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0: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我市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动员,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稳步推进。现就我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市预计转移劳动力26600人,完成自治州下达任务的127%;培训农村劳动力1986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1%,其中致富技能培训5300人,职业技能培训9565人,引导性培训5000人,投入就业资金625万元、阳光工程资金40万元、昌吉市财政配套资金120万元。农转收入约1.2亿元,人均1065元,较上年增收230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重点投入,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今年,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农转考核细则》、《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意见》、《2011年昌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及检查验收办法》等计划安排;并配套资金120万元,其中7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和致富技能培训工作,10万元用于工伤保险补贴,20万元用于人力资源市场运行,10万元用于信息平台建设,1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重点投入,加快了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极大的推进了我市农转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通过《昌吉日报》、昌吉市电台,与昌吉市电视台合作开办《创业就业》专栏,以创办劳动就业信息广告派送,专项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出动宣

传车、政策咨询、先进事迹宣讲、下基层入户入企业面对面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区、州的有关政策。

(三)加强对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构管理。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每季度召开培训工作例会,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我市培训机构进行评估验收,对存在问题的培训学校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有效地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培训质量。二是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培训。开展“一户一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围绕外出务工农民需求,推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进式就业”培训模式,使每位外出务工人员都能够掌握1—2项职业技能,实现进城务工目标。三是开展“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利用冬闲时间主要围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开展成熟适用的先进种植、养殖、园艺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致富技能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吸收转化,并加强补贴力度。四是开展“一户一技工”技能提升培训。全面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外出务工农民提高了职业技能等级,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打通了农业劳动力从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甚至高级技师的通道,把农民培养成为支持新型工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工人。五是开展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训。在全市试点性的开展了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根据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将有培训意愿的人员选送到外省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培训工作。

(四)大力培育劳务派遣组织和劳动力市场,规范用工行为

1、培育和规范劳务派遣组织。随着企业用工逐步社会化、多样化,单位用工外包和季节工、小时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得到较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灵活就业的稳定性。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积极组建劳务派遣组织,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组织在促进灵活就业中的积极作

用,将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派遣到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从事季节性、阶段性就业,既减轻了用人单位的社会负担,又消除了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不稳定、工作没单位、收入没保障的不稳定感。目前,我市有一定规模的劳务派遣组织已发展到数十家,今年,派遣农村富余劳动者已达1869人次,劳务派遣组织对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和稳定性,切实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加大对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投入和管理。为了更全面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服务,积极争取州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资金20万元,加大对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力度。并在我市辖区内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全部实行免费介绍工作、免费进行职业指导等。

(五)提供用工就业信息的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有序转移。

一是在全市广泛地、经常性地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重点是引导、鼓励、组织各类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各类用工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及时提供各类招工用工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成本和风险。今年已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供需见面洽谈会14场,累计近5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400多个,我市16个乡镇、办事处共4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洽谈会, 600多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用工意向。二是各乡镇主动加强和所属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项目的衔接力度,将这类企业的招工用工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农民进行发布,从而逐步提高本地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的务工率,真正将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势转化成农民增收的现实。三是各乡镇组织当地农民形成劳务队。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马常海带领附近村民100余人在益海粮油公司长期打工;阿什里乡每年春、秋季

组织牧民2000人左右到附近乡镇、农场从事季节性农业生产;滨湖镇200余人到南疆油田从事司炉工作;榆树沟镇组织200余人到新疆果业公司长年从事车间包装工等,我市正在逐步形成农村劳动力有组织的转移和自发转移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六)结合“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加强创业指导力度。结合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对有创业意向和已经创业者免费提供SIYB创业培训项目介绍、政策解答、创业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融资服务、开业指导、专家咨询等创业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后续服务等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创业培训10期、250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转移就业工作进程。二是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将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纳入到小额担保范围。今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60人、1.2亿元。三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按照不同的业态,创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多层次开展各类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加快“创业型城市”创建步伐。目前,亚中商城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已投入使用。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深度。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要进一步加强,才能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二是加大对培训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对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教育机构予以支持,加大对实训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使接受培训学员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培训出来人员能直接上岗。也为今后招商引资工作,延促出的一个优势。三是建立专家类的培训师资库。围绕农民增收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来建立培训师资专家库,有效的解决培训师资短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并降低培训成本。四是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民办非企

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参与、提供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积极发展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五是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的建立和培育工作。对使用农业富余劳动力在3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授予昌吉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并且享受新疆籍员工社保补贴政策和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六是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考核和信息引导服务工作,使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其作用;建立村级信息平台,进一步通畅就业渠道,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序引进季节性外来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有效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六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此项工作的力量。并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七是加大对乡镇劳务派遣组织和劳务经济人的培育。对一些有一定知识,且有组织劳务承包愿望的人员进行培训、引导,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带动当地劳务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广阔的渠道。

四、12月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召开创业智训服务专家座谈会。12月21日在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召开了创业智训指导专家座谈会,讨论了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探讨今后如何对创业者进行服务,以及创业项目征集与发布等有关创业服务工作。

(二)继续做好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装载机、挖掘机培训班二期60余人;在六工镇、滨湖镇组织开展了司炉工培训班二期98人;在六工镇组织开展创业培训班3期近90人;在佃坝乡组织开展农业种植培训二期;目前,各项就业技能、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已全面开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对接工作汇报

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讲稿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