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学必学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0: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2.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外,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4.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6.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正迁移)。

7.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8.关于(表情),有一些是全人类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差异的。

9.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

10.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等层次。

11.受(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2.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13.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14.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15.(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16.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深度)属性。

17.除了目光接触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18.(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9.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模仿)。

20.“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利他式)的爱情。

21.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22.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3.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24.婴儿恐惧可分为(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25.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26.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27.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28.(补偿关系的认知)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2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30.更年期发生的年龄大约在(50)岁左右。

31.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32.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有心理测试标准、社会常态测验、社会适应标准和(主观经验)。

3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人格类型与心理结构之间不具有对应关系。

34.关于“注意狭窄”,正确的是(注意范围显著缩小)

35.“精神分裂症”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36.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37.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38.关于“严重心理问题”,持续时间是在(两年以上)的。

39.关于“激越状态”,(不属于)神经症性的精神障碍。

40.当同时面临两种既有利又有弊的选择时,我们将体验到的冲突称为(双重趋避冲突)。

41.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模),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42.Z=A+BZ式中Z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43.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是,当rxx

44.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

45.(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46.心理问题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

47.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观点的心理学家是(阿帕波特)。

48.心理治疗的五个步骤,依次是走进去、引出来、协调整理、还回去、(身心合一)。

49.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不属于心理咨询中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

50.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属于理解婚姻问题的三个要点。

51.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团体规范、心理相容、集体舆论、(凝聚力)。

52.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

53.人际关系的心理模式有“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也不好”)和“你好,我也好”三种。

54.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5.把事件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或者人格是属于(内在归因)。

56.“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的行为加以控制”这是(行为)主义的观点。

57.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自我觉知)。

58.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对孩子的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态度属于(民主型)。

59.父母用过分的(感情)来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态度属于溺爱型。

60.个体出生以后,逐步适应社会,形成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个体,这个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

6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62.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

63.望梅止渴这种反射是(条件反射)。

64.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味觉都是人的感觉。

65.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嗅觉适应刺激的主要特点。

66.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

67.(觉醒节律)的主要论点是人类睡眠具有24小时为一周期。

68.(注意)是人类心理活动对一定事务的指向和集中。

69.上课时学生正在听课,突然教室外传来嘈杂声,学生会不由自主向外张望,这种注意类型属于(无意注意)

70.“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嗅觉适应)。

71.根据他人的描述,一个从未见过雪的人,脑海中可以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这就是(想象)。

72.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的具体应用。

73.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74.“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指一般人的感知都会伴随(情绪)。

75.人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76.情绪的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77.(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78.用诚实、勇敢、谦虚、细心来描述一个人,这些称之为人的(性格)。

79.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大学时期)。

80.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心理健康)。

81.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轻度心理失调)。

82.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人格障碍)。

83.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

84.最能反映人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人际关系状况)。

85.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86.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健全自我意识)。

87.青年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是(自我统合性)。

88.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89.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

90.某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广交朋友,他的气质属于(多血质)。

91.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行动。

92.《皇帝内经》告诉我们: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93.(理性情绪疗法)是又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

94.情绪的研究课要追溯到(17世纪)。

95.(道德感)是指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96.塞里认为应激得动态发展有三个阶段:(警戒)、抵抗和衰竭。

97.(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始终起到关键作用。

98.(适应)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

99.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会觉得自己“没用、是个废物”,这种想法属于(过分概括化)的认知。

100.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称为(应激)。

IE必学知识专题

开网吧必学知识

喝酒说词必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总结

设计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题库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中介心理学知识

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必学知识
《心理学必学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