学生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教师解决。最后由校长评价。 课文: 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 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

满窗晴日看蚕生。 — 范成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一般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

可能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先天,后天)、环境因素

现实性因素:

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发展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

一、个体自身条件中的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A 可遗传的特质 B 遗传造成的差异

C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

2、成熟机制与个体发展

A 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B 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C 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二、主体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

1、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身心特征 健康、智慧、情感、知识、经验、态度

2、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

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1、环境因素的分类 A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B 大环境/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 作用强度与个体发展水平有关

B 提供多种发展可能性,并作出一定限制 C 影响有正反之分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

一、现实性因素三个层次 A 生理水平上的生命活动 B 精神层面

C 社会实践水平上的

二、现实性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最近发展区

A 活动要求与个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B 活动本身水平与重复程度 C 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D 活动成效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系统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具有专门的机构何组织系统,并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则。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其基本组成部分,处于核心地位。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念

1、制度:机构或组织的系统;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结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何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教育学原理

2、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而言,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

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等等。 就教育机构与组织的规则而言,包括各类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等

3、教育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一般简称为学制,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1、小学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基础科学知识教育的阶段,不涉及职业训练。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因国而异,入学年龄大多在5~8岁,以6岁居多,修业年限一般5~6年。

2、初中教育制度

基础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在义务教育制度下,小学到初中实行免试入学。修业年限一般3~4年。大部分国家尚未实施12年义务教育,因此初中到高中一般实行考试入学制度。

3、高中教育制度

高中阶段的学制较小学、初中复杂,除普通高中,还有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中等教育等。修业年限一般为3年,高中毕业一般要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资格,但也有例外,如美国的SAT考试将高中学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分开。

4、大学教育制度

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大学除了人才培养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大学的学术制度、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都是其独有的。 第三节 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1、癸卯学制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制定,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正式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学制。主要效仿日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既维护封建专制基础,尊孔读经,又极力仿效外国,重视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学制长达26年,整体不伦不类。

2、壬子癸丑学制

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教育系统,由蔡元培主持制定。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初小、高小,共7年),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预科,3年;本科,3~4年;大学院),年限17~18年。

3、壬戊学制

1922年颁布,主要借鉴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小学6年,中等教育分初、高中,各三年,大学4~6年。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国学制史上属第一次,是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

1、建国~1957年,主要学习苏联。1951 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2、1958年~*

1958年进行了一次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到后期出现了轻视知识分子的倾向,积累到*时期爆发。

3、*时期,教育遭到极大破坏。

4、1976年后,特别是80年代,我国开始教育改革。 1985年和1993年进行了两次调整。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学前教育

主要由幼儿园来承担,招收3—6岁儿童,贯彻“保教结合”原则,进行启蒙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阶段。

国际上许多高福利国家和地区为学前儿童及家庭提供免费的1-3年不等的免费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但这些服务和学前教育并未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如丹麦、芬兰、韩国、美国、爱尔兰、葡萄牙、新西兰、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巴西、墨西哥、古巴、蒙古等发展中国家和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区。

其中,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丹麦、法国、芬兰 等重视通过教育法律的形式确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免费教育原则。法国的《教育法典》、芬兰的《基础教育法》等都规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2、初等教育

主要是指全日制小学,招收6—7岁儿童,学制5—6年,其任务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不分段,实行五年或六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入学年龄稍迟,学习年限也较普通小学略长。

3、中等教育

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以及各种成人中等学校等。普通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基本为六年制三三分段,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后备劳动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初级中等教育与初等教 6

育属于义务教育,两者互相衔接,构成义务教育的两个阶段。高级中等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各种中级技术人员为目标;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学前和初等教育师资为任务,与中等专业学校均属专业教育;技术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工人;职业中学则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为其从事相应职业作职前准备。

4、高等教育

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专业教育,处于学制体系的最高阶段,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一般2—3年;大学或学院的本科教育一般为4年,少数特殊学科5年或6年;研究生教育分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一般分为2—3年,也有两年制无学位研究生班。

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任务。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机构除成人高等学校外,部分全日制高等学校中设有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有夜余大学和成人教育学院(或函授部)、独立的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干部专修科、社会大学、刊授大学等。此外,我国还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者通过国家举行的考试,可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第四章 课程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从类型上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等;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从学科上可分为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艺学科。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也称文化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 7

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2、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它也常常被称之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等。

一般来说,活动课程起源于19实际末20实际处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在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中,杜威常被认为是代表人物之一。

三、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

隐形课程产生于20 世纪60~70年代,是指在学校或班级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内容。

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以本校学生为实施对象的课程。 附加阅读: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课程管理模式弊端。为什么要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瑞典等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管理统一领导、总体规划,有利于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

但其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智力特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压制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课程的积极性。 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教育部批准,可单独制定本地区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一、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吗?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改的主要改革方向: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附加阅读: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对课程进行管理?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执行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反思性解读者,在课程实施中主动对其进行反思性解读、创造性地诠释和重构,使其不仅适应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也能够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以一个实践性研究者的身份,直面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现场作业(20~30分钟)

某校为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开展毕业实习,将一部分同学安排在某乡村中学,其余同学则在某城市小学,实习内容为1篇语文课文,时间为90分钟,2个课时。请根据你的去向,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一.课程名称(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生情分析或内容分析

四.课时分解(进度安排)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教案重点,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课后反思

第五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

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教学的意义

1、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学校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一、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这一进程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认识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和不断系统的过程,其中系统化是教学理论形成的标志。 《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 \"教学论\" 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W.Ratke , 1571---1635 )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解释为 \"教学的艺术\" 。

一、赫尔巴特 (1776-1841) 德国教育家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教师运用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

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教育家。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 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 10

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三、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 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四、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布鲁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积极的、真正有意义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发明创造的能力得以提高或发展。将来离开学校时,能成为一个独立地继续进行学习、思考和发明创造的人。

五、瓦根舍因 (Martin Wagenschein,1896年-1988) ,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

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反对庞杂臃肿的传统课程内容和注入式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提倡要敢于实施“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记住的东西。理由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量剧增的情况下,要想什么都教,无异于是在从事一项毫无希望获胜的竞赛。而只有注重发展学生“有教养性”的知识能力,使之在这个基础上改变思想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的规则、原理、结构,才能使知识如滚雪球般地扩展,获得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三、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四、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六、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七、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第六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教育学原理

二、我国德育的历史

德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历代的统治阶级为培养忠于自己的人才﹐都十分重视德育。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中﹐德育居于 12

首要的地位。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教是居首位的。 教育学原理

孔丘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轲明确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他把伦理教育视为中国古代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一个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传统﹐具有合理的因素。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进德同修业的统一﹔在德育实施上重视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材施教﹑尚志﹑履行躬践等。

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中小学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为中的体现。中小学德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陶冶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节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理论联系生活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三、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具体说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他们思想品德中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觉悟。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五、因材施教原则

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1、通过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生活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 1.说服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去履行。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2.榜样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修养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5.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6.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 第七章 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教学方法:安排现场说课 第十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第一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

一、教师职业发展 (了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从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在我国,古代原始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为了部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特别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有意识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于是就成为最早的兼职教授。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产生后出现的。

西周时,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汉代、唐代等时期,都设有各种称呼的教育官。除官学外,春秋战国之后,私学兴起,既有官吏兼任或辞官还乡专任教师;也有名儒大师,不愿出仕,退而授徒;亦有清贫文人充任乡间塾师、书师。

近代,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师范教育也明确作为学制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教育制度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教育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作用也在增强和扩大。 教育学原理

由上可见,教师职业沿革的基本线索是:教师从古代的由官吏兼任,到近代的教、官分离,逐渐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劳动特点

1、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身的思想、学识、能力、言行等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去影响劳动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不仅程度比较高,而且有自己的特点(灵活性)。这是由于教养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劳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照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保护和差异作出种种选择,创造性地工作。

3、系统性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教师都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者。学生成长是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存在着阶段划分、教师的影响彼此间也存在着不一致和矛盾之处以及教师的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都说明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系统性。

4、学习性

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技术。教师的劳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学习特征。

三、教师角色

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研究教师角色,就是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是扮演好教师角色的前提。

1、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16

信息,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研究教材、处理教材,把知识客体内化为自身的主体结构。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使教知识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之上,适应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

2、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时接受者的角色。但古今的含义有别,以前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有序进行,给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习惯,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等要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包括时间分配、内容安排、学生分组)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集体学习的动力。

4、管理者

教师主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调控来实现其管理功能,如对教学环节的调控,对学习态度、学习活动、学习习惯、学习质量的调节,对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等。传统的教学管理被理解为管制约束,常通过纪律的维持来实现,教师扮演“警察”、“保姆”的角色。而好的教师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各种教学常规,特别是客体教学常规、倡导学生参与管理,树立集体观念,充分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信,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向导”、“建议者”等角色。

5、人类灵魂工程师

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但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认真、勤奋、刻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并善于使学生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可以使学生更亲近老师,教师爷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交心的对象,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全面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7、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好的教师榜样,给学生留下公正、正义、理智、热情、坚强、果断的印象;而差的教师的“榜样”作用会给学生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甚至导致行为上的缺陷。

教师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需要通过调整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期望来缩小角色差距。包括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要减少教师角色任务,使同一角色在不同情况下应承担的职责更加集中和明确,尽可能不要求教师在矛盾的角色任务中作抉择。自我协调首先是加强道德学习,其次是以专业人 17

员的角色为重,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再次是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

教师要常常表现出真我,才更亲切、真实。但出于维持秩序的需要,也要适时拾起那种威严的教师角色。“度”该如何把握,乌申斯基主张:严肃中渗着笑语,但不完全是玩笑;对人温柔可亲,但不甜得腻人;为人公正厚道,但不吹毛求疵;做人善良仁慈,但不软弱无能。

第二节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1、教育观:21世纪的教育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学生观:学生观是关于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中对中小学学生的看法,强调的是他们缺乏知识、能力和经验的一面,即主要看到的是学生的现有状态,而不是他的潜在状态、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3、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它是沟通教育理想和学生发展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承担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必须围绕活动的目的与任务,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与创造提供可能、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态度

1、“谋生型”教师 (生存型)

这类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进入生活或者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以次获得一份固定的收入,用以维持生计。由此,他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他们常常采用的办法,他的职业活动就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这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把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2、“成就型”教师 (骄傲型、享受型)

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由此,这样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最大的快乐,会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并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满足。

3、“理想型”教师 (热爱型、发展型)

在发展状态下,教师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中。他们认为,教师就应该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为己任,以学生主动积极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而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同时,教师本人也会通过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由此,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身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为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师德修养

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教师公正,教师把每个受教育者应该得到的合理需要、合理评价给于他。责任感,就是对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期望的认同与承担。

四、知识

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5、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 我们还应强调:理解学生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第三节 教师劳动报酬

一、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教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标准按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高校:助教(研究实习员)→讲师(助研)→副教授(副研)→教授(研究员),其他系列

中小学: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二、津贴

教师工资构成中灵活的部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挂钩。教师津贴是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而设置的。 高校:课时费、科研课题津贴、导师津贴等 中小学主要为课时费

对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部分专家级教师,还享受“特殊岗位津贴”

三、奖励制度

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重奖 普通教师经年度考核合格者,年终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

四、补助工资 领导职务津贴 教龄津贴 班主任津贴

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津贴 特级教师津贴

地区津贴 其他

第十一章 班主任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班级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做班主任工作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必须经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清朝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制度,称为学级担任制,简称级任制。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为级任教师。到中华民国时期,1932年才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1、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

2、学生成长的教育者

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重要责任

3、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组织、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

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沟通的。

他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负责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他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他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件既光荣而又颇具挑战的工作。

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教师集体,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突出的品质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

班主任不仅热爱教育事业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以爱动其心,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而且是班主任情感的突出体现。

3.广泛的兴趣。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决定了班主任广泛而独特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表现在:(1)当班主任的兴趣。(2)开展活动教育学生的兴趣。(3)多才多艺。

4.突出的能力。班主任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带好班,没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可能的。 5.灵活的思维方式

班主任的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它要随着思维客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班主任思维方式的创造性特点表现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思路开阔、独特、新奇。灵活性。班主任思维方式灵活性是指班主任要学会“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 第二节 班集体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是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生活的集体。

一、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全体成员所认可的奋斗目标。

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 3.有和睦、上进的人际氛围。 4.有能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5.有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二、班级集体建设工作

1.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每学期举行

一、两次有意义的,难忘的班级活动。这些都对养成集体意识有大的帮助。

2.培养积极分子。培养一支有相当数量的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保证。

3.调节好人际关系。这是形成良好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必须注意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需要个别教育的学生要不厌其烦。 4.制定集体规范,形成集体舆论。 5.实行民主集中的管理方式。

三、班主任与班级组织管理

班级的组织管理只有在班主任与班集体成员积极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一切能否变为现实,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人格以及由此而生的对学生的威信有关。

21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2009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工作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做好家访工作。了解班级组织,骨干队伍的组织情况和思想状况,并经常掌握发展动态。

2、组织管理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好班主任如下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教育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4、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

5、制定班主任计划

6、其他工作

三、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 (交流、讨论)

22

推荐第3篇:《教育学》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 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的众多规律之中,了解并掌握两大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更好地开展现代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规律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思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联系就是关系,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客观的、复杂的和多样的,规律所反映的就是那些稳定存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所以,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由规律的定义可推出,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内部诸要素之间、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以及教育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其中,教育活动自身以及教育同其他现象之间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教育科学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臆造任何规律,但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如果人们的认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或科学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需要多次反复,人们对客观规律或真理的揭示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对真理的探求,而只能无限接近客观规律,因此,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可见,认识规律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人们可以借助视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经验、假说、定理、定律、理论等形式来揭示一定条件下的事物的规律,但从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任何哪怕得到实证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只是对客观规律“颗粒“的揭示,是人类无限接近客观规律的必经阶段,从欧几里德(约前330一前275年)的几何学原理到19世纪的“非欧几里德几何学“,从牛顿(1643- 1727年)的经典力学理论到爱因斯坦(1879- 1955年)的“相对论”, 自然科学的这种“循环“式前进与发展,证明了规律揭示的艰巨性。教育学科属社会学科之列,而社会现象是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参与而产生的,其复杂性非自然现象可比,因此,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更加艰辛。如果从我国古代的《学记》对教学规律的初步总结开始算起,揭示教育规律的工作已进行了两千多年,若从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科学化“主张算起,也已近两百年了,但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工作的成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英国当代教育理论家奥康纳断言:“我们可以说,‘理论’一词在教育方面的使用一般是一个尊称。“这种说法尽管带有强烈的“唯科学主义”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教育规律研究的复杂性。

教育规律源于并高于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因而,不能把教育规律混同于教育经验或教育方针、政策。对客观教育规律的揭示有赖于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教育经验是具体的、局部的、个别的,有些是偶然的、不稳定的,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教育经验,也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因为经验总归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总结出的经验。当然,认识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教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相对认识,是最终揭示客观教育规律的必由之路,盲目地拒绝接受那些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经验,甚至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相对真理性,对揭示客观教育规律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教育经验和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而凭空构建教育规律的大厦。教育的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在本质上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的反映。认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揭示规律,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教育规律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微观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宏观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出来的,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它不是教育规律,但教育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否则只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影响。

二、教育规律的分类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绝不是一条、两条所能揭示的,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另一个是通过认识所获得的教育规律的体系。后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尽管教育理论不能等同于教育规律,但应视为一定条件下对某方面教育规律的相对揭示。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将这种形式的教育规律划分为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的实践理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主要研究教育事实,说明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哲学理论则从哲学观点出发,建立价值与规范;实践教育理论则为教育行为和活动提供实用的原则与方法。这种分类对于正确认识与运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认识上以理论的形式存在的教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澄清奥康纳有关教育理论只是“尊称“的消极思想。

客观教育规律即不依人们的认识和研究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规律,根据规律所起作用的范围,通常分为教育基本规律和教育特殊规律两大类。教育基本规律,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规律;而教育特殊规律是指教育在不同时期、教育的不同领域或者教育的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之中各自具有的特殊而具体的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存在于教育特殊规律之中,是对特殊规律的进一步抽象与概括;教育特殊规律要受教育基本规律的制约,是对基本规律的具体化。两者紧密相联。

把教育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虽然有助于对教育规律作初步区分,但仍不免失之笼统,究竟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呢? 1980年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的内部规律“的分类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根据这种划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而教育的内部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这种看法,引起了不同争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均有。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是对教育规律分类的有益尝试,其把教育规律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来区分,反映了教育规律的空间存在位置的差异性。教育规律一是存在于教育现象内部,二是存在于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之中,无论是基本规律也好,还是特殊规律也罢,都能循着这种思路继续细分下去。

从这种思路出发,教育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两条。一是反映教育这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基本规律,尽管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的联系十分复杂,但是,人是教育的核心对象,教育的宗旨是要规范、引导、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基本规律之一。二是反映教育这一系统与社会的其他系统之间—主要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的基本规律。把教育基本规律细分为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容。事实上,教育特殊规律也可遵循这样的路径来研究,在教育与人以及教育与社会的种种联系之中,探寻一个个具体的、特殊的教育规律,有助于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究与发现。 第二节 教育与人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人的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联系,因而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即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它包括个人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方面。从身体发展来看,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如骨骼、肌肉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增加,肺活量的扩大等。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指的是个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如初生儿只有简单的吸吮、眨眼等反射,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个人性格等不断丰富和成熟起来。人的发展的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会影响身体的发展,健康而成熟的心理有助于提高身体发展的质量。离开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和没有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都是不符合科学的人的发展观的。

从人的发展的时间范围来看,一般系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这段时间,但现在愈来愈趋向于将人的发展的时间段加以延伸,把人的发展视为“个体从生物学的受孕至生理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过程“。对人的发展时间范围的扩展对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教育、终身教育,不能不说与人的发展在时间上的延伸有关。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外部因素来看,遗传、环境和教育是主要的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总的来看,外因是个人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但是在人的发展的三项外部因素之中,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因素,教育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育及其他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

遗传是生物亲子性状的传递过程,即生物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后代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称为遗传素质。遗传是通过基因在生物亲子之间传递信息的。据研究,基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联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它位于人类的23对共46条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分别储存着父体、母体的生理信息,当受精卵产生以后,受精卵内的23对染色体便通过基因分别将来自父体和母体的不同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包括个体的形态、结构、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都可经这种方式传给下一代。这些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

(l)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个体的形成从受精卵的产生开始,经过胎儿的发育,到出生之时尽管身体的各个方面还相当稚嫩,但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发、肤的颜色,身体的形态,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形成等是后天发育的生理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怎么可能有日后的身强力壮呢?因此,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部分地制约着人的身体及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从而对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影响。而个体通过遗传所获得的解剖生理学上的特征的差异性,也成为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3)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通过遗传获得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生命在孕育形成之初就已经经历了遗传信息的变异;其次,个体所获得的或优或劣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经过后天的养护与教育是可以变化的。因而,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只能提供人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在遗传作用问题上,“遗传决定论“者过分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1822-1911年)在《天才的遗传》( 1869年)中写到:“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1844-1924年)更夸张:“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把遗传提供生理基础的作用夸大到决定人的发展的程度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 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相对于主体自身而言,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狭义的环境指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学校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个人发展的外部环境,只不过它对人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方便暂把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一个单独的因素考虑。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除教育以外的狭义的环境。

环境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个体出生后,总要面对一定的自然、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人的发展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真空状态中完成,没有相应的外在环境,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个人在遗传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反,不良的或者恶劣的环境,能阻碍或者限制个人的发展。比如,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能给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人的发展,而自然条件艰苦、物产贫乏、交通闭塞则可能扼杀个人良好的发展潜能;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人际关系、教育观念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影响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反之,则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就社会环境而言,大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小到一个社区的民风民俗、人际交往等,也能给人的发展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谐、安定、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正面的促进,而混乱、暴力充斥的社会环境则只能给青少年身心发展以消极影响。

在环境的作用问题上,看不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制约作用是不对的,要充分肯定和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即明确肯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但是我们不能夸大环境的作用,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能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和改造环境。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在《行为主义》(1925)一书中宣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的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如何。“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环境决定“论,是不科学的。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人能够通过能动的认识活动,来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能通过主体自觉的对自身以及与自身相关的事物的认识来改造自己,从而对自身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相对于遗传、环境乃至教育而言,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所在。

第一,能动的认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影响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没有主体通过感知、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外部因素以及主体自身的能动反映,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是无法发挥的。比如,对教育而言,无论教育者知识怎样渊博、方法如何恰当,但若没有受教育者主动的接受,教育的效力就等于零;而遗传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则可以经过主体的认识而加以克服。

第二,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里的活动指除认识活动以外的在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归宿,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离开实践的认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言,无论能动的认识多么强烈、多么清晰,但主体若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去实践,将认识化为行动,则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终将只能停留在意念的冲动上,不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中,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洛克宣称:“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评估一般来讲是正确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与遗传、环境因素一样是外因,但教育的作用是最突出的,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本质联系的一面。

(l)教育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

人的发展方向是指人在身心两方面所要达到或追求的目标规格和水平,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由于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对人的发展方向产生制约作用。教育的目的性是由人的能动性决定的,人是有自觉意识、能动的动物,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的特征,它必然要反映到由人参与的任何活动之中,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目的性是必然的。教育的目的性在任何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均有反映,在形式化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反映最明显。现代学校教育从微观的四五十分钟一节的课堂教学活动到宏观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对人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从而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产生全方位的制约作用。

(2)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能给人的发展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不仅表现在对发展方向的规定与设想上,而且表现在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这一点,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现代学校教育通过建立严谨的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备学制体系,通过精心设计、组织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产生全面、系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力有着天壤之别,遗传只是人发展的生理基础,环境的影响则是零碎的、偶然的、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现代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也只能给人的某方面的发展施加有限的影响,只有学校教育才能给人的发展以系统、全面、深刻的影响。

(3)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师,从而强化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专门化的教师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更能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学校教育中,专门化的教师不仅终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或者为主要职业,而且具备教师职业所需的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技术、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能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恰当的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专门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无论是“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还是热心公益的社会教育者,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教育的主导作用更易在他们身上发挥。

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人的身心发展迅速,身体从稚嫩到成熟,心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迅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容易发挥。同时,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主要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成为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则愈益显著。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种外部因素之中作用最为突出,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然,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之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只是联系的一个方面,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在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实践运作中,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教学原则与方法的确立等,都不能离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而盲目地决定。教育如果目中无“人“,不顾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教育的发展要受下面五条规律的制约:

(一)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呈现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身心的发展沿着一定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展开,而且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身体各部分的发展沿着头部、颈部、躯干、下肢顺序展开,头部发育早于颈部,颈部发育早于胸部,胸部发育早于腰骶,上肢发育早于下肢,胎儿的头、脑和眼睛的发育比躯干和两腿要早,出生以后,这些部位的发育依旧先于身体的下半部,使身体各部分比例不相称,直到身体发育成熟才能协调相称,这就是身体发展的自上而下的顺序使然;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身体的发展从中部开始,然后延伸至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感知觉从简单的感觉到精细的感知,思维由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揠苗助长“。“凌节而施”,不仅无助于人的发展,而且会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伤害,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受这一规律的制约。

(二)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的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人的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一般将人的发展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婴幼儿期(初生至六七岁,相当于托儿所、幼儿园时期)、儿童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例如:儿童时期(即小学阶段):从身体发展看,儿童处于两次发展的高峰期之间的平稳发展时期,骨骼发展较快但尚未完成,肌肉含水分较多且肌力弱,易疲劳,大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灵活性差;从心理发展看,儿童感知觉有所发展,但精确性差,有意识记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注意力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优势,但具有明显情绪色彩,情感丰富但深刻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发展,意志力发展水平较低等。中学阶段(包括初中、高中阶段):儿童身体方面经过青春期的发育,在身高体重、体内机能乃至性的发育等方面趋于成熟;在心理方面,也由易变性渐趋稳定,是闭锁性与开放性、依附性与自主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身心发展的这种阶段性要求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要求充分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中学阶段青少年由于注意力的增强,则要求选用提高有意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教育。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精心组织。总之,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制约着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选择或制定。

(三)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的,也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呈现不平衡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速度是不相同的。例如,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在六七岁前发展迅速,达到成人脑重的80%,此后速度逐步放慢, 20岁左右停止生长;人的身高与体重,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是两个生长高峰,其他阶段速度放慢甚至停止;个人语言的发展在3岁左右是快速发展时期,语词数量、句子的完整性、使用语言的技巧等在这一时期进步很快。第二,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如,人的身高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迅速发展,而生殖系统和性功能则要到青春发育期才大幅度成长;幼儿时期人就有了直觉行动思维,而直到青少年期才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的发展,错过关键期,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

(四)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共同趋向,又表现出个别差异。其中,个别差异性一般通过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例如,有的儿童身体发育早,早熟、早慧,而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迟;有的儿童抽象思维发展水平高,而有的儿童则不擅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儿童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有的对艺术形象有深刻的记忆表象;有的好动、善于与人交往、言语流畅,有的喜欢安静、独处、沉默寡言而不合群等。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不能千篇1律、一个模式,而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均须受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教育要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既呈现一定的方向与顺序,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人的身心发展又是连续的、整体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心理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整体发展的。在身体发展方面,尽管呈现出自上而下、由中心而边缘的顺序,但这并不是说等到上面的或者中心的部位发展好了再发展下面的或边缘的部位,而只是表明发展速度有差异。事实上,无论是胎儿还是新生儿,在头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他部位也在发展着,否则不能成其为人了。在心理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相互之间,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的现象之间(如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之间等)均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能等认知过程各因素发展好了再去发展情感过程或其他心理现象,也不可能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与抽象思维的发展之间找到一清二白的分界点,心理的发展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发展。第二,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发展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离开心理发展的身体发展和没有身体发展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体性要求出发,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总之,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前提,教育的发展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才能真正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由此,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服务,它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必然要同其他的社会现象之间发生联系。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其他现象—主要是政 治、经济、文化等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潘懋元教授称之为“教育外部基本规律“),这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即: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能给教育的发展以巨大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济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政治、法律等社会的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劳动力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体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活的个体要成为劳动力,就必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而且愈是现代社会,对脑力的要求愈高。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是把活的个体这种可能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这种转化主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简单,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力的培养只需要在生产、生活中加以熏陶即可,无需复杂的教育训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迅速形成与发展,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有了很高的要求。据分析: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生产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为9:1 ,而到机械化中期则为6:4,到全自动化阶段为1:9。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劳动力若没有较高的素质显然是不合格的,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明:从1970年到1994年间,整个制造业中,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增加了10%,而非熟练工人的就业数量则下降了70 %;中学毕业人员的失业率为10%,而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失业率为3.8%。人的智力的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靠什么呢?只有靠教育,教育通过传递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并掌握从事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的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中,学制的完善、义务教育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社会日益提高的再生产劳动力的要求的反映。

2.教育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两个紧密相连而又有区别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在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密切,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的再生产,工具的制造、生产资料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人类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更是如此,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邓小平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时代,土地、阳光和水是基本资源,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基本生产方式,尽管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总起来看,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贡献还体现不充分。但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尔顿(1766-l844年)的原子论、麦克斯韦(1831——1879年)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化学工业和电机发明的基础,电炉炼钢、电机、电灯、电报、电话、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在19世纪相继发明,把人类推到了钢铁、化工、电气化等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时代,人类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过去数千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更加迅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为原子技术、合成化工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突飞猛进的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计算机、全球通信、多媒体网络等,正在把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一个基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创造性运用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学技术贡献率为60—80%;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5000家高科技公司;1982年美国富豪榜前10名中有8名是石油等传统产业巨头,而现在以软件业巨头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基于高新技术的新的经济巨头正迅速取代传统经济巨头的位置,1995年由《福布斯》排名的顶级富豪榜的前6名,有5人为计算机领域的风云人物。这显示,高新科学技术正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毫无疑问,当科学技术还只是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它还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即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它为一般的劳动者所掌握,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主要依靠教育,只有组织严密、设计周详、考虑全面的现代学校教育才能充当科学技术迅速传播的主要力量。中国古代虽然有“四大发明“,但当时的教育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因此没能形成社会生产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中的重要性。总之,现代生产高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又离不开教育,教育便通过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不仅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手段,而且是创新、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阵地。高校有很强的教学、科研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在传播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创新科学技术。

据估计,近20年来世界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70%以上来自高校。我国从1956年止1991年的36年间,共颁布自然科学奖5次,获奖445项,其中高校获得188项,占总数的42%;1980年以来高校获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分别占全国颁奖总数的21%,30%,40%;我国实施“863”计划的10年内,共取得高新技术成果1398项,高校取得的成果占总数的49.5%,可谓撑起了“863”半边天。高校的创新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各国兴起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均是依靠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起来的。美国著名的“硅谷”,方圆几十公里,年收入数百亿美元,依托于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著名大学;在美国南部,以得克萨斯大学为依托建起了“硅平原”工业区。在我国北京的中关村,依托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的科技创新力,建起了我国自己的“硅谷”。据上海《高校科技信息》报道,1999年度,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的招标中,仅上海的高校就中标12项,占总项目的1/3。目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将高校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然,参与科技创新的不仅是高校的教师,事实上,许多发明、创造产生于高校之外的中等教育乃至初等教育的热心科技创新的师生中间。因此,教育不仅传播而且创新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了研究,舒尔茨、丹尼森、鲍曼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将“学历、受教育程度”列入经济增长因素,舒尔茨研究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得出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35 %、10%、1l%,平均收益率为17%。人力资本的研究证明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绝不是凭空臆造的。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由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生活。教育教学中所必备的场地及仪器设备等,没有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无法保障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更加强化了教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程度,办多少学校、招多少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大小以及速度的快慢均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靠打猎捕鱼及采集糊口,教育只能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不仅出现了学校教育,而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我国汉、唐时期已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育体系;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逐步普及,职业教育开始出现,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教育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的物质支持力,也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制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生产力发展了,能够投入较多经费用于教育,教育的规模就可以扩大、速度就可以加快,否则,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就会受到抑制。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经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加,政府的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不断提高。美国20世纪50年代,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3.3%,1976年为6.5% ;英国20世纪50年代为2.6 %,1976年为6.3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为5%,1976年为5.5%。

正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的增长率不断上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国1965年至1970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2.6%、4.4%;1970年至1981年间分别为2.9%、2.6%、3.l%。尽管影响学生入学人数增长的因素很多,但因经济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投入的增长是个重要原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1986年至1996年,我国预算内教育支出增长近10倍;1980年至1985年,预算内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4.66%;1986年至1990年,全社会教育支出年均增长20.38%,其中,预算内年均增长16.24 %,预算外增长27.98 %。但总的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到2000年要达到4%。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不足必将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的最终解决仍有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人的培养标准或者规格如何,以及需要构建怎样的教育结构来培养这种规格的人才等问题,并不能完全由教育本身来决定,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人才的规格相应单一,教育结构也很简单。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中科技含量低,劳动力主要看体力,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学校里培养的是规格单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统治人才”。《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圃”而孔子不屑一顾的故事,大抵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规格的要求。与这种单一的、排斥实用技艺的人才规格相适应,中国传统教育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文化、道德的教育。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现代大工业生产以后,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此时不仅需要培养政治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所要求的现代劳动者。这种劳动者,既包括具备初步技术知识的工人,也包括具有较高科技创造与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和管理者。因此,从18世纪以来,由于人才规格的多样化以及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学校教育结构不断丰富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现代高等教育不断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兴起,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结构由此向“终身教育”的体系转化。由此可见,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的结构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的,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3.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们的生产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科学技术、人类认识的发展。认识成果的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革。我国古代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成果主要集中于人伦道德方面。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西方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逻辑、修辞、辩证法之外,逐步增加了地理、力学、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我国直到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声、光、化、电等新内容的加入才改变了我国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内容的格局。

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教育以口耳相授的方法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发明,造纸、印刷技术的相继出现,早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有了彻底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半导体技术、电视、投影、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当代远程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正在推动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教学组织形式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传统的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适应当时生产力不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不迫切的状况的。进入现代工业大生产社会以后,为了培养大批的现代工业生产者,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满足了培养大批劳动者的要求。

总之,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教育的结构,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物质前提。

综上所述,教育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教育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这集中体现了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关系。

二、教育与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政治是产生于一定的经济之上的,而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等一经产生,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

(一)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现在:

1.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任何一种政治都要靠人来实施,没有具备一定的政治观念与能力的政治人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就指出:“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合格的政治人才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我国先秦时期,政治官吏虽然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室和贵族仍然举办教育,专门培养子弟统治百姓的能力;孔子办私学,目的不是教弟子学稼、学圃,而是传播他的儒家政治理想,培养新兴的政治人才,“学而优则仕”大抵反映了他培养人才的目标,《礼记·大学》中所揭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揭示了传统教育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人才的抱负。事实上,自从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后,中国传统的官吏莫不是经由各种教育训练、饱读儒家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选拔出来的。这种政治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传统政治数千年的稳定与发展。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新兴政治人才的培养。如,康有为在推行维新变法时,先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一批维新变法骨干。孙中山为了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不得不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政治军事的人才。现代社会政治日趋复杂,政治人才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才能,如政法、财经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现代社会政治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密切相连。据统计,美国1879—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包括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议长、最高法院法官等)都是大学毕业生,而且都是毕业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由此可见,教育通过培养政治所需的人才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不仅要有具备一定政治观念和能力的政治人才,而且要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只有一般的公民具备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政治思想和观念,形成了有利于政治的舆论,政治统治才能长久稳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舆论是公众对某种普遍关注的事件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政治制度、政策等都能成为舆论的焦点。舆论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有组织地形成,运用一定的方式有组织地造成的舆论,影响广、威力大。教育尤其现代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能够向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即本来的公民传递某种政治思想和观念,从而在青少年和广大民众中形成某种政治舆论。如果这种舆论是符合现存的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就能起到稳定现存政治的作用,反之,则会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例如: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民主制度的建立不仅要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更要有民众的民主意识,即要造成有利于民主政治成长的舆论,因此,教育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杜威说:“民主主义和教育有相互的关系,因为不但民主主义本身是一个教育的原则,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的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一定的政治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给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的中国要确保基本政治制度的长治久安,就必然要高度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重要位置。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只是教育与政治本质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要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政治对教育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领导权属谁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在人类社会中掌握了生产资料的阶级或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各种事务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也就掌握在享有政治领导权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统治者手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对国家事务的统治权,来制定、颁布教育的政策、法令、法规,任免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控制教育经费,选择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从而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中。例如,我国夏、商、周三代,实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文教政策,教育领导权掌握在皇室或奴隶主贵族手中;秦代,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教育领导权仍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汉代以后,各朝代的官立教育均由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控制,教师及管理人员由官方任命,而历朝历代的私学尽管由私人举办,但最终的考核方式和儒家经典的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官方影响。在西方,柏拉图提倡国家办教育,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的儿童均要接受正式的教育训练;中世纪,教会和封建领主控制着教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教育成为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重要内政事务,无论是分权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区别只在于由哪级政权代表统治阶级行使教育领导权而已。在社会主义中国,代表全中国人民最普遍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也从组织、思想和制度等方面掌握着中国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一定的政治制度不仅决定什么人、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且也决定由哪些人分享各种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利的享受同样由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来决定。这是因为教育具有政治功能,能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什么样的人能受教育,就必然要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只有那些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的人才能有受教育的权利。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人平等享有原始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后,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相应掌握了教育权,奴隶主贵族子弟和封建地主阶级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唐代中央设立的“六学二馆”,对入学者均有身份限制。尽管贫民子弟也能享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但在封建社会这不是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标榜人人平等,宣称教育权利平等,但劳动者的子弟由于经济原因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3.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目的的性质指的是培养为什么样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的问题。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统治阶级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哪些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也就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即在一定政治制度之下的教育目的只能是培养服从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人才,教育目的的性质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性质是由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由政治所决定的教育目的的性质主要是通过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来实现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带有阶级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道德以“普遍形式”的名义,借助于教育上的领导权,从而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传统教育宣扬“三纲五常”,资产阶级的教育宣扬“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社会主义中国提倡“五爱”教育,都体现了政治决定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

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都是决定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因此说,教育要受政治的制约。 总之,教育与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要受政治的制约。

三、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从广义来看,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它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法律、天文、数学等各种关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意识或认识。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而一种已经形成的文化又反作用于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践着的人们和人们的实践。因而,文化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一)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实践是多样化的,生产、生活、认识等均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必然能对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1.教育通过传递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主要是借助于人类社会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宗教、艺术、文学、自然科学知识等来培养年青一代。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文化便借教育教学活动一代代地延传下去,绵延不绝。通过传递文化,教育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我国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便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传统。汉、唐以后,各朝各代无不视教育为治国安邦之首条,正是因为有了重视教育的传统,建立了完备的教育制度,才得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并且影响遍及东亚、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意义深远而巨大。没有不间断的教育的传递,文化的不间断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2.教育通过选择文化影响文化的发展。

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不是无选择、无区别地传递,而是要经过教育者的选择、组织之后再传递,由此教育便通过教育者对文化的选择、组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那些被选择的文化成果便可能传递给下一代,而那些被排斥在选择视野之外的文化成果,便可能逐步从文化中退隐。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兵、阴阳等诸家并存,但自汉代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推惟一的或者说主要的选择内容,从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儒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而其他各家的思想或主张或退为潜流,或以新的形式融合到儒家文化之中。

3.教育通过文化融合影响文化的发展。

文化融合是指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之一。文化的融合有多种途径,各地流动的商人、移民,从事创作的文学家、艺术家,从事科研的研究者,都可以以自身的实践促进文化的融合。教育在传递、选择文化的过程中,也有着文化融合的功能,其对文化的选择不是简单地采取传递此文化成果而不传递彼文化成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是要采取综合加工等方式,从而融合文化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质的文化。例如,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实际上是将当时中原及其他非中原文化加以综合、融合,形成华夏文明和中国文化传统的雏形。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面临新旧、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教育便取“中体西用”的策略,一方面坚守传统的经史之学,另一方面吸收西方的声、光、化、电等西文、西艺,经过这样一番融合,便形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亦新亦旧”的文化特色。可见,教育通过对文化的融合,能深深影响文化的发展。总之,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给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一定形态的文化如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知识等对教育的发展有制约作用,教育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都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尤以教育思想或观点、教育内容受到的制约更明显。

1.文化制约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

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产生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不仅仅如此,既有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哲学观、政治观、伦理道德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等,也会给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形成以巨大的影响,制约着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形成。事实上,考察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观点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它们无不具有其哲学、政治等思想背景。在独立的教育学科产生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混杂在政治、哲学著作中,这本身即证明了文化的制约作用。《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内容庞杂,涉及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只能透过孔子论述的政治、哲学、人性论及伦理道德观才能体认到他的教育思想,说到底,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围绕着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的政治理想的实现而产生的;古希腊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是基于他的哲学观和政治观,这从他将最充分体现其教育思想的著作命名为《理想国》就可见一斑。教育学科独立以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形成同样受文化的制约。赫尔巴特直言不讳地表示,他的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其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当代西方的进步主义、要素主义、存在主义、分析主义等教育思想无不是产生于相应的哲学观。由此足见文化对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有制约性。

2.文化对教育内容有制约作用。

教育内容主要来自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文化发展的水平、文化的不同类型等对教育的内容有制约作用。例如,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是不同文化的最好体现,学校教育的用语,教育内容的选择只能来自于一定文化形态下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因此,在人类社会自我封闭的发展时期,古代中国的教育内容只能囿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西方古代及中世纪的教育内容也只能限于经典的希腊文文献、拉丁文文献。文艺复兴以后,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地理、力学、物理、化学、动物学等成为教育内容。在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推动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因此,教育内容总是对一定形态的文化进行选择与传递,因此教育内容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可见,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而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总之,教育与社会—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这一本质联系就是教育的第二条基本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同时,教育的发展又要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给教育以巨大的反作用。

第四节 教育的功能及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对教育的基本规律的分析,可以对教育的功能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作基本的分析。

一、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反映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另一条反映的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尽管内容不同,然而,人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的发展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因此,不能把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观为互不联系的孤立的规律,而应看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有机联系的基本规律的统一体。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要受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的影响教育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而要充分发挥教育的这种主导作用,就必须使教育自身有良性的发展,教育能否得以良性发展,既取决于是否符合人的发展的规律,更取决于是否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的要求。因此,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不能脱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律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要通过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来实现教育能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发展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这一规律的实现离不开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规律。一方面,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要通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来实现;另一方面,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会通过影响人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是社会制约教育的途径之一。可见,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规律也不能离开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规律独立地实现。教育两条基本规律相互联系的关系,要求必须把两条基本规律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看待,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时,不能只看到或重视一条基本规律面看不见或忽视另一条基本规律。

二、教育的功能

从对教育两条基本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到,教育主要具有以下两类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即教育的育人功能,指的是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育人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精心组织的内容,有专门的教师,因而,能引导人的发展方向,给人以深刻、持久而全面的影响,在人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育人功能是教育其他功 能的基础。

(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即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它包括: 1.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指教育所具有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的基本规律表明,教育可以通过实现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人类即将逐步迈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尤为显著,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运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因此,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教育优先”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指教育所具有的影响政治的稳定与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向年青一代传递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培养政治人才和合格的公民,形成有利于一定政治制度的舆论等形式实现的。过去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把教育当作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是不恰当的,但否认或看不到教育的政治功能同样是有害的。 3.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文化的延续、文化发展的走向、文化发展的类型等,都不同程度地受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通过选择、传递、融合等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要求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表明,教育的发展既要受到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又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教育既不能“目中无人”,又不能“超阶级”、“超政治”,甚至不顾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而盲目发展。但这并不表明教育就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地位了,更不意味着只需把教育当作政治、经济的附属物,像发展经济、从事政治那样办教育就行了。恰恰相反,不能用政治、经济的规律代替教育规律”,不能把教育当作政治经济的附属物,而必须把教育当作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社会活动,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一)教育是转化经验、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才的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活动的规律在转化经验、知识的过程中,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认识及其他能力的发展问题,讲究的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规律,在这里,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规律,都没有用武之地。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发展尽管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但也有不受这些因素制约或影响的地方,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即是如此。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历史,如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等,教育的这些历史传统同样影响教育的发展。如,一个民族的教育、教学的语言,具有自身的历史性,不会随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发生很大改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是如此,如《论语》里一句“学而优则仕”就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数千年的影响。

(三)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指的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不是齐头并进的,往往落后或者先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从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授人类历史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来培养年青一代这一点看,教育常常滞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主要的,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有时候是跳跃式的,而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甚至教师队伍的发展变化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表明,教育如果试图完全随着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某些方针、政策变动的步伐而波动的话,那是十分不明智的。当然,这种不平衡性也要求教育应主动走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社会的发展,不能亦步亦趋地步后尘。

由此可见,教育在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约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夸大或忽视任何一点,都将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推荐第4篇:罪犯教育学教案

《守望的距离》书目导读的教案

章节名称:守望的距离

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女犯明白开卷有益,阅读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女犯认识人生,从而从根本上去感化女犯,让她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守望属于她们真正的人生信仰,从而帮助女犯稳定情绪投入生产,提高女犯心理认知水平,帮助她们进行改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1.使罪犯学会读书,如何正确阅读一本好书。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格言;

2.让罪犯了解本书目的内容梗概,作者的创作经历;了解我们导读的主要章节;

3.帮助罪犯学会如何自主思考,让他们与文章产生共鸣,让她们明白人生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她们进行教育改造。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两节

精品书目导读的课程,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及知识,同时如果授课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提出,大家一起探讨解决,好,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2-3分钟}

正式课程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的魅力有多大。一个不读书的人,那么你将有可能迷失自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们迷惑不解,静下心来读书,你也许会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当我们烦闷急躁,不妨在书海之中平静自己的心情,放松自己,做情绪的主人。书的好处数不胜数,因此读书对我们的人生很有意义。(先提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觉得除了我上面说的书的两个好处,还有没有其他你们认为的好处呢?举手回答。1.刺激大脑的认知能力;2.减轻压力;3.增长知识;4.扩展词汇;5.提高记忆力;6.增强分析思维能力;7.提高集中注意力;8.提高写作能力;9.平静内心;10.免费的娱乐消遣){5-10分钟} 这几个同学给出的答案很好,书对每个人的好处不同,因此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曾记得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一、我们要主动阅读,主动的阅读包含哪些条件?此刻我们只能说: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这两件事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就跟写作一样,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动。要达成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二、要有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事实上,任何一本书能增进理解或增加资讯时,也就同时有了消遣的效果。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三、阅读就是学习。吸收资讯是一种学习,同样地,对你以前不了解的事开始理解了,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在这两种学习当中,却有很重要的差异。

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想要被启发,就是要去理解,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

如果用你记得住什么事情,和你解释得了什么事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就会比较容易明白。如果你记得某个作者所说的话,就是你在阅读中学到了东西。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你甚至学到了有关这个世界的某种知识。但是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然,你可以同时记得作者所说的话,也能理解他话中的含义。吸收资讯是要被启发的前一个动作。无论如何,重点在不要止于吸收资讯而已。

因此我们在读书不仅要看懂作者的文,还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第一,这整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些什么?第二,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第三,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 第四个问题是,这本书与我们何关?{15-20分钟}

讲了这么多,接下来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并且希望大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讨这本书。书名是《守望的距离》。 内容梗概:

《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先生于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国平先生。周国平,一九五四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创作经历: 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 图书目录:

第一辑 存在之谜 第二辑 未知死焉知生

第三辑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第四辑 绚烂归于平淡 第五辑 智者的心灵 第六辑 淡泊中的追求 第七辑 守望的距离 第八辑 书与人生 第九辑 爱的智慧 第十辑 人生寓言 第十一辑 随便走走 第十二辑 对话和独自 第十三辑 格言的本色

第十四辑 读元曲随想{8-15分钟}

四个赏析内容:

一、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我确实认为,做人比事业和爱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存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一起过日子,而是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人当然不应该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东西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真正能支配的惟有对这一切外存遭际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如何做人。

(

结合上面的文字我为大家讲个故事,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段话,从前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它既可以在各层之间随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丰富的供品。它甚至还享有别人所无法想象的特权,那些不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随意咀嚼;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闲,兴起之时,甚至还可以在佛像头上留些排泄物。

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这只老鼠总是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它猛抽着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把将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站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

故事里的老鼠就像许多人一样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他不懂怎么做好自己,享受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追求着不符自己的地位,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认清自己就会犯错,所以很重要的就是学会做人。如何做人是可以思考一辈子的,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帮助她人,这些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在于我们自身怎么去做人。)

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相信大家都听过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吧。故事发生在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翁以他的故事诉说着灵魂的高贵,面对权贵,不折不饶,正是这样的灵魂才会流芳百世,诗词朗朗不绝于口。如今也不乏许多这样的人,珍惜自己内在的精神财富胜过外在的物质财富,内涵及修养才是能跟随人一辈子的礼赞,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人生大起大落,拥有一个高贵的灵魂才重要,百折不饶,学会去增长自己的涵养,内在美才是真美!)

三、面对苦难

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一种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一种东方的宗教教导我们摆脱苦与乐的轮回。可是,真正热爱人生的人把快乐和痛苦一并接受下来。

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苦难,不见风雨难见彩虹,所以“自古英豪出贫贱,纨绔子弟少伟男”了,因为顺境中的人容易受迷惑,他们往往贪图享受,不知奋进,不知道苦难为何物。而没有志向,没有进取心的人,又怎么能成材呢?逆境中的人则不同,他们饱受磨难,一次次与命运和困难作斗争,为走出逆境,大多都树立了远大志向和坚定目标。人没有压力不抬头,没有动力不奋进,一旦二者兼备,就会发挥出令人吃惊的潜力。这正是顺境中的人一般不具备的。

像司马迁,他由于李陵一案身受宫刑,蒙受大辱,但他终于顶过磨难,发愤写完了辉煌巨著——《史记》。再如现代的华人张士柏,他经历了从游泳健将到高位截痪的巨大变更,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将它化为动力,勤奋学习,完成了许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还有张海迪、李政道……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胜枚举。北京“宏志班”的学生们,个个在困境中长大,学会了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困难。他们像是野外的小草,饱经风雨蹂躏却不倒伏,而那些温室里的“花朵”的生命力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所以接受苦难,直面它,才是最正确的决定,一味的逃避反而会增长自己的烦恼,直视自己,学会去面对才是真理。)

四、情与人生的意义

情: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开展,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感情上的满足。{15-25分钟}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而自我实现包含以下5种:◆ 道德◆ 创造力◆ 自觉◆ 问题解决能力◆ 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所以学会情的使用,保持自己的真性情,才更容易发现美的存在,更容易实现自我,或许你今天真心帮助其他人,她人回已一个真诚的感谢,至少自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是幸福的,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一小部分,从而达到人生意义的感觉)

好,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写好了吗?请几位同学来谈一谈他们的回答。{10-15分钟} 结语

周国平先生关注人生,洞察真理,在人生与精神道路上给人们点起了一盏明灯。这样一位保持生命本色的作家,谁不愿意去安静地聆听他心灵的声音呢?《守望的距离》是值得一读的书。它就像一位长者,给我们讲述着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述说着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美好。它又像一处宁静美丽、清新自然的心灵栖居地,让奔波于红尘的疲惫的人们在此歇歇脚。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到最真诚,最真实的声音。就算不能让人悟到人生的大道理,至少能使人在面对命运的变故时,能够更从容一些,能使人时不时也思考自己的人生,在人生道路上走走停停,既不错过沿途的风景,也不落后于时代。也能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本书是一碗真正的心灵鸡汤。

今天的课程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回去可以去阅读这本书,从书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共鸣。铭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畅游书海,领悟人生。

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教育学教案(6)

第六章 课 程

教学目的:

课程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最关键部分。介绍课程的概念、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和课程的作用。分析课程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介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目标:

1.识记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整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的含义。

2.掌握各课程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解其内容。 3.掌握课程的结构及其主要形式。

4.掌握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及其代表人物,了解其优缺点。 5.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

6.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了解其体系设计构想。教学重点、难点: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流派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辞源》中界定: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释义为:课业及其进程。在我国古籍中,早已使用这一词汇。《朱子全书·学六》中就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语源出自拉丁语,本意指跑道,就象运动员沿着一定的运动场跑道赛跑一样,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美国经验主义者艾伯蒂认为:“学校为学生所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日本教育界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它将教育目标加以具体化,多层次地设定多样的亚目标,并且选择、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内容。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代表人物:巴比特、泰勒、塔巴、惠勒、凯尔、奥利瓦、莱顿索通 3.课程即学习经验

1 代表人物:杜威 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代表人物:麦克唐纳、斯藤豪斯、布拉特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劳顿、费雷尔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课程的含义被扩展了,学校生活中那些非学科的经验也受到了重视,认为这些经验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明显的作用。当代课程观注重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的全部经验。另一方面,把课程主要看作是教程而不重视学程的静态课程观也受到了挑战,课程不再被看作是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双向的流动实践过程。当然,教学的科目、课业的结构及其进程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般还是被认同的。我们认为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它的实现要依据课程,通过制定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结构等,才能真正将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落到实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课程这个中心,谈论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以一定的目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内容。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在学校中,学生是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

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如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一方面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为他们身心的发展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主动探索、体验,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创造能力,促进他们情感、兴趣和爱好的发展。

2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教育质量评估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但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对学业成绩的考核,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的缺陷,确定努力的目标。对教师来说,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自己不断地反思,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实,所有测验评价指标的建立都是依据课程来进行的。可以说,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离开了这个尺度,就无法评定教学质量的优劣。

二、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任何课程体系的确定,都是受社会要求决定的,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的要求;政治、道德的要求;文化、科技的要求等。从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出发,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基本上形成了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技术教育课程三种课程。这三种性质的课程体系既反映着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人的身心发展的利益需要。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现代社会的生产、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等,都以现代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现代学校的课程不能不以人类积累和认识的最新成果为前提。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依据,所以,各国都把这些科学当作基础学科列入课程。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必须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必须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现实的学习的可能性。

(四)课程理论

①形式教育论(裴斯泰洛齐)与实质教育论(斯宾塞) ②学科中心(布鲁纳)与活动中心(杜威)

③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与社会再造主义(迪尔凯姆、帕森斯)

三、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1.代表人物:杜威、克柏屈 2.主要内容: (1)经验论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 (3)主动作业论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分支及代表人物: 1.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

3 2.要素主义课程论:巴格莱 3.永恒主义课程论:赫钦斯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分支及代表人物:

(1)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车里霍尔姆斯 (2)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多尔 (3)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奥利弗 2.主要观点:

(1)课程目标的灵活性

(2)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构建的文本 (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四、课程类型及其结构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从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科中心课程、活动中心课程、综合课程 从课程的正式程度和发生作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又称课程种类。一般来说,课程类型是“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近代以来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课程类型。 1.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科目课程、学科课程)

不过它更强调将学科分解到单一知识系列,以获得教学内容的清晰性和教学效率的高效性。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预先安排的。

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课程在所有课程类型中,历史是最为长久的。若追溯其根源的话,分科课程从学校教育产生始即已存在。

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就是分科课程。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等课程,是西方分科课程的原始形态。

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生产、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渐进入学校课程。这时在课程理论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泛智论”。“泛智”即“全面的智慧”或“全知”的意思。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由此出发,他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在《大教学论》中竟列出20门学科的课程体系。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4 初,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在课程方面主张以人的多方面的兴趣(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兴趣)为基础,设置了多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完美德行”的人。到了19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从“准备生活”和“知识价值”论出发,提出了个人功利主义的课程体系。可以说,他们主张的课程都属于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重视学科的逻辑,重视已有知识的价值,重视教师的传授,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获得,有助于教学和评价的组织,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陷:忽视学生心理的逻辑、学习的兴趣、学习中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偏重记忆书本知识,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忽视学科间的联系,获得知识支离破碎,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2)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理论,虽然可以追溯到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上,但活动课程的理论体系则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它的实施则是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验。杜威的哲学与他的教育理论完全融为一体。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杜威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杜威所说的经验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经验不同,杜威说,经验是尝试,它的意义用“实验”表达就明白了。从经验这个中心概念出发,杜威认为一切学习来自经验。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就是经验。他在教育上提出了有名的四个命题: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生长。③教育是经验的连续改造。④教育是社会过程。这四点是杜威对他所信奉的经验的、实验的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

活动课程除了哲学上的“经验”基础之外,它的心理学根据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活动的动机为教学组织的出发点。杜威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四类:①社会动机,即同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欲望。②建设动机,即对原料加工和建造的愿望。③探索研究的动机,即好奇和实验的愿望。④表演动机,即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心理倾向。

活动课程的范围和教材的选择,应围绕儿童这些动机来进行。杜威主张教材的基本源泉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内容的东西。

杜威认为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即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①设置问题,产生疑难情况。儿童遇见问题,感到不知所措,又不知怎样活动,提出了进行活动的要求。②调查和分析问题究竟何在。研究问题的性质,仔细调查,弄清问题的要点。③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设想以怎样的活动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④推断每一步骤所有的结果,看哪个假设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⑤在活动中检验假设,按假设进行实验活动,以行动通过对现状的改革去解决问题,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从上述活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特点是:①活动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儿童的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主动的、活泼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好的。②使学习与生活环境联系密切。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③由于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 5 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智力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乃至人格、民主的意识等都得到了发展。活动课程能全面提高教育的价值。④活动内容重视儿童心理的逻辑,因此,儿童年龄越低,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幼儿教育的主题游戏,小学教育中的主题活动、作业、劳动等,对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很有利的。

活动课程的缺点:忽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忽视教师在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以儿童的活动动机为立足点,如何组织活动和选择教材是很困难的,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学艺术。

2.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1)综合课程(广域课程、整合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 提出者:【德】哈尔尼斯

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首先,超越了分科课程这种课程形态;其次,超越了儿童中心主义课程。

综合课程在发展历程中,摄取了几代教育家有关的课程新观念、新观点和新主张,孕育起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中,价值综合观念是核心,五个层面的综合是主要内涵:

第一个层面是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这是最直观、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二个层面是性质相近学科的综合。这是基于相邻知识系列有机联系起来的、比较容易实现的综合。

第三个层面是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综合。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的综合。几千年来形成和流行的分科课程,对文化发展在具有选择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封闭性,使得学校里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割裂。

第五个层面是儿童与文化的综合。

为了实现上述五个层面的整合,有许多形式,它们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综合课程的优点:(P.101)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①教材的编写。怎样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棘手问题。②师资问题。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那些只受过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往往不能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

(2)核心课程

起源:【德】齐勒“中心统合法”、【美】帕克“帕克计划”

核心课程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一反分科课程将各门学科进行切分的做法,而是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核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看作是对儿童中心课程6 的反动,它在产生之初,尤其反对课程只从学生个人兴趣、需要、动机出发的做法。它提醒教育者注意,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成长的,课程需要反映儿童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的需求。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科本身距离生活过于遥远,又可以避免单凭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以致酿成概念模糊和体系混乱的后果。在形式上,核心课程通常采用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

①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因为它把各门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属于要学习的题目,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所学的内容是实用的。

②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③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核心课程的缺陷:

①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 ②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③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 (3)外围课程

外围课程是为了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核心课程,而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它也不似核心课程那样稳定,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年代的不同及其他差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的差异,如同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对立,是相辅相成的。

核心课程自提出后,就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既涉及核心课程本身,也涉及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的关系。①是新学科在不断发展或学科内在分支在不断生长,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哪些内容应置于核心课程,哪些应置于外围课程,难有一统。②是核心课程及其名称并不能界定所教的内容。③是核心课程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兼顾所有的学生。④是核心课程围绕社会问题而组织,似乎通过学校教育就能解决大多数社会问题,其实不然。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显性课程具有特殊目的性,这就是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另外,显性课程还具有特殊的形式,就是以教学为根本途径,包括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直接教学,也包括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开的间接教学。

7 (2)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 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中期。

一般而言,隐蔽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换言之,隐蔽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隐性课程的范围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以及各种行为,大致说来有这样一些:①在物质层面上,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②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③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④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①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②在计划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

③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它所涉及的范围上就可以看出这点。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它的根本特性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必修课程所具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①选择传递主流文化;

②帮助儿童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能力和态度; ③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④帮助儿童获取某一教育程度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 ⑤促进一部分儿童的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性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根源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发展。现代选修课程的蓬勃发展和不断繁荣,有四个基本依据:

①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8 ②儿童发展需要的差异; ③知识经验增长的无限性; ④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5.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课程)

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权威性。课程编制中心的权威性来自政府赋予它们的职责以及法律赋予它们的合法性。②多样性。课程编制中心可以为整个教育系统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些地区编制课程;为某个教育阶段或几个教育阶段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类学校或几类学校编制课程,还可以为某类学科或几类学科编制课程。③强制性。在绝大多数国家,课程编制中心负责编制的课程是强制执行的,其中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习题集等。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在推广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

①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 ②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 ③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 ④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

而由教师直接参加的校本课程则具有诸多优势:如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等。

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①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

②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③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

④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9 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各个组成成分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结构是课程组织的结果。如果说课程类型问题,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与外在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协调平衡问题的话,那么课程结构就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的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平衡问题。具体说,就是选定的课程内容需要按照课程的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所谓纵向组织是指整个课程中内容的连贯。而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是指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结合与平衡。所以,课程结构就有两个维度,即课程横向结构和课程纵向结构。

1.课程的横向结构

课程的横向结构又叫水平结构,是指课程不同系列的成分之间在水平面上或横向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课程的横向结构,具体表现为分科内容的整合问题。

(1)课程整合的概念

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在我国,有研究者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从历史和发展的意义上说,“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育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

(2)课程整合的主要形式

课程整合的形式主要有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①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领域联系起来,使得在一个领域里获得的东西基于和强化在另一个领域里获得的东西。

②融合课程。融合课程是以完全整合或融合两门以上不同的科目为基础,来解决分科割裂知识的缺陷。

③广域课程。广域课程一般包含某一完整的知识分支,也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支知识的内容,是将各科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排列组织,进行有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和融合课程相比,其整合程度和范围更大更广泛。

④发生课程。在发生课程里,一个领域里的主题是套源于另一个领域里的主题,主要目的是弥补关联课程所缺乏的主题。

⑤科际课程。关联课程尚保持着广域或学科的独立性格,而科际课程则把两个及其以上的学科合并为一个单一的学习领域。

⑥超学科课程。超学科课程是一种彻底的整合课程,它超越了或撇开了学科。倡导超学科课程计划的人们认为,课程应该建立在宽阔的学习经验和广阔的社会问题之上。

⑦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课程整合的一种最根本的形式。前面已作介绍。 (3)学习领域

10 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人们正在建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整合的形式,这就是“学习化课程”。在学习化课程里,课程设置不再以科目的形式和名称来进行分门别类了,而改用“学习领域”的概念和术语。

2.课程的纵向结构

课程的纵向结构,又叫垂直结构,是指课程要素的不同质量之间在纵向上或垂直维度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国内外关于优化课程纵向结构的主张和形式主要有三种:直线型课程、螺旋型课程和阶梯型课程。

(1)直线型课程

国内一般只提直线式教材排列,它是指“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与重复的排列方式”。直线型课程,就是在课程内容的排列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与重复的排列方式。

(2)螺旋型课程

螺旋型课程,实质上就是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采取的螺旋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按照学习的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两个以上主题、单元、年级或阶段安排内容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内容,以便让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某门课程或某门课程的一个方面。随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影响,螺旋型课程也对各个国家的课程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3)阶梯型课程

阶梯型课程这一概念既涵括了课程结构的内容,又涵括了课程结构的形式,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其中阶梯型作为外在形式,揭示了课程结构内容是精选自人类文化成果,而且应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依次演进的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课时中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排列,形成多层级的一个个台阶,从而构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所以,所谓的阶梯型课程,就是根据客观需要与可能,从人类文化中选择出精华部分作为预期教育结果,然后按照学生发展的动态水平层次,把预期教育结果按难度高低分解后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排列成一道波浪式上升的阶梯,从而在课程实施中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跃上一个又一个阶梯,一步一步地把预期教育结果内化为学生的发展成果。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模式

(一)目标模式

1.含义:重视目标的分析与设定,强调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叙述呈现目标,依据所拟定的行为目标来编制课程。

2.优缺点:

(1)优点:提出并发展了最具权威性的系统性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方法论的 11 探究奠定基础。

(2)缺点:①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将教育活动约化为训练活动。②只重视课程设计的技术层面,导致教育加工中的人性扭曲现象。③只关注预设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漠视非预设的或伴随性学习成果。④过分强调可测的教育目标,造成设计中的机械主义和课程内容组织中的支离破碎状况。⑤工具化的知识观与社会效用的标准观,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改造及重建缺乏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教育经验 3.组织教育经验 4.评价教育计划 (二)过程模式

1.创立者:【英】斯藤豪斯:强调教育的过程、方法和原则,认为知识不是需要学生接受的现成的东西,而是学生思考的对象,它不能作为必须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教育是要通过促使人思考知识来解放人,使人变得更自由。

2.过程模式原理

(1)课程开发的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并提供实施“过程原则” (2)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3)形成性评价和“教师即研究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自1967年问世以来,迅速显示出其优越性。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有意义。由于它是在课程实施结束之前实施的评价,因此对课程的开发、教与学过程的作用更加显著。

二、课程设计的原则

(一)吸取各种课程理论中合理成分的原则

(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原则

(三)系统原则

(四)多元主体合作原则

(五)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六)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七)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程内容设计

12

(一)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1.概念: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研制的主要依据。

2.课程计划内容: (1)课程类型和科目的设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课程计划设计原则 (1)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体现基础型和多样性

(二)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

1.概念: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正规教育中最古老的教学工具,它作为一种桥梁,使预期学习的组织和结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连接起来。

2.课程标准的结构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3.设计原则

(三)教材(又称课本) 1.概念:

教学材料(简称为教材):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资料和课程包。 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材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此外,教材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材设计的原则

13 (1)动机——效果原则 (2)能力——适切原则 (3)练习——应用原则 (4)引导——持续原则 ★教科书的编排要求:

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准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当代教材发展新动向: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四、课程实施

1.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所以,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前提是教师把所要采用的课程作为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结果,而且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进程。

2.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三原则:①整体性;②迁移性;③生理适宜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的特征 (3)学校的特点 (4)校外环境

五、课程评价

(一)概念: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两者是构成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二)课程评价目的和功能

14 1.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2.功能:诊断、修正、决策

(三)常用课程评价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CIPP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八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和框架。为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1997年9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烟台召开的素质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此后,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本确立基础教育改革的体系。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从而将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提出了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任务。2001年6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

二、国外课程改革

(一)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 1.课程实施取向上强调互相调适与创生 2.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3.重视信息素养的养成 ★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15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想

(一)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2.总体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P.114-115)

3.新课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作业:

16 1.名词解释:①广义的课程 ②课程计划 ③课程标准 2.简述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 3.简述泰勒模式的基本内容。

4.简述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特点。5.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推荐第6篇:教育学教案(5)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中外学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2.掌握世界学制改革的共同趋势。 3.熟悉我国学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重点难点:学校文化、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我国学制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概述

研究学校问题,不能不研究学校的文化特质,研究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制度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类型。

制度构成:非正式制度(软制度)、正式制度(硬制度)、实施机制

二、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educational system(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置的实施机构的总称。它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少儿校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以及领导体制。

三、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制度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历史文化传统

四、学校文化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英】马洛利 ◆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德】斯宾格勒

◆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英】丘吉尔

(一)定义: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二)来源:

1.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化。

1 2.年轻一代的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⑤生成性

(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一种组织文化。2.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校文化的形式

▲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物质文化: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制度文化: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中外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牛津大学:主照亮我

■剑桥大学: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耶鲁大学:真理、光明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西安大略大学:追求真理,服务人类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启示下,我们寻找知识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2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学校物质文化,如:学校建筑

1.体现教育学、卫生学、建筑学、工艺学、经济学及群众习惯上的要求。自有它特殊的理念、性质、原则和风格。如:江西服装学院、创世纪学校

2.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是社会文化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表达。如:北大红楼 3.蕴含某种哲学和文化的理念,学生置身其间,陶冶性情,涵养气质,服务社会。 4.设计和营造时都应以学生为对象,考虑教育的实际需要。 ●学校制度文化 1.学校制度 2.学校仪式 3.学校规章 白鹿洞书院揭示:

①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③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接物之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提问:学校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社会:

◆创办学校的人关闭监狱。(雨果)

◆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修造一座牢狱。(马克·吐温) 对个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学校是母亲——永远不要把她忘记!你长大成人后,即使周游了全世界,见过了大世面,而她最质朴的白色房屋、关闭的百叶窗和小小的园子——那是你的知识之花最初萌芽的地方,将永远保留在你的记忆中,正如你的母亲永远记着你呱呱坠地的房屋一样。【意】亚米契斯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定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

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 3 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后来,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

2.基本功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学制的概念及意义

1.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原则,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P.75) 2.意义:从组织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关系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关系民族素质和国家的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学制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下延型学校系统、上伸型学校系统

(二)各类教育系统的形成

是指各类学校的逐步分化,出现明确分工。

三、现代学制的基本结构

1.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类型结构:①普通教育:全面性、基础性、普及性

②专门教育:

③特殊教育:盲聋哑教育、弱智教育、工读教育

3.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四、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

1.学制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3.学制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学制要适合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考虑教育基础和教育国际化要求等。

五、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教育向两端延长。 3.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

4.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5.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6.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4

(一)旧中国学制的沿革 1.产生:清末 2.演变阶段

①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抄袭日本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 ②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颁并推行的学制。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宗 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③1912壬子学制 ④1913壬子癸丑学制

⑤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仿效美国)“新学制”,较成熟的现代学制。 ⑥19

28、19

32、1940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学制。

(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 1.1951年学制改革

优点:①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②保证各种中高级人才的培养。

③使青年有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使干部有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 ④体现方针统一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满足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 ⑤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2.1958年学制改革

①制定了“三个原则”、“六个并举”的政策。

“三个原则”:统一性与各样本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③逐级下放学校的管理

1960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教育工作调整,有所发展。 1966年 “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校教育濒临毁灭。 3.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 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二、现行学制的形态

(一)幼儿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三、现行学制改革的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

1.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使学制的结构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1.明确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统一对人才的质量要求。

2.使学校招生和分配的办法多样化,教育经费筹措来源多样化等。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1.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的培养。2.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和起点的提高。

(四)积极而稳妥的原则

(五)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六)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现行学制的改革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内容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二)现行学制改革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6.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作 业:

1.名词解释:①教育制度;②学制;③学校文化 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发展趋势。 4.简述我国现行学制改革的内容。

6

推荐第7篇:幼儿教育学教案

第 1课时

内容:绪论

目标:

1、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知道什么是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

3、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及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重点:掌握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的概念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过程: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二、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三、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进步。

幼儿教师——以教育幼儿为职业的专门教育工作者,更应学好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将帮助你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念,使你初步了解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什么是幼儿的发展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幼儿教育机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幼儿学习活动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小学的衔接等等,它将有助于你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

四、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1、纵向深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钻研幼儿教育学理论。

2、横向联合——联系幼儿教育实际,联系相邻学科和相关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推荐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学教案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的学习,向学生展示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引入一个文化的世界,让学生归纳整合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使学生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并使学生了解掌握文化的形式与文化的社会作用。比较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发展与不同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使学生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最后用中国发展为例,是学生了解掌握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融、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的有关知识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不同文化多起的不同作用;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文化,认识文化的强大作用,了解文化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体味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令学生能自觉参加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正本教材的学习具有引入性作用,并为学生正本教材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知识。

教学重点: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文化的形式。3.文化的社会作用。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5.文化与综合国力。 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教学方法:

1演示法:课始,先用演示法,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形式案例引入学生对《文化与社会》的学习。

2.讲授法: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述讲解本课的知识点与难点。3.谈话法:课中在学生有可能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间点,运用谈话法,提问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使老师了解课堂反馈情况。 4.讨论法:向学生展示不同经济、政治条件下文化发展的案例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有关知识进行讨论。 教学手段: 1.口头语言 2.教材书籍 3.板书文字 4.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两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上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同时,进行思考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并感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 学生读书自学(12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边阅读边圈划重点词语概念、知识点、疑问点,边学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是什么? 2.文化有哪些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4.文化与政治和经济有什么关系? 5.文化对综合国力有何影响? 学生议论(20分钟)

教师:我们先来探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有哪位同学能够解答出一个问题?老师先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看完大屏幕后请同学回答问题(向同学展现不同国家、都市、乡镇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 同学甲:(略)

教师:该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各种的文化形式。同学们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老师带学生们了解一本书,这本就是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后来评价这部著作是用透彻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后来这部著作有成了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时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显然,《宣言》是一种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又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呢?有没有同学能归纳出文化的社会作用呢? 同学乙:(略)

教师:该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我们下面就要来迎接一个挑战,来学习和掌握一下《文化与社会》这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问题。老师想要让你们更清晰明确的掌握这个知识点,老师先为大家画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图。同学们边看图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分为哪几个层次,等会我要请同学回答一下。 (板书出文化和经济政治的的关系图) 同学乙:(略)

教师:回答的不错。老师再为你总结一下,这样你的答案会更加的全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化是在经济的基础之上、文化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我们了解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经济与政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我还是要请问同学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同学丙:(略) 课堂练习(8分钟):

教师: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这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基本知识老师已经讲完了。下面同学们就来做一个课堂练习,考察一下自己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在大屏幕向同学展示课堂测试题目) 总结(3分钟)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入了一个文化的世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了(5个问题)。同学在课下要注意对本课知识点的复习和对下节课新课知识的预习。这节课就到这。谢谢同学们。

推荐第9篇:教育学试讲教案

第二节 教师角色的地位

试讲人:郑健

一. 教学目标: 认识教师角色的地位,掌握教师角色地位的两个方面。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业内地位。 三.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教师角色的地位

新课导入:人的社会地位主要依据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三项指标来衡量。而教师作为脑力劳动者,不能够直接创造、生产物质财富,所以不能依据物质生产量对其进行分配,只能从社会分配的国家财政中获得生活资料必须的资金。因此,教师角色的地位有必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一. 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 1.现实状况

从物质财富的占有量上看,教师的经济收入不高,但是与体力劳动者相比,收入固定、有保障,而且又是白领阶层,也算是体面的职业。 2.决定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

⑴ 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即:与人的生存的直接关系)

分别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人类对知识的需求,来论述知识的社会价值与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的相关性。

⑵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本的质量

教师的劳动就是知识的批量传递,所以教师本身的内在素质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的内在素质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才会提高。

总之,前者是社会制约因素,是根本条件,后者是教师的角色因素,决定性条件,一内一外,两者缺一不可。 2.教师社会地位的前景

信息社会、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知识已经形成了产业。所以“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将大大提高,并成为衡量人的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必然的。

二. 教师角色的业内地位 1.教师角色地位的影响要素 ⑴“社会圈子” ⑵“自我” ⑶ 地位 ⑷ 功能

以上四要素作为角色成分,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角色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角色系统,对教师角色在业内圈子中地位的获得,进行初步的解释。 2.教师个体业内地位的获得

教师角色是多种多样的,参与其角色执行的学生、家长、学校的领导和同事都构成了他的社会圈子。教师在其执教生涯中,个体获得自己的业内地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⑴ 适应学校圈子的方式。 ⑵独立于学校圈子的方式。

⑶适应或独立于同事外社会圈子的方式。

总之,对教师个体在业内获得自己角色的地位,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⑴ 校长对教师个体角色的获得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⑵ 教师角色的地位是靠专业能力和业绩获得并确立的。

⑶ 教师个体在执行角色时,对角色地位的追求目标是可以改变的。 ⑷ 教师角色的地位最终是以教学效果来确立的。

⑸ 学生和家长构成的社会圈子,对教师个体角色的获得影响很大。 ⑹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个体对角色地位的追求不一样。 三

总结

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权力决定的。但是,老师作为脑力劳动者,不能够直接创造、生产物质财富,所以不能依据物质生产量对其进行分配,必须根据教师的学历、工龄、职称等因素确定教师的经济收入。

通过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在信息经济社会,知识的社会价值与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的相应关系,认识教师角色地位的影响因素。并且,展望教师未来社会地位的前景,提高教师内在的知识质量,从而提高教师角色的社会地位和业内地位。

推荐第10篇:护理教育学教案

XX大学护理学院教案

科目:中医饮食调护

任课教师:XXX 授课对象:四年制护理专业

授课地点:XX医学院XX教室 授课章节:第一章

授课时数:X学时 授课内容:中医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

授课时间:X年X月X日星期X

【教学目的】

1.掌握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

2.掌握指导中医饮食调护的中医基础理论。3.掌握指导中医饮食调护的中药基础理论。 4.掌握中医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 5.熟悉中医饮食调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6.熟悉中医饮食调护的应用。 7.熟悉饮食宜忌。

8.了解中医饮食调护的发展源流。

【教学重点】

1.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2.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 3.饮食调护的应用。 4.饮食宜忌。

【难点】

指导中医饮食调护的中医药基础理论

【课程类型】 新知识理论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

【教具】

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

【教学内容及授课时间分配】

1.导课

(2分钟) 2.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概念

(3分钟) 3.中医饮食调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3分钟) 4.中医饮食调护发展源流

(3分钟) 5.指导中医饮食调护的中医基础理论

(9分钟) 6.指导中医饮食调护的中药基础理论

(9分钟) 7.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

(6分钟) 8.饮食调护的应用

(5分钟) 9.饮食宜忌

(5分钟)

【思考题】

请谈谈你对中医饮食调护的看法。

教研室主任签字——

X年X月X日 第一章 中医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 【导课】

学习中医饮食调护的原因和目的: 1.“医食同源”:随着中医药学术的发展,食疗活动发展到了运用食物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促进康复的阶段,并形成独特的食疗理论和药膳理论。

2.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将食疗理论和药膳理论与临床治疗及护理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在人类的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节 中医饮食调护概述

一、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概念

中医饮食调护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种饮食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配伍规律,以膳食和药膳为工具,以食养和食疗为手段,对人类进行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促进康复的一门科学。

二、中医饮食调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中医中药学理论、养生学理论、营养学理论、药膳学理论、食疗学理论、烹饪学理论为基础,创立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理论。

2.研究各种饮食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包括:以传统中药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食物的性(寒凉温热平)味(酸苦甘辛咸淡)、归经和功效及主治病症。

3.研究各种饮食物的常用配伍规律及食谱、药膳。包括:以传统中药方剂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食谱和药膳的配伍规律及烹制方法。

4.研究各种疾病的中医饮食调护方法。包括:以中医临床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各种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症候表现、辨证施护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发展源流

(一)蒙昧时期(远古)

1.“民以食为天”——维持生存需要。2.“饥不择食”——误食不合适的东西。

3.“茹毛饮血”——不易消化,伤害肠胃,民多疾病。4.有害饮食致疾病,困扰折磨远古人类。 5.长期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食物有害,不宜进食。 6.传说中的燧人氏教会人们用火,使生食变为熟食,使食物营养便于人类肠胃吸收,减少了对肠胃的伤害,使食品更符合卫生的要求。

总结:对饮食的选择和加工,从而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些措施,是原始人类在生活过程中不自觉的行动,基本没有饮食调护的概念。

(二)萌芽时期(夏~春秋)

1.中医学“药食同源”——先民避开有毒食物、摄取无毒食物,发现可以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的食物,和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食物。

2.仪狄作酒献给夏禹品尝以健身——我国饮食调护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诗经·风·七月》所谓“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说酒有延缓衰老、益寿强身的作用。 3.商代(公元前16世纪),宰相伊尹精于烹调,著《汤液经法》,以烹调之法疗疾。——具有食疗药膳的雏形。

4.西周时期,宫廷中已建立与饮食有关的制度与官职,开始设置专职的食医。《周礼·天官》所载四医中,食医居于疾医、疡医、兽医之首。食医的职责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以无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已十分重视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通过讲求饮食,防治疾病。

总结:饮食调护的目的是比较明确而自觉的心理和行为,进入萌芽阶段。

(三)奠基时期(战国~汉) 1.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是饮食调护理论的奠基之作。 2.充分认识到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对饮食物进行了大致归类,指出了饮食物的性味与作用趋势。4.指出饮食物的性味有阴阳分别。

5.指出饮食物的性味既可营养五脏,又可伤害五脏,要通晓食物宜忌。6.指出可以利用不同性味调护的复杂性。 7.提出五味调和,平衡膳食的科学饮食观。

总结:汉代以前的饮食调护,是理论奠基时期,对于我国饮食调护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与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形成时期(晋~唐)

1.魏晋以后,食疗学进一步积累了经验,理论与实践结合,逐渐形成一门独特的学科。2.南北朝时期:①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大量的药用食物,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日常食物及较罕用的食物,总共达100多种。②深入提出食物禁忌和食品卫生,以及食物相克的实例。

2.隋唐时期,食疗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唐代:①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专立一卷“食治”,标志着食疗学已经是一门独立的学问。他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良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对策,把饮食调护提到相当高的地位。②孟诜撰成《补养方》3卷,共记载食物138种。他的门生张鼎在此基础上增补食物89种,著成了《食疗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以食疗命名的药物学专著。③《外台秘要》共录方6千余首,包括食疗药膳方剂。书中碎玉食物禁忌,叙述详细。大多数病症的治疗都列出明确的禁忌。

总结:魏晋至唐代这一阶段,出现了众多食疗药膳著作,通过大量经验积累,终于使食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全面发展时期(宋~清) 北宋:①官修大型方书中,食疗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这两部书中,都专设“食治门”,是食疗学的专篇。在“食治门”中,以药膳形式出现的方剂明显增多,而药膳以粥品、羹、饼、茶等剂型出现,其中尤以粥品用的最多。②宋·陈直《养老奉亲书》中把食疗作为防治老年病的重要方法。

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国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是中国食疗药膳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标志着这门学科在中国的成熟和高度发展水平,同时,它主要反映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比较符合北方居民的需要,民族特色十分突出。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我国食疗药膳学总的水平。

明清时期:中医食疗药膳学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李时珍《本草纲目》、朱棣《救荒本草》、鲍山《野菜博录》;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记载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法,大多符合营养学的要求。明清时期对诸多疾病和年老者的食疗药膳特别注意,如高濂的《遵生八笺》、清·曹慈山《老老恒言》、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卢和的,食物本草》等。

总结:中国饮食调护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如果能加以继承发扬,这门学科必然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健康服务,并且有望在医疗保健事业领域里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节 中医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

(一)调整阴阳

1.阳胜则阴病,饮食调护则滋阴。2.阴胜则阳病,饮食调护宜助阳。

补偏救弊,损有余补不足,目的在于调整阴阳,恢复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

(二)协调脏腑

1.五味养五脏,饮食调护须精选

(1)五味对五脏的针对性作用

《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辛,先走肾。 (2)五味对五体的针对性作用 《灵枢·九针论》: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3)五脏的五味所宜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2.五味伤五脏,饮食调护须控制

(1)五味伤五脏 过食五味,也会损伤五脏之气与五体。《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五味伤五体 《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zhi)zhu(四声)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五脏的五味禁忌 《灵枢·九针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 3.脏腑之间有生克制化联系,饮食调护须平衡

(三)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因时施膳):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即在气候寒凉季节,应避免食用寒凉的药物或饮食;在温热的季节,要避免食用温热的药物或饮食。②《周礼》中的“食医”主张饮食调味应“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1)饮食养生,四时有别:①春季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施膳宜升补,宣疏泄清散之类,使肝气调和。如韭菜炒猪肝等。②夏季机体以心主火热为特征,宜清补,饮食应以消暑生津为主,如绿豆粥、荷叶粥、西瓜等。③秋季机体以肺主收敛为特征,宜平补。饮食应平补润肺,宜饮甘寒养阴生津之汤剂,可选食柿饼、银耳羹等。④冬季机体以肾脏阳气内藏为特征,饮食应补肾温阳,宜选驱寒温理滋补汤剂。如选食羊肉羹、狗肉汤等。

(2)饮食治病,四时有别:以感冒为例,春夏感冒,应选食桑菊薄荷饮、荷叶粥等辛凉食品;秋冬感冒,应选食生姜红糖茶、葱豉粥等辛温解表食物。长夏之季,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气机,损伤阳气,药膳宜用解暑汤。 2.因地制宜(因地施膳):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居民易感湿热,宜选清化之品,宜食清淡除湿食物;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居民易受寒伤燥,宜用辛润,宜食温阳散寒或生津润燥的食物。②各地口味习惯各不同,在配置药膳时应兼顾。③北方人肌腠致密,体质强盛,较耐药力;南方人肌腠疏松,体质柔弱,不耐药力。因此,在为南北方人配置同样功效的药膳时,要注意其药量的轻重不同。 3.因人制宜(因人施膳):根据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的不同配置,强调个性化。

(四)辩证施食

1.按病性施食: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2.按病位施食:邪在表者宜汗;邪在里者宜泻;邪在上者宜吐;邪在下者宜利。

3.同病异食:相同的疾病,因证的不同而食用不同的饮食。如胃脘痛,因病因、体质、生活环境、治疗经过的不同,可表现为不相同的证,选择的膳食也就有区别。饮食所伤,以消食和胃为主,选食山楂、萝卜、鸡内金、谷芽、麦芽等;寒伤胃阳,以温胃止痛为主,选食干姜、高良姜、豆蔻、羊肉等;肝气犯胃,以疏肝和胃为主,选食梅花、佛手、玫瑰花、刀豆、柑、柚;脾胃虚寒,以健脾温胃为主,选食芥菜、樱桃、大麦汤等;胃阴不足,以养阴益胃为主,选食沙参、麦冬、梨、芦根等。

4.异病同食:不同疾病,如果出现相同的证候,可选食相同的饮食。

5.病后调剂以施膳:病后康复期,脾胃运化能力较弱,既要考虑饮食或药膳的营养价值,给予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饮食和药膳并以少食多餐为宜,避免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疾病复发。

(五)五味调和

1.平衡膳食:是指五味调和,即膳食的种类及其所含的水谷精微,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使其膳食中所提供给的营养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

2.偏食有害:饮食偏嗜会造成人体阴阳失去平衡,脏腑功能受损,或某些营养不足,或某些营养过剩等不良后果。所以应当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 3.合理利用食物:选择、烹调加工、适当的食品类型

二、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

(一)食物的性味理论:

四性——1.寒凉: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通便、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滋阴等作用,能够纠正热性体质,保护人体的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

2.温热:具有温里散寒,补肾壮阳等作用,能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

3.平性: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在食疗药膳方面应用较广。

五味——1.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的作用,多用于表证。

2.甘:具有滋养补虚、补脾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多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3.酸:具有收敛固涩、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表敛汗、固冲止血、固涩止带等得作用,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精不内藏的病证。

4.苦:具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通便的作用。

5.咸:具有软坚散结、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用于瘿瘤、痰核、痞块等病证。6.淡: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7.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作用相似。

(二)归经:食物药物的归经是指食物药物主要对人体某经或某几经产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定向作用,即药物和食物在人体内作用的四种趋向。升——上升或升提,具有此种作用的药物和食物,大多性属温热,味属辛、甘。具有上升作用者,多用于病邪在上的表证;具有升提作用者,多用于病势下陷的病证。

降——下降或降逆,具有此种作用的药物和食物,大多性属寒凉,味属涩或酸、苦。多用于病势上逆的病证,如降逆止呕、止咳等。

浮——外浮或发散,具有此种作用的药物和食物,大多性属温热,味属辛、甘。多用于外闭在表的病证。

沉——收敛或泻利,多用于外脱的病证。

(四)功效:是指药物或食物对于机体所起到的保健和治疗作用的综合概括,包括功效与治法。

(五)以脏补脏的理论

1.心主神志,主血脉。用动物心脏治疗人的心脏病变,有良好效果。

2.肝主藏血,主筋,主疏泄,开窍于目。用动物肝脏养肝明目,有良好效果。

3.脾主运化水谷、水液,统摄血液。用动物脾脏治病,能补脾胃,增饮食,消痞积。 4.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开窍于鼻。用动物肺脏治病,以猪肺、羊肺最为常用。 5.肾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通脑,主水。用动物肾脏治疗人的肾系病变,以猪肾、羊肾最为常用,能补肾益精,应用于肾阳虚之腰膝酸痛,腰下觉冷,遗精阳痿,耳鸣耳聋,小便频数。

6.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用动物胃治病,以猪胃、羊胃最为常用,都有补气健胃之功,用于胃气虚弱之食少消瘦,并治消渴。猪胃还治小儿疳积,羊胃又止虚汗及小便频数。

7.大肠传导糟粕。用动物肠治病,主要用猪大肠,治虚渴,肠风,血痢,脱肛或便秘、泄泻等。

第三节 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

一、解表法: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治疗表证。

二、祛寒法:温经散寒、温中散寒治疗里寒证。

三、清热法: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通便、清营凉血等治疗里热证

四、祛湿法: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的药物或食物组成方剂、药膳或食谱治疗里湿证。

五、理气法:以具有行气、降气作用的药物或食物组成方剂、药膳或食谱治疗气逆或气滞证。

六、理血法:活血化瘀、止血治疗血瘀和出血证。

七、祛痰法:化痰止咳平喘、消痰软坚散结治疗痰饮证。

八、消导法:又称消积导滞法,以具有行气、消积、化食作用的药物或食物组成方剂、药膳、食谱,治疗宿食积滞证。

九、补益法:补气、补血、滋阴、填精、温阳治疗一切虚损证。

第四节 饮食调护的应用

一、在预防疾病时的应用:未病先防、养生保健

二、在治疗疾病时的应用:以药膳为主治疗疾病、以药膳为辅治疗疾病

三、在疾病康复时的应用

第五节 饮食宜忌

一、食物配伍禁忌 七情的“相反”“相畏”、十八反、十九畏、相关文献记载内容

二、节令宜忌

三、疾病宜忌:1.患病期间:①忌生冷、粘滑、油腻、腥膻、辛辣、发物②寒证宜食温热性食物,忌用寒凉、生冷食物;热证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燥伤阴食物;虚证忌食肥腻、油煎、质粗坚硬的食物;阳虚者宜温补,忌用寒凉,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冷性与性偏寒凉的食物;阴虚者宜清淡滋补,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服药期间

3.孕期和产后饮食宜忌

四、腐烂宜忌

讨论:如何学好中医饮食调护。 思考题:

如何看待中医饮食调护的学习必要性?

【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

【课后总结】

1.简述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

2.简述简述指导中医饮食调护的中医药理论。3.简述中医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饮食宜忌。

第11篇:学前教育学 教案

学前教育学

教案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产生和演变的阶段

2.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重点、难点)

3.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

4.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

5.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重点:

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识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

3、明确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难点:

1、记住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与基本思想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背景: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尚未产生。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

1.家教著作《颜氏家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重视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三)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

1.丰富性

2.实践性

3.零散性

二、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初)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方法

卢梭《爱弥儿》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使他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陈鹤琴: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创立活教育理论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五指教学法

五指教学法将课程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等五项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育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二)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幼儿教育之父

主要贡献: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

3.系统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年)、《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年)即《幼儿园书信集》等书。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1.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三)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的特点: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特点:理论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学前教育现象

(二)学前教育规律

(三)学前教育理论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

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记学前教育功能与学前教育效益的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功能与学前教育效益的基本类型

3.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与效益(重点)

4.思考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与效益 教学难点:

思考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一、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还包括学前教育的衍生功能。

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1.领先性

2.广泛性

3.对象性

4.发展性

5.延后性

三、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一)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1)是由学前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2)保育具有的新内涵:大健康观

(3)保教结合是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1)婴幼儿具有巨大发展潜能

新生儿已经有初步的感知觉、记忆,新生儿最早的记忆是妈妈抱着吃奶的姿势,出现心理现象的最早时间可以提前到孩子出世之时,甚至更早。表现为:

A、对光和声音刺激的感受性

B、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化的能力

C、强烈地渴求与成人的交往等

(2)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期

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从动物的心理研究中提出来的学前期是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如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这个阶段儿童学习口头语言非常快,如果让儿童生活在外国,用不一年就能学会日常口语。视觉发展关键期:0-4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斜视儿童在4岁之前容易矫正。

(3)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

四、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让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越来越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多、难度大的特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协调机构或机制。

(三)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其途径:

1.师范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加重见习与实习的比重等

2.教育机构:园本培训、专家引领、课题研究、交替上课、案例分析、质量监控等

3.教师本人:通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同伴互助等方式

(四)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财政应该有学前教育的单列经费。政府的出资主要应该办好两件事:

1、举办一定数量的幼儿园;

2、扶持城乡弱势家庭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政府出资办幼儿园,可以引导整个事业的健康发展,体现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干预和补偿。

(五)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我国应该贯彻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七)为学前教育立法

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但相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国性法律而言,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2、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3、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重点:

明确各因素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

(一)家庭教养方式:溺爱

子女表现的特点:比较不成熟、任性、责任感低、附和朋辈、欠缺领导能力

(二)家庭教养方式:专制

子女表现特点:依赖性强、自信心较低、社交技巧较差、好奇心不强

(三)家庭教养方式:民主

管教特点:

1、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2、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 ;

3、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

子女表现特点:

情绪稳定而乐观;,性格外向;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家庭教养方式:放任

管教特点:

1、不向儿童提什么要求,与儿童沟通不多

2、父母任孩子自由、不受约束地发展

子女表现特点:略

美国合格父母10条标准

1.孩子在场,父母不吵架

2.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

3.父母之间互相谅解

4.任何时候不对孩子撒谎

5.与孩子之间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要表示欢迎

7.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答复

8.在外人面前不讲孩子的过错

9.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动不动就发脾气

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模仿学习的实验

班杜拉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这说明,对模式的模仿或观察学习与道德行为的获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1.模仿

榜样只有当它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时,才能刺激儿童的模仿:

一是教师控制自己的需要、情感冲动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一种”威望”

二是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三是类似性

2.认同

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可以分成四种: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者、分享体验

3.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

启示: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

例如,脑重:出生330克,1岁 900克,3岁1000克,6岁开始接近成人脑重 。以后发育速度减慢。

脑的发育需要刺激

如: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

罗森兹韦格等(Rosenzweig et al.):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环境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平台等”玩具”。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

动物实验证明,在脑发育的某段时间里,脑视觉区若要得到正常发育,必须积累丰富多样的视觉经验。如果让一只初生小猫呆在黑暗中3-4天,脑的该区域就会退化,如果呆在黑暗中2个月,损伤就是永久性的。严重的刺激剥夺还会影响到整个大脑。家养的宠物与隔离喂养的动物相比,宠物的脑更重,密度更大(Greenough & Black, 1992)。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童年一去不复返。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资料窗

美、日、英和澳大利亚等国社区学前教育都较发达。社区学前教育设施大致有三种:专为儿童设立的,如儿童馆、儿童咨询所、儿童公园等;为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服务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文化中心和各种终生教育中心等;还有所谓”父母教育”,如母亲班、双亲班和家长小组会议等。

社区拥有无限的教育资源

1.自然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景光等,农村的庄稼、田园等

2.社会资源:包括文化资源、社会各种设施资源、体育资源、旅游资源

3.人才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中的人、优秀的人才、各种职业的人才等

第四章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图片新闻:育人乎?造”神”乎?

“不到一岁开始学习大学生物学,两年后引入高等数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幼儿园的任务;

2.理解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内容;

3.明确并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4.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等。

教学重点:

1、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幼儿园的任务;

2、明确并运用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教学难点:

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等。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教育总目标 普遍要求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特殊要求

3.短期目标 阶段要求

4.活动目标 具体要求

二、幼儿园的任务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幼儿园工作规程》

即教育儿童、服务家长双重任务

资料窗:日本幼教

日本,除实行全日制和半日制保育以外,还发展临时保育事业,以方便家庭主妇出门临时购物,或为那些母亲突然生病以及有其它紧急情况的儿童提供服务;为未入园儿童及家长提供活动条件;为低龄学童提供放学后的托管服务;开展家长培训和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各种活动提供服务等。

案例:对”服务家长”的批评与质疑

去年6-7月间,《新民晚报》组织了一次关于”如何开好家长会”的大讨论,其中一些家长发表了批判性挺强的文章。一篇题为《别让家长会走了味》,反映了一些学校把家长会开成暑期办班的”动员会”,”差生家长”的 “批判会”,购买校服、教辅材料的”订货会”。

为《家长会不能”歪了点子”》说了一些引起家长反感的家长会的三种情况:一把家长会开成了”大呼隆”会,没个主题,目的不明。二开成了”评功摆好会”,”广告宣传会”,大讲特讲学校的历史、成绩和远景规划。但家长最想了解的孩子的事,一句也没说。三开成了”资源开发会”和”赞助会”,要求家长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既为子女着想,又为学校做贡献”。

思考:

两篇文章集中反映的家校关系幼儿园也存在,原因在于:

(1)在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中,学校教育惯于居高临下,向家长发号施令,而忽视家长的权利与需求。

(2)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并没有让家长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甚至还传递了一些错误信息。

(3)缺少认真的准备。

总之,缺少教育的服务意识。

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一)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内涵: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目前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和谐平衡全面发展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体性发展。

案例: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魏永康

2岁识1千多汉字→4岁初中→ 8岁县重点中学→13岁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03年肄业回家。

劝退的理由: 生活不能自理;缺乏交流;知识结构不合理

研究资料:

美国学者推孟曾对天才人物中的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作了分析,发现两者的主要差别有四方面:

1.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

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

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能力

4.适当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这四个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

(二)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其次,尊重每个儿童,不搞成见,不偏见 。

第三,促进师幼之间的沟通。

案例一:

有位幼儿园教师带领一个班的小朋友去一个纪念场所参观,进大门之前,她让小朋友排成一列,并规定”后面一个人要看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结果,参观完后,有几个小朋友回到家里,当家长问他们参观看到些什么时,都回答说是”前面一个人的后脑勺”。

——那位教师的本意当然并非如此,她只是担心小朋友走失,便采取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教育方法,而不去动脑筋费力气,让小朋友既参观好,又不会走失;当然更谈不上去鼓励小朋友们主动探索,大胆提问,积极思考。

案例二:

在美国教育中,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大量的鼓励,有的鼓励甚至别出心裁。

一位小学校长很有幽默感,她向孩子宣布,如果全校孩子们能按照她的要求,在一个学年内读够了25000本书,她就去吻一头猪。于是,全校孩子欣喜若狂,拼命地读,为的是看校长如何吻一头猪。

当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校长带着孩子们来到公园,在孩子们的”吻猪”的欢呼声中真的吻了一头猪。此事还上了当地媒介头条新闻。

有人问校长,猪也吻了,下个学年还能用什么方法鼓励孩子读书?她豪放地说,准备租一个热气球,将阅读分最高的孩子升到天上去。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师生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爱默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内涵: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前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他们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具体要求: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四)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内涵: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内涵:指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

基本要求: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寓教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2.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案例

开学的第一天,一大群家长围在贴有班级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幼儿园宣传廊边议论纷纷,园长仔细打听,原来是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很不满意。有的家长说:”一周就安排上这么几节课,这么多的时间用来游戏,难道我们花钱给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到这儿来玩的?”

分析:

把儿童游戏与学习以及儿童的发展对立起来,没有真正认识到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七)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内涵:指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学前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加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真正接触社会

2.让家庭、社区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行列

第二节 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发展智力的教育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前儿童自主活动。

(二)实施学前儿童智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求知欲、注意学前儿童知识的结构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情、意、行

德育过程是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知是基础。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他律性

儿童只是按成人提出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自己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服从”就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

直观性

1.把行为的直观效果,即直接看见的效果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2.儿童还不能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

情绪性

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情,即道德情感。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所有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的情绪体验。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

不稳定性:学前儿童的喜怒哀乐的变化比较容易、简单

模仿性:往往模仿成人或其他孩子进行道德判断

外露性:学前儿童的喜怒哀乐经常容易表露于外

(三)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自觉性低、自制力弱、坚持性不强

(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规范,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表现在:知行常常脱节;容易反复。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三、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

1.说服

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学前儿童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学前儿童分清是非,使学前儿童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

使用说服法的注意事项

(1)说服要结合具体事例,防止抽象、枯燥的说教(针对性、艺术性)

(2)说服要伴随良好的气氛,防止简单、生硬的压服

2.范例

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使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两点:

1.教师要为儿童选择和确立积极的范例

2.教师要以身作则

3.评价

指对学前儿童品德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

运用评价法应注意三点:

1.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2.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2、领会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

3、能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4、明确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及其作用。教学重点:

1、领会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

2、明确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指在幼儿园全部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启蒙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贯彻思想性原则的要求

1.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

2.教师应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贯彻科学性原则的要求

1.选择正确的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

2.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儿童形成科学的概念

3.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儿童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儿童注意力,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

主要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 模具直观 电化教育直观 语言直观 动作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使用需要注意: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

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以教学为主,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是目的

(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儿童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

1.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儿童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2.组织安排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生动、形象与兴致勃勃的活动之中

3.培养儿童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五)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各教学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贯彻趣味性原则的要求:

1.必须结合儿童特点进行,以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趣味性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积极性

2.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1.学期计划

(1)学前儿童情况的简要分析,包括完成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

(2)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要求

(3)本学期各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2.编写活动方案

(1)钻研教材,确定教学要求

(2)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

(3)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内容: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开始部分,教师主要应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向儿童提出学习任务,使儿童知道学什么,应该怎样学。

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师的任务是有步骤地组织儿童学习新教材或复习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

结束部分应有活泼、愉快的气氛,教师要小结这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儿童的学习态度,提出新的要求,引起他们再学习的愿望。

(三)各年龄班学前儿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组织

1.小班

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开始集体教学活动时,时间要短 。教学时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

2.中班

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

3.大班

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

(四)课堂教学活动评定

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识记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心理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等概念;

3、熟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

4、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的环境。教学重点:

熟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的环境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一)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二)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

(四)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前者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后者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一)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我国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1)安全和健康

(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与特点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复杂性。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树立科学的儿童和教育观,就是要对学前儿童有真挚的爱,与学前儿童有良好的沟通,知道儿童的需要和想法,并让儿童理解教师的要求及标准。

(二)发展性原则

指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1.情感发展的需要包括:

(1)建立友谊的需要;(2)提供支持的需要;(3)给予理解的需要。

2.心理发展的需要: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是:

(1)具体形象思维代替感知动作思维;(2)独立性倾向日益明显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强调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过程是学前儿童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具体要求:

1.避免教师中心主义

2.培养学前儿童的主体意识

(四)开放性原则

一是指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心态来设计幼儿园的心理环境。

二是指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一)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要求:

首先应该符合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

其次在环境的布置上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

(二)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

首先园长应该了解教职工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各人的长处,知人善用;

其次园长应该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科学的奖惩及管理制度;

再次倡导在教职员工间建立文明的行为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三)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师幼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其次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四)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1)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儿童,同时应采用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2)积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集体游戏 (3)教给学前儿童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知识和方法

第三节 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

主要指的是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

以墙饰为例

指儿童在幼儿园内所能接触的所有墙体的环境创设

墙饰是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墙饰是幼儿园的脸谱

体现幼儿园教育理念

展示园所特色

儿童的“第三位教师”

墙饰创设的误区:;重美观精致轻实际功效;重教师布置、轻幼儿参与;长时间不更换。 墙饰陈设指南:注重实效;注重生成;注重关联;注重参与。

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2、识记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心理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等概念;

3、熟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

4、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的环境。教学重点:

熟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的环境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一)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二)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

(四)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前者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后者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一)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我国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1)安全和健康

(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与特点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复杂性。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树立科学的儿童和教育观,就是要对学前儿童有真挚的爱,与学前儿童有良好的沟通,知道儿童的需要和想法,并让儿童理解教师的要求及标准。

(二)发展性原则

指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1.情感发展的需要包括:

(1)建立友谊的需要;(2)提供支持的需要;(3)给予理解的需要。

2.心理发展的需要: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是:

(1)具体形象思维代替感知动作思维;(2)独立性倾向日益明显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强调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过程是学前儿童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具体要求:

1.避免教师中心主义

2.培养学前儿童的主体意识

(四)开放性原则

一是指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心态来设计幼儿园的心理环境。

二是指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一)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要求:

首先应该符合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

其次在环境的布置上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

(二)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

首先园长应该了解教职工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各人的长处,知人善用;

其次园长应该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科学的奖惩及管理制度;

再次倡导在教职员工间建立文明的行为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三)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师幼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其次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四)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1)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儿童,同时应采用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2)积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集体游戏 (3)教给学前儿童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知识和方法

第三节 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

主要指的是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

以墙饰为例

指儿童在幼儿园内所能接触的所有墙体的环境创设

墙饰是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墙饰是幼儿园的脸谱

体现幼儿园教育理念

展示园所特色

儿童的“第三位教师”

墙饰创设的误区:;重美观精致轻实际功效;重教师布置、轻幼儿参与;长时间不更换。 墙饰陈设指南:注重实效;注重生成;注重关联;注重参与。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明确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重点)

3、根据相关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明确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

2、根据相关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根据相关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

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

指导者、心灵的工程师、养护者、沟通社会的中介者、教师是研究者。

从时代要求看

从教育对象看 从教育过程看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观察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对教育对象(学生)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

(二)观察能力的作用

1.促进有效教学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观察能力的特点

迅速而准确

细致而深入

全面而客观

(四)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

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二、沟通能力

(一)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

1.目光沟通

2.动作沟通

3.语言沟通

4.面部表情沟通

(二)教师的沟通技巧

1.熟记儿童的名字

2.选用适当的语言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4.语调语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6.善于倾听

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三)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

1.提高语言素养

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3.多参加集体活动

三、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一)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

(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3.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培养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1.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2.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3.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一、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一)同伴互助的内涵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

对话,协作,帮助

二、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一)反思日记的内涵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二)反思日记的类型

1.自传叙事

2.教学叙事

3.生活叙事

(三)反思日记表述方式

1.叙事为主,夹“叙”夹“议”

2.基于生活,超越生活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环节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与社区工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

4、运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熟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运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的家庭工作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案例: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的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分析: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柏拉图

“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

----马卡连柯

(三)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案例:书本是甜的

在犹太人的家里,小孩子稍稍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可见,不同的家庭教育会对学前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宜的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案例:撒切尔夫人的成长历程

撒切尔夫人5岁时,她的父亲罗伯茨就教导女儿:凡事要有主见,用自己的大脑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撒切尔夫人早年生活清淡艰苦,家里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她没有值钱的东西,难得看一次电影或戏剧。这并不是罗伯茨没有钱,而是他执意为女儿创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氛围。

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坚毅个性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与“撒切尔主义”的创始人。

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影响日积月累地作用于儿童身心,并引起他们的行为反应,塑造出各个儿童特有的个性特征。

二、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必要性

教育目的的计划性与随机性

教育对象的集体与个人

长幼关系的权威性与亲情化

三、幼儿园与家庭衔接中的问题

(一)家长方面

1.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没有衔接的必要

2.认为教师是权威,自己无法参与

3.没有时间与教师沟通

(二)幼儿园方面

1.盲目迎合家长

2.利用家长

3.排斥家长

4.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

四、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二)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四)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五)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案例:英国保育学校的家长参与活动

一幼儿母亲来到学校,组织一组幼儿开展食品制作活动---制作三明治。家长准备好面包、黄油、奶酪等,孩子们只要把材料放好就可以了。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做着,家长指导和讲解。最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作品带回家,教做三明治的家长体会了老师的辛苦。

五、幼儿园与家庭衔接方法

(一)个别联系方式

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家庭访问、书面联系

(二)集体联系方式

家长会

家长开放日

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

家长座谈会等

六、家园相互合作的原则

平等尊重

注重沟通艺术

一视同仁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幼儿园入小学---儿童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

西方国家几项大型的追踪研究,如“开端计划”和“高瞻学前教育方案(High/scopeproject)的研究也证明,学前教育能让儿童的小学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儿童实施学前教育会大大提高他们中、小学时的学习成绩和智力。

“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受过这一教育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能顺利入学,过早辍学的可能性也少得多”;“学前教育的不足或缺乏这种教育,均可严重地影响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引子:贝贝妈妈的困惑

贝贝刚满六岁,进入小学才几天。这天妈妈送她去上学,进教室后,贝贝一直紧张不安,坐在角落里,吸着手指头,老师认为贝贝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准备好上小学,她告诉贝贝妈妈,贝贝在同学面前很不自在,好像总是很不开心,很多时间不能专心听,遇到不会做的事就发急,或干脆放弃不做了!

而妈妈对女儿的表现很不解,她对班级老师说:“怎么回事呢?我不明白上学怎么就这么难!为了上小学,她在幼儿园学了很多东西呀,字母倒背如流,从1数到100,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会认很多字呢!怎么就没有作好入学准备了呢?”

思考:

1.聪聪入学时掌握的知识远远没有贝贝多,为什么老师说贝贝没有作好入学准备而聪聪已经准备好学习了呢?

2.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幼小衔接?

3.入学准备要做哪些工作?

聪聪也是六岁,与贝贝同班,他并不如贝贝学得多,只会从1数到20,26个字母还时有混淆。今天是他上学的第三天,他轻松愉快地与妈妈说再见后,就轻快地走向他的同学说:“你们在玩什么呢?我可以加入进来吗?”老师很快就发现他对学知识有强烈的渴望,总是积极地尝试新东西,做得不好也愿意试试,老师为这个孩子的自信感到欣慰,在心里感叹到:“嗯!这孩子已经准备好学习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

2.明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3.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教学重点:

1、明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2、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教学方法:导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儿园与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很多父母在孩子入学前很重视写字技能和计算技能的训练,总是让自己的孩子多做一些习题,多写几个字,而不注意其他方面尤其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准备。科研证明: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表现出来的任务意识以及主动性和独立性,对他今后的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是突出、明显的。

衔接是儿童体、智、德、美等全面准备

一、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社会要求变化;生活制度变化;师生关系变化;生活环境变化;教育内容变化;教学方法变化。

以上六个方面适应不良现象,会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指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

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指幼小衔接工作应当从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

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

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

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

1.日常生活

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3.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第12篇:《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

《幼儿教育学》实践教学教案

一、实践目的要求:

1、

加深对幼儿教育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初步掌握幼儿 教育工作的规律,学习幼儿教育工作的方法。

2、获得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幼儿园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3、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培养教育实践能力。

二、实践学时分配:课外38学时

三、实践教学方式:

按照所学教材内容章节的顺序来安排每一章的实践活动,力求使实践活动跟进教育理论的学习。

四、

实践教学教案: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实践目标:

1、识记和理解幼儿教育学的概念和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2、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和历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实践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识记了解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及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针对知识竞赛存在问题做课后作业:对绪论和第一章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设计。实践准备:

中外幼教简史的知识准备,班委会共同拟订知识竞赛方案。 实践方式:

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识竞赛、讨论法。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拟订知识竞赛的内容,由学习委员汇总。

(二)由学习委员组织竞赛活动;

(1)由学习委员交待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起点分为100分,分为抢答(每题加10分)、必答题(每一组2道题,每题20分,若弃权,由别组抢答,答错扣分)。题型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

(2)竞赛活动开始:由学习委员主持和记分,按1234小组顺序出题,并按竞赛规则作答。 (3)竞赛活动结束。

(三)小结竞赛情况及竞赛中出现的知识疑惑点、重点难点问题。

(四)提出课后继续巩固的方法:

1、到图书馆查阅幼教相关书籍;

2、上网查阅;

3、布置作业:整理所设计的知识竞赛问题和答案。效果评价

1、巩固所学知识。

2、有效掌握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实践目标:

在学习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任务和原则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加深对教育目标和原则的理解。 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半日活动,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分析教师运用了哪些教育活动的原则,并写下见习报告。

2、小调查:向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园为家长服务有哪些项目,形成见习报告。实践准备:

与幼儿园联系,以取得幼儿园的支持与配合。 实践方式:调查法、观察法、实践法 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教师集中布置观察与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二)以5人为一个研究组,选择一个班级,运用课余时间调查并搜集这个班级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制订。

要求:运用教育目标的理论进行分析,写出评价意见。

(三)以5人为一个研究组,选择一个幼儿班,进行半日活动的观察,包括观察幼儿园某班半日活动(晨间活动、教学活动、课间操、游戏或户外活动、进餐活动等);

要求:记录活动的名称、地点、时间、具体的保教工作内容,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各种行为、师幼互动等,整理资料,分析该班老师贯彻或违背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形成见习报告。

(二)见习后的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工作情况,教师点评。

2、作业:提交一份目标分析见习报告,一份保教工作见习报告。部分作业由班委会张贴在学习园地。 效果评价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形象,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情况,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情况。 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相关部门和教师,了解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形成见习报告。

2、观摩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情况。形成见习报告。

3、了解各班周计划表,分析其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情况。并形成习见报告。 实践准备:与幼儿园联系并安排观摩的内容。 实践方式:幼儿园见习,调查法、分析法 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下幼儿园见习: 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实施情况。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分析所观摩的活动如何体现体、智、德、美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二)活动过程:

1、观摩早操、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并做好详细的见习记录。要求:

A、观察幼儿园户外场地大小、器械材料、器械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适合于全面锻炼,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

B、观摩体育课的要求:

a\\ 教师对场地、器械材料的利用是否充分;集体游戏与个别分散活动的比例,总计活动时间及活动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能否掌握运动量;活动方法及器械材料使用有无创新、一物多玩等;是否提醒幼儿依活动情况着装,能否注意不安全隐患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b\\ 幼儿活动质量:幼儿情绪,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行为习惯及遵守规则情况;是否会使用器械、玩具材料,是否会玩游戏,动作是否标准、协调,是否达到了锻炼要求;活动量适当与否;活动中能否注意安全。

2、搜集各班本周的教学计划表,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3、小调查:走访幼儿园相关部门和人员(后勤园长、保健医生等),了解幼儿园体育工作的开展状况,包括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好详细记录。要求:调查报告要注明:时间、地点、目的、对象和范围、方式方法。

(三)课后作业:提交一份综合调查报告、一份观摩活动的见习报告、一份周计划表的分析报告。效果评价

能有效地理解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并能初步运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分析幼儿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实践目标:

1、在了解幼儿园教育基本要素各内涵的基础上,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儿童观、幼儿园环境观。

2、通过见习体会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并能在专业学习中明确努力方向,自觉塑造自己,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内容:

1、观摩教师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行为,分析和判断该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是否恰当,写下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要求的心得体会。

2、制订观察计划,选择个别孩子进行观察,并形成观察报告。

3、观摩幼儿园环境,并请园长介绍幼儿园的做法和经验,用环境创设理论分析、评价一个幼儿园或某个班级的环境是否符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4、模拟教育情景,学习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

实践方式:幼儿园见习,观察法、分析法、讲解法、参与培训法 实践准备:

与幼儿园联系,请业务园长介绍本园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历程。要求各班教师进行配合。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布置见习任务,要求做好记录。要求不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

(二)请园长介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和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历程。

(三)以小组为单位,观摩幼儿园某一班级的环境创设,向该班教师了解其环境创设的特点和功能,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 要求:

1、观察活动室的静态环境:具体描述活动室的结构、场地面积、家具放置、墙面布置(内容及位置高低)、游戏活动区域设置及玩具材料提供情况。

2、分析判断:活动室环境及其教育因素是否适合该年龄幼儿,是否有利于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实用性如何;环境是否对幼儿行为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四) 以小组为单位,观摩某班级教学或游戏活动,观察一个或一组孩子的活动。要求:

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好观察的对象。

2、制订观察计划,计划中要写明:观察的目的、时间(包括起止)、观察对象(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观察内容等。

3、按照观察计划进行实际观察。

4、及时记录信息,整理资料;并进行评价和分析或体会,写一份观察研究报告。

(五)以小组为单位,观摩教师在各种教育情景中的教育行为,做好观察记录。要求:

1、写明观察的时间(包括起止)、对象(性别、年龄、班级)、观察内容(观察教师对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如教师如何提要求、介绍材料、建议玩法;教师如何创设可供活动的条件;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等,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2、分析和判断该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是否恰当,写下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要求的心得体会。

(六)见习结束后,提交一份环境创设报告、一份幼儿观察记录。一篇教师教育行为观察报告。并选取部分张贴在幼教学习园地,或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份幼儿教育实践小报,进行分享交流。

(七)研讨活动:由教师描述不同的教育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模拟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对话方式,学习师幼、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此环节亦可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习内容同步进行训练。) 效果评价:

形象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巩固了幼教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儿童观和环境观。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的基础上,能对各个不同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初步积累相关的课程方案和经验。 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中小学课程内容有何不同?

2、通过参观幼儿园或网上搜索,搜集幼儿园班级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具体活动计划,并分析各活动计划之间的关系。

3、搜集和阅读不同的课程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比较。实践准备:

1、到幼儿园考察,了解该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状况(请幼儿园业务园长介绍本幼儿园实施幼儿园课程和课改情况)。

2、收集各类幼儿园课程方案的资料。

实践方式:下幼儿园见习,实例分析法、讲解法、问题讨论法、实践法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见习程序和要求。

(二)集中听取业务园长介绍幼儿园课程实施和改革情况。

(三)观摩教学活动。

(四)了解各班教学计划情况,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

(五)收集阅读各种课程方案,分析所见习的材料,分析比较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改革情况。提交见习报告。 效果评价:

1、直观理解幼儿园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2、能对幼儿园的课程编制情况作出一定的评价。

3、了解幼儿园各种课程方案。

第六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实践目标:

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等方式,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组织形式,初步形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实践内容:

1、

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或观看录像,分析其活动是否贯彻了幼儿园教学原则?在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形式、手段、方法、途径,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何影响?

2、

作业:教师提供传统教学案例和幼儿园教改案例,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研讨活动目标、活动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是否得当?为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和何种组织形式?

3、

尝试设计各领域教育活动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教学。 实践准备:

1、事先联系好见习幼儿园及相关事宜,要求幼儿园准备2节教育活动以便集中观摩。

2、要求学生带上笔记本,作好详细的记录。

3、每人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布置相关教学场所,准备教具以便进行模拟活动。实践方式:

实践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观摩。

1、教师提出要求:

(1)观摩活动时保持安静,不做杂事,不随意走动。

(2)在观摩活动的过程中,作好相应的笔记,为评价做准备。

(二)集中观摩幼儿园准备的教学活动。

(三)研讨活动: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等)分析和评议所观摩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情况。评议指标:

1、目标是否达成。

2、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3、教育方法、手段是否有效。

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以幼儿为主体,是否体现师生互动。

5、活动中贯彻了哪些幼儿园教学原则。

(四)作业:提交一份整理过的教学活动观摩实录,并有评议小结。

(五)组织分散和集中的模拟教学活动:

1、选取各领域教学活动内容,试写教案并准备教具。

2、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选取一份活动方案进行模拟教学活动,各组应有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内容。要求:

A、说明试讲要求、评分标准,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打分和评议; B、学生分小组参加试讲活动(可利用微格实验室进行);

C、小组研讨和小组评分,并把评分和评价记录上交任课教师,作为作业的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3、集中组织进行班级试讲活动(从小组活动中选取2节活动,在幼教实验室进行): 要求:

A、请幼儿园配合,安排10名幼儿来班级参加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 B、录像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作为授课参考资料存档。 C、观看学生模拟教学活动,开展研讨活动。 D、小结评议模拟教学活动的情况。 效果评价:

1、直观形象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技能。

2、学生态度认真,都能做好详细的听课笔记。

3、学生能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论初步学会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构。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 实践目标:

在学习幼儿园游戏理论的基础上,以观摩、设计、实践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的组织学习,初步感知教学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的区别及组织要点,初步掌握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 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初步感知教学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的区别及组织要点。

2、按照观察项目的要求,观察、记录一个或一组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并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有何意义?分析幼儿游戏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见习报告。

3、选择一个幼儿文学作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游戏活动。

4、在幼教实验室使用物体结构的材料,学习结构物体的技能。

5、设计一个教学游戏活动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实践准备:

1、事先联系好见习园所,请幼儿园组织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包括教学游戏和区角活动的组织),并落实好相关事宜。

2、每人设计一个教学游戏,布置相关游戏场所,准备教具以便进行模拟活动。实践方式:

1、

去幼儿园观摩游戏活动的组织;

2、

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3、

参与式讨论法、小组评议法、案例分析法、实践课时:4课时 实践指导:

(一)见习幼儿园游戏活动

1、分组观摩幼儿园大、中、小班的游戏活动。要求:

A、观察场地大小、有无提供玩具材料,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器械材料的设置、数量与种类,是否适合于活动内容,有利于达到目标。,

B、观察教师的指导:有无明确目的意识,内容安排是否合适,教师仪表着装,教师精神情绪状态与参与幼儿活动的情况;重点观察教师的活动过程和组织指导方法,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能否在照顾全体的同时兼顾幼儿个别需要,要求是否及时明确,引导幼儿自选活动和使用材料情况,活动的组织及动静交替等。

2、观察幼儿在活动区角的游戏

要求:重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言语、表情、动作,与人的接触频率,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并做详细记录。

3、分析评议所观摩的游戏活动,并形成见习报告。部分内容张贴在学习园地。

(二)模拟游戏教学活动:

1、在本班教室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进行模拟教学游戏活动,游戏的种类自定,各组应有不同(表演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

2、录像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作为授课参考资料存档。

3、观看学生活动录像,开展研讨活动。

4、小结评议模拟游戏教学活动的情况。效果评价:

1、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形象理解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和实施情况。

2、能运用幼儿园游戏的理论分析评议所观摩的游戏。

3、学会设计幼儿游戏和初步学会组织幼儿游戏教学活动。

第八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实践目标:

1、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日常活动的工作内容,并加强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工作的方法和要求的认识。

2、初步形成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实践内容:

1、观摩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分析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对教师的工作有哪些要求。

2、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搜集一个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的案例。

3、设计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实践准备:

联系幼儿园做好配合工作:

1、

各班的半日活动的组织;

2、

请幼儿园老师介绍六·一节日活动的组织方法。 实践方式:

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案例分析法、小组研讨法、讲解法 实践课时:6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观摩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指导策略(晨间活动、教学活动、课 间操、游戏或户外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睡眠活动、离园活动等)。 要求:

A、记录活动的名称、地点、时间、具体内容、活动之间的过渡情况,教师教育行为、幼儿各种行为、师幼互动等。

B、对幼儿园的常规安排、教师的活动设计和教师的指导与幼儿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在观察分析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2、集中听幼儿园老师介绍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方法。

3、每人设计一个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5人一组)到各班观摩幼儿园半日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指导策略,要求做好记录。

(三)集中听取幼儿老师介绍节日娱乐活动的组织方法。

(四)整理一日活动记录,相互交流、分享见习收获。

(五)学习设计六·一儿童节的全园性活动的计划。

(六)提交作业:见习报告、幼儿园节日娱乐活动案例、六一儿童节活动计划的设计。效果评价:

1、直观形象了解幼儿园日常活动、劳动和节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学会设计节日活动计划。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实践目标:

关注幼小衔接问题,注重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形成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认知。 实践内容:

1、小调查;走访幼儿园大班教师,了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做法?并进行评价。

2、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实践方式:

练习法、调查实践法

实践准备:与幼儿园联系,请幼儿园大班教师配合进行学生的采访调查活动。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听取幼儿园老师介绍幼小衔接工作的情况,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2、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二)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走访大班老师,调查幼小衔接的情况;

(三)集中听取幼儿园老师介绍幼小衔接的情况;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四)整理分析记录,提交见习报告。

(五)学习拟订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

1、每人设计一份大班幼儿参观小学的计划,要求写明参观时间、地点、人数、参观内容、参观过程的组织等。

2、分组介绍参观小学的计划。

3、小结。效果评价

1、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法;

2、初步学会制定幼小衔接活动计划。

3、能分析幼小衔接的存在问题。

第十章

幼儿园教育评价 实践目标: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评价内容和方法,初步形成评价能力。 实践内容:

1、搜集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案,分析其评价标准与评价项目之间的关系。

2、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项目,参观、评价幼儿园某方面的工作,并形成见习报告。实践准备:

收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案。本班教室。 实践方式:讲解法、评价法、比较法等 实践课时:2课时 实践指导:

(一)提出实践要求:

1、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理论评价所收集的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和幼儿园教育工作案例或评价所观摩的教学录像活动。

2、可以小组共同讨论进行评价。

3、对所评价的教育教学活动写出评价意见。

(二)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进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的练习。

(三)分享评价结果。

请评价较好的小组说说如何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实践小结

1、教师评价学生的实践情况。

2、学生自评和互评。效果评价:

1、学生能运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论评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工作。

2、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评价能力。

第13篇:幼儿教育学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绪言 ◆教学目标:

1 理解概念:教育幼儿教育学

2 明确幼儿教育学学科内容和学习要求 3 了解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1 幼儿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2 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目的 ◆教学难点:

学生学好本学科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案例引入课题,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教育有其必然规律及幼儿教育学 概念。 【案例呈现】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还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 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 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栓着走。 案例2 一位教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幼儿认识蔬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青菜、西红柿等图片,告诉幼儿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用途,另外一位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菜农的地里参观菜农是如何种菜施肥和浇水,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蔬菜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问题研讨】

案例1中,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为什么? 案例2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 【归纳总结】

教育不仅是经验,教育是有规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教育结果。而 幼儿教育学则是对幼儿教育规律的总结。

【知识要点】 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 规律的科学。

二、讲解幼儿教育学的意义和学习的方法。【问题引入】

作为一个幼师,是否学会弹唱画跳就够了?你认为除了这个技能要求还 应具备什么能力?如何获得教育的能力?

【知识要点】

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

1、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奠基的光 荣任务。幼儿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它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而集 中反映这些规律的理论体系——幼儿教育学是我们工作的理论向导。

2、幼儿教师应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教育理 论方面的专业和素养是不可少的。

3、幼儿教育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理 论指导实践,少走弯路。 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1、阅读与思考

2、联系幼儿教育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信息,联系有关社会现象和问题。◆课后作业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课后记录

学生们对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很感兴趣,课堂气氛良好。通过第一章绪论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学。懂得了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学会了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第14篇:地理教育学教案2

地理教育学教案

第二章

学校地理教育

第一节 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和原则

学校地理教育是由地理教师、学生、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教育系统。为发挥学校地理教育功能而进行的地理教学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和教育原则。

一、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和地位

(一)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 1.“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

学校地理教育具有促进教育“三个面向”的功能,主要表现如下。 (l)地理教育促进教育“面向现代化”。 (2)学校地理教育促进教育“面向未来”。 (3)学校地理教育促进教育“面向世界”。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

(l)认识地理环境,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性。

(2)通过认识地理环境危机,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3)通过培养地理研究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3.公民素质教育功能

现代公民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认识和履行公民所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还包括在国际交流中的权利和义务。现代公民既要有国家意识,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又要树立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地理教育具有很强的公民素质教育功能。 4.地方发展教育功能

(l)地方发展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2)地方环境与发展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案例来源。 (3)地方发展教育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5.综合思维教育功能

(1)地理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广泛的联系性。

(2)地理教育通过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6.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l)学校地理教育培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合格人才。

地理教育学教案

(2)地理教育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地理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文地理教育得到了加强。这对于促进地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重要意义。例如经济地理知识是直接关系到牡会生产力的科学知识,对生产力的构成和布局起到导向作用;文化地理探讨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宗教地理、民族地理、民俗地理、旅游地理、社会地理、行为地理乃至政治地理等的教育都对人的思维方式、生产及生活方式有直接影响,都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打下基础,增加了机会。 (二)学校地理教育的地位 1.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重要地位,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1)学会学习,为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2.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l)学校地理教育具有综合性,有利于学校教育综合化。

(2)学校地理教育具有实践性,有利于学校教育活动化。 3.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

(l)学校地理教育与乡土教育关系密切。

(2)乡土地理教育内容是乡土教育的主要内容。 4.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

(l)学校地理教育是接收社会教育信息的基础。

(2)学校地理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 5.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1)学校地理教育内容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相关。 (2)学校地理教育提供了职业教育的区域背景。 6.在教育产业中的地位

(l)地理学科全面的素质教育功能能满足社会对教育消费的需求。 (2)地理学科的市场经济教育功能适应社会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3)地理学科的职业教育功能促进学校教育产业化。

二、学校地理教育特点和原则

(一)学校地理教育的特点 1.空间性与区域性

地理教育学教案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这些地表物质总是以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而且有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由于地理空间位置的差异而形成有别于同类事物的地理特征。空间性是地理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最基本的特性,形成空间概念,树立空间差异观念,培养空间分析能力属于地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由于地表物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他表空间差异形成了他表区域系统。在某个地域范围内各种地理事物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综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整体,形成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区域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是通过地理教育所要认知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学会区域综合和区际比较方法,树立因地制宜观念,也是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空间性和区域性是相互联系的地理教育的基本特征。 2.科学性与人文性

科学性是指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虽然定统地归属文科教育,但却具有科学教育的性质。

人文性是地理教育的又一重要特点。地理教育涉及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艺术等广泛的人文学科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教育所要认识的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是地理教育最为重要的思想教育任务。学校地理教育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是其优势之一,协调科学性与人文性则是地理教育过程中难度很大的必要工作之一。 1.综合性与生态性

学校地理教育跨越自然和社会两大学科领域,探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地理状由,具有很强综合性。地理教育内容的实质不是自然、人文各要亲自身,而是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要素共同组成的地理环境和区域地理综合体。由于地理教育涉及同一时间断面上所有空间事物和现象,综合的范围很广、要素么来,综合的程度很高。综合分析方法是地理教育中最常用的逻辑方法。在学习自然地理内容时,必然要联系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在学习人文地理内容时,则必然要重视自然条件与人类发展的相互作用。

学校地理教育兼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生态的观点,是地理教育所要遵恩和所要培养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基础。当今社会对于自然生态观点认同的人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熟悉和认同社会生态观点的人相对林少。以人地关系为基本教育范畴的学校地理教育,在生态教育上拥有很大的优势。生态方法,尤其是社

地理教育学教案

会生态方法,是地理教育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有效方法。 4.实践性与参与性

学校地理教育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地理教育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特点上。学技地理教育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校地理教育的参与性是指学生参与地理教学过程。地理课堂教学经常从学生阅读地理图像、资料开始。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调为地理问题比较发散,讨论余地较大。一些问题还需要学生举例的收集资料。至于课堂之外的地理教学过程,则更需要学生全面参与才能进行。地理教育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应用学习成果,培养创造意识和能力。 5.具体性与形象性

学校地理教育是理论与具体素材并重的学科教育,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育不同,向学生展示大到全世界,小到乡土的不同层次具体而鲜明的区域特征。地理教育的具体性反映了许多具体的地理事实本身是有实用价值的,不只用来证明原理的案例,这在区域地理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学校地理教育还具有形象性特点。空间概念、空间规律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形象。有时需要图像来表示。但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每项地理事家都具体接触,不可能每个地方都亲临视察,故必须借助于相关媒体,把地理环境和真实世界,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地理语言、地理模型、地理图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图像等都是经常使用的形象化手段。

学校地理教育的形象性特点与具体性特点是相互联系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处理得好,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乃至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与品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边缘性与多样性

地理科学具有强烈的边缘性,这也反映到学校地理教育之中。学校地理教育与学校其他学科教育几乎都有比较重要的联系,这在学校请学科中是独一无二的。此外,地理教育还与学校教育中来单独设置课程的许多学科有重要联系,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口学、文化学、环境学等。现阶段学校课程中没有哪门学科比地理学科更能兼容这么广博的知识。而且,学校地理教育是将这些知识有机交叉、相互联系地组织起来的,其教育价值也就更高,其教育的功能也就更完善。因此,学校地理教育相比于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政治、物理、化学等理论和应用学科具有强烈的边缘性,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学科。

地理教育学教案

由于地理教育具有综合性、具体性、边线性等特点,地理教育也具有多样性特点。从学校课程设置来看,地理教育既可以设置学术课程,也可以设置活动课程;既可以设置必修课程,也可以设置选修课程;既适合于偏重文科的高中学生,也适合于偏重理科的高中学生。从学校类型来看,地理教育既是普通学校的基本学科教育,又是职业学校的基础学科教育。从基础教育的方式来看,地理教育既可采取学校教育方式,又可采取社会教育方式,既可采取课堂教学方式,又可采取远距离媒体教学方式;既可采取学科教育方式,又可采取综合教育方式,且在综合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学科间联系作用、地理教育的多样性,使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学校地理教育的原则 1.功能充分发挥原则

学校地理教育兼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领域,涉及面广,边缘性强,综合程度高。地理教育不但在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技术教育等方面教育功能都很强,而且在上述各方面,教育功能也是全面多样的。在能力教育方面,地理教育智能与技能并重,并且二者素密配合,同时进行。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并重,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并重。 2.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

学校地理教育的综合性、区域性、边缘性特点和教学功能的多样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多因素综合考虑的原则。 3.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

“媒体”就是指地理教学信息的载体。由于地理教学信息类型多样。各自的最佳表现形式不同,随着残有技术的发展,地理教学媒然的种类越来越多。按照地理教学媒体产生的时间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4.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

学校地理教育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是由多种教学活动组成的师生互动过程。坚持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就是要从地理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出发,有针对性地灵活设计多种地理教学活动,处理好师生互动的关系,提高活动和师生互动质量。 5.多实践大胆创新原则

学校地理教育既有多实践的必要性,也有多实践的可能性。地理实践固有特性之一是创新性强,创新机会多。创新余地大。地理实践学习已从印证型转向创新型,可以有所创造,有组织地服务于社会,体现地理教育的社会价值。而且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和对地理实践活动的支持,建设起地理实践活动的社会基地。

地理教育学教案

6.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

地理教育内容是由地理事实材料与地理原理相成的。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原理都有其特定的教育价值。地理原理知识在地理认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地理事实则起基础作用。多举例是沟通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的关键。案例教学是地理教育的特点。用辩证法来指导地理教学过程,不但要用案例来支持、印证地理原理,使感性上升为理性,而且要甩案例来检验、应用地理原理,使理论得以升华。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是组织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设计教学发案的依据,应注意做到:对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基本原理同样重视,不能顾此失彼;对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的选择要分清主次,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在教学程序上遵循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循回。举例的工作可以由地理教师承担,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尽量收集新颖典型的案例。

第二节 地理教育的发展

地理教育学要研究地理教育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就必须了解其历史,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而揭示其发展趋势,为我国当代地理教育服务。

一、世界地理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地理教育

(二)近代地理教育

(三)现代地理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觎年代以来,地理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现代地理教育阶段。

现代地理教育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 2.人地关系主导理论发生转变 3.地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4.地理教材结构更加新颖 5.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二、中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概况

(-)旧中国的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学教案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并历经清代末期、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三个时期,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才结束这种性质的教育。 1.清代政府时期(1840-1911年)的地理教育 2.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年)的地理教育 3.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的地理教育

(二)新中国的地理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理教育跨入现代地理教育新时期,随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兴革变迁,地理教育可分为“兴旺”、“萎缩”、“振兴”三个时期,以下又可分为几个阶段。

1.地理教育兴旺时期(1949-1957年) 2.地理教育萎缩时期(1957-1976年) 3.地理教学振兴时期(1976-1999年)

振兴时期地理教育有如下显著特点: ①地理教育处于全面恢复、振兴、改革的时期。

②地理教育目的更加全面,由水‘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逐渐转变为对“能力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③地理教学内容更加重视其实践性,重视人文地理的教学。

④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与即将问世的高中地理教材,其结构合理、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图像系统所占篇幅大,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⑤从整体看,全国范围内,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正如火如某地进行着。 ⑥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地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

第15篇:《学前教育学》1教案

上课时间:2012年7月10日上午(四课时)

上课内容:《学前教育学》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简单史。2.正确理解学前儿童观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幼儿。

(二)学校教育的机构及形式:胎儿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托幼园所一体化、幼儿班、儿童福利院、SOS国际儿童村、家庭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对象: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1、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之中,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等。

2、学前教育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如: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1 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影响了整个欧洲及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 1.他指出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2.他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

3.他指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4.他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 5.他指出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世界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她指出,学前教育在确定自身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之前,只有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不压抑、不损害儿童潜在的能力,使儿童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

2.她认为儿童有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和强化这种需要,必须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陈鹤琴的思想:

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他指出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

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5.他提出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6.他提出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

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教育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博览与精读相结合、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预习与复习相结合。

(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二)儿童观的种类 1.儿童是“小大人”。 2.儿童是“白板”。 3.儿童是“有罪的”。 4.儿童是“花草树木”。 5.儿童是“私有财产”。 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一)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

1.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这是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重在救济、保护儿童,防止奴役、贩运童工迫使其卖淫等。2.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

3.1979年,联合国又发起了“国际儿童年”,继承并发展了联合国大会于1959年提出的儿童权利的基本思想。

4.1989年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正式生效。

(二)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1.1991年国务院通过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2.1992年,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3.1993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1996年发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

(三)儿童权利的保障与实施。

3 1.儿童权利保障的绩效 (1)儿童的生存权。 (2)儿童的发展权。 (3)儿童的教育权。 2.儿童权利保障的困境 (1)儿童的出生权。 (2)儿童的生存权。 (3)儿童的健康权。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一)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二)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1.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2.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3.儿童发展潜力要及时挖掘。

4.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5.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1)儿童的发展有性别差异。 (2)儿童的发展有个别差异。 (3)儿童的发展有文化差异。 6.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7.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三、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复习整理今天的课堂内容

上课时间:2012年7月10日下午(四课时)

上课内容:《学前教育学》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2.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理论、、方案、设计及评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 1.保证胎儿健康的出生。 2.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 3.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问题: (1)办园(班)条件简陋。 (2)“小学化”现象严重。 (3)“城市化”教育误导。

(4)幼儿园(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5)教师专业素质较差。 (6)幼儿发展水平落后。

(三)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1.处于困难条件下的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保护。

2.处于残疾状态下的学前儿童的早期诊断、护理、康复和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四)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5 社区学前教育与托儿所、幼儿园相比,是一种非正规化的学前教育,受到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

(五)网上学前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前教育也出现了新的景象,有的国家已为学前教育机构设立了互联网,我国幼儿园电脑教育也开始发展起来。

(六)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1.托儿所的保教目标。 2.幼儿园的保教目标。

3.学前教育目标的特点:托儿所更注重儿童的保育工作,幼儿园更注重儿童的教育工作。

(二)中外学前教育目标的比较 1.美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2.法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3.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目标。 4.日本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四节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一)热爱儿童

1.要热爱每一个儿童,既不论其性别、年龄、相貌、发展水平如何,也不论其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住房怎样,均一视同仁。2.要关心儿童,爱护儿童。

3.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而不应溺爱。

(二)尊重儿童 1.要信任儿童。 2.要尊重儿童的隐私。

3.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使每个儿童都能抬起头来走路。4.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

6 5.要杜绝体罚儿童。

(三)全面教育儿童

(四)寓教于活动之中

1.要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2.要为儿童提供游戏活动的机会。 3.要为儿童提供教学活动的机会。 4.要为儿童提供劳动活动的机会。

5.要为儿童提供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机会,使儿童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五)教育要儿童化 1.首先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 2.还体现在方法的运用上。

(六)多种教育形式结合

(七)因儿童而施教

(八)争取家庭配合

1.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法规的精神,使家长能正确地理解学前教育。2.教师要利用儿童入所入园的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

3.教师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知识,使家长能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4.教师还要帮助家长解决面临的杂症。

5.教师要组织家长一起开展活动,使家长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因材施教

(一)实现角色转换

(二)深入研究儿童 1.教师要亲密接触每个儿童。 2.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儿童。 3.教师要准确标签每个儿童。

(三)构建独特环境

1.营造尊重每个儿童的文化和语言的环境。2.创设发展每个儿童的兴趣和能力的环境。 3.构建促使每个儿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

(四)开展小型活动 1.小班化教育。 2.小组教育。 3.个别教育。

(五)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

(六)利用儿童的强项 1.发现儿童的特色。 2.鼓励儿童的强项。 3.改善儿童的弱项。

(七)实行多元评价 1.多维度横向评价。 2.多视角纵向评价。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界定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涵义

学前教育课程是教育原则和教育计划相互作用的结晶,它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儿童的学习活动。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 1.分开的学前教育课程。 2.隐蔽的学前教育课程。 3.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观点 1.成熟社会化的理论。 2.教育训练的理论。

8 3.认知展的理论。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柜架结构 1.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 2.儿童的学习、发展与教学过程。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拟定 1.制定课程大纲。 2.确立课程目标。 3.编排课程的形式。

(四)学前教育课程观的测试 1.试题及内容。 2.答案及评价。

第三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一)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

(二)提高儿童能力的课程方案

(三)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

(四)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

(五)协调家园关系的课程方案。

第四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

(一)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原则

1、承认儿童的权利。

2、反映民族特色。

3、面向世界。

4、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5、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二)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内容

1、全面性。

2、启蒙性。

3、社会性。

4、发展性。

5、灵活性。

(三)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

第五节 学前教育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儿童的发展

1、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儿童。

2、教师应对儿童多进行纵向评价。

3、教师应对儿童少进行横向评价。

(二)评价课程的所有环节

1、教师要评价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2、教师要评价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否考虑到儿童应该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于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3、教师要评价课程形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既有计划性、稳定性,又有偶发性、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教师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复习整理所学内容

10 上课时间:2012年7月11日上午(四课时)

上课内容:《学前教育学》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理论和实践、设计原则。2.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设计实施、观察与评价主要知识点。 3.理解掌握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种类、价值及准备。 4.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指导及评价要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1.有助于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陶冶。 3.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5.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1.传授粗浅的社会知识。 (1)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 (2)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 (3)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提高基本的社会能力。 (1)广泛开展游戏活动。 (2)充分发挥语言作用。 3.培养科学的社会态度

11 (1)树立模仿范例。 (2)重视情感感染。

(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1.小班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2.中班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3.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五)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过程 1.创设隐蔽性环境。 2.落实重复性任务。 3.运用实践性方法。 4.利用社会性资源。

第二节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幼儿社会化的涵义

1.幼儿社会化的界定:主要是指幼儿的道德发展,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2.幼儿社会化的意义。

(二)幼儿社会化的理论 1.统一论。 2.冲突论。 3.互动论。 4.主体论。

(三)幼儿社会化的成因。

1.教师及其教育行为:积极的社会强化、模仿和辨认、期望和要求、特性分类。2.同伴及其相互交往;朋友、互助、冲突、社会地位。

(四)幼儿社会化的内容 1.道德社会化。 2.认知社会化。 3.性别角色社会化。 4.政治社会化。

12 5.职业社会化。

(五)幼儿社会化的特点 1.能动性。 2.强制性。 3.连续性。

(六)幼儿社会化的策略

1.合理安排幼儿园活动:生活活动、交往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2.安排发挥家长的作用。 3.注意挖掘社区潜力。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

(二)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

(三)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

(四)班内、园内教育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

(五)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一的原则。

(六)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别差异的原则。

第四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策略

(一)主题教育路径:是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来对儿童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

1.内容:儿童中心的主题、季节性的主题、节日性的主题、内容性的主题、全国性的主题、儿童喜欢的主题。

2.步骤:恰当地选择主题、编织全面的主题网络、适时地导入主题、不断地维护主题、发展性地评价主题。

(二)方案教育路径:是一个或更多的儿童主动参与,对社会领域教育中的某个小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或对某个项目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也叫项目教育路径。

(三)区域教育路径:是教师以活动区的方式布置班级环境,寓社会领域的教育于活动和材料之中;儿童在活动区里自我导向、自由选择、自动探索、自主行动。

(四)旅行教育路径:是教师把儿童带出园外,让儿童直面现实生活,接触真实世界,了解

13 社会中的人、事、物,增强方向感、距离感和位置感,拓宽社会知识和感性经验。

第五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 1.主题教育。 2.节日娱乐活动。 3.参观游览活动。 4.情景表演。 5.实践活动。

(二)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 1.日常生活活动。 2.各科教育活动。 3.角色游戏活动。 4.交往活动。 5.随机教育。 6.环境影响。

第六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观察 1.观察的意义。 2.观察的内容与形式。 3.观察记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第一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一)游戏的界定:游戏是儿童个体发起的活动,是令儿童愉快的、有趣的活动。

(二)游戏的种类

14 1.从教育的作用上分: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 2.从教师的指导上分:幼儿自发游戏、规则游戏。

3.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分:非游戏行为、旁观游戏、独立游戏、平等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4.从儿童认知的发展上分:机能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

第二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六)发展幼儿的美感

第三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准备

(一)设定游戏时间

1.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2.力争每次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游戏。

3.使室内游戏时间与室外游戏时间基本均等。4.合理安排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

(二)布置游戏空间 1.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 2.开辟各种游戏区域。 3.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 4.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

(三)提供游戏材料 1.广泛收集废旧物品。 2.变换游戏材料的陈列。 3.形成超级组合游戏材料单元。

15 4.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游戏材料。

(四)丰富知识经验

1.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2.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 3.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

(一)观察的价值:直接关系到游戏的水平和质量,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二)观察的策略

1.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2.要在幼儿彼此熟悉以后进行观察。 3.要对全班幼儿进行观察。 4.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 5.要对幼儿反复进行观察。

(三)观察的记录

1.教师可以以幼儿为主线,设计记录表,来加以记录。2.也可以以游戏区为线索,列好记录表,来进行记录。

3.有条件的幼儿园,还要充分利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来进行观察记录,保证记录的全面性、立体性、长久性和有效性。

第五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

(一)尊重幼儿的游戏 1.尊重幼儿游戏的倾向。 2.尊重幼儿对游戏的选择。 3.要尊重幼儿游戏的创造。

(二)支持幼儿的游戏

1.教师要满足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需求,使游戏能继续下去。2.教师要满足幼儿充分游戏的心理需要 。 3.要关心幼儿游戏的意愿。

16 4.要关心幼儿游戏的进程。

(三)参与幼儿的游戏 1.应邀参加幼儿的游戏。 2.应主动地参加幼儿的游戏。 3.教师对游戏的参与要适当。

(四)引导幼儿的游戏 1.要诱发幼儿的游戏。 2.要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 3.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4.要巧妙扮演游戏中的角色。 5.可据游戏的情节,予以引导。

(五)干预幼儿的游戏

1.要注意矫正幼儿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的思维、想象渐渐科学化、合理化,符合现实生活逻辑,以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2.一些无益有害的自发游戏,教师及早进行干涉,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3.教师应对游戏的过程加以监督,以随时消灭隐患。

第六节 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

(一)幼儿游戏环境的评价:幼儿游戏环境是否具有安全性、刺激性、协调性和教育性,适合于幼儿的发展?是否能引发有益于幼儿成长的各种行为与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评价每一环节,评价组织形式,评价时间和材料等等。

(三)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 1.教师评价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 2.幼儿评价自己的游戏发展水平。

三、教师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复习整理所学内容

17 上课时间:2012年7月11日下午(四课时)

上课内容:《学前教育学》第七章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 第八章 幼儿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的价值、内容、原则及指导要点。

2.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职业素养要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及聘任考核等内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第七章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

第一节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

(一)有利于贯彻幼教法规

(二)有利于与世界幼教接轨

(三)有利于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

(四)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五)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一)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目的:是为了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任务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2.帮助家长养成良好的教养态度。 3.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4.支持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5.增强家长与幼儿园教育配合的意识。 6.鼓励家长全方位为幼儿园的发展服务。

(三)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宣讲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18 2.说明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 3.讲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

4.讲授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增进健康、开发智力、培养品德、提高美感。

5.讲析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热爱孩子的原则、要求孩子的原则、教育一致的原则、全面发展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6.阐明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家庭生活结构、家庭生活条件、家庭人际关系。

7.阐述家庭教育的若干方法:讲解说理法、榜样示范法、表扬奖励法、批评惩罚法、提醒暗示法、实践活动法、陶冶感染法。8.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概况。 9.述评孩子的在园表现。

10.引导家长与幼儿教育保持一致。

第三节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一)了解性原则:了解幼儿家长及家庭。

(二)方向性原则: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国家的教育方针、幼儿教育法规的精神相一致。

(三)科学性原则 :要注意科学性,使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又有通俗性,注重实效。

(四)尊重性原则: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各类家长,尤其是各方面发展暂落后的幼儿的家长,并引导家长在家庭里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五)协调性原则 :要经常和家长交流情况,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协调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六)针对性原则:要根据幼儿和家长的不同特点,开展分类型和分层次的指导,注意灵活性。

(七)直观性原则:要采用一些直观教育、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讲解相结合,使家长通过观察和表象,丰富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八)艺术性原则: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活动之中,使家长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丰富教育孩子的知识,发展教育孩子的能力。

第四节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19

(一)家长委员会

(二)家长学校

(三)家长会议

(四)家长开放日

(五)家长园地

(六)家庭教育咨询

(七)接送时交流

(八)电话交谈

(九)家园联系册

(十)家庭访问

(十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十二)其他形式

第五节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

(一)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案是幼儿园对家长进行指导的具体做法。它应反映指导活动的全过程。

(二)家庭教育指导方案的结构一般由下面几部分组成:指导活动的名称、指导活动的主持者、指导活动的对象、指导活动的时间与地点、指导活动的目标、指导活动的准备、指导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指导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指导活动的评价等。例:幼儿家庭双休日活动指导方案。

第八章 幼儿教师

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幼稚性。 2.全面性。 3.时代性。

20 4.复杂性。 5.多样性。 6.地方性。

(二)幼儿教师的权利和职责 1.幼儿教师的资格。 2.幼儿教师的权利。 3.幼儿教师的义务。

(三)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

1.教师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2.教师是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3.教师是塑造幼儿高尚品德的工程师。4.教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美容师。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1.对待幼儿教育事业的道德。 2.对待幼儿的道德。 3.对待幼儿教师集体的道德。 4.对待自己的道德。

(二)幼儿教师的智能结构 1.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1)“I”型知识结构。 (2)“一”型知识结构。 (3)“T”型知识结构。 (4)“H”型知识结构。 2.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1)观察能力 (2)表达能力 (3)组织能力 (4)教育能力

21

(5)创造能力 (6)设计能力 (7)交往能力 (8)评价能力。

第三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

(一)幼儿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幼儿教师培训的机构。

(三)幼儿教师培训的课程

1、必修课

2、选修课

(四)幼儿教师的培训形式 1.职前培养和在职提高相结合。 2.脱产进修和业余学习相结合。

3.广播电视教育、函授面授辅导和教师自学相结合。4.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相结合。

(五)幼儿教师的培训实践

(六)幼儿教师的性别问题

(七)幼教师资队伍的发展现状。

三、教师小结。

【作业布置】 复习整理所学内容

22 上课时间:2012年7月12日上午(四课时)

上课内容:《学前教育学》第九章 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启示 及总复习【教学目标】

1.了解国外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2.帮助整理学习思路,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3.理解掌握《学前教育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学前儿童观,掌握一些简单的学前社会教育、游戏活动、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措施,使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学生的工作实践服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第九章 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

(二)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1.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 2.五彩缤纷的区角活动。 3.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 4.走进社会的实践活动。

(三)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四)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 1.广泛的权利。 2.重大的责任。

(五)启示及思考

1.加强儿童的科学技术教育。2.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 3.开展活动区教育的研究。 4.增加参观和施行的机会。 5.给予家长相应的权利。

23 第二节 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学前教育的机构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

(三)学胶教育的内容 1.2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内容。 2.2岁以上儿童的教育内容。

(四)学前教育的途径 1.一日活动。 2.区域活动。 3.浏览活动。

(五)学前教育的师资 1.工作时间。 2.证书类型。 3.职业规范。 4.在职培训。

(六)学前教育的管理 1.评估。 2.收费。 3.投诉。

(七)启示与思考 1.幼儿班级与编制。 2.幼儿数学教育。

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4.幼儿教师学历。 5.幼儿教育收费。

第三节 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特点及评析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24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领域

(四)学前教育课程的途径

1.半日活动。2.教学活动。3.区角活动。4.游戏活动。5.主题活动。6.参观活动。

(五)学前教育课程的师资

第四节 埃及幼儿教师的特征及思考

(一)主要特征:极具爱心、极其虚心、极有童心、极为细心、非常有心、十分精心、确有诚心

(二)比较和思考 1.鼓励教师多通道观摩。 2.培养教师的优秀品质。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复习:《学前教育学》的主要考核要点

1、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办者及创办时间。

2、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包括八个方面)

3、设计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求(五个方面)

4、幼儿社会教育的涵义。

5、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价值。

6、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四、请学生结合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分析所学的理论

1、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现状分析。

2、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分析。

3、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分析。

五、教师点评小结。

六、学生复习,教师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

七、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做好复习和整理,准备参加下午的考试。

25

第16篇:《幼儿教育学》教案(十一)

第十一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上课前学生分别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参观,观察并收集大班和一年级学习与管理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设疑导入,通过观摩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问题导入】

幼儿园老师发现,大班的孩子们对小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校是什么样的?小学生上什么课?有没有玩的时候?没有新朋友怎么办?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谁能告诉小朋友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

【谈一谈】

结合参观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活动的情况,谈一谈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何不同?

【归纳总结】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1、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

2、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方式不同

3、师生关系不同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课堂练习】

请学生列表说明: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特点的比较

二、讲解幼小衔接的工作的意义及任务.。

1、使儿童能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2、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节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质疑启思,结合资料学习,揭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要点。

【现象描述】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前学会拼音,认字,做算术,甚至用一年级的课本系统地教孩子.这一现象在幼儿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那么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老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工作呢?

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本学期本班幼儿40名,男24名,女生16名,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具体方案为:

1、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座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三、班级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四、卫生保健工作:

五、家长工作:

【问题研讨】

在本案例中,幼儿园大班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预备开展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对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前起到什么作用?有何指导意义?

【知识要点】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对将要如小学幼儿有意识制定一些班级纪律,要求幼儿必须遵守并培养幼儿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及各种工作,有意识锻炼其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二、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

【案例呈现】

在一项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调查中显示,许多儿童认为写作业是帮家长和老师完成任务,检查作业、准备学习用品等事情都应该由家长来做。曾有一个孩子理直气壮地对妈妈说:\"您为什么不帮我把铅笔削好,害得我今天上课没笔用,老师都批评我了\"。还有一个孩子上课不会记作业,回家后不知道该写什么。妈妈打电话去问别的同学,一连问了八个同学,结果问出了八种不同的作业。原来,这八个孩子记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

【问题研讨】

幼儿入学后为什么不适应?该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这些困难?

【知识要点】

(二)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1、身体适应方面

2、社会适应方面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4)、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3、学习适应方面 主要表现在幼儿对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以及读、写、算学习所需技能的准备不足。

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呈现】

某幼儿园很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大班的活动都是为促进幼儿\"智\"的发展而开展,让大班小朋友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结果,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进入小学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问题研讨】

1、在上案例中,为什么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为什么进入小学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2、分小组讨论\"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做详细记录后由小组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归纳总结】

(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2、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3、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幼小衔接是一个大工程,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位老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四、课后作业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设计活动:设计一次幼儿入学前的准备教育活动

第17篇:《幼儿教育学》教案(二)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概念: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2、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性极其具体内涵、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

3、识记、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

4、理解并能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2、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

2、课前预习幼儿园八大原则的涵义

◆教学时数:3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直接导入新课,讲解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作用,介绍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目的。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它有何作用?

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和\"定向功能\",指引着教育过程的方向,使教育行为成为有意义、有秩序的的活动,避免或矫正教育行为的盲目性和机械性。此外,教育目的还具有\"评价功能\"和\"激励功能\"。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阅读并思考】

1、学生阅读教材P43:《幼儿园工作规程》摘要。

2、思考: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在体智德美方面有何具体要求?这些目标是否可以直接落实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了?

二、通过讨论分析,理解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比较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说说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和表述各有何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

(一)制定目标的依据:

1、依据我国的教育目的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教育目标往往是一个

抽【资料阅读】

某幼儿园2-3岁幼儿阶段目标体系:

9月份

项目目标

动作发展

1、能独立地较平稳地在平地上走。

2、手脚不协调,上体挺直向前跑。

3、手膝着地向前爬,手脚不协调地爬攀登架。

4、随意地玩球。

5、会拿勺子,舀起东西往嘴里送。

6、能单手拿空杯子向前走,双手端起杯子喝。

7、愿意玩大雪花片(大积木),能插(搭)出较简单的物体。

语言发展

1、认识自己的标记,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理解并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入园、离园时愿意向老师问候、告别)。

3、个别交谈或集体活动中,喜欢听老师谈话。

4、愿意和老师说话,有困难知道要找老师帮忙。

5、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

6、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方面的指令。

情感发展

1、能摆脱对家人的依恋,喜欢听老师谈话。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3、遇到不愉快的或困难的事,知道找老师帮助。

4、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生活习惯

1、认识自己的标记,找出自己的毛巾、茶杯、鞋柜、晨检牌插袋。

2、学会正确洗手。

3、认识厕所,知道大、小便要入厕。

4、认识自己的被子,愿意上床躺下午睡。

5、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或在成人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游戏习惯

1、愿意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2、初步学习听铃声做事情,如进出教室、游戏室收放材料,环节转换等。

【问题研讨】

此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是如何层层分解的?其目标涵盖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全面吗?各月份的目标是否体现出连续性?你如何看出来的?

【归纳总结】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1)教育目标分解图极其含义:

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期教

育目标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育目标

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一个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学期教育目标一个班级的教

育目标

一月,一周(单元活动)教育目标不同活动组的

教育目标

一日(一个)活动的教育目标每个幼儿个体的教

育目标

(2)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

即包括有热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每个方面的全部内容。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上层目标与下层目标、阶段性目标和总体性目标的有效衔接。

2、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

【提问导入】

如何才能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当前影响幼儿园培养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对幼儿园教师有何要求?

【知识要点】

影响因素:幼儿园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总要受到外来的干扰或影响:

(1)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才学习的读、写、算技能;

(2)社会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偏重学历、追求升学率的风潮等,都可能干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

对教师的要求:

幼儿教师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这就要求教师:

(1)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2)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去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排除一切干扰,坚定地按照教育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第二节 幼儿园的任务

一、直接导入,讲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1、具有教育性: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应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福利性:社会保教机构,应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通过对案例分析,了解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案例呈现】:

案例1: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早早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开动脑筋,远近距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都成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市民王女士的女儿小丽已经到了入园年龄,可是家人对小丽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王女士想让小丽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因为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而且考虑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想从小就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小丽的父亲主要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因为平时工作忙,如果幼儿园太远,接送女儿很不方便。小丽的奶奶则觉得选择幼儿园关键看伙食,\"孙女还小,营养最重要。\"不少家长和王女士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家长基本上持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开销大点没关系,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孩子的教育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所以,幼儿园一定要找最好的。\"\"收费高低且不说,我很在意幼儿园有没有办学经验,有没有很好的幼师队伍,有没有成套的幼儿学习娱乐用具。\"

案例2:

某幼儿园根据附近社区家庭的实际情,主动与周边社区12个居委会取得联系,在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社区家庭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出了这些家庭的几种入托需求:一是疲于奔忙,无暇照顾子女,想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二是想让孩子入优质园享受优质的教育;三是孩子未满3岁,但是想早些接受正规幼儿教育;四是家中虽有看护人,但是希望能得到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辅导;五是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和有轻度残障困难的家庭,需要幼儿园给予特殊服务。针对这些不同的入托需求,幼儿园为家长开设了多种可选择的入托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幼儿园常年开办整托、日托、长日托、半日托、临时托、低幼托、回民托、轻度残障托和亲子班,从而让每个家庭都能各得其所。

虽然入托形式给管理、组织、人员安排、教育活动及收费方面都增加了许多环节,但看到家长满意放心,孩子健康快乐,我们就感到莫大的欣慰。

幼儿园为家长制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服务项目,如:为幼儿钉扣、扦边、修拉锁、粘鞋底、缝开线、绣名字、洗澡、理发、代买幼儿用品、代交托儿费、方便雨披、方便雨伞、方便小座椅;为部分幼儿烹调回民饭、婴儿饭、防过敏饭、病号饭、特需饭。为了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幼儿园还设立了多种与家长交流、互动的宣传形式,有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册、家园宣传栏、家长信箱、电话访谈等等。家长们充分体验到了老师们细致人微的服务带来的温暖。幼儿园的保健医主动为幼儿联系矫冶医院,带将要入托的幼儿去体检,还给幼儿进行保护牙齿的教学指导。

【分析讨论】

案例1中,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

案例2中,幼儿园在为家长服务方面有哪些做法?有何意义?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当前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有什么特点?

【归纳小结】

(一)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三)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三、扩展讨论,加深认识

【问题研讨】

你认为目前幼儿园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双重任务应做何调整?

【归纳小结】

调整自身的运行机制,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质量求生存。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原则

一、设疑导入,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八大教育原则的基本内涵。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幼儿园教育工作有何规矩(原则)?

【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原则?遵循教育原则有何意义?

原则即要求。幼儿园教育原则是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意义:教育避免盲目性。

(二)幼儿园教育八大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基本观点: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游戏权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3)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发展(集体、小组、个别活动)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5、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 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2)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7、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感性知识少、直接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幼儿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逐步积累经验。

(2)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因为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同,在幼儿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8、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1)一日活动包括:

教师组织的活动:幼儿的生活活动、幼儿的劳动活动、幼儿的教学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主自由活动: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室外自由活动。

(2)注意: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二、通过案例研讨,深入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八大原则,并学习运用八大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实际现象。

【案例呈现】(学生人手一份材料,阅读思考讨论)

案例1:

起床了,孩子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时,龙龙走到我身边,很不好意思

地对我说:\"宋老师,我出汗了。\"看到他那紧张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他可能尿床了,但又不好意思对老师说。我随他来到床前,看到被子确实湿了好大一片。我安慰他说:\"出汗了没关系,一会儿我帮你把被子晾干了就行了。你先去拉尿。\"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把他带到无人的消毒室里,帮他换上了干净的裤子,他腼腆地笑着对我说:\"谢谢宋老师!\"

案例2:

我班有个叫纯纯的小朋友,经常有人会告他的状。\"老师,纯纯拉我的椅子。\"、\"他推我。\"、\"他抢我的玩具。\"每当这时,我总是把他拉到身边,大声呵斥一番。但小家伙总是翘起小嘴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对我充满了敌视,坏毛病总也改不了。但在一次活动中,我有了意外的收获,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那是一次在小区内的散步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悠闲的走在小路上,孩子们很兴奋,纯纯看到一些野花就蹲下来,对着花说着什么,我觉得很诧异,问:\"你对花儿说什么?\"他回答:\"我对花儿说,你开得真好看。\"\"你为什么蹲下来悄悄说?\"\"在花儿面前一定要蹲下来悄悄说,这样花儿才听得见。\"听了他的话我感慨万千,是呀,连孩子都知道说话要蹲下来轻轻说,而我在教育孩子时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然而在\"花朵\"面前,我们又有几次蹲下来悄悄地对他们说话呢?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试着用蹲下来悄悄说话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以朋友的身份处理每一件事。这样无形之中,我和孩子们之间形成了亲密、相互尊重和依赖的情感。在与纯纯的交流中,他渐渐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能主动亲近我,我乘机友好地向他提出意见,他能微笑着点头。如今,我们之间有了一种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他都能心领神会。

案例3:

家园合作的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教育:

我们班的梅天润妈妈是医院的助产士,同时也是我们班\"家长助教\"的积极参与者。为此,我想利用这个家长的优势资源,切合幼儿的实际认知,和家长一起设计了活动\"我从哪里来?\"让幼儿知道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以及以及如何出生。课堂上,\"医生老师\"身穿白大褂,结合形象的图片,给幼儿作了生动的讲解,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医生老师\"还让孩子们戴着听诊器,相互听听心跳,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获得了知识,教育效果非常理想。

我们还可以尽最大力量去挖掘一些家长资源,如欢欢的爸爸是解放军,我们就邀请他来园和孩子们一起玩\"军事游戏\";清清的奶奶开饺子店,我们就请她来园教孩子们做饺子,做团子;还有在孩子们的节日或者其他大型的活动时,需要家长帮助和支持的,都可以邀请有空闲的家长来园助教等等,家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也增加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弥补了课程中的不足。

(3)与社区合作学习

主题一:自己去买菜

主题学习活动\"好吃的食物\"正开展着,带着兴奋的心情,孩子们出发到了菜场,看着红红绿绿各式各样的菜,他们都迫不及待的买了起来。有的孩子很快就买好了,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开心的炫耀着;有的孩子却在东逛西逛,东挑西挑,不知道买什么好;有的孩子还剩下一毛钱,就去买了一个鹌鹑蛋;还有的几个孩子把剩下的钱合在一起买了个大蒜头,分开一人一半……当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成果走在回幼儿园的路上时,个个兴奋的议论着自己买的菜,还说晚上回家要叫妈妈烧。

--思考:以上案例中幼儿园利用了家庭和社区哪些教育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教育有何意义?

【问题研讨】

1、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案例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看待?为什么?这些案例遵循或违背了哪些幼儿园教育原则?做详细记录后由小组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2、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归纳。

三、课后作业

1、请学生到几所私立、公立幼儿园进行对比调查,了解其一日活动的内容安排,思考其活动是否很好地贯彻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为什么?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2、在科学活动《认识菊花》中,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组织教学?写下你的设计思路。

3、从网络或社会生活中搜集关于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反面例子的资料,谈谈社会和家庭、幼儿园等如何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提交一份读后感。

第18篇:《教育学》测试题(七)教案

《教育学》测试题

(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及其教育规律。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不包括( ) A 决定受教育权 B 决定教育目的 C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D 决定教育的发展权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6、“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8、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9、“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0、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11、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1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3、“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5、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二、解释下列概念:(4分×5=20分)

1、学校教育

2、教学

3、教育目的

4、启发性教学原则

5、学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2、什么是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它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

3、教师如何备好课?

4、我国的教育目的如何表述?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分析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其中判断正误2分,分析说明理由2分。共20分。 )

1、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讲授法都是注入式教学

4、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五、材料分析题:(1题10 分,2题11分)

1、“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的,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分析这段话所表达的教

育思想。

2、下文是《神奇的教育世界》一书中转载的一篇文章“崔永元的两扇窗”。你读后想到了些什么?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但数学成绩很差。 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道出原委。事情是这样的,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

第19篇:《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目的概述教案

一、教学时间安排: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的应然性与应然性的意义;

3、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然性教育目的与实然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的换分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蜜粉的活动与建筑师的活动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1、涵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从内涵上讲,教育目的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每个人对自身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能够给每个人带来什么的一种预设。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从形态上分,教育目的可分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 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之间,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教育目的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它具有行政性和法规性的权威,主要规定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

(4)教育目的的特性

教育目的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渗透着目的确定者对于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和高层次的要求。同时,应然教育目的指向的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未来性和理性。比如说,杜威提到,为即将到来的民主社会培养民主的人。他正是看到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提倡民主主义教育。实然的教育目的往往具有适应性、现实性。是在应然教育目的指引下,教育依据自身的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提出的一种适应社会要求的活动导向。比如说,在目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认为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逐级深入到更高水平的学校。他所追求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顺利深入更高一级学校。

抽象性: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群体发展的一般的和概括性的要求,而非针对某个个体具体的要求。

理想型:是一种美好期望和高标准要求。不可企及性,指引性。

未来性:未来性也即超越性。 是制定者对社会发展预期做出理性判断后,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素养提出的要求。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要 “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一次崭新的任务”。“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人”在当代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与层次

1、教育目的的横向结构

一是身心素质,即对教育对象应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如对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素质的要求和规定;

二是社会角色,即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的规定,如培养“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公民”等的规定。

2、教育目的的纵向结构

教育目标(种概念)——教育目的(一级目标)——培养目标(二级目标)——课程目标(三级目标)——教学目标(四级目标)

具体内涵如下:

教育目的是国家的教育为了什么的事情,教育方针是国家的教育坚持什么的事情。国家依据教育目的制定教育方针,通过坚持和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最终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国家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建立了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

如我国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1、2年级: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周围的生活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适应小学学校生活,培养集体生活意识,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爱惜时间,不浪费,不说谎。文明礼貌,尊敬长辈,与同学和睦相处。……

3、

4、

5、6年级: ……积极参与学校生活,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认真学习养成基本的阅读、表达、运算、观察、比较、辨别、概括等能力,养成爱动脑、勤提问、喜探究、多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同伴之间沟通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和分享。

中学 …… • 课程目标

• 即各领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如小学语文的课程目标:

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写字姿势要正确、学会汉语拼音、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三)写话,(四)口语交际

又如中学化学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 课程目标的制定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有较强的规定性。 • 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的特点。

程目标的特点表现为:①整体性。各类目标彼此关联,并非彼此孤立。②连续性。较高年级的目标总是较低年级目标的继续发展和深化。③层次性。技能和情感的目标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形成,知识的记忆比其理解低一个层次,知识的应用比其理解高一个层次。④积累性。 • 教学目标

• 具体的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学生的行为准则。教学目标应该是师生双方所预期的,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实质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 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制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在我国的中小学里,这常常被误解,因为我们过去把教学目标等同于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主要被看成是教师教的任务,教学目标也就当成是教的目标、教的结果。

三、教育目的意义

目的是行动的指南,有了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使教育活动变得自觉而不盲目。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整个教育系统努力的方向,决定教育的性质即教育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实践就是教育朝着教育目的规定的方向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尺度; ——决定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后思考思考:

比较美国、德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教育目的,从历史和社会原因探讨其指定的依据?

第20篇:幼儿教育学教案改

幼儿教育学教案(课时备课)

课题名称:《幼儿教育学》第四章第一讲——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授课类型:讲授性 学时数:30分钟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幼儿园发展的意义

2、掌握幼儿园发展的内涵

教学重点: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含义,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幼儿园软全面发展的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手段:板书法

讨论或者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全面发展而不是进行个性化的发展?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大家是幼教的应该了解幼儿园每天应该做什么事情?请同学来回答。

2、总结问题答案,引入主题——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什么是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可以再用个发面案例说明,如自己小时候学前班的时候老师叫我写字的时候我就哭,最后老师没办法就让我一直写数字,说明自己没有全面发展。

3、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进行分层讲解:幼儿园发展的意义,对社会,保证社会的和谐,尤其是独生小孩,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对个体,智力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促进个性品质的增加(可适当讨论),这个阶段是前道德判断阶段,只能根据权威来判断是非,例如我在火车上遇到小孩子说不跟陌生人讲话。适应生活促进个性的发展,儿童情绪受父母老师的影响,民主教养产生高自尊。美育增加幼儿的探索兴趣。比如看奥特曼这样的电影。提问: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是否意味着在这些方面都很优秀呢?那这几个方面应该是个什么关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否相矛盾呢?小结:以和谐发展为宗旨,不一定要面面优秀。对于不同的幼儿,可以各有所长,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但总的来说是和谐的,《妈妈咪呀》讲诉了她自己在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扒裤子对她半辈子都有阴影。反面说明。 课后作业:适当的看看关于幼儿的片子。 课后反思:

幼儿教育学教案(课时备课)

课题名称:《幼儿教育学》第四章第二讲——幼儿体育

授课类型:讲授性 学时数:60分钟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幼儿园体育的内涵

2、补充有关体育的几个名词: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社区体育、终身体育

3、掌握幼儿体育的目标

4、了解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5、掌握幼儿园体育的实施方法,初步学习、尝试运用幼儿园体育的方法指导幼儿相关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体育的目标;了解幼儿园体育的内容;掌握幼儿园体育的实施方法,初步学习、尝试运用幼儿园体育的方法指导幼儿相关活动。

教学难点:了解幼儿园体育的内容;掌握幼儿园体育的实施方法,初步学习、尝试运用幼儿园体育的方法指导幼儿相关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感知体验法 教学手段:板书法

讨论或提问:在幼儿园中有哪些体育游戏?适当举例

教学内容与过程:

1、提出课堂主题——幼儿体育,通过举例子;如:体质、体能、体格,概念的区分,体能:身体素质水平的总称,即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如体能测试。体格:人体的身材高矮、发育情况、外观或力量。体质: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如感冒。

2、对幼儿体育的概念进行讲解,并解释狭义与广义之分。

3、幼儿体育的内容:做好卫生保健,比如良好的生活环境,自我保护意识,要求老师父母在平时多教育,重视心理健康。

4、讲解幼儿体育的目标,保护生命,江西发生了两个小孩被洗衣机给夺去了生命。—培养良好的习惯,锻炼幼儿身体,比如玩滑雪板。

5、如何实施体育运动——:语言的刺激、角色的分配和选择、活动场景和情节的设计、材料的提供等。如语言的刺激可以是这样的:“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做黑猫警长,老师做白猫警长。我们听着音乐,跨过小沟,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去捉老鼠,好吗?” 课后作业: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教他们做哪些体育游戏,为什么?然后说说这个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什么能力的发展? 教学反思:

幼儿教育学教案(课时备课)

课题名称:《幼儿教育学》第四章第三讲——幼儿智育

授课类型:讲授性 学时数:45分钟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幼儿智育的概述

2、补充有关智育的几个名词、如知识与智力、学习动机等

3、掌握(了解)幼儿智育的目标、内容

4、掌握实施幼儿智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幼儿智育的内容与目标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智育的实施方法,初步学习、尝试运用幼儿园智育的方法指导幼儿智育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手段:板书法

讨论或者提问:家长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多做作业,写算术题,看到孩子做游戏就认为幼儿园不好好教孩子,你认为这种现象好吗?家长这种想法对吗?

教学内容与过程:

1、智育与幼儿智育的概念(请同学回答,幼儿期是指儿童从3到6,7岁这一时期),其中要突出幼儿认知的发展特点,给予适当解释。(特点: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区分智力《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注情商: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等)

2、幼儿智育的原则:a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求知过程中,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幼儿教育的重点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而是产生虚席的兴趣。b 引导幼儿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知识,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初步概念。c 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智育的核心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学前期是人的智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d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初期儿童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边猜,后期就能清楚表达了。幼儿口语表达和动作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

3、幼儿教育的内容:a保护和促进幼儿教育学习兴趣;b 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c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d 学习基本概念,注意孩子不会算减法。d 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4、幼儿智育的实施。创设适宜环境,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以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发展,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生活情景,表达和归纳自己所获得经验。例如每天午餐后,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来到小社园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画下来,然后贴在小社园一角里。孩子们会记录下今天没来的小伙伴,会画下在户外活动时一起玩耍的快乐情景,老师也会随时地拍取一些孩子们生活中的照片,放在小社园里。这些生活情景的再现,让幼儿更深一层地去感悟班级里,同伴之间,师幼之间的关爱情感。天天小朋友的生日要到了,孩子们想对天天说些什么话呢?小社园里,大家和天天小朋友的合影,每一个孩子制作的贺卡,老师的祝贺语不仅让天天体验到了大家对自己的关爱,也让班上所有的孩子感受到了一种充满爱心的班级文化氛围。

课后作业:设想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从哪些方面教育幼儿写一篇文章? 教学反思:

补充:

导入课程:同学们都应该看过小孩子算术题吧,可是大家发现小孩可以做加法而不会算减法,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大家可以进行讨论)——由此引出智育。

传授新课:那同学们知道有智力和知识的区别吗?(先让同学们随便回答,然后根据回答的情况来引导他们回答,结合以前的人观点来让大家明白)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差不多,通过举例纸上谈兵这个例子来进一步加深印象。

二、幼儿智育的原则

例子衔接:(在这里要搞清楚自闭症儿童是特例。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其主要症状为:.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重复刻板行为。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弱智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发展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发育的秩序则基本保持正常。弱智儿童的智商有可测性,在测量智商的时候他们一般能够配合。弱智儿童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自闭症是大脑生理问题所产生的一种成长障碍,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秩序异常,在各个方面的发育也并不平衡。例如有的儿童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由于配合方面的原因,自闭症(孤独症)儿童的智商有不可测性,目前尚无准确测量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智商的方法和工具。)

三、幼儿智育的内容

例子衔接:能量守恒,思维的不可逆性

四、幼儿智育的实施

例子衔接:每个幼儿园的校训,要求不一样,而且为什么用一些花、大红大绿的东西来刷墙。

这一节就讲完了,衔接的部分用例子来引出下面要将的内容,因为内容会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概述,做一个框架的练习,实际上课的时候会再丰富一下,麻烦老师了。

教育学教案模板
《教育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