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0:45: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1.社会与社会学:

奥古斯特·孔德,法国社会学家,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本教材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可以用数量分析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在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但与自然科学方法并无本质的差别。因此,它在调查研究中就注重量化程度较高的问卷调 查、量表、实验等定量方法。

 人文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被社会行动者赋予了意义,因而不能完全依靠自然 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主义主张研究社会现象时,就要注意 解释社会现象的这种主观性,要对人的生命世界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持这种方法论的研究者多采用深度 访谈、参与观察和历史比较等方法。

2.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论述,结合实例)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赖特·米尔斯( C.Wright Mills)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使命。”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

例如:对自杀的研究 自杀是一个绝对个人的行为,就是这样的绝对个人行为也表现出某些社会环境下人群的共同点。

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影响个人自杀行为。在凝聚力强的社会中(稳定的,传统的,有很深宗教影响的社会)自杀率低;而在凝聚力弱的群体(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 自杀率高。

社会学想象力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穿透日常经验,以客观、整体、联系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象和我们自己,将个人困扰(personal trouble)与公共问题(public iue)联系起来。

社会学的想象力主张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

关注结构-----宏观的制度与微观的关系 

关注实践-----事件过程和个人生活史

关注比较------单个个案的历时性比较(昨天今天明天)和不同个案之间的比较

3.滕尼斯的礼俗社群和法理社会 礼俗社群,指典型乡村生活的社区。 法理社会,则是现代都市的典型。 礼俗社群 法理社会

乡村生活是典型 都市生活是典型

人们的背景与生活经验相似,人们的共识不高, 造成他们有共同的社区情感相异处多于相似性 社会互动紧密且熟悉 社会互动是任务取向的 不太强调个人的隐私 个人隐私极为重要

由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主导 由正式的社会控制主导 对越轨行为较无法容忍 较能容忍越轨行为 比较强调先赋地位 比较强调自致地位 社会变迁较不显著 社会变迁非常显著

4.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得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家庭;(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社会化的开端,家庭对儿童情感和爱的培养,父母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 学校;(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设立的学习机构,提供教育,是一个有组织群体机构,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的参考系)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等为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

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指从婴儿期到青年时期的社会化。生活技能,文化知识,角色扮演,价值观念。 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适应角色 变化的过程。

再社会化是指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全面放弃原有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代差也称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是由于各代人之间在社会生活经历、社会角色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在各个时代、各种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的是两代人社会化速度和社会化阶段等方面的差异性。是正常现象,对代沟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角色丛也称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主要是强调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多种类型:

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来分,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获角色。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获角色主要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从社会角色的规范化程度来分,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范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规定。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而行动,有比较大的余地。

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来分,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是指不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和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角色冲突与协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5.文化

概念: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习得的、共享的且表现出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特定的行为、信念、态度、价值观和实物。

特征:文化具有可习得性;(后天习得的,符号性学习和意义性学习) 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开放的文化)

象征性;(人类在创造文化时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宗教信仰)

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活动或现象都有文化因素)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要素按某种规则形成)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和社会都有文化,特殊性是指不同和特色) 文化代代相传;

文化具有适应性且不断变。

文化冲击是指一个个体在进入一种陌生的生活方式时相伴而生的困惑、不确定、迷失方向或者不安的感觉。

文化堕距: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和错位,从而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文化的类型: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观念的东西。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包括制度、规范、观念等。

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还可能相 互转换。

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在这里,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与反抗。反文化不一定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教育VS 吸毒、赌博等)

非评比性文化,也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饮食、礼仪、姿态、服饰)

文化中心主义是指某一国家或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当作是唯一合理的,是最好的,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指认为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其他群体更好,这种态度使得人们认为其他文化是低等的、错误的、落后的、不道德的或者野蛮的

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强调多种文化的价值,寻求互相理解与和谐共存。认为没有哪种文化比别的更好。

文化的构成:

象征符号(语言、物质符号、姿势)

价值观念(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 社会规范(按照一定的价值原则建构起社会行为规则系统,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

物质文化(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物品集合体,包括 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饰、书籍等人工制品。)

文化的功能:教育和教化功能(社会化);整合功能,如宗教;规范功能,如民俗;认同功能中华儿女

6.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发生在两个或以上的人之间,发生相互依赖性的行为,以信息传播为基础,可以是面对面、也可非面对面,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对互动双方及他们的关系产生影响,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

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 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社会互动的维度:向度,深度,广度,频率 社会互动的情境:

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划分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等。 根据互动的目的,划分为熟悉情景、工作情景和社交情景等。 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划分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混合关系等三种情景。

社会互动的类型:

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 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

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 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

7.性别与家庭

社会性别:后天习得的使人具有某一性别的特征的态度和行为。社会性别的基础是社会和文化的期望而非身体特征。

性别不平等及体现:以性别为基础的偏见或歧视。就业工作、家庭生活、政治、财产继承、接受教育、社会舆论等方面

家庭的含义:“实体婚姻(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孩子+生活共同体”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亲密伴侣暴力;虐待儿童;对老人的虐待和忽视 传统与现代家庭的变迁

婚姻的结构特征:扩展家庭/核心家庭

婚姻的功能:多种多样/有限(更多的功能被其他社会制度所代替) 谁拥有权威:高度的父权制/尽管父权特征仍存在,但权力倾向于平等 配偶数量:大多有一个配偶,有的有多个/一个 谁选择配偶:由其父母决定/个人自己选择

夫妻和谁住在一起:通常从夫居,极少从妻居/夫妇自己建立新的家庭 遗产继承:通常由男性继承/个人化,双系 人口数量、等级关系、任务分工、生育观念等

8.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稳定集体。

特征:

有共同的身份群体认同感,即明确的成员关系;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社会群体的类型:

1.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为初级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和次级群体(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初级群体的特征:成员有限;成员间有 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 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 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替代; 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

2.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划分为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进行,成员间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和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进行,成员间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

3.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划分为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与归属)和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区分的标准包括种族或民族、性别、宗教、年龄、社会阶层等标准。

4.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划分为所属群体(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和参照群体(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

5.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划分为血缘群体(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地缘群体(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业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劳动和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和趣缘群体(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

9.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通俗地说,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网中的各个纽带。 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 财富、声望和权力

财富是一个人或家庭拥有的经济资产包括财产和收入。(经济地位) 声望是给予某社会位置的尊重、认可和敬意。(声誉地位)

权力是指人们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地位)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社会流动的类型

垂直流动(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社会地位的上下移动与水平流动)与水平流动(是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位置上的横向变化);

开放/封闭的分层系统---对垂直流动的考察

个人流动(个人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与群体流动(社会集团、社会阶级、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开放与封闭的分层系统对个人社会流动的影响)

结构性流动(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与非结构性流动(因个人的原因而造成的变化)

代际流动(父母与子女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与代内流动(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上升与下降)

渐进的流动(个人或群体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生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与骤变的流动(个人或群体在很短的时期内发生了明显的上升或下降)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先赋因素;(家庭出身、社会背景、种族、民族、性别等) 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

文化资本;(习惯、态度、风格、格调、生活方式等,可制度化为证书文凭等) 社会资本;(一个人拥有的持久的人际关系网络)

社会因素;包括就业制度、就业 机会和文化价值观念等

10.社区与城市化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包含要素: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 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内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

农村社区: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经济活动简单;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远不如城市复杂;家庭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密切。 城市社区: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区域社会。人口集中,异质性强;经济和其他活动频繁;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家庭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较松散;思想、政治、文化相对发达。

(经济基础、人口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控制、社会文化)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人口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衡量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逆城市化:城区人口向外迁出,到郊区居住的过程。原因:城市中交通、环境、居住条件等恶化,城市病的出现。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城市人口异质性强;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城市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城市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城市文化世俗化;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 度低。

11.社会越轨的概念,社会控制分类

社会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 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 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 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 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 节和制约的过程。

社会控制的类型:

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积极性控制是指运用舆论、宣传、教育等措施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社会越轨行为的发生;消极性控制是指运用惩罚性手段对已经产生的社会越轨行为进行制裁)

硬控制和软控制;(硬控制是指运用强制性控制手段,如政权、法律、纪律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又称强制性控制;软控制是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如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又称非强制性控制) 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社会依靠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的控制类型,它以社会力量的强制性作为其发挥作用的基础;内在控制是指社会成员在内化社会规范的基础上,自觉运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拣点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又称自我控制) 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制度化控制又称正式控制,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社会昭示行为规范的控制类型;非制度化控制又称非正式化控制,是指以风俗、习惯的形式控制社会成员的控制类型)

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宏观控制是指社会运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控制手段对全体社会成员及整个社会关系进行调控和制约;微观控制是指某个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规章、组织文化等控制手段对其组织成员实施指导和约束)。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推荐)

社会学概论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
《社会学概论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