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民生是就业之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新论

发布时间:2020-03-02 22:06: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业民生方略的几点思考

张 燕1,2,3王友文2,3

(1南京大学 南京市2100092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3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新疆 伊宁 835000)

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科学归纳了十八大关于就业是民生之本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论断在新疆的实践中运用现实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新疆就业严峻局面提出了新疆深度实施高质量就业方略的新思路和三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就业民生之本理论创新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张燕 1982.9-,女,山西晋城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讲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政治学、伊犁学研究。

王友文1949.11-,男,陕西蓝田人,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伊犁学研究。

基金成果: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实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联动战略研究》(批准号:11BJY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十二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党的民生思想新理论,特别是进一步强调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方针,对“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科学论断进行了理论创新,在民生建设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一、十八大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的创新

(一)十八大报告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的创新点

认真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论断和就业方针、政策的异同,在研究比较可以看出,十八大报告是在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基础上对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理论创新:

一是首次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能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是解决就业能不能真正成为民生之本的关键性问题。低工资、不稳定、无社保的就业岗位,难以解决失业待业人员的一切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理论新方针,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提出了更高的充分就业和民生改善标准。

二是首次提出了“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践证明,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到政府、企业、市场、劳动者、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四位一体的方针,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的全面落实构建了新的合力和动力机制。

三是首次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践证明,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是解决一切民生问题的总开关、总钥匙。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将国民就业问题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优先安排的战略地位来部署和实施;同时提出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虽然比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只多了“更加”两个字,但说明了党在解决就业这个民生之本重大政治问题中与时俱进、高度负责的政策取向和重视态度。

四是首次提出了“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的十分明确、务实具体的就业工作重点。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力资源部门确定了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的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将指导全社会在这四个方面取得高质量就业攻坚战的突出成果。

五是首次提出了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多功能保障体系和机制。部署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多方面的新任务,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的落实和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上了“双保险”。

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关于保就业促民生的新理论、新方针、新战略、新政策,是我们党对就业是民生之本重要论断和重要战略方针的再认识,进一步理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与“就业优先”的关系,高举以人为本旗帜,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进步。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断产生的实践依据

从就业对民生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对个人而言,作为劳动者就业是谋生的手段,是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且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就业中每一个劳动者都凭借自己的劳动能力取得报酬,不仅维持了生计,并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

出贡献,同时提升了劳动者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对国家而言,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昭示,解决民生是重点,确保就业是关键。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失业率随之降低,人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提升,就会有力拉动全国和区域性内需,减轻世界经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可以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促进就业对改变我国西部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一是有利于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业能够广泛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之所以保持了较高的年经济增长率,关键是正确处理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促进各族人民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西部

二、三产业不断扩大了就业空间。二是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西部长治久安。促进就业,事关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国家和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精心制定和力主实施促进西部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就业的各项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达到社会公平,为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新疆以就业为本的民生改善实践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为新疆各族人民谋福祉的民生建设提上重要日程。“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新疆民生问题已经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提升为政治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群众第

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理念,坚持预算安排优先考虑民生、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特别是2011年新疆的“民生建设年”中,实施了22项重点民生工程,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就业再就业工程作为新疆民生之本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新疆改善民生问题中的重点。2010年,自治区财政共拨付就业专项补助资金19.57亿元,自治区共计消除零就业家庭40242户,其中全年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21902户及时实现动态消零。2011年自治区突出解决毕业3年以上历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城镇将实现就业再就业40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12万人。加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全区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0万人次;转移区内城镇就业66万人次,转移区外就业14万人次。自治区21个创建创业型县(市)率先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2012年末全区就业人员993.38万人,比上年增加40.04万人,增长4.2%。全年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城

镇就业再就业46.7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10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

4.35万户,帮助实现就业4.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

(二)新疆其他民生改善问题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实施了“安居富民”,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全年新疆安居富民工程完成19.1万户,完成了30万户农村安居房建设任务。二是以牧区水源工程带动实施“定居兴牧”工程,切实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的27项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全面施工建设。三是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天然气利民工程、光明工程切实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全年总投资80124万元,受益人口达到120万人。四是实施了“住房保障”工程,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全年投入资金231.88亿元,建设了 34万套保障性住房。五是提升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投入14.78亿元,实施了新农保试点补助,城镇居民医保、养老补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补助等民生工程。六是改善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升了各族群众医疗、生活质量。自治区将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12.22亿元。七是大力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全年全疆教育财政拨款313.84亿元,比2009 年增长30.8%;拨付资金1.7亿元实施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建设、农村文化产品惠民工程。

三、新疆深度实施高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方略的新思路

(一)对新疆严峻的就业形势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落实好民生之本这个战略任务,采取了很多积极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目前新疆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再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新疆改善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

以伊犁州为例,2011年,自治州直属县市新登记失业人员60030人。其中:少数民族33068人,占52.04%,女性30784 人,占48.44%;实现稳定就业人员17709人,灵活就业人员45840人;城镇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3.7%。2012年1-8月,州直新登记失业人员50494人。其中,少数民族29274人,占58.5%,女性25757人,占51.47%;实现稳定就业人员15669人,灵活就业人员34374人。2012年末,城镇安置就业人员6.55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0.4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23.59万人。登记失业率3.7%。全年伊犁州直县市城镇新登记失业的50494人,据了解实现稳定就业人员15669人,是在一个企业或岗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人员;灵活就业的34374人,实际上就是在一些企业临时打工的人员,其工作、收入、生活和“三金”都是没有保障;伊犁州直属县市失业人员9439人,他们的工作岗位、个人收入、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都是靠父母提供。实际上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共43813人,就是城镇现有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由于他们的失业和半失业就造成了4381

3户城镇居民家庭平均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二)减免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建立高质量就业平台的对策建议

造成新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主要原因很多。有就业者的择业就业理念陈旧的原因;有就业标准期望值过高,千军万马挤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独木桥的原因;有就业渠道不宽、就业岗位过少的原因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新疆各地州中小企业这一吸纳和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的实体主体较弱,尚未发展壮大起来,吸纳和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规模不大、能力不强和质量不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和税务部门应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第一要务。建议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疆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等因素造成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就业能力较弱,城乡就业压力大。如果政府和税务部门在征税中将可收可不收的不收,可多收可少收的少收。不以征税为目的,而是以养税做大企业扩大就业为目标,通过减免税收,支持中小型企业把用来缴税的费用,用于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社保福利待遇,就能增强企业接纳就业能力和对员工的吸引力。可见,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安置就业能力,充分实现就业目标是新疆各级政府和税务部门改善民生的第一责任。

第二,税务部门要树立民生优先的税务工作指导思想。建议自治区各级国税局和地税局要把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重要方针政策,作为税收工作走上“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正确轨道的指导思想。彻底纠正自治区各级税务部门只管条条征税,不管块块民生改善的“为征税而征税”的不科学做法。

第三,新疆应制定提高中小型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大胆实施超常规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幅度减免中小型企业税收。坚持在新疆目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困难的现阶段,实行征税与养税相结合,以养税为主,藏富于民的特殊政策,促进中小企业3—5年内做大做强,达到扩大中小企业就业规模和培养未来税收大户的双赢目标。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和建立税收减免与安置就业联动体制机制,将中小企业税收减免与安置就业的数量质量挂钩,扩大企业用工的资金储备和市场需求,提高中小企业用工待遇。使中小企业能够担负起较多员工月薪2500元以上和包交“三金”的高质量就业。

(三)构建政府、企业、劳动者合力解决高质量社会就业新机制

第一,建立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切实将促进高质量就业作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首要目标,加大对少数民族失业待业人员的语言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各民族劳动者整体就业能力。

第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主体功能。重点是要充分发挥新疆各地小微型企业吸纳就业优势,建立完善企业(单位)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工资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形成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渠道。要积极实现新疆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加速新疆各地以绿色经济为主的产业升级,加大对创业带动就业的支持力度,切实为大学生、复原退伍军人和城镇待业青年创办小企业提供补贴资金、减免税收、便利贷款等扶持政策,为各类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学习出版社.2012-11-19。

[2]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3] 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http:///newscenter/dyxjx/sldbg.htm,新华网,2005年1月16日。

[4] 温家宝.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J].就业与保障.2012.08。

[5] 周凌云.民生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12).

[6] 新疆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08.

[7] 新疆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08.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经济报.2013.02.28.

作者联系方式:

张燕电话:18799486068

地址:伊宁市解放西路298号伊犁师范学院

邮政编码:835000

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

申论: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推荐)

就业是民生之本论文(优秀)

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头等大事

心系民生之本 情牵就业之路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

论中小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

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总结

论民生是就业之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新论
《论民生是就业之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新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