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已教学这一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课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第三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本册教材课文体裁多样。《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课文的主要特点是: 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围绕“三变”、“三打”和

“三拦”展开。作者采用反复叙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三变”、“三打”和“二责”虽然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艰苦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成了村姑送斋饭,实际使的是美人计,二变成了八旬老妇人,实际使的是是离间计。三变成了白发的老公公,实际使的是连环计。

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孙悟空机智聪明,“三次”识破白骨精的诡计;又疾恶如仇、坚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过。白骨精的贪婪狡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村姑,再变老妇人,最后变成老公公。唐僧善良糊涂,人妖不分。

㈢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用词准确生动。“一打”是“劈脸一棒”;“二打”是“当头一棒”;“三打”是“抡起一棒”。还有课后练习3中的带点字词同样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夺”字表现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代表了一个很突然、很敏捷的动作。一个八旬的老妇人能作出这样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正常人不同。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摔”字表现了唐僧的胆小。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笑”字表现了孙悟空的自

信与乐观。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为突出重点,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打”总结学习方法,自学“二打”和“三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我首先给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阅读“一打”部分,先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再根据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阅读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

流,感悟人物性格,并总结学习方法,进而根据“一打”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二打”和“三打”。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完成了从“教”到“不用教”的过渡。整个过程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了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教学法,在学生看书思考的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问答法时,提出难度不同的各个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学完“三打”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三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同时感悟到文章设计的绝妙。之后点出“三”字的特殊性,通过列举四大名著中含有“三”字的故事,让学生进行感悟,进而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感悟一种新的写作方法。最后,通过“作业一”——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完成复述的要求;通过“作业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

学法: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一打”部分,感悟到学习方法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方法,学习“二打”“三打”部分,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积累,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业设计使学生的复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⒈课前播放歌曲《猴哥,你真了不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⒉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认识人物。

⒈给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打”部分。

⒉研究 “白骨精”特点。她使出的第一计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不胜欢喜”“自言自语”“径直”“扔下一具假尸首”等词,体会白骨精“奸诈狡猾”的特点。

⒊研究“孙悟空”特点。孙悟空“第一打”是怎么打的?引导学生抓住“火眼金睛劈脸一棒”等词, 体会他的率直、善于识破妖计的性格。

⒋研究“唐僧”特点。引导学生抓住“连忙扯住”、“责怪”等词体会唐僧的胆小怕事,善良糊涂,人妖不分。

⒌总结学法:读课文——画句子——品词语——悟性格。

⒍学法迁移。回顾第

二、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二打”和“三打”部分。

7.分析比较三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悟文章写法的巧妙。

8、认识“三”的特殊和价值。

9、布置作业。

附板书: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奸诈狡猾 孙悟空机智勇敢 唐僧善良糊涂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的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
《三打白骨精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