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汉语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7:18: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材分析

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课文一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课文二讲述了一片苔藓想长高的寓言故事。本课以奇妙的大自然为话题,让同学们了解自然世界的奇妙;同时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规律来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进行自由表达,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学习效率,总结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文章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事实教育学生:动物和植物都是奇妙的,我们要热爱科学,用科学知识充实我们的头脑,大自然还有许多神奇的事物在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和发现。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重点词语的用法。对课文一和课文二的理解。 2.教学难点:本课两个句型的用法。 教学方法

1.教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学法:小组合作、读课文等方式。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读词语。 2.教学难点:用生字组词。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植物方面的书吗?看过有关植物的纪录片吗? 板书: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四、学习生字。

(1)苍: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是仓。意思是深青色,深绿色。 如:苍松、苍天、苍龙等。比较:舱。

(2)豌:左右结构,豆字旁,右边是宛。是一种一年生作物。如:豌豆苗、豌豆等。比较:碗、腕、抗等。

(3)壳:读ké,上下结构,士字部,下面是冗。意思是物体的坚硬外皮。如:壳儿、贝壳儿、脑壳等。又读qiào,意思是坚硬的外皮。如:甲壳、地壳、外壳、躯壳等。比较:沉、冗。

(4)潮:左中右结构,三点水,右面是朝,意思是湿。如:潮气、返潮、潮湿等。

(5)润:左右结构,三点水,右面是闰。意思是不干枯,湿度适中。如:

湿润、滋润、圆润等。

五、学习重点词语。

(1)茂密:形容词。指茂盛而繁密。如:茂密的森林、茂密的山坡。近义词:茂盛。反义词:稀疏。

例句: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老人。/他长着一头茂密的黑发。

(2)湿润:形容词。指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滋润。近义词:潮湿。反义词:干燥。

例句:空气里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气味。/听到这个消息,她眼睛湿润了。 (3)瞧得起:动词。意思是可以被认可的人或事。如:瞧得起别人、瞧得起古丽娜。近义同:看得上。反义词:瞧不起。

例句:你这样做事能让人瞧得起吗?/因为瞧得起你,我才这样做的。 (4)猛:副词。意思是忽然、突然。

例句:他猛地一跳,摔倒在地。/解放军战士打仗就像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老师在讲解词语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图示法,情景理解,动作示范,实物展示等。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生字和生词?学生自己总结。

七、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熟读课文一。

(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5遍。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课文一

1、生字:苍、豌、壳、潮、润

2、词语:茂密、湿润、瞧得起、猛 课时反思: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重点句型的用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和回答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及句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事实教育学生:健康是最重要的,要想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注意饮食卫生,不能挑食,不能偏食,不能暴饮暴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课文一的理解。 2.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种子是怎样长出来的吗? 板书: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一。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方式来完成。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熟读课文的目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最好采用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课文一的内容是按情景对话的方式设置的。学习时,我们要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谈话的内容或主题来理解课文。 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科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什么?

(2)阿木提介绍了什么植物?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阿木提是怎样知道的?

(3)李刚介绍了什么植物?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李刚是怎样知道的?

(4)吐尔迪介绍了什么植物?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5)你知道椰子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6)为什么说大自然太神奇了?

(7)蒲公英、苍耳、豌豆、椰子传播种子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8)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六、重点句型

(1)风使得它轻松飞到了四面八方。 “使得”和“导致”是相同的意思。

例句: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使得(导致)他的病越来越严重。 (2)海水涨潮后势必把它冲到大海深处。 “势必”,副词,相当于“必定”。

例句:我要坚持自己的做法势必会给大家带来很多麻烦。

七、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让学生做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八、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作小结,之后老师进行总结。

九、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1)背诵课文一。

(2)预习课文二。

2.书面作业:(1)抄写课文一。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课文一

重点句型: (1)„„使得„„ (2)„„势必„„ 课时反思:

第三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2.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独立读词语、写词语。培养独立组词和造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准确读音和意思。 2.教学难点:用重点词语造句。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板书: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四、学习生字。

(1)茸: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是耳。意思是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如:绿茸茸、毛茸茸、鹿茸。

(2)猛:左右结构,反犬旁,右面是孟。意思是:①气势大,力量大。如:猛士、勇猛、猛烈。②凶暴。如:猛兽、猛悍、凶猛等。

(3)祈:左右结构,示字旁,右面是斤。意思是请求。如:祈求、祈祷、祈望等。比较:折、析、近、芹等。

(4)搂: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娄。意思是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起来。如:搂抱、搂着等。比较:楼、篓等。

(5)吻:左右结构,口字旁,右面是勿。意思是:①合;闭。例句:双方意见吻合。②亲嘴。例句:妈妈轻轻地吻了儿子一下。

五、学习重点词语。

(1)祈求:动词。意思是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如:祈求神灵、不想祈求等。

例句:农民伯伯们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他的脸上流露出祈求的神情。 (2)飘落:动词。意思是飘着降下来。如:树叶飘落、慢慢飘落等。 例句:无数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秋天到了,树叶纷纷飘落下来。 (3)打扮:动词。意思是修饰外表。如:打扮自己、打扮得漂亮等。 例句:古丽娜喜欢打扮自己。/中小学生不应该讲究打扮。

老师在讲解词语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图示法,情景理解,动作示范,实物展示等。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

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二的生字和词语,并用生字组词和词语造句。

七、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

(1)熟读课文二。(2)熟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各5遍。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课文二

1、生字:茸、猛、祈、搂、吻

2、词语:祈求、飘落、打扮 课时反思:

第四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和回答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和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点拨、启发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复习词语的情况。

二、前提测评。

三、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一看苔藓的照片?

板书: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五、指定学生读课文,并翻译,老师给予帮助。

六、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四人或两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熟读课文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意思。课文熟读后,小组进行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自己提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如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片苔藓生长在哪里?环境怎样?

(2)一只小蚯蚓在干什么?苔藓小声地对它说什么? (3)苔藓为什么希望长高?谁可以帮助苔藓长高? (4)苔藓正在兴奋地看着自己长高时发生了什么事?

(5)不久,离开了泥土的苔藓怎么样了?它祈求什么? (6)苔藓的经历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七、按自然段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八、让学生分段,并总结段意,老师加以补充。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那片苔藓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苔藓想长高的经历。

第三段:(第6自然段)不寻常的经历让苔藓明白了许多道理。

九、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片苔藓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追求那些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最后却后悔不已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诚诚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自己能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事。

十、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让学生做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十

一、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先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作小结,之后老师进行总结。 十

二、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1)背诵课文二。(2)预习新课。 2.书面作业:(1)抄写课文二。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课文二

总结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那片苔藓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苔藓想长高的经历。

第三段:(第6自然段)不寻常的经历让苔藓明白了许多道理。 课时反思:

第五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完成教科书中的听力练习。

2.围绕课文一和课文二的话题,拓展课文内容。 3.真实交际训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本课练习巩固本课索学过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说出对和平的意义。 2.教学难点:发音准确,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等方法。 教学用具:黑板、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老师让学生背课文,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读听力材料,全班同学一起做听力练习。 板书: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三、课文拓展

1.请讲一个你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 2.请把课文二改写成一篇对话。

四、口语交际

绘画是艾山江的最爱,他在闲暇之余经常画画。现在他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随着作业的增多,画画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他为此闷闷不乐。你能为他找一个既不耽误学习又能绘画的方法吗?

五、总结:小结本节课内容。

六、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预习下一课的生字和词语。 2.书面作业:按书上的要求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想长高的苔藓

1.请讲一个你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 2.请把课文二改写成一篇对话。 课时反思:

发展汉语初级第十一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第十一课 教案

六年级下册汉语第二课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皮影

第十一课主观题

第十一课 趣味

第十一课 1

第十一课 财富

党课第十一课

汉语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汉语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