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7:57: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周河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周河学区校长刘志军

周河镇是靖边县南部山区边缘镇,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着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中心校领导深入调研,制定均衡发展措施,落实规范办学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办学条件不均衡。九年制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学设施相对齐全。基层学校设施薄弱,全镇2所完全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校均电脑台数不足2台。农村校舍维修面积大,多年来风雨剥蚀,有部分校舍是危房,办学条件差。全镇有2个教学点,师生数少,教育资源不足,没有办法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九年制学校学生数多,活动场地少,这样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校舍和教辅用房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的多室一用,师生住房短缺,无学生餐厅等。基层学校没有音乐室、美术室用房。几乎所有学校生均校园、操场面积、教学仪器、图书室和微机室都低于国家下限标准,达到标准数的1/2。

(2)师资配套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秀年轻教师大部分调入城区学校。留下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精力不足,教法陈旧。农村初中教师问题更突出,结构不合理,缺少骨干教师甚至合格教师,专业培训不足,难以胜任。小学教师流失面大,学校面临着“空巢”或“空心”危险。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普遍缺合格专业教师。教师配臵数量在不同学校之间有差异。农村部分教师对微机十分陌生,远程教育在学校成了摆设。

(3)管理水平不均衡。有部分学校领导不与时俱进,不更新观念,用过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学校,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4)教学质量不均衡。因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导致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明显。小学毕业会考中,城区学校人均分高于农村学校。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外流,由乡镇流向县城,由县城流向大中城市。影响本地教育发展,影响教学水平提高。

以上多种原因,造成城乡教育、校际教育、人群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长期、动态的辩证过程。条件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是关键,生源均衡是突破口。

(1)强化政府教育职能,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有经费作保障,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集中配臵教学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集中财力和物力办好合格学校。

(2)控制学生辍学。确保进城务工子女就读,我镇学生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各校采取一定措施,教师分片包干,做学生家长工作,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补助贫困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师采取家访,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成立红领巾联谊小组,送温暖,送爱心。

(3)加大远程教育作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全镇每完小都安装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弥补现代教学设施不足。各校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制定计划,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促进学校发展。镇九年制学

校建立“校训通”工程,架设学校、教师和家长、学生的桥梁。

(4)采取多种对口支援,重点扶持,实施城乡人群教育共同发展。镇中心校成立联谊教研小组,每组确立一所学校,统领各学校教育工作,共同发展,对口支援。教研活动在平等、民主氛围中进行,各校分享彼此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行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互动中求发展,在交流中求进步,在民主中求生存。各校教育资源共享。九年制学校教师送教下基层,年轻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一年。深入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缩小办学差距,使广大农村学生就地获取接受优质教育机会。

(5)缩小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多投入教育经费,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构建以龙头学校为依托的大校本教研机制,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合格学校建设,稳步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缩小校际间差距。但是,这些问题有着复杂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教育均衡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种动态过程。它是“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循环往复和循环渐进,最终达到相对高位均衡。我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优质教育体系构建,促进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我镇义务教育均衡的水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某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丰宁二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