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教育心理学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理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宋斌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现代教师除了扮演唐朝韩愈《师说》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各种角色,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还必须是心理医生,要时刻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的学习心理,战胜各种心理障碍,合理有效地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如果在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产生因素:学习兴趣、成就和交往动机。

首先,学习兴趣即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教师应该在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时就着手培养,特别是有些教师把必修1中绪论这一章节的内容忽略。其实在笔者看来,绪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培养学生物理兴趣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本章节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是问题:“曲线式射门(香蕉球)”“海市蜃楼”“穿越”“ 徒手辟砖头”等等,这些问题与90后学生的爱好或兴趣相近,可以吸引不少的学生。

接着,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志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影响志向水平的主要因素:①家庭的期望和要求;②过去的成绩;③能力与自信心;④与人对比效应。笔者这里主要介绍第二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均有出试卷的机会,试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标准之一,但是成绩却是一部分学生兴趣的杀手,所以在试卷选题上要注意,让尽量多的学生可以达到理想的成绩。如果整体上都没考好,那就要进行鼓动学生的学习,对于个别成绩较差或是退步的学生,应该帮忙学生一起找原因,争取下次能考好。成绩的优良直接关系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

最后,交往动机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其实就是说学生喜不喜欢这个老师。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包括老师的外表形象和上第一节课的内容。②课堂中教学中略带幽默,不在言语上打击学生,眼神关注每一位学生,练习时略微指点一下。③课后与学生交流时,可适当顺着学生的想法去谈,当学生询问教师的私事时,可以半谈半避,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好效果则好,动机差效果也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考虑以下几点:①做可能获得成功的事;②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③使学生产生愉快感;④进行难度适中的教学;⑤教学要保持新鲜感。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实现以知识为本位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观念,新的教育观念是人本主义观念。强调教育要面对人的全面生活,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绝非知识的简单堆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人的理性发展,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精神启迪和个性陶冶,提倡创造,反对一味模仿重复,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

确立平等合作的教学观,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转变。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同时要认识到教学过程还是师生双方作为活生生的主体,在课堂中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民主平等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尊重每个学生特有的人格和精神世界,进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树立自我完善的发展观。实现由“教书匠”向“人师”的转变。教师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本教育能否取得实效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除了要在教育观念上保持先进外,还应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心理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自我的修养,以理智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不断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最终实现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由“教书匠”向“人师”的转变。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教师第一次在教室里讲课时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书写字迹„„往往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老师的第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就会七嘴八舌评头品足。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试想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你印象不好,那么你一到课堂,学生就反感,那么这节课就算你很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我们不能因为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让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喜欢上这教师的课的可能。我们应该重视这个“第一印象”,别忘了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

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形象,要善于抓住学生“爱屋及乌”的心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自己喜欢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于是对教师教的课也就产生了兴趣。

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声的教育资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老师和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对于教师而言,应注重整合教学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最优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核心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努力在课内外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私博大的爱。教师要真诚的关心爱护鼓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彼此依恋的心理关系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能动性的自由发挥,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有利于乐学爱学会学氛围的形成。而教师则是形成良好学习情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带动整个课堂气氛。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诚的微笑,友善亲切的话语。其次,教师要极力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幽默。课堂中教学的机智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沉闷压抑的时候,用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气氛,让学生在兴奋愉悦中学习,变厌学为爱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三,教师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教学的进度,难度掌握上要做到难易适度,注意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尽一切可能给予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从而对学习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

其中引入竞赛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增加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尝试着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会少走很多弯路。我相信只要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得失,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设计心理学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多媒体技术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现代远程教育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师心理学学习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教育心理学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浅谈教育心理学对物理教学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