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边塞诗赏析(大量例子)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歌鉴赏高考笔记——边塞诗的特点

一、概念:以描写边塞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二、思想内容:

1、如火的激情——边塞健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情怀的袒露 ①闻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思念家乡的曲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塞下曲 李白 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②楼兰: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遂持王首而还”。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绽放的花朵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思考:

1、试分析前三联写出将士边塞生活怎样的特点?(苍凉、苦寒、单调、清冷、艰苦)

2、直抒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的句子是? (“愿”、“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全诗主旨格调得以升华。)

34、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反衬和用典。 ①用典,“折柳”→表达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斩楼兰”→写出了将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②反衬: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时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1、概括情感主旨? 通过边塞军中宴乐畅饮生活片断的描写,抒发守边将士忠勇爱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试分析本词中(将军征夫)矛盾复杂的情绪?词人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报国杀敌爱国心+戍边征战艰苦难耐+浓重的乡思情→矛盾情绪,借景抒情,气氛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 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边塞的风光——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

营州歌高适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蒙茸:裘毛纷乱的样;城下:郊野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rong 猎城下。 厌:同\" 餍\" ,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虏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背景: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于天宝中出塞燕赵从军,通过边塞所见所感写成此诗。 内容:(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生活风貌和豪放性格。)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由实入虚】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想象奇妙,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边塞诗带几分田园诗风味] ①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 ②雪净:冰雪消融。 ③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④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⑤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落》飘向何处?笛声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1)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2)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①化声为形,风吹的就不是音乐声,而是四处飘散的梅花一夜之中和香和色洒满关山,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映成趣 ②用了通感的方法,战士由听曲而想到形状,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向读者透露了战士的思乡之情。 Ps :以上只是大致的归纳,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诗中呈现出的情感也是很复杂的。如王翰的《凉州词》中既充满慷慨之气,又夹杂着一种悲凉。范仲淹《渔家傲》,既有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又隐含着将士戍边报国的责任,二者交织,慷慨悲凉。

三、“边塞诗”常见意象【略】

- 44.烘托: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表达效果:(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边塞诗中烘托手法大多为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战场的惨烈、艰苦或者军情的紧急。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5.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表达效果:运用想象,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对比。 凉州词(其一)张籍

①碛(qi,四声) :戈壁、沙漠。 ②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③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贞元六年(790),为吐蕃所陷 6.直抒胸臆

表达效果:直接表达情感,真切强烈,震动人心。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①西京:长安。 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③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边塞诗赏析

盛唐边塞诗《燕歌行》赏析

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赏析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

边塞诗赏析(大量例子)
《边塞诗赏析(大量例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边塞诗赏析 边塞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