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产科护理缺陷及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内容: 妇产科护理缺陷及安全管理

一、医疗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护理过失的行为。产科是医疗护理缺陷高发科室。

缺陷的原因、缺陷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产科工作年限、职称的关系进行调查及分析,缺陷发生频率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和职称密切相关,其中在产科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缺陷的比例最高,结论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缺陷的关键

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查七对”实施不到位是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发生差错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类为内因和外因。他人的打扰与工作繁忙而致的差错可归类为外界因素;而工作责任心、执行制度、工作情绪造成的差错则可归类为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发生差错的外因和内因均不可忽视。护理操作是一项重复率较高的工作,易使护士以习惯性思维方式去判断和处理事情,不遵守操作规程,忽视“三查七对”在各个环节中的落实。打错针、漏注、多注、接错液体,发错口服药、核对医嘱错误, 这些

缺陷的发生都与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密切相关。

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与护理缺陷发生有密切关系。从表2可见,护理缺陷的发生以在产科工作年限为1~2年和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为多,其原因为:专科性强、病床周转快、风险较大,另一个原因是在这些人员中,她们有的是新参加工作的,有的是从其他科室轮换来的,她们的临床经验缺乏,专科知识也不够扎实,这是缺陷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3~10年的护理人员,她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且此阶段的护理人员几乎都有接受大专的教育,理论知识较牢固,所以缺陷在此年限发生率较低;

二、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1、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规范

(1)工作目标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工作规范要点①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②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③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④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3)结果标准①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②患者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2、妇产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标志,如有跌到、烫伤现象发生。对孕妇请假离院无根本的管理制度,易产生离开后分娩的危险。

(2)制度、流程执行不到位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异常情况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

3、强化制度管理

发生护理缺陷,我们不能把全部责任归咎为当事人的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应该考虑到除了护士自身原因外,还与护理

管理和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落实有直接关系。因此,完善规章制度,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是预防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在护理管理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缺陷,才能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

4、抓好环节质量管理

我们对发生的各类护理缺陷进行细致分析,找出易出现差错的薄弱环节,针对各类薄弱环节,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根据产科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规定:中午、晚夜班增设二线班,基本保证工作忙时有两名护理人员上班,减少工作忙而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调整工作程序,明确职责,从备药、配药、执行等各个细小环节,保证工作落实,要求执行者签上时间和名字,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为确保长期医嘱输液、肌注医嘱的准确执行,除常规核对外,在药物配制前增加一次核对;输液病人观察用药反映、注射肢体局部情况、巡视时间并签全名及时间。将“三查七对”制度贯穿在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从管理上加强检查“三查七对”制度化的落实。根据产科具体情况,每天上午下班前必须总查对医嘱1次,无特殊情况护士长必须参加每日的总查对医嘱,使护士长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下午针对中午新入院及分娩、手术后的医嘱再一次进行查对医嘱,较好的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确保医护记录一致性;特别是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婴儿记录。一定要做到严格、及时、准确,尤其是婴儿性别和出生时间不能错误。科室建立“科室自查本”,护士长将

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收集防范隐患的实例和差错缺陷实例,随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责任人、整改要求记录在“科室自查本”上,护理人员必须经常查看该记录本上记录的内容,要求护士阅后签名,相关责任人对自身存在问题的认识态度,认真记录在“科室自查本”上的相应栏目内。科室针对发生的差错隐患和缺陷实例,结合医疗事故条例法规,在每周的周小结会上,再进行分析、讲评,加强全科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理缺陷的防范意识,使大家能主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5、加强业务学习,抓好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过硬的业务素质是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本院护理部每月至少组织1次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以介绍护理新观念、新动向为主;每年组织至少2次理论“三基”考试及护理操作技能考核。科室根据本科实际及护理人员的具体状况,每月开展一次业务课、护理业务大查房;平时结合护理工作实际组织上小课、床边讲课,定时或不定时抽查考核,在考核中重点对“三查七对”在各个环节中的运用。强调每一个责任护士对所管床位病人的情况必须熟悉,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落实。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工作中的好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做到人人要发言,培养每一个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习惯。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函授护理大专、本科的学习。不错过护理部安排的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有计划地选派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有效的避免差错

的发生。

6、树立系统安全管理意识

长久以来,人们对医疗缺陷的固有认识是:“有差错就一定是个人疏忽”。但通过医疗缺陷的分析得出,绝大多数医疗缺陷不是孤立的,是众多环节因素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发生改变所致。由此可以得出,预防和消除缺陷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进行惩罚,而是应该对系统问题进行改进。根据这一管理理念,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对发生的各类护理缺陷要本着“重原因、轻结果”的原则,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制订策略与目标,并做到认真贯彻落实,以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总之,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缺陷的关键

护理缺陷预防及管理

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计划

产科安全管理自查及整改措施

产科护理查房

产科优质护理

产科护理工作计划

产科护理工作总结

产科护理工作计划

产科护理工作计划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缺陷及安全管理
《产科护理缺陷及安全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