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顶碗少年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4*顶碗少年

洪湖市实验小学 何仙桃

指导:王艳青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略读课文的学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表演吗?(看过)觉得好看吗?(好看)还想不想看?(想看)好,那我们上课前先来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顶碗视频)

2、谁来说说你刚才观看时的感受。(生自由说)

3、过渡:这段视频中的表演的确太精彩了!不过,等会儿的这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赵丽宏先生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一场精彩纷呈的杂技表演。好,咱们开始上课!上课!

二、揭示课题,回顾方法,明确学法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赵丽宏先生的语言文字,去欣赏一场精彩纷呈的杂技表演。这场杂技表演的表演者是——顶碗少年(板书课题:4*顶碗少年) 请大家齐读课题

2、回顾学习略读课文的好方法

看到这个*号,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学习略读课文,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好建议?

(师评价:不错,我们通过找关键词句并做好旁注,以及根据自读提示学习等方法都不错)

3、结合大家的意见,老师给大家推荐学习本课的基本步骤。(课件出示学法) 出示课件 :

1、初读课文 概括主要内容

2、研读课文 突破重点难点

3、品读课文 感悟思想感情

三、逐步推进,合作探究,提升感悟

(一)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第一步,我们来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写了二十多年前,顶碗少年在上海大世界露天剧场表演杂技,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的事。(板书:失败 失败 成功) 师:很好!你的概括简洁明了。

师:关于这场表演,作者是怎样评价的?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关键句子回答。 生: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出示课件)

师:很好!你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全文都是在围绕这句话写,都是在围绕“惊心动魄”这个中心词来写的,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二)、研读课文,突破重点难点

1、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对这场杂技表演有了大概的了解,还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同学们通过初读就能读懂这些关键问题,真棒!古人云:“学贵有疑”,那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呢?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件偶然遇到的事情,作者会难以忘怀,并时时萦绕于心?

师:是啊,这件事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生:为什么说这件事作者能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是什么启示? 师评:这个问题非常棒!读课文就是要这样透过现象看本质。 生: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评:问得好!你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这是一场杂技表演,为什么作者不用“表演”这个词,而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评:你关注的是细节,关注的是作者的遣词造句,等会儿我们一起去推敲。 师:我们同学们真的太棒了,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我把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归结为3个大问题:

(出示课件:)(1)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2)为什么作者用的不是“表演”而是“拼搏”这个词语? (3)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难点来研读课文。

2、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师:大胆质疑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自主探究是我们学好课文的关键。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课前老师已经将同学们分成了四个小组,请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带着这3个大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运用以往掌握的学习方法开始自主学习。你能解决哪个问题,你就去解决哪个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探讨,好,小组合作学习开始!

4、小组汇报合作成果

师:我们可以交流了吗?(可以)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合作成果。

学生发言:

(3个方向,:对少年的描写;观众的反应和碗的特写。)

生:我们从文中对少年三次表演的描写中,感受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的。

师:好的,一次次的说。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少年的第一次表演。

生读:“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却总是不掉下来。” (出示课件)我从顶碗少年“柔软而又自然的舒展着肢体”以及“忽而卧倒,忽而跃起”这些动作的词中感受到这场杂技表演不仅精彩优美,而且表演难度很大,可见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你能抓住关键的词语谈自己的感受,真好! 同学们都自由的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你读到了什么?

生:(读这段话)我从少年做出各种惊羡的动作中体会到少年表演的动作变化多端,说明他的表演技艺高超。

生:我从“碗,在他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读出了少年在表演的动作幅度大,变化多的情况下,碗却总是掉不下来,这该有多么高超的技艺啊!

师: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吗?(生3读)

生:我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这位顶碗少年肯定吃了很多苦,流了许多汗,付出了很多,失败过很多次,不然不会练就这样超强的本领和高超的技艺。 师:你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故事,这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么精彩的表演,我们也不由得发出赞叹,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吧。齐!(生齐读)

师:可是就在少年表演时, “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少年的第一次表演——失败了,失败后的少年表现是怎样的?我们继续请同学来汇报。

生读:“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生:我感受到少年很有风度,很有自信,很沉着。 师:哪个四字词语最能体现出来?生:不失风度 (板书:不失风度) 师:是啊,带着自信,少年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表演,这次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生读:“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掉了下来。”

师:少年的第二次表演又失败了,真是遗憾。再次遭受了失败的少年表现如何,你找到了吗?生: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出示课件)

师:与第一次失误时相比他的心理有了怎样的变化? 生:开始着急了,有点不知所措。(板书:不知所措)

师:少年连续两次失误,他内心已经没有多少信心,非常的灰心了,这个时候,是谁给了他鼓励和信心呢?(白发老者)这位白发老者究竟低声说了句什么话,使之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得少年“镇静下来”?(板书:镇静)请展开合理想象,试着填一填。

(课件出示: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师评:谢谢你的鼓励,让此时的少年信心倍增。

师评:一个人的成长中,有时候一个细微关切的目光,一句宽容和鼓励的话,都能让他人如沐春风,信心倍增。

师:我们继续往下观看第三次表演,一小组同学还找到了那些语句? 生读: “当那叠碗又剧烈地。。。。。。稳住了”少年经受住了两次失败的考验越挫越勇,第三次表演终于成功了,所以说“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少年终于表演成功,难道仅仅是因为老人的一句话吗?还有什么促使他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开始第三次表演?

生:少年表演成功,还有来自少年自身的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师:是的,少年的成功和信心,不仅来自的老者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少年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毅力。一小组同学真不错,他们抓住了文章的重点部分,抓住了少年的关键词句的细节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独特的感受,他们不仅看到了少年顶碗动作的高难度还感受到少年精湛的表演技艺,越挫越勇的精神。我们从少年的描写中感受到了表演的“惊心动魄”,文章还从哪些描写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哪个同学研读了这个问题?

生:我们还从对观众的反应和对碗的特写中感受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师:先说观众的反应。少年两次失败观众都有哪些反应,当他最终成功时,观众又是怎样做的?

生:随着表演的进程观众的反应也不一样,第一次少年表演失败时,“全场惊呆了”,第二次表演在少年又一次失败后,观众中有人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场子里一片喧哗”。当少年最终取得成功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我是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观众观看的很投入,以及表演时的紧张气氛。

师:文章将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演紧密结合,这样描写更加突出了表演的扣人——心弦。接着说对碗的特写。谁来?

生:我从“碗,在他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还有“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以及“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中感受到作者抓住碗的特写镜头,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那意想不到、惊心动魄的失误。

师:说得好!在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中,作者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既从正面描写了少年的精彩动作,又从侧面描写了碗和观众的反应,这样不仅体现了表演难度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更让我们体会到少年顽强拼搏的精神。谁还发现课文写法上的其它特点?

生:课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让我们更感受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还有前后照应的方法,这样使得文章更加完整。

生:课文还采用了详略得当的写法。在写少年两次失败表演时,(出示课件:详略的两段话)同样的动作,可是作者在少年的第二次表演中运用了“又、又、又”这样的词语概括去说,这样既突出了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也把观众的担心表现出来了,还避免了重复,使语言更加精炼、准确。

师:眼力好厉害!请一二小组同学读第一段话,三四小组读第二段话,注意带点字重读。(生读)

师: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运用方法、掌握方法,这样你就拥有了自学的能力。刚才的汇报让我们受益匪浅,你们知道了作者抓住顶碗少年的动作及神请来表现他的精湛技艺,抓住了碗的特写镜头,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那意想不到、惊心动魄的失误,将观众的反应与顶碗少年惊心动魄的表演紧密结合,详略得当,为我们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谁说看表演一定要在现场,我们语言文字里同样也可以看到那精彩的一幕。

2、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用的不是“表演”而是“拼搏”这个词语?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答案。

生答:一般的表演是轻轻松松,一次成功,毫无悬念,而少年的这次表演,却经历了两次失败,最终战胜了自己,取得了成功,所以作者用的不是“表演”而是“拼搏”。

师小结:是啊,这场演出一波三折,历经了两次失败,历经了观众由“惊呆——到喧哗——再到喝彩”的过程,历经了白发老者对他的宽容鼓励,历经了顶碗少年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这不是“拼搏”是什么?!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为作者这种遣词造句的文学修养和准确用词的精妙而喝彩!

3、师:谁来与我们分享这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带来的启示。(3生答) 师评:说得好,至理名言啊!你可以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板书:失败乃成功之母)

师评:做事坚持的人往往更易成功。(板书:坚持不懈 勇于拼搏) 是的,自信很重要!你的一句关怀鼓励的话,往往能给人信心,促人成功。

4、小结第二环节的学习方法

师小结:二十多年过去了,而这场拼搏却让作者时时萦绕于心,可见,作者从中深受启发。最重要的是,他把这种心灵的顿悟,透过语言文字在于我们分享,也让我们获得了心灵的滋养。小组合作学习力量真大!我们来小结一下刚才在研读课文,突破重点难点这个环节上的学习方法。(课件出示:

1、紧扣中心 质疑问难

2、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3、汇报成果 分享收获)

(三)品读课文,领悟思想感情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品读课文,领悟思想感情。顶碗少年经过两次失败的考验,终于成功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观众们难道仅仅是为精彩的表演喝彩吗?

生:观众是为少年自身的那种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喝彩。

生:观众也是为白发老者的宽容和鼓励喝彩。接连两次的失败让少年勇气锐减,是老者使他重拾信心,战胜挫折。

生:观众也是为自己喝彩。

师评:你的感受很独特,观众的掌声里可能有对自己的肯定,还有从少年身上获得的启示。但是,他们更是为少年这种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喝彩。

四、总结全文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我们初读课文,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研读课文,突破了文章的重点难点;我们品读课文,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我非常欣赏你们独特的感受,为你们个性化的发言倍感欣慰!作者赵丽宏在他的原文中也这样直抒胸臆,畅谈感想。(出示课件:原文结尾)我读第一段,你们读第二段,让我们和作者共同分享这感悟中的精神财富。

结束语: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铭记这启迪,做一个勇于拼搏的人。唯有经历惊心动魄的拼搏才能迎来风雨后的彩虹! 附板书: 4*顶碗少年

不失风度 不知所措 镇静下来

失败 ------------------失败--------------------------成功

宽容、鼓励 失败乃成功之母

坚持不懈

勇于拼搏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教案
《顶碗少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顶碗少年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