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检阅1

发布时间:2020-03-04 02:4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检阅》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读课题。

生:检阅

师:真好,现在让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波兰首都国庆节的盛况。

(出示图片,配乐)

师:你看,国庆节到了,多么——

生: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师:在经过检阅台这么多队伍当中,赢得观众称赞的是——

生:儿童团。

师:观众是这样说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小伙子是指——

生:博莱克

师:不仅博莱克,所有的儿童队员们都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板书:这些小伙子真棒!)

二、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师: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为什么他能赢得观众的称赞?(师:板书问号)

生2:本来只夸奖博莱,现在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师:板书问号)

师:现在就让咱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请大家拿出课文纸,自由朗读10-16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呢?

(生自由朗读)

师:为什么博莱克赢得大家的称赞呢?

生: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师:文中哪里写出他走得很好?

(一)、走进博莱克

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还有谁愿意来认识博莱克?(生个别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个怎样的小伙子?

生1: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勇敢的小伙子。因为他拄拐了还能保持与队伍的一致。

生2:他是个有团队精神的小男孩。他左腿截肢了还能跟儿童团队伍保持一致。

生3:我认为他很有自信。虽然他拄拐了,可他还是走得这么好,为了儿童队争得了掌声。

师:真好,现在让咱们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带进去读出来。

(生齐读)

师:是的,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虽然他拄着拐杖,但高昂着头,挺着胸膛,与全队保持一致,这是多么不容易啊!通过这个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他平时辛苦练习时的情景:

生1:我仿佛看到他在街上都在练习,一直这么坚持着,他才走得这么好。

师:难怪他走得这么好——(生读)

生2:我仿佛还看到他每天都在练习,摔倒了又爬起来,仍然坚持练习。

师:怪不得他才走得这么好——(生读)

生3: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都劝他休息,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师:难怪,他有今天这样的表现——(生读)

师:是的,正是他平常这么坚持,不怕辛苦地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表现——

生: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面对这样的小伙子,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1: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2:你是一个能坚持到底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生3: 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师:是的,我们还有很多话要对博莱克说,但都化作一句最最简单而蕴涵深刻的话,那就是——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是的,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二)、走进儿童队员

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其他儿童队员呢?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9自然段,想一想,儿童队员们在干什么?

生:儿童队员们都在讨论,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因为他们觉得这件事——

生:非常难办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件事情非常难办呢?

生1:“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很为难。

师:把你的为难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生2:“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我感觉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所以整个俱乐部里——

生:鸦雀无声

师:从鸦雀无声感受到

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谁也不说话。

师: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生3:“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师:真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吧。(生读)

师:是的,正是这件棘手的事情,使整个俱乐部鸦雀无声,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大家心里都在想:

课件出示:如果让他去,———————————,如果不让他去,——————————————。

生1: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可能会出现意外,如果不让他去参加,博莱克可能会很伤心。

师:难怪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生2: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可能队伍走不好,如果不让他参加会少了一个人,博莱克会伤心。

师: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生3:如果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可能会让人笑话,如果不让他去,他会认为大家歧视他。

师:你体会的真好,难怪俱乐部里鸦雀无声。

师:多么善良的儿童队员啊!既想使检阅队伍整齐划一,更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你有什么好主意?

生: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出示此句)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地再说一遍!(生读)

师:真好,我听出来了,这声音可真洪亮啊。

师:还有谁也愿意来当当队长。(生读)

师:孩子们,听着队长的提议,哪里最让你感动?

生1:‘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特别让我感动。现在不是要藏起来,而是要把他放在队伍的第一排。

师:把你的感动读出来。(生读)

生2:‘他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从这里我感受到了,队长没有歧视他。

师:你真会读书,把你独特的体会读出来吧。(生读)

生3:‘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到他。’这样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师:把你的感受也读出来吧。(生读)

师:让咱们一起来读读队长的话。(生齐读)

师:队长这么好的提议,队员们赞同吗?从哪里体会到?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还有谁想读?

生1: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生2: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我听出来了,你想让博莱克走在——

生2:走在队伍的第一排。

生3: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我感受到了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生3:因为我们棘手的问题解决了,让他走在第一排。

生4: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我听出了你的自豪,你自豪什么?

生4:能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让大家都能看到他。

师: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们都欢呼着——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难怪人们由衷地赞叹——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此时,大家的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出示:大家脸上都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刚才是那么沉默的局面,而现在为什么大家都露出笑容,鼓起掌来呢?

生1:因为问题已经解决了,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

生2:因为队长的提议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再也不用矛盾了。

生3:让博莱克参加检阅,给了他自信。

师:真好!虽然队员们都矛盾过,犹豫过,但最后大家的想法得到了统一,所以——

生: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难怪检阅台上的人们由衷地赞叹——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真是这些小伙子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了检阅,并站在了队伍的第一排,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

生:(出示第12段)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这整齐划一的儿童团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地赞叹——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小练笔

师:此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通过掌声,我们仿佛还听见有人在说:“——————————————————————。” (孩子们,看着这一切,如果你现在就是在场观众中的一员,你想对博莱克或者对儿童队员们说什么?写下来)

生1: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儿童队员们,我真为你们骄傲!

生2: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博莱克,你真棒,如果每个截肢的人都能像你一样,我想我们的国家一定很好。

生3: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太棒了,这才像儿童队员呢!

生4:我仿佛听见人们在说,博莱克,你能坚持下来,刻苦锻炼,真好!我还想对儿童队员们说,你们的主意真好,能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并且让他站在队伍的第一排!

师:是的,我们感受到博莱克的自信和坚强,更感受到了儿童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与尊重。

四、升华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一批像博莱克这样特殊的人,以及无私帮助他们的人。

出示残疾人图片:(配乐)

图一:邰丽华

师:这是大家熟悉的邰丽华,两岁因高烧失去听觉能力,但她没有就此消沉在孤寂的世界里,也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通过努力,在舞蹈上有很深的造诣。

2004年9月,她领着20位聋哑演员,在雅典残疾人奥运会闭幕式上,以《千手观音》一舞震惊全世界。在他们辉煌的背后,这些聋哑演员们不会忘记,教练、手语老师是如何手把手地教。是他们无私的付出,才让她们原本寂静无声的世界,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绚丽多彩,才让他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带来了最震撼的美丽.

2、孩子们,面对这些人,面对帮助他们的人,你们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生1:我想对教练说,感谢你们这么帮助这些姑娘。

生2:我想对这些聋哑老师说,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他们也不可能登上舞台。

生3:我想对聋哑姑娘们说,你们真了不起,在大家的帮助下,能跳出这么美的舞蹈。

师:是的,孩子们,作为健康的人,我们应该像文中的儿童队员们那样——

生:(图片: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师:作为残疾人,更应该像博莱克那样——

生:(图片:残而不废,身残志坚)

师: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

生:(图片:为了同一片蓝天,让我们将心连在一起!)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

博莱克自信坚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

儿童队员们尊重关爱

一、设计理念:

《检阅》这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博莱克的自信、坚强令我们赞赏;儿童队员们关爱、尊重残疾人的举动令我们感慨。崔峦老师说过,语文教学一定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而《检阅》这篇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主要集中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于是,我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并引导他们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推敲,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情朗读来体会队员们的心情变化,感受残疾队员博莱克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坚强自信的博莱克,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儿童队员在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

检阅1

14课检阅教案1

检阅教案

《检阅》教案设计

《检阅》教案

检阅词

《检阅》教案

检阅教案

《检阅》说课稿

《检阅》课堂实录

检阅1
《检阅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检阅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