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6: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

⑵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⑷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⒉过程与方法

⑴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验证信息。

⑵通过设计实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并有意识的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仅为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呢?展示图片“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图”。

[设计意图]在自然课和生物课里学到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知识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二氧化碳对自然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愿望。

[学生活动]看图,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准确、清楚的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二氧化碳灭火、植物的光合作用、温室肥料、碳酸饮料等。

[设计意图]通过二氧化碳的用途,为学习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制造悬念。

1、制取二氧化碳并观察现象

[师生互动]完成实验6-3,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根据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6-4,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叙述观察到的现象,总结获取的信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也能说明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思考问题]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呢?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师生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6-5。

[学生活动] 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②通过实验6-

3、6-

4、6-5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教师活动]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小花,喷上实验6-5中溶有二氧化碳的水。

[师生互动]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让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

[教师活动]另取两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小花,第一朵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喷上稀盐酸,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问题情景]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也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对此你有哪些猜想呢?

[汇总猜测]水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含有酸;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含有酸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反应能生成酸„„

[教师活动]请大家针对自己的观点,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为学生提供几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小花(或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水、紫色石蕊试液、胶头滴管等。

[师生活动]设计方案: ①向装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集气瓶中通入干燥的二氧化碳;②向装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的集气瓶中通入纯净水;师生共同完成上述实验。

[学生活动]分析每个实验的条件,得出结论:①纯净的水和干燥的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②二氧化碳和水常温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科学探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学生也可以针对一定的问题,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展开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

[教师活动]将变成红色的小花小心的加热。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思考原因。(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红色的石蕊试纸又变成紫色。)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师生活动]取少量澄清石灰水,请学生向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

[教师活动]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指出该反应是鉴定二氧化碳的重要反应。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5-116页。

5、课后小结

三、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和设计探究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观察、表达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操作和探究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较好的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⒈怎样调动学生更主动的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分析和解决问题。⒉在设计实验时,怎样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设计方案更有创意,应成为教学的努力方向。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课稿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案例与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名师教案1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