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地资源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6: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土地资源学资料

1.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

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

不可替代性。

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

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研究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5.(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我国土地资源学未来研究的重点:1.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 a.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b 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c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 d 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 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a 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b 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c 严谨对待学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6.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及土地类型。

7.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演变的

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土地类型被另一种土地类型所代替的过程。

8.土地资源调查的含义: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其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9.土地资源调查的分类: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土地类型调

查、土地权属调查

10.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1.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本数据 2.为土地评价和土地

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属性数据3.土地资源调查时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具体实施过程4.土地资源调查资料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1.查清各土地权属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界线

和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线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并量算出各类土地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4.编制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建立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 5.调查和分析土地权属争议,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和意见。

12.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1.准备工作2.外业调绘3.内业工作4.检查验收

13.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1.土地资源调查的常规方法 2.土地资源遥感的调查方

14.土地资源调查报告内容的四部分:1.调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2.调查所采用的方法和工作过程 3.调查场成果与分析 4.问题与建议

15.土地资源评价: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

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也包括对土地的各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定。

16.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1.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 2.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

3.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 4.必须全面分析评价对象 5.必须直接应用于实践

17.土地评价的作用;1.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 2.服务于土地交易 3.服务于土地

税收 4.服务于土地管理

18.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 2.土地评价的目的的确定

3.评价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 4.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19.土地评价的中间阶段:1.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的确定 2.土地评价单元的划

分与土地性状的描述 3.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20.土地评价成果报告包括:1.土地评价报告书 2.土地评价成果图

21.(18.19.20)三题相加就是土地评价的内容

22.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

潜力,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也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土地资源所能课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涵:1.生物生理特性的人口承

载量,它是把人均食物消费水平压缩到只能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最低水平时,所估算的区域土地最大可供养的人口数2.基于现实条件的人口承载量,它是根据现有食物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的生活标准、生产力水平和土地资源消长状况,以估算未来某一时段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规模。3.土地资源的极限(理想)人口承载量,它是在假设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处于最优状态,资源管理近乎尽善尽美的理想情况下,土地的食物产出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限度。

24.2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1.生态内涵 2.技术内涵 3.社会经济内涵 4.

时空内涵

26.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点:1.针对一个特定的行政区域 2.关

键过程是计算该行政区域的食物生产能力 3.需要分析预测期内的社会生活水平的变化

27.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决定因素:1.土地资源的数量 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

况 3.投入水平4.生活水平5.时间尺度

28.影响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

严重 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抗灾能力差,种粮效益低 3.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成为约束耕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素日益凸显 4.农业科技投入少,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29.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对策:1.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2.完善耕地

使用制度 3.增加对耕地的基本建设投入 4.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30.土地利用: 是指人们在土地资源为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

或经济活动。狭义的土地利用是指对地球表面上的农田、林地、草地的经济利用;广义的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施加于土地的一切活动。

31.决定一个社会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因素: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生态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32.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行动对土地进行干预,从

而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33.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内涵:如果预测到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可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时可持续的。

34.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原则;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2.减少生产风险程

度(稳定性)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4.具有经济活动力(可行性)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35.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人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

36.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

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于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

37.土地退化可分为: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土地污染

38.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1.由于受某些社会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耕地利用的

过程中缺乏对耕地的有效保护措施,是土地质量退化2.各种工矿企业的三废、城市垃圾、过量的农药化肥等造成耕地环境的污染3.新增耕地质量远远低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

39.我国耕地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耕地地力分等定级 2.耕地地力监测与退化

防治 3.耕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管理

40.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

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41.土地整理的意义: 1.是我国土地国情的客观要求 2.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

主要途径.3.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42.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2.调整土地关系,

使土地关系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高的要求 3.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 4.恢复土地的景观功能 5.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

43.土地复垦: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

44.土地复垦的标准:1.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应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2.通过复

垦改造为具有新适应性的另一种土地资源 3.恢复植被,保持其环境功能

45.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内涵: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

采取一定科学技术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扩大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46.土地资源开发的对象:后备土地资源和已开发利用中的为充分利用的土地资

47.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形式主要包括;1.对区域内所有未利用和利用不充分的土

地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 2.针对某类土地资源类型的待利用地及其中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进行的专项开发,也就是项目开发。

48.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方式;1.城镇土地资源出让方法的开发 2.土地开发专

项基金方法的开发 3.未利用地开垦方法的开发

49.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1.农用土地资源优先开发原则 2.土地资源开

发的生态平衡原则 3.实行综合性土地资源开发原则

50.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划特征:1.土地资源区域分布及其不平衡,各省份及区域

资源条件差异大 2.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显著,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 3.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51.我国西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关键问题;1.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2.

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严重滞后 3.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

5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主要问题;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压力大

2.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3.土地污染严重 4.土地利用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 5.土地管理问题突出

53.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加剧土地供需矛盾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压力大 3.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创新

54.世界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共同对策:1.要解决全球土地问题,必须树立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开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技术和方法研究4.共同保护土地资源,防止生态恶化 5.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概念

土地资源学重点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习题

土地资源学论文

土地资源学实习报告

土地资源学集中实习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