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30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8: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0 古代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分析故事情节。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

1、分析故事情节。

2、领会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你知道多少呢?

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看看它们分别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习《智子疑邻》

一、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一、朗读故事

1、师范读,要求注意字音、停顿

天雨(yǔ )强坏 邻人之父(fǔ ) 暮(mù)

2、自由读

3、齐读

二、翻译故事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的意义:

天雨(下雨)墙坏(毁坏) 不筑(修补),必将有盗(盗贼)

其邻人之父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 其家甚智(认为„„聪明)其子

三、复述故事

四、探究寓意

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五、续编故事 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第二课时

学习《塞翁失马》 一.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1、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其父(fǔ)曰

父(fù)子相

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

将(jiàng)领士兵 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 堕( duò )而折(shé)其髀(bì)

损兵折(zhé)将 其子好(hào )骑 跛(bǒ)

2、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三、再读——通文意,析情节

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强调下面重点词语的意义: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 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析情节:《塞翁失马》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3、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

四、研读——提问题,探寓意

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 1. 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2.合作研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研讨的角度: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五.联读——联生活,谈体会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讨论、小结: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六.积读——背课文,积成语 1. 背读课文。 2. 积累成语。

请学生比赛列举含“马”字的成语,然后展示,读记成语。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指鹿为马 人困马乏 人强马壮 一马当先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刘 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福)-----(祸)-------(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0古代寓言两则 复习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古代寓言两则

古代寓言两则

古代寓言两则

《古代寓言两则》复习

30 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教案

寓言两则教案

教案 寓言两则

《寓言两则》教案

30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30古代寓言两则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