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建议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3: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建议与思考

作者:许伟达 王柱国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11期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1.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抉择

金融危机一方面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困难,但另一方面也带来机遇。开展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变“熬冬”为“冬训”,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危”与“机”辩证关系的智慧体现。在国家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的契机下,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运用科学的方法培训员工并促使自身转型升级,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

2.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企业的和谐建设至关重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外部需求减弱,订单减少。如果企业为此而大量裁员,就会造成人员的大量失业。失业人员工作没有保障,生活来源无着落,就会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反,如果企业紧紧抓住这段非常时期,主动安排闲置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就可以减少失业人员,凝聚人心,共克时艰,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3.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实际上是为员工打造内部成长机制,可有效地开发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金融危机结束后,目前受到冲击的中小企业必然面临着重组或重新洗牌的局面,而在金融危机中与企业同甘共苦的员工此时必然显示出其不同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接受的培训将促使其迅速成长,其丰富的自我储备和个人阅历,将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4.广泛开展员工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培训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员工经过培训,能够提高整体素质,最终起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小学学历员工比文盲提高劳动生产力43%,初中学历比小学学历提高108%,大学学历比初中学历提高300%。因此,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需要强有力的培训来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中小企业与国有等大型企业相比,在人力资源方面、专业技术方面、管理者素质方面,明显具有劣势。因此,在金融危机面前,培训工作对中小企业虽然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困难与不足。

1.出于成本支出方面的考虑

明知员工培训重要,却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投入。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萎缩,使很多企业削减用于培训的开支。有85%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与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培训相比,维持生产更为实际。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在2009年度预算中,减少了员工培训开支。

2.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在金融危机面前,对培训什么,怎样培训无从下手

由于在以往的生产实践中,中小企业管理者并不重视员工培训,企业员工往往得过且过。以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员工的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不注重实际情况,使得中小企业的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

3.企业员工对培训缺乏认同感和积极性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采用“指令性”的方法主导培训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受训的积极性。有些员工认为,培训的目的性和自主性不强,不能解决其实际的工作问题。但在企业的逼迫下却不得不参加。因而,从一开始即采用敷衍的方式对待培训,导致培训资源浪费。

4.辅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缺乏相应的培训学校与培训师资

目前市场上承接企业外包培训的各类机构和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分散、各自为政,条件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培训层次低、培训效益差的弱点。有的培训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离规定相差甚远,其所教的知识并不适用于企业的需要。金融危机下的员工培训,如果没有专业的培训学校与培训师资,最终将劳民伤财。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于中小企业员工开展合理培训的建议与思考

1.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员工培训,要大打“危机”牌

抓住金融危机给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生活所带来的困境,广泛教育员工树立危机时期不同于以往的观念,居危思危,居危思进。制度管理上以严为准,建立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可以多开办以金融危机为主题的各类讲座,促使员工加强学习、钻研业务、努力工作、多出成绩,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2.在中小企业管理者中树立培训有用的观念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各方面逊于大型企业,对于金融风暴的冲击,抵挡能力更弱。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中小企业就应加强培训,树立培训有用的观念。认识来自实践。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培训虽然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工作,但更是一项价值无限量的事业。由于培训带给企业的是间接的经济效益,产生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而让人看见的却是企业顶着金融危机继续给自己增添压力。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足够的勇气。

给企业最大的帮助便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应该看到,通过培训,企业产品质量得以提高,企业声誉得以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得以下降,这才是企业金融危机下真正的发展之路。

3.科学的分析市场环境,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培训方式

从金融危机的实际出发,分析企业所在地区、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特别针对国家新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专业培训。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对于目前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生产经营化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重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一位员工扎实、熟练掌握本企业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对于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大,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产品老化,市场萎缩,开工明显不足的中小企业,则重点开展转岗专业培训,以利于员工储备新技能,适应企业调整生产经营领域,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拓展新市场的需要。

从金融危机的实际出发,制定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培训计划。根据受训员工本身的特点,在拟订计划时,应以“缺什么,训什么;干什么,训什么”为原则,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需求、培训成本,如实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

从金融危机的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培训方式方法。一是树立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标准;或树立集中脱产培训和在岗业余培训相结合,以在岗业余培训为主的标准。使员工“离岗不离厂、轮休变轮训”。二是针对员工缺乏认同感和积极性,可采取激励机制促进培训良好开展。根据培训的成效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三是采取员工自我培训方式。在企业内部,员工根据自身需求,规划自我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与方法。企业根据员工制定的计划设计课程,并通过网络、多媒体这些媒介向员工授课。开展员工自我培训,可以成为金融危机下企业因资金困难而控制培训成本的主要方法。四是企业培训要进一步与高校结合。高校作为服务企业的主要力量,正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具有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专业的培训知识和系统。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可以及时弥补中小企业自身缺乏培训师资与培训设施的不足,避免企业将培训外包后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牢把握培训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员工培训机制,逐渐建立完善员工培训系统,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危机背景下乡镇招商引资工作的困惑与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

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依据)

浅议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12

金融危机背景下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及其破解

金融危机下工会工作的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建议与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建议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