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育德水平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育德水平

克山县第一中学

我校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被评为省级普通示范性高中;是一所具有德育工作光荣传统的学校;是国家首批实验《中学德育大纲》24所学校之一。

“六五”期间,参加了黑龙江省编写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大纲》实验研究工作,被评为省级实验工作先进学校,所撰写的实验报告和有关论文被编入黑龙江省编写的德育丛书中;“七五”期间,又承担了全国《中学德育大纲》实验任务,子课题为《中学德育管理科学化实验研究》。当时,在《全国中学德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组的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任务,撰写了《全面实施实验报告》和《中学德育管理科学化实验研究专题报告》。同时,《德育管理理论探讨》等论文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优秀论文。“九五”期间,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一课题时,我们选择了“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这一子课题,并于一九九八年通过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德育研究部申报,经国家总课题组批准,我校正式成为国家总课题组齐齐哈尔实验区的成员单位。近三年来,我校撰写的《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总结性实验报告和有关经验材料分别在齐齐哈尔市2000年度德育年会上发言和交流,并评为齐齐哈尔实验区的“先进学校”。

自一九八0年我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中学以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式的新变.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情况,我校德育工作总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党和国家为学校德育工作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德育科研工作为先导,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三个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政治方向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年来,为了实现我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校风校纪,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校的德育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其主要做法是:“以德治校、育人为本”。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落实“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思想。

一、建立“三全德育制度”的德育管理模式。

加强德育工作,学校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力军,而管理则是重要保障。为了给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我校结合学校德育特色,不断创新德育管理,探索开展德育工作“三全管理模式”,即在德育工作中实行“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

实施全员管理,使德育队伍从少数骨干向全体成员延伸。为此,学校改革了领导体制,成立了党政工青一体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抓好以班主任为主体的骨干队伍培训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实施全面管理,使德育范围从学习区域向生活领域延伸。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了班团会、研究性学习等课外系统的补充作用和校园文化这一隐性系统的育人作用。此外,还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与社

2 区、家庭的联系。

实施全程管理,使德育的渠道从校内生活向家庭和社会生活延伸。为此,学校聘任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交通安全辅导员,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学军、学工、学农等若干个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社区和学生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德育思想。使德育工作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三全”管理,提出了“人人都是德育形象,时时都是德育时机,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的德育思想,将德育队伍扩展到学生群体中,将德育空间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更加注重身边教育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让一中人教育一中人,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事”的德育理念,正是这一策略使我校的德育成果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尽而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施“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在开展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德育工作中,一是坚持以情感内化为主的值周班制度。值周班制度是我校在全国首批实验《中学德育大纲》中率先创造出来的一种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教育形式。多年来,学生在平凡的值周班工作岗位上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体会是多方面的。

1、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变换,内心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值勤的时候,他们深深感受到管理者的艰辛,增强了自律意识,促进了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并逐渐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2、值周班制度把学生置于学校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强烈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和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值周班活动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胆量,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了管理能力,尽而增长了才干。

4、值周班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检查,更重要的是示范、督导。在督导他人行为的同时,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既是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最好的评价,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总之,学生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再到被管理者的角色变换,实际是完全认识自我,并运用在值周实践中获得的德育知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的过程,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产生了同步效应,即道德评价能力提高,道德水平向着入脑入心不断“内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道德信念,思想道德品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二是根据学生在校生活、学习全过程情况,我校先后制定了《学生奖惩条例》《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细则》《公寓楼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由老师指导学生具体实施。同时,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重点就是贯彻落实这些规章制度,使学生一入学就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每学期开学初第一个班会,组织学生重新学习这些规章制度,加深印象,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这些制度管理机制的运行,有效地制止了学生各种违纪现象的发生,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德育网络。

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链带之中的一部分,要使学生思想品德得

4 以整体提高,必须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网络。

(一)、不断强化家长的教育功能与作用,期中、期末分别召开两次家长会议,每学年每位班主任对城内的学生至少家访一次,对农村及外市、县、区的学生用电话与80%以上的家长沟通一次,征求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使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有关德育方面重要问题的研讨,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二)、适时地开展大量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德育活动,让学生们在主动的参与中受教育。

1、孝敬教育。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谈得上其他社会公德。我校以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孝敬日”活动为载体,开展为父母洗脚,替父母分担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的工作,主动与父母沟通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尊敬父母的真心和孝行。第一个“孝敬日”活动是以“

三、八”节为契机,给父母洗一次脚;第二个“孝敬日”活动是利用一个休息日,高一学生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劳动、高二学生为父母做一顿饭、高三学生替父母当一天家;第三个“孝敬日”活动是利用“

五、一”长假,了解父母的职业性质、特点和辛苦程度,并跟父母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第四个“孝敬日”活动是在母亲节或父亲节那一天,选择一种方式,向母亲或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第五个“孝敬日”活动是在中秋节那一天,亲手为父母送上月饼;第六个“孝敬日”活动是在重阳节前后,收集节日起源、风俗、民间故事然后讲给父母听,并和父母一起散步登高。活动前学校有具体的要求,活动后每个学生都要记“孝敬笔记”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家长们也要把感慨用书面形式跟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一位家长在感想中写到:“看着我儿子端热热的洗脚水,听着他坚定地说:‘妈,我长这么

5 大您不知给我洗了多少次脚,今天我一定给您洗一次脚。’我的泪水一下子流下来,我感觉到孩子长大了。”

此外,我们还把父母的生日那天作为“特别孝敬日”要求学生做到:孝敬父母有礼物、祝贺生日有笑声、关心体贴有行动。同时,还广泛利用校内一切宣传教育手段,如:校园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孝敬理念,让学生从内心有一种认同感,启发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行为习惯从孝敬父母做起,增强学生的孝敬意识。家长们普遍反映:开展孝敬教育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开始懂得理解和体谅父母了。现在,学生中独霸佳肴的少了、与父母谦让的多了;任性耍脾气的少了、听从父母教导的多了;爱理不理的少了、主动汇报学习的多了;提过分要求的少了、主动分担家务的多了。“请父母放心、与母亲贴心、让父母称心”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坚定的信念。

2、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基础,成才必先从做人起步,诚信教育重在诚信道德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为此,我校精心安排学生讲诚信故事,召开“诚信是金”主题班团会,开展“争做诚信学生,创建诚信班级”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内橱窗、电视、广播大力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大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特别是我校一年九班的“诚信是金”主题班会在克山县举行的班团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代表克山县参加市德育克山现场会,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3、爱心教育。

我校“特困生”比例近5%,多因为父母下岗失业,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父母双亡。为了能缓解这些同学的经济困难,消除在校学习的后顾之

6 忧,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爱心、同情心、助人为乐之心,2004年我校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校领导带头,张友校长捐出500元;刘长波副校长、初长华副校长、狄树林副校长、郭军副书记各捐出300元,学校中层领导各捐出200元,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全校师生伸出援助之手,一天内就募捐近一万六千元。成立了“在阳光下成长”爱心扶贫基金,为我校长期开展资助特困生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助人为乐氛围。同时在此次募捐活动中,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还和我校特困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对我校特困生进行长期帮扶。受资助学生及家长都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激之情,并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期望,诚诚恳恳的学做人、勤勤奋奋的求上进。2005年8月25日,一场无情的风雨将一幢楼房的房盖掀开并将我校二年八班逄红梅同学砸成重伤,而逄红梅家又无钱治病救人。我校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决定开展“风雨无情人有情”为逄红梅募捐活动,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全校师生共募捐资金24400元,并于当天下午将募捐资金转交逄红梅父母手中,逄红梅父母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并表示一定要尽快使逄红梅早日康复,使逄红梅重返校园,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全校师生对她的厚爱和援助。

在爱心资助活动中,学生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现在各个班级,不管哪位同学有困难,同学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同学度过难关,增强了同学之情、师生之情。

4、新生入学教育。

每年新生入学后,我们都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纪律教育、高中学习方法教育、参观德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学生文艺节目演出,举办“畅想高中新生活”联欢会和主题班会、拔河比赛、军训和住宿生内务训练和比赛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入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而且使

7 学生一入校就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为三年高中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5、把国旗下讲话教育活动贯穿整个德育工作始终。

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特别注重国旗下讲话内容的实效性,力争作到语言简练,内容充实,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且每学期向全校师生征集一次国旗下讲话稿,然后通过筛选汇集成册,再下发到各班,供同学们学习。

6、常年开办青年党校。

以办好青年党校为依托,进一步深化政治方向教育。办好青年党校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明确任务,建章立制、规范办校;

(2)、以多种教育活动为载体,合理安排党校学习内容;

(3)、做好青年党校学员动态考核,实施“滚动式教育、培养、推荐”的衔接工程,所谓“滚动式教育、培养、推荐”就是主动把入党积极分子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培养情况介绍给高校党组织,与高校党建工作接轨,跟踪考察,进行信息反馈;

7、结合节日、纪念日举办各种演唱会、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十八岁成人仪式;各班成立学雷锋小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遵循“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以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逐渐形成“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健全人格,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学校德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全校学生人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高考

8 升学率年年有所突破,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并取得九六年、九八年、2002年三年市文科高考状元的好成绩。学校也因此荣获黑龙江省教委授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两全”先进学校;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教育厅授予的“德育工作先进校”,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标兵”;市“德育工作先进校”和市“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我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点经验和成绩,但仍然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希望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指导。今后,我校还将进一步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好的做法,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我市的德育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二00六 年 四 月

以 德 育 人

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

以邮育德案例

以诗育德德育

以德沐育幼苗

以 德 育 人05

第十章 德 育

育人为本心得体会

育人为本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育德水平
《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校育德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