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谈教学幽默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谈教学幽默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幽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融洽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运用幽默可以使用婉曲释义法、巧用笑典法、行为乖缪法、借题发挥法、轻言拨重法、刻意精细法;但是不论使用怎样的幽默法都应注意几个问题:教学幽默要为教学服务,要恰当把握时机,要掌握分寸。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幽默、方法、问题

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将教育视为形成素质.发展能力和开发创造力的过程。教育教学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呢?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引起学习欲望和冲动,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幽默是一种好方法、幽默的方法,就是用故事情节的手法,造成一种充满情趣.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的艺术情景,使学生打开心扉,逐渐步入佳境。

1.幽默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幽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这种体验包括人的激情、心境、热情等。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必须伴有情感的因素,美国一位科学家研究发现,人脑中有一种叫作海马状突起的神经传输,与人的短期记忆有着直接联系,而海马状突起的有无、高低,又直接取决于人的情感是否愉悦。人的情感处于愉悦的状态,海马状突起就会明显,人的记忆力会明显增强;相反,情感低落、沮丧,会使海马状突起变小甚至消失,而人的短时记忆力也会相应地丧失。鉴于上述原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之泛泛,学生听之渺渺,就难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难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实施愉快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记忆、分析、理解的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应成为欢乐愉快的认识活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的状态,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分析、综合、推理,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愉快使人聪明;反之,在教学中不愉快的情感,则会使人心恢意懒、注意力涣散,从而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

有些课程比较枯燥,偏重知识,趣味性少,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政治课。如果将政治课讲成纯理论讲授课,不利于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一位政治老师在讲“量变质变的变证关系”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古代有一个看守仓库的保管员,偷了仓库的一两银子,被人告发,县官判打五十大板。保管员不服,县官一气之下判他死刑。其判词是: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个判决合不合适,我们暂且不管,但这个判词中就包含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学生听后深受启发。这位教师运用的就是幽默的方法。幽默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错落有致,产生人心弦的教学艺术魅力;还可以使抽象.严肃的知识庸俗易懂,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1.2.幽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2.1.幽默--可以使课堂导入富有情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先声夺人的奇效。幽默式的导入就有这种作用。幽默最本质的特点是“喜剧性”,它一方面能够引人喜悦,逗人发笑,另一方面则意味深长.有位政治教师在讲“原因和结果”这对哲学范畴时,这样导入:虽然我们有些学生对哲学课不感兴趣,但有个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古往今来哲学家多长寿.中国有句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许多哲学家活过了70岁,比如,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公孙龙活了76岁,王充活了73岁......再比如外国......为什么哲学家多长寿呢?就是有着深邃哲学思维的人,他们常常能够达到一种高超而玄妙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能够深入人生又能够超出人生,将大学者和平常人的心境融合为一体,体现着宽容温和、平易愉悦和从容自得,于是他们生命之路默默地延伸。这个事实就包括一对哲学范畴----原因和结果。这位教师这样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气氛中顺利的进行。

1.2.2.幽默--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

有位政治教师在讲“爱国主义”时,没有专讲祖国伟大,我们要象爱母亲那样爱祖国,而是引用了张作霖的一件轶事。有一次,张作霖应邀参加一个酒会,席间有个日本名流拿出笔墨请张作霖题词。因为日本人听说张作霖大字不识的几个,意欲让他当众出丑。不料,张作霖的军笔一挥写了个大大的“虎”字,然后落款“张作霖手黑”。秘书一看,忙小声提醒他:“大帅,您写的‘墨’字少了个‘土’,成‘手黑’了。”张作霖眼睛一瞪,掷笔而起,大声说道:“我还不知道这‘墨’字下面有‘土’吗?这是写给大家看的,不能让日本人带走‘土’!”这件事,听起来生动有趣,发人深思。学生们听了“寸土不让”的故事,回首当年日寇的血腥侵华史,无不义愤填膺,立志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感油然而生。

以上这些事例,教师运用幽默的方法,突破了抽象内容的局限,抛开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增强了说理力度,提高了教育实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目的。

1.3.幽默--有利于融合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难免会出现不如意的事情,如学生打磕睡、迟到、左顾右盼、私下讲悄悄话等等,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可能专门停下批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可能对这种情况听之任之,不管不问。那么,究竟应当怎么办?有一位政治教师在讲“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时,一个学生眼望窗外,凝视蓝天,旁若无人。教师走到他眼前,说道:“你凝望无边无际的苍穹在想什么呢?也许你在想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吧。你坐在教室里,心想外边,这就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别的学生听后露出善意的微笑,这个学生听后思维又回到了课堂上。还有一为政治老师在讲“货币本质”时,一个学生因为看电视睡得太晚,以至听课时酣然入梦,并且打起呼噜,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教师让旁边的学生把这个同学叫醒,说:“我本以为货币是很有魅力的,谁知道在座的就有不为金银所诱惑者,真是难能可贵,可钦可佩。”寥寥数语,这个学生惭愧不已。

采用幽默方法批评学生,一般来讲,没有凌厉、肃杀的训斥,有的是拂面的春风;没有居高临下的征服,有的是心平气和的交谈,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又可以始终不离教学这个轴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认识错误,接受批评。

1.4.幽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它要求教师能够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具有较高的技巧性。而幽默,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这方面能力。

课堂教学,教师有时难免会出现失误。当失误发生是,教师既不能遮遮掩掩、强词夺理,又不能放任不管、无动于衷。正确的作法是积极补救,补救的越主动越巧妙越圆满越好。有位政治教师在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引用了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并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板书在黑板上,可惜板书时漏掉了一个‘话’字。这位教师发现后,略思片刻,便坦然地在诗句后用小字写上“酒后失言”四字。这一匠心独运的补救措施,既说明诗中“酒”字后面少了个“话”字,又表明歉意,课堂失误,请学生们原谅,这种运用幽默随机应变的技巧,不但显示了这位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功底,而且无形之中树立了这位教师谦虚谨慎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幽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

2.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幽默

创造幽默的具体技巧与方法多到不可胜数。教师运用教学幽默艺术策略不仅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而且也要注意与自己的教学风格相协调,即做到“因教施教”。孙绍振教授曾著《幽默答辩50法》一书,该书结尾一段话意味深长、启人深思。他说:“方法变化多端,全在曲尽其妙,大体则有,定体则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而无一用,有法而成累赘,不如无法,若有七窍玲珑之智,则无法也能生法,一法能化万法也,即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所以,下面所述教学幽默艺术的策略,也是只能借鉴,不能照搬的。否则,极易造成幽默不成、反落笑柄的不良效果。

2.1.婉曲释义策略

根据教学艺术的需要,对某些概念、词语的内涵、外延作巧妙或歪曲的解释,即可形成独特风味的幽默艺术。美国艺术幽默作家安彼罗斯.迪尔斯即利用释义这一手法编纂了一本不同凡响的《幽默词典》,对一些原先枯燥乏味的名词作了新的解释,使人读后,对事物的本质有豁然顿悟之感,而且引人入胜,别有一番情趣和风采。比如:“政治”:指谋求利益而从事的公务;“外交”:指为本国而撒谎的活动;“和平”:指两次战争中的一段间隔;“坦克”:指超级大国用来拜访朋友的交通工具,等等。有一位班主任就很注意在教学中使用经婉曲处理的幽默语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找早恋学生谈话,用“男女间情感过近了”;说“偷东西”,是“没经主人同意拿东西”;说“骂人”,是“语言不文明”;说“打架”,是“武力解决矛盾”;说“考试作弊”,是“借 助别人记忆材料”;说“吸烟”,是“慢性自我摧残”;说“随地吐痰”,是“施放微形生物病菌弹”;说“上课随便说话”,是“语言失控”等。有位中学历史教师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学生问意大利为什么不马上参战,他幽默地说:“意大利,意大利,意在大利,当时它要观望,哪里有利可图,就参加到哪里。”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婉曲释义策略,既点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又满足了幽默表达的需要,其幽默策略运用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2.2.巧用笑典法

在教学中根据内容需要,精心设计或引用幽默谐趣的典故插曲,即可达到内容与笑典相映成趣的效果。如有位教师讲《捕蛇者说》,讲到最后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让学生看课文底下对“人风”的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为了加深对“忌讳”的理解,教师便着意夹叙了一个笑话:我国古代对于地位或辈份比自己高的人,依礼不得直呼其名,连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念出口,谓之“忌讳”。五代时有个大官叫冯道。《籍川笑林》曾记载冯道的门客讲老子《道德经》的故事。《道德经》开卷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因讳冯道之名,不敢读出“道”字来,只得念:“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这一个笑典的使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忌讳”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课堂气氛的活跃或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行为乖谬法

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情境采取有悖常理的奇怪举动,其夸张荒谬的形式实为一普通常理而服务,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幽默效果。如有些学生经常不自觉地把得数部分小数点后末尾的“0”留了下来。有一次学生板演,写成4.82+1.68=6.50。教师在订正时,突然从抽屉里摸出一把明晃晃的大剪刀,并问学生:“谁知道我要用这把剪刀做什么吗?”学生都愣住了。教师接着说:“我要给这个得数剪尾巴了。”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全都笑了。果然在以后几次作业里就消灭了这种现象这就是行为乖谬法的成功运用的一个实例。

2.4.借题发挥法

教师在教学时就某一问题暂停其本义顺向推进,而旁逸斜出作横向联系,借此题而发挥彼意,也能构成别有意味的幽默。如鲁迅先生很推崇国外一些写得出色的文艺理论书,在阐述问题时“往往夹杂着闲话或笑语,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鲁迅先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运用这一方法。他讲《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的时候,讲到《西南荒经》上说有一种什么“讹兽”,人吃了就要说谎话。这时他自然地插上一段生动的问路故事。说是在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人走到岔路口向人问路,谁知甲说向东,乙说向南,丙说向西,三个人回答了三个方向,这真个叫你啼笑皆非。在这段活灵活现的讲述之后,鲁迅先生幽默地来了一句:“大约他们都食过讹兽吧!”于是哄场大笑。看来这是一段闲话,但是闲话不闲,在这里,鲁迅先生借“讹兽”之题对旧中国的一种恶劣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抨击。学生们在哄然的笑声中,既加深了对“讹兽”的理解,又接受了严肃的思想教育,并且确实“感到格外的兴趣”,精神振奋,要往下听。

2.5.轻言拨重法

以极轻松极平常的语言事例漫不经心地拨倒本来极紧张极重大的难题,而轻易走出困境,可以使人因“历惊无险”而释然畅怀出笑。如特级教师林炜彤针对刚开始学写议论文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说枯燥、难懂、不会写的情况,作了辅导。他说,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三岁的小孙女也会作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棒冰给我吃,还带我到儿童乐园去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这个例子一举,整个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在笑里中学生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林老师这种以“一两拨千斤”的幽默艺术,显示了他深厚自信的教学功力。

2.6.刻意精细法

在教学中教师将通常模糊定性论述的东西,刻意地加以精细定量描述,可产生喜剧性的幽默效果。如有位教师在讲人生价值时这样描述人体的物质价值:“构成人体的水,足以装满一只容量为45升的水桶;人体里的脂肪,可以制造7条肥皂;人体中的碳,可以制造9000支铅笔;人体中的磷,可制2200根火柴;人体中的铁,可造2根铁;人体中的石灰可足够刷两个鸡棚;还有少量的镁和硫......”教师“严肃认真”的精细论证,使人忍俊不禁。当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时,教师一本正经地引用西方统计专家的数据:“假如一个人的寿命为60岁,那么他总共有21900天。一生时间的用途分别为:睡觉20年(7300天);吃饭6年(2190天);穿衣和梳洗5年(1825天);上下班和旅行5年((1825天);娱乐8年(2920天;;生病3年(1095天);等待3年(1095天);打电话1年(265天);照镜子70天;擤鼻涕10天。最后只剩下3205天,即8年零285天用来做有用的事情。”统计数据“精细”程度,教师引证的良苦用心,不是很令同学们听后既享乐意又得教益吗?

3.运用教学幽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幽默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运用教学幽默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敏锐、深刻地观察生活能力和超脱现实的创造思维能力。成功地运用教学幽默,可以使教师巧妙地处理一些课堂上的突发性问题,不至于造成课堂上与学生正面的冲突,而影响讲课效果。但是,教学幽默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我认为运用教学幽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3.1.教学幽默要为教学目的服务

幽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幽默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紧扣讲课主题,切不可能海阔天空乱扯一气,也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记得上高中时有一次讲语文课,讲到柳永的《雨霖铃》时,其中有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老师从讲台这头走到讲台那头,边走边说:“去了,去了„„”那种悲伤的表情和动作,虽然当时憋不住地笑,但多少年后仍记忆犹新。这种幽默,形象而生动传神,真实而具体贴切。笑是幽默的表现,但如果是当时“表演失当”,乱出洋相、油腔滑调、甚至于耍贫斗嘴等等不但不适合课堂内容、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而且还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我认为“无聊的、无原则的”幽默,应该禁止进入课堂教学。

3.2.恰当把握时机

当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当学生疲倦时;当学生情绪紧张时;当师生处于窘迫状态时;恰当地使用幽默,就会“化险为夷”甚至于“绝处逢生”。比如有一次,我正在讲课的时候,一名同学听讲走了神,玩起了圆珠笔,“咔嚓咔嚓”很“尽兴”。我本想把那名同学叫起来批评一顿,但想到他可能是出于无意,于是为了不影响课堂效果,我说:“讲课的时候不需要伴奏”。学生们都笑起来了,那个同学也非常不好意思地收起了笔,就这样化解了一场尴尬。总之,当教学需要时,成功地运用教学幽默,能化解疑难,巧妙地解决问题。

3.3.注意应用的条件

运用幽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容易让对方误解,而事与愿违。这些条件如师生关系是否密切,时间、场合是否恰当,当时的语言环境是否合适等。有个学生叫刘星,他有一个爱在课堂上打盹的同桌,那个同桌有一对看上去经常睡不醒睁不开的眼睛。有好几次,刘星也在课堂上趴下来了。我知道平时他学习成绩很好,而且性格开朗。于是,我就说:“前几天我看了个杂志,上面说瞌睡虫也会通过空气传染。你们看,刘星就是最好的印证。”大家都笑起来了,刘星也很不好意思地抬起了头。如果换一个脸皮很薄的学生,说不准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呢。所以,运用幽默,要注意幽默的对象。

3.4.掌握分寸

任何事物都有个适度问题,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运用教学幽默也不例外。课堂不是娱乐场,教师也不是逗人乐的演员,失度的幽默,会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幽默的语言、动作、表情上,忽视了他们应该学习的内容,同时也使学生怀疑教师所讲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常会把教师看成戏剧舞台上的丑角式人物。有一次上综合课,讲到人应该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个课题时,我讲了一个笑话。一个人在动物园逗大猩猩,他向大猩猩扒了扒眼皮,大猩猩打了他一巴掌。他询问饲养员,饲养员告诉他:“大猩猩的语言里,扒眼皮是说他傻瓜的意思。”这个人很气愤,想报复大猩猩,他打了自己一巴掌,想让猩猩效仿,结果猩猩冲他扒了扒眼皮。这个故事,我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了一下,把学生逗得前仰后合,同时也记住了这个故事。我想自己不能去表演,一方面有失身份,另一方面会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姿教态产生怀疑。他们记住的可能不是这个故事本身,而是教师当时的滑稽了。所以,幽默也要掌握一个度。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如是不能掌握分寸,那么事必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总而言之,适度地在课堂上运用教学幽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使教师的讲课更具魅力,学生更易接受。我认为我们应该适度地运用教学幽默,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坤,杨清新.简论教学幽默(N).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5

「3」刘晓明,王丽荣.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7

「4」杨明全等.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7

「5」 李如密.教学幽默:增强师生亲和力的有效策略.教之魅(R).2004.11 「6」朱永新主编.引领心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师案例读本(C).海南出

版..2005.6

《逻辑与幽默》:谈谈赵本山(整理)

谈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幽默艺术

幽默教学经验交流

幽默教学经验交流

浅谈教学幽默

谈谈教学媒体

谈谈词语教学

谈谈古诗词教学

幽默教学案例(原创)

历史课堂幽默教学

谈谈教学幽默
《谈谈教学幽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