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8: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现象,注重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当好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组织者、有效指导者和真诚合作者。

本节课是2012年3月我上的一节数学复习课,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教学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交往与互动的合作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维、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案例主题

课 题: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素质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的知识,了解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重 点: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 点:如何用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教具: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

三、案例回放

(一)[创设情景 导出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一男生推铅球的情形,数学科代表说:这个男生推铅球的距离正好符合我们学习的二次函数:铅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间的关系式为 。问其他同学:该男生铅球推出的距离为多少米?

科代表这话题一打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说:“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有的同学说:将铅球换成足球,反过来可看成踢足球射门;有的同学说:电视中跳水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路线形如一条抛物线;有的同学说:农村的自动喷灌的水流呈抛物线状;有的同学说:军事频道中防空导弹运行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等等。 这样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刚才同学们想到的“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形”。

(二)[精讲变式,巩固提高] 用多媒体播放踢足球的射门的慢镜头,展示问题1:在一场足球赛中,一球员从球门正前方10米处将球踢起射向球门。球在空中的路线形如 的抛物线,当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是6米时,球到达最高点,此时球高3米。已知球门高2.44米,假定在无人拦截的情况下能否射中球门? [分析]学生们一看果然是踢足球,兴致大增。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讨:①能否射中的含义是什么?②“当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是6米时,球到达最高点,此时球高3米”给你什么启示?③球飞行到水平距离为10米时,其高度是比2.44m大还是小?如何来求这个高度呢?

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很快发现:必须将足球飞行高度与水平距离的关系式找出来?一位平时不爱学习但非常喜欢踢足球的学生恨不得下位进行演示,并用很快地参与到和本组成员的讨论之中,主动地将自己的结果拿出来进行展示, , , ,而不知道怎样计算足球能否射中?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我在一旁启发:足球踢了多远?这时,这位男生才悄然大悟,计算出了当 时, ,可以射中。

[示范]将每个小组推选出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点评、指正,教师点拨。

点评: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求通而未通,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抓住时机,教师在屏幕上播放郭晶晶跳水的画面,问学生:她为什么跳得那么完美?

展示问题2:某跳水运动员进行10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如图所示坐标下经过原点O的一条抛物线,在跳某个规定动作时,正常情况下,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处距水面高为 米,入水处距池边的距离为4米。同时,运动员在距水面高度为5米以前,必须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否则会出现失误。(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某次试跳中,测得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1)中的抛物线,且运动员在空中调整好入水姿势时,距池边的水平距离为 米。问: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分析]在屏幕上再次播放郭晶晶跳水的镜头,然后把她放到直角坐标系中,让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的模型来解释她跳水这么完美的原因?分组交流,教师点拨。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经过原点的一条抛物线,要求其解析式。(1)如何设出其解析式?(2)该抛物线经过哪几个点?(3)其坐标怎样表示?(4)会不会失误的标准是什么?[即在距水面高度为5米以前完成动作] 点评:对解释好的同学给予鼓励,甚至可以赞赏他具备担任跳水运动员教练的天赋。这样在许多公众场合,一些以前躲于人后、怕抛头露面、羞于启齿的学生也开始有了探究地欲望、交往的愿望、展示自我的渴望。 (三)[变式训练,深化提高] 用电脑播放农村改革开放后自动喷灌的景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农民设计出最好的喷灌方式,展示问题3: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农村用上了自动喷灌设备,设水管AB高出地面1.5米,在B处有一个旋转的喷水头。一瞬间,喷出的水流呈抛物线状,喷头B与水流最高C点成45°角,且比喷头B高出2米。在所建坐标系中,求水流落地点D到A点的距离是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合作,并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进行展示,鼓励学生致力于用科学知识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做改革的工程师。

最后用多媒体播放防空导弹射击训练的画面,引出问题4:如图,是某空防部队进行射击训练时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示意图,在地面上O、A两个观测点测得空中固定目标C的仰角分别为 和 ,OA=1千米, ,位于O点正上方 千米D点处的直升飞机向目标C发射防空导师弹,该导弹运行达到距地面最大高度3千米时,相应的水平距离为4千米(即图中E点)。(1)若导弹运行轨道是一抛物线,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说明按(1)中轨道运行的导弹能否击中目标C的理由。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并进行展示。得出“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还有哪些生活知识可以用“二次函数的模型”来解决?学生们会有意欲未尽,余味无穷的感觉。 (四)[归纳小结,形成能力]让学生自我归纳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哪几种不同的形式?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2、利用二次函数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函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案例反思

以前我们的教学,总是生怕学生听不懂,特别对于重点难点的内容,以为这部分讲得多,讲得透,就能突出重点了,实际上教师讲得多并不代表学生都能听明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最好的方法还是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寻找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采 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以探究和思考的空间。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以“生活与数学”、“活动与思考”、“表达与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快乐而紧张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索,我通过精心预设,为学生搭建个性张扬的舞台,并把竞争引入到课堂中去,让课堂充满了活力。让我感受较深的一点是:课堂上多给学生尝试归纳,教师要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并继续给予引导,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遗憾的是:本节课容量较大,最后的变式训练题让学生探索稍微显得过快。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反思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教学反思1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教学反思2

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

22.3.1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