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新农村交通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4: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新农村交通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政府、发展、交通、科学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得伟大成就,都是与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且强调必须十分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先后制订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关注我国各个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中央的各项政策对基层群众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将会改变我国农村风貌的好政策,它会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道路交通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我就以我的家乡为例,阐述新农村交通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位于豫南大别山以北,是淮河滋养的一片沃土。面积1835平方千米,人口约100万。工业不发达,经济以农业为主。从2006年开始,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到了息县。第一个项目是修路,也就是“村村通”工程,从乡镇的主干公路修出通向每一个自然村的柏油路,路虽然不宽,不够两辆农用三轮车并行,但好歹摆脱了过去的泥巴路,下雨天也能上路了。不仅如此,由于交通状况的改善,人们的经济头脑也越发活络了,有的村民置办了机器,买了三轮车,开始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卖馒头;也有的跑起了短途运输。总之,农村的经济开始慢慢的发展了。

长久以来,交通一直是阻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交通的便利,各种资源就不能快速流通,经济网络就不能连通,经济就不能发展。因此,把农村的交通建

设好了,就打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脉络,农村经济才能逐步与全国经济接轨。这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形势相适应,农村是我国最为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挖掘好这个市场,对我国建设内需导向性经济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建设农村交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有长远的眼光,那种认为只要修好一条路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以息县东岳镇为例,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这个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作为新农村建设指挥者的政府没有统筹兼顾,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这是目前基础交通建方面设最严重的问题。由于政府负责人的短视,他们没有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契机,而是将其看做政绩工程。有些领导干脆当做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把项目承包出去后,就不管不问了。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使各种利民项目的功效大大缩水。

二,建设过程不科学,质量不高。这也与政府负责人有关,承包这些项目时,政府人员从承包商那里吃回扣,承包商为了利益,不惜偷工减料。有些路段刚修好,大型车辆一轧一个坑;还有些经过几次大雨,拖拉机一过,路基就塌下去了。这样的工程承载不了农村发展经济的愿望,本该使用十年的路段,结果不到五年就废了。政府人员严重低估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热情,他们以自己的在安逸舒适生活中麻痹的大脑思考着:新修的道路是跑摩托车还是三轮车呢?却不知道农村现在最需要的是货车。

三,路修好了,但是保养工作等于零。众所周知,修好路只是一个基础,使这条路长久的发挥功效才是重中之重。要想使其发挥功效,就必须保持良好的路况,这就需要进行路况维护。但事实是,政府修好了路就不管了,新修的路一年多以后就变得坑坑洼洼。这样用不了几年,这些路就不能用了。农村的交通状况又变差了,而已经适应了有路生活的村民又不得不改变现状,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原本已经畅通的经济通道又闭塞了。经济没有了活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无从谈起,农村消费水平就会下下降,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的内需市场,这对我们的经济大环境是不利的。内需萎缩造成国内市场 狭小,要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增加出口,这将加剧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也为西方国家操纵我国经济大开方便之门。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发展我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措施,而“村村通”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要做好这个工程,我有以下建议:

一,政府应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职责,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二,政府负责人应关注经济大环境,关注经济的未来走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农村建设,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情况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杜绝目光短浅的投资行为,严防建设的功利化倾向。正真做到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建设要科学,不能盲目。不能以政府的意志决定建设的方向,而要经过科学论证,选出最优方案加以实施。

四,要对路况进行维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第一种可以采取分段管理地方法,即在政府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可以村为单位,每个村负责一个地段的维护工作。第二种是政府统一管理,政府人员可以定期对路况进行调查,对损坏的路段进行修复,也可以由村级行政人员定期上报路况。

只有保证道路的持续畅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不能被看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也不能看作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它应该以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建设符合中国经济需要的农村市场为己任,希望各级官员能清醒的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如果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它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还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城乡差距将会缩小,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会更紧密,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关于农村经济的思考》

《论扩大内需的若干问题》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对桃源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对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思考

对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思考

对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对中国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对新农村交通建设的思考
《对新农村交通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