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3: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恰当 增效

摘 要: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也必然会将语文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利于推动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和课堂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语文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从整合的理念出发,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恰到好处地点缀于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发挥它的最佳的效能。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全部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受到尽可能大的效益。“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一)、用直观生动的视听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例如上《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写景抒情或介绍景物的课文,文中所描绘或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农村大多数孩子未曾见识过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地方的相关图片,并把它们制成CAI视听课件;同样对于《去年的树》、《雪孩子》这样的童话,我们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课件,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些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百听不倦。欣赏的同时,老师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他们的朗读能力、欣赏能力就会在这边听边看边读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

(二)、抓住关键点,突破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

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教学重点、难点,我们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来为课堂服务。如《观潮》一课,教师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帮学生理解潮来时“雷声滚滚、山崩地裂、如千军万马浩荡飞奔而来”等重点词句,使学生都处在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快的感悟到了潮来时那种壮观、雄伟的场面。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利用技术训练的朗读能力, 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使用现成的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如“三辰影库”的系列光盘中,现行小语大纲中的60%以上的课文都有配以动画或视频剪辑的朗读,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它不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还为非普通话地区老师和提供了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就更不容易训练了。这些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朗读能力的大问题。《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运用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可以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 ,可以通过声道的选择,让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美感,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象、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教材。如《自然界的时钟》、《多彩的夏天》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象、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我声情并茂地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双方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如教完朱德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对朱德同志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搜集有关朱德同志的故事,开展“我心中的十大元帅”读书交流。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利用加快了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手段的现代化不一定就意味着教学效果的现代化,在盲目追随和互相攀比的影响下,极有可能与预期目标出现偏离。要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能剥夺学生学习语文时的感悟权 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适时适度留给学生感悟权,教学时不能用手段的现代化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感悟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获得的内容,不可因大量利用信息设备而受到干扰;需要学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因素参与的教学内容不可用机器代替,应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在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情境中,使其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与生活经历互相统

一、互相促进;需要教师引导的语言感悟和课文研读是师生间民主平等的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知识阅历等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人和机器的对话无以比拟的;加强学生朗读自悟对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语言的优势也是信息技术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且学生在边听教师朗读边感悟的过程中,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会带给学生更直接的语感信息,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

(二)、不能盲目拒绝传统教学手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腕、教学工具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但不能盲目排挤、否认传统教学手腕。实践证明,清晰的挂图、逼真的模型、动感十足的演示等对于课堂教学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沾染力和影响力有时也是多媒体所无法比较的:它具有省时、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色,其制作和使用皆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倡导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增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利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动身,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施展各种技术手腕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较为传统的教育技术,甚至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奇特的生命力。教师在通过教学设计不断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功能的同时,应结合本校实际、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与传统的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和非数字化教学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综合运用,施展整体效益。

(三)、不能一味追求技术,要追求教学效果。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存在过分强调技术的倾向,这就没分清重心,是偏颇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利用的终极目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理解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时,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的取向,避免单纯为了夸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培育目的或疏忽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同时,作为学科教师,要注意处置好学科本体目的与发展目的之间的关系,不管采用何种技术、何种利用方式,应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将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等发展性目的有机融合进来。

(四)、适可而止

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教改的追求。教改的根本意义是凭借一切可能来兴利除弊,实现教学最优化。但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只一味地追求形式变化,却忽略了教育思想的改进。如果教师只是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不仅不能让信息技术“化”掉语文学科原有的弊端,反而会失掉语文课堂教学中某些固有优势。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和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重视反馈情况。

放眼21世纪,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新的局面。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追求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辅助教学,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使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得到更充分的实现。这种整合模式最终应该成为我们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语文教师要具备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能力,真正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作用,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让语文教学插翅添翼。 参考文献:

[1]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民出版社 宋乃庆 徐仲林 靳玉乐 编著)

[2]《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过程》(中国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著) [3]《电教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4]《语文课程标准》

[5]《教育信息技术》(2004年1到8期)

[6] 顾明远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载《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 [7]《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8]《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百法百例》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