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4: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广大农村,特别是像我们xx乡这样的贫困山区来说,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据中心校对全乡的调查统计,目前团结乡在外务工人员达xx人,农村留守儿童xx人。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的孩子,他们的生存和教育状况存在以下五大突出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部分儿童又由于家长由远方打工寄钱保障生活费而缺乏精神生活需求保障乱用钱导致一日两餐无保障造成营养不足,从而影响身体健康;二是教育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没有直接监护人的引导而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三是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四是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五是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或是在社会上小小年纪就争强好胜,称恶称霸。

总之,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均存在问题。“无人管教自我放弃”、“情感缺失冷漠内向”、“四处奔波学学停停”、“读书无用打工有理”、“伤害事故防不胜防”等,正成为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由他人照料生活的农村孩子的“留守综合症”。

一、下步工作思路

1、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作用。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学校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底数的基础上,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在建档过程中,低一年级向高一年级负责,小学向初中负责,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以学生为中心组成关爱网络,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二是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责任帮扶制度。签订承包责任书,建立教师关爱学生校务日记,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三是实行留守儿童“谈心日制度”。尽量做到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四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五是转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解决学生心理困难。注重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有所长。

2、加强沟通,形成关爱合力。一是加强与留守儿童父

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尽量想法告知学生亲友电话,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教师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二是重视家庭教育。要求孩子父母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使孩子健康成长。三是注重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引导。四是加强同村民小组和家庭的合作。

3、明确职责,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农村儿童集中的地方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二是希望政府牵头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将留守儿童中的贫困生纳入重点资助对象;为进城务工者子女就学提供一定的公用经费补助。三是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加强团结乡学校硬件设施和精

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关建议

1、作为我们教师应尽量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摆脱狭隘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切实重视子女的教育。子女生活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是其教育和发展最为有利的环境。在团结这样像中国贫穷的乡之一的乡,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要引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xx小学在留守儿童中已经做的让子女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让父母了解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象。”

2.要引导代养人树立角色意识。代养人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贡任和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

促使其健康成长。

3、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近年米,我乡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农村教育仍是我乡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⑴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严重制约了其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步伐,也成为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障碍。因此全面优化社会环境,提高公民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努力降低团结乡小学、初中辍学率,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就摆在各位教师面前,摆在各位同仁面前,需要共同的努力。⑵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团委、妇联和学校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

4、建议政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

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留守儿童这一突出的社会现象首先是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政府予以足够的重视,能够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地接受义务教育。其次,在我们乡更应该加强农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Xx年xx月xx日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